第二十五章 楊家遭劫
關燈
小
中
大
帶的風俗:越不系外,越不打招呼;這更顯得親近。
二愣姥爺坐在炕沿上,把那皺皺巴巴的手伸進懷裡,掏出一個信封,遞給永生說: “我那個小子打來一封信。
你給我看看,上頭寫了些啥意思。
” 永生直起身,接過信,又劃着火柴點上燈,從信皮兒裡把信瓤兒抽出來,湊在燈前默默地看開了。
閃閃爍爍的燈光,隻有黃豆粒那麼大,突突地冒着煙子。
可能是因為燈草快夠不着油了,這已經很微弱的光亮還在逐漸縮小。
不知是因為燈光太弱,還是因為信中寫了些什麼叫人不高興的事兒,隻見梁永生越看臉色越沉,兩眼越瞪越大,眉間也聚起個疙瘩。
二愣姥爺不去理睬永生的表情。
他在永生看信的當兒,耷拉着腦袋裝上一鍋子煙,然後又把注意力集中在火石上,乒噌噌乓嚓嚓地打起火來。
一隻在院中俯沖低飛的燕子,瞅了個人們不注意的空隙鑽進屋來,打了一個圈兒又飛走了。
二愣姥爺一邊打火,一邊像在跟火石說話似的,斷而又續、續而又斷地自己叨念: “幾個月前,他來過一封信……那封信上,寫的是他們工人們鬧鬥争的事兒……那信上說的,可叫人高興啦——工人們提出幾個條件,大老闆不想承認,又不敢不承認……打那以後,我這個老頭子的心裡,也像點起了一把火,成天價盼着……” 二愣姥爺嘟嘟囔囔說到這裡,撩起眼皮看了永生一眼,隻見永生早就把信看完了,信瓤已經撂在桌子上。
這時的梁永生,仰在被卷上,兩手交叉托着後腦勺,瞪着兩隻大眼瞅屋梁,仿佛正在想着什麼。
二愣姥爺趕緊撂下他那沒說完的半截話兒,向前就一就身子,湊在永生臉前,盯着他那憂思重重的神色,問道: “信上密密麻麻那一大片,淨寫了些啥?是他們工人跟大老闆鬧鬥争的事兒不?” “是!” “如今鬧勝了不?” “蔣介石那個孬種,鎮壓工人運動……” 永生氣沖沖地先說了這麼一句,把思路從沉思中收回來,将信上的内容從頭到尾跟二愣姥爺說了一遍。
二愣姥爺的耳朵有點背了。
他側歪着膀子,并用手掌幫助耳輪,捕捉着從永生嘴裡發出的每一個字音。
聽完後,他長長地歎了口氣,用一種氣憤、惋惜和自慰相混合的語氣說: “實指望工人們成了氣候,咱這莊稼人也跟着沾點光呢,不承望又叫蔣介石那個混世魔王給攪了!唉,算啦!稀裡糊塗、湊湊合合地過吧……” 永生勸了他幾句。
他又說:“像我這個,老老搭搭的了,還能活幾天呀?我是愁着你們這些年輕人沒法熬哇!” 二愣姥爺說了些洩氣話,擡起屁股走了。
他這些話,在梁永生的心裡,掀起了層層波濤,激蕩着心弦,撞擊着胸壁。
原來永生過去聽人說過工人運動的事,并且他也曾有過這樣的想法:“工人和農人,都是受窮受苦的人。
一旦工人們鬧出個名堂來,鄉間的窮人們也許就有個奔頭了……”現在他看了這封信,心裡很苦悶。
不由得暗自想道:“就真的像二愣姥爺說的那樣,稀裡糊塗地過下去嗎?不!不能那樣窩窩囊囊地活一輩子!可又怎麼辦呢?” 永生正然沉思,屋外傳來一陣咕咚咕咚的腳步聲。
接着,哐當一聲,屋門開了。
一股涼風吹進屋,撲滅了桌上的油燈。
梁永生随手點上燈,隻見一位生着連鬓胡子的紅臉大漢,像個半截黑塔似的站在眼前。
