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重返甯安寨
關燈
小
中
大
一個夕陽返照的黃昏。
梁永生一家,回到了一别八年的甯安寨。
永生一踏進村口,就像孩子投入母親的懷抱,心裡有一股說不出的舒帖。
他跨着大步走在街上,兩隻眼不夠使喚的,東張張,西望望,左顧右盼,覺着處處都是既熟悉又新鮮。
突然,一片宅基的廢墟,映入永生的眼睑。
倒塌的房框土,好像一座小土山,上面長滿了野草。
那些讓寒霜打死的枯草,又被冬日的風雪捋去了葉子,如今隻剩下一根根纖細的草根兒,像一支支鋼針似的朝天豎着。
小土山的周遭兒,圍着一圈兒土塄子,那是倒坍的垣牆演變而成的。
隻有那座梁永生在新婚之日砌上磚鹼的門樓子,還在歪歪扭扭地、頑強地挺立着。
看上去,好像一位駝背的老人,孤孤零零地站在那裡。
這裡,便是永生一家下關東以前的故居。
梁永生望着這種凄涼景象,内心一陣傷感,邁步走了過去。
隻見,那門樓子的過木上,長了一層綠苔;綠苔經過冬天,變成黑色。
過木底下,麻雀壘上了窩巢;兩隻口銜橫草正要歸巢的麻雀,在這陌生人的頭頂上圈圈飛旋,喳喳直叫。
梁永生親手栽下的白楊樹,現已長大成材;它那孕育着綠色的枝丫,在一丈多高的漫空中,和魏大叔那棵枝條依依的老柳隔着牆頭搭連起來。
梁永生倒背着手兒,在這故居的廢墟上徘徊着。
過了一會兒,他摸着嘴巴子上的胡髭兒,自言自語地說: “真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呀!才八年的光景,如今變成這個樣子了!” “好小子呀,你還回來呀?”這話音沒落,一隻大拳頭沖着永生的胸脯兒來了一杵子。
永生擡頭一望,尤大哥笑哈哈地站在他的對面。
永生就勁兒緊緊地抓住了尤大哥的手。
他倆對望着,相互在彼此的臉上尋找着别後的變化,老大晌光笑不說話。
過了一陣,永生望着尤大哥那隐約可見的霜鬓,搖搖頭說:“見老了!” 一位須發半白的老漢,肩上背着糞筐,胳肢窩裡夾着糞杈子,正站在那邊手打亮棚看他們。
夕陽的餘晖,映在老漢身上。
他身上的土沙細末兒,閃着光亮。
艱難的歲月,在他的兩眉間刻下了深深的皺紋。
辛辣的風霜,又在他的眼角上描畫出鮮明的線條。
他那雙銳利的眼睛,失去了原有的光澤,裡面又像塞進一些苦澀的東西。
梁永生皺起眉峰,兩條炯炯的視線在老漢的臉上打了個轉兒,然後悄聲問尤大哥:“哎,那可是魏大叔?” “那可是永生?”魏大叔先開了腔。
“魏大叔!”梁永生一面喊着,一面迎上去。
魏大叔放下糞筐,将糞杈子靠在筐系上,一面朝這邊走,一面笑眯眯地說: “從大水把你灌跑以後,一去八年,音信全無,我以為你……” “大叔以為我死了吧?” 魏大叔來到近前,瞅開了梁永生的面目。
他看到梁永生那飽經風霜的臉上,沒有一絲兒頹喪的氣色。
他的體魄,還是像從前那樣,蘊藏着旺盛的精神,充沛的火力。
魏大叔看了多時,感歎地說: “永生啊,腳下這個年月兒,虎狼遍地;憑你那股子不吃味兒的脾氣,攜家帶眷各處去闖蕩;說真的,你大叔是擔心你将這把硬骨頭撂到外頭哇!” “大叔,你看,我将這堆窮骨頭又囫囫囵囵帶回來了!” “好!好哇!沒事沒非兒地回來就好!” “大叔,你看——這野草不是又要鑽芽兒了?”永生指着“小土山”的向陽處,意味深長地說,“風霜除不淨沒腿的野草,虎狼能吞光咱這帶腿的窮人?” 魏大叔贊許地點着頭。
他心裡話:“聽這話把兒,永生沒白在外頭山南海北地闖蕩這些年,肚子裡倒是有些穿花兒了,人也老成了。
”大叔這樣想着,又問道: “就你自個兒來的?” “不!一家巴子全來了。
” “他們都家去了吧?” “沒價。
” “在哪?” “你看——”永生揮臂一指,“那不是!” 大叔急了:“你不把大人孩子領到家去,怎麼自個兒在這裡‘觀光’起來了?”梁永生笑笑說:“大叔别急,我就是投奔你老人家來的。
走到這兒,腿不聽話,拐了彎兒……” 魏大叔笑了。
笑得嘴角上那兩撇胡子撅起來,好像正在他頭頂上飛旋着的燕子的翅膀。
他把永生一家領進角門兒。
三間土房以更加衰老的面貌迎接着這幫遠來的客人。