他那胖乎乎的臉上,好像暴雨欲來的天空,陰森森的;一張一合的大鼻孔裡,噴着火焰般的熱氣;兩顆網滿血絲的大眼珠子,閃射着憤怒的光芒;他那虎彪彪的身軀,仿佛也在微微顫抖。
梁永生木愣愣地望着眼前這位熟人,好像感到十分生疏;由于納悶兒,他臉上的神情也在發生着急劇的變化。
他初而喜,繼而驚,爾後驚喜交加地開了腔: “大虎哥!你從哪裡來?” “龍潭!” 楊大虎順口扔出兩個字,抽下掖在腰帶上的毛巾擦着汗,坐在闆凳上。
接着,他又一面掏出煙袋裝着煙,一面呼哧呼哧喘大氣,還是不吱聲。
我們的語言,的确是有沒有能力來表達感情的時候。
看大虎這時的表情,分明是裝着滿滿的一肚子話,恨不能一下子全向永生傾訴出來,就像喉頭被一種什麼東西堵住了,使得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仿佛那些一齊向外攻的話,由于擠在一塊兒誰也攻不出來,憋在胸膛裡,撐得胸脯子忽閃忽閃直鼓湧。
梁永生望着大虎的表情,心裡火辣辣的,暗自納起悶兒來。
楊大虎留給永生的印象,是個大大咧咧的脾氣,樂樂呵呵的笑面。
當永生在天津街頭遇見大虎時,大虎一下子抱住他,親熱得恨不能啃兩口。
從那以後,又是四五年沒見面了,這回一見面兒,怎麼竟是這樣一種神色呢?說真的,在大虎沒來之前,永生早就想和大虎哥見個面兒。
并且,他還曾情不自禁地預想到乍見面的情景——魯魯莽莽的楊大虎,一定會親親熱熱地抓住他,興許還會給他一撇
二愣姥爺坐在炕沿上,把那皺皺巴巴的手伸進懷裡,掏出一個信封,遞給永生說: “我那個小子打來一封信。
你給我看看,上頭寫了些啥意思。
” 永生直起身,接過信,又劃着火柴點上燈,從信皮兒裡把信瓤兒抽出來,湊在燈前默默地看開了。
閃閃爍爍的燈光,隻有黃豆粒那麼大,突突地冒着煙子。
可能是因為燈草快夠不着油了,這已經很微弱的光亮還在逐漸縮小。
不知是因為燈光太弱,還是因為信中寫了些什麼叫人不高興的事兒,隻見梁永生越看臉色越沉,兩眼越瞪越大,眉間也聚起個疙瘩。
二愣姥爺不去理睬永生的表情。
他在永生看信的當兒,耷拉着腦袋裝上一鍋子煙,然後又把注意力集中在火石上,乒噌噌乓嚓嚓地打起火來。
一隻在院中俯沖低飛的燕子,瞅了個人們不注意的空隙鑽進屋來,打了一個圈兒又飛走了。
二愣姥爺一邊打火,一邊像在跟火石說話似的,斷而又續、續而又斷地自己叨念: “幾個月前,他來過一封信……那封信上,寫的是他們工人們鬧鬥争的事兒……那信上說的,可叫人高興啦——工人們提出幾個條件,大老闆不想承認,又不敢不承認……打那以後,我這個老頭子的心裡,也像點起了一把火,成天價盼着……” 二愣姥爺嘟嘟囔囔說到這裡,撩起眼皮看了永生一眼,隻見永生早就把信看完了,信瓤已經撂在桌子上。
這時的梁永生,仰在被卷上,兩手交叉托着後腦勺,瞪着兩隻大眼瞅屋梁,仿佛正在想着什麼。
二愣姥爺趕緊撂下他那沒說完的半截話兒,向前就一就身子,湊在永生臉前,盯着他那憂思重重的神色,問道: “信上密密麻麻那一大片,淨寫了些啥?是他們工人跟大老闆鬧鬥争的事兒不?” “是!” “如今鬧勝了不?” “蔣介石那個孬種,鎮壓工人運動……” 永生氣沖沖地先說了這麼一句,把思路從沉思中收回來,将信上的内容從頭到尾跟二愣姥爺說了一遍。
二愣姥爺的耳朵有點背了。
他側歪着膀子,并用手掌幫助耳輪,捕捉着從永生嘴裡發出的每一個字音。
聽完後,他長長地歎了口氣,用一種氣憤、惋惜和自慰相混合的語氣說: “實指望工人們成了氣候,咱這莊稼人也跟着沾點光呢,不承望又叫蔣介石那個混世魔王給攪了!唉,算啦!稀裡糊塗、湊湊合合地過吧……” 永生勸了他幾句。
他又說:“像我這個,老老搭搭的了,還能活幾天呀?我是愁着你們這些年輕人沒法熬哇!” 二愣姥爺說了些洩氣話,擡起屁股走了。
他這些話,在梁永生的心裡,掀起了層層波濤,激蕩着心弦,撞擊着胸壁。
原來永生過去聽人說過工人運動的事,并且他也曾有過這樣的想法:“工人和農人,都是受窮受苦的人。
一旦工人們鬧出個名堂來,鄉間的窮人們也許就有個奔頭了……”現在他看了這封信,心裡很苦悶。
不由得暗自想道:“就真的像二愣姥爺說的那樣,稀裡糊塗地過下去嗎?不!不能那樣窩窩囊囊地活一輩子!可又怎麼辦呢?” 永生正然沉思,屋外傳來一陣咕咚咕咚的腳步聲。
接着,哐當一聲,屋門開了。
一股涼風吹進屋,撲滅了桌上的油燈。
梁永生随手點上燈,隻見一位生着連鬓胡子的紅臉大漢,像個半截黑塔似的站在眼前。
他那胖乎乎的臉上,好像暴雨欲來的天空,陰森森的;一張一合的大鼻孔裡,噴着火焰般的熱氣;兩顆網滿血絲的大眼珠子,閃射着憤怒的光芒;他那虎彪彪的身軀,仿佛也在微微顫抖。
梁永生木愣愣地望着眼前這位熟人,好像感到十分生疏;由于納悶兒,他臉上的神情也在發生着急劇的變化。
他初而喜,繼而驚,爾後驚喜交加地開了腔: “大虎哥!你從哪裡來?” “龍潭!” 楊大虎順口扔出兩個字,抽下掖在腰帶上的毛巾擦着汗,坐在闆凳上。
接着,他又一面掏出煙袋裝着煙,一面呼哧呼哧喘大氣,還是不吱聲。
我們的語言,的确是有沒有能力來表達感情的時候。
看大虎這時的表情,分明是裝着滿滿的一肚子話,恨不能一下子全向永生傾訴出來,就像喉頭被一種什麼東西堵住了,使得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仿佛那些一齊向外攻的話,由于擠在一塊兒誰也攻不出來,憋在胸膛裡,撐得胸脯子忽閃忽閃直鼓湧。
梁永生望着大虎的表情,心裡火辣辣的,暗自納起悶兒來。
楊大虎留給永生的印象,是個大大咧咧的脾氣,樂樂呵呵的笑面。
當永生在天津街頭遇見大虎時,大虎一下子抱住他,親熱得恨不能啃兩口。
從那以後,又是四五年沒見面了,這回一見面兒,怎麼竟是這樣一種神色呢?說真的,在大虎沒來之前,永生早就想和大虎哥見個面兒。
并且,他還曾情不自禁地預想到乍見面的情景——魯魯莽莽的楊大虎,一定會親親熱熱地抓住他,興許還會給他一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