房頂上融化了的雪水,正順着溜口滴落着,就像見了久别的親人流開了喜淚一樣。
魏大叔一面在院中走着,一面高聲大嗓地朝屋裡喊道:“掌櫃的!接客喽!”魏大嬸一聽老頭子的音韻飽含着笑意,就知是來了稱心的稀客,急急忙忙迎出屋來。
她一邊朝外走,還一邊嬉笑着嘟嘟囔囔地數落老頭子:“三根頭發兩根白了,還是成天價沒要拉緊……”魏大叔見老伴兒推開了風門
梁永生一家,回到了一别八年的甯安寨。
永生一踏進村口,就像孩子投入母親的懷抱,心裡有一股說不出的舒帖。
他跨着大步走在街上,兩隻眼不夠使喚的,東張張,西望望,左顧右盼,覺着處處都是既熟悉又新鮮。
突然,一片宅基的廢墟,映入永生的眼睑。
倒塌的房框土,好像一座小土山,上面長滿了野草。
那些讓寒霜打死的枯草,又被冬日的風雪捋去了葉子,如今隻剩下一根根纖細的草根兒,像一支支鋼針似的朝天豎着。
小土山的周遭兒,圍着一圈兒土塄子,那是倒坍的垣牆演變而成的。
隻有那座梁永生在新婚之日砌上磚鹼的門樓子,還在歪歪扭扭地、頑強地挺立着。
看上去,好像一位駝背的老人,孤孤零零地站在那裡。
這裡,便是永生一家下關東以前的故居。
梁永生望着這種凄涼景象,内心一陣傷感,邁步走了過去。
隻見,那門樓子的過木上,長了一層綠苔;綠苔經過冬天,變成黑色。
過木底下,麻雀壘上了窩巢;兩隻口銜橫草正要歸巢的麻雀,在這陌生人的頭頂上圈圈飛旋,喳喳直叫。
梁永生親手栽下的白楊樹,現已長大成材;它那孕育着綠色的枝丫,在一丈多高的漫空中,和魏大叔那棵枝條依依的老柳隔着牆頭搭連起來。
梁永生倒背着手兒,在這故居的廢墟上徘徊着。
過了一會兒,他摸着嘴巴子上的胡髭兒,自言自語地說: “真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呀!才八年的光景,如今變成這個樣子了!” “好小子呀,你還回來呀?”這話音沒落,一隻大拳頭沖着永生的胸脯兒來了一杵子。
永生擡頭一望,尤大哥笑哈哈地站在他的對面。
永生就勁兒緊緊地抓住了尤大哥的手。
他倆對望着,相互在彼此的臉上尋找着别後的變化,老大晌光笑不說話。
過了一陣,永生望着尤大哥那隐約可見的霜鬓,搖搖頭說:“見老了!” 一位須發半白的老漢,肩上背着糞筐,胳肢窩裡夾着糞杈子,正站在那邊手打亮棚看他們。
夕陽的餘晖,映在老漢身上。
他身上的土沙細末兒,閃着光亮。
艱難的歲月,在他的兩眉間刻下了深深的皺紋。
辛辣的風霜,又在他的眼角上描畫出鮮明的線條。
他那雙銳利的眼睛,失去了原有的光澤,裡面又像塞進一些苦澀的東西。
梁永生皺起眉峰,兩條炯炯的視線在老漢的臉上打了個轉兒,然後悄聲問尤大哥:“哎,那可是魏大叔?” “那可是永生?”魏大叔先開了腔。
“魏大叔!”梁永生一面喊着,一面迎上去。
魏大叔放下糞筐,将糞杈子靠在筐系上,一面朝這邊走,一面笑眯眯地說: “從大水把你灌跑以後,一去八年,音信全無,我以為你……” “大叔以為我死了吧?” 魏大叔來到近前,瞅開了梁永生的面目。
他看到梁永生那飽經風霜的臉上,沒有一絲兒頹喪的氣色。
他的體魄,還是像從前那樣,蘊藏着旺盛的精神,充沛的火力。
魏大叔看了多時,感歎地說: “永生啊,腳下這個年月兒,虎狼遍地;憑你那股子不吃味兒的脾氣,攜家帶眷各處去闖蕩;說真的,你大叔是擔心你将這把硬骨頭撂到外頭哇!” “大叔,你看,我将這堆窮骨頭又囫囫囵囵帶回來了!” “好!好哇!沒事沒非兒地回來就好!” “大叔,你看——這野草不是又要鑽芽兒了?”永生指着“小土山”的向陽處,意味深長地說,“風霜除不淨沒腿的野草,虎狼能吞光咱這帶腿的窮人?” 魏大叔贊許地點着頭。
他心裡話:“聽這話把兒,永生沒白在外頭山南海北地闖蕩這些年,肚子裡倒是有些穿花兒了,人也老成了。
”大叔這樣想着,又問道: “就你自個兒來的?” “不!一家巴子全來了。
” “他們都家去了吧?” “沒價。
” “在哪?” “你看——”永生揮臂一指,“那不是!” 大叔急了:“你不把大人孩子領到家去,怎麼自個兒在這裡‘觀光’起來了?”梁永生笑笑說:“大叔别急,我就是投奔你老人家來的。
走到這兒,腿不聽話,拐了彎兒……” 魏大叔笑了。
笑得嘴角上那兩撇胡子撅起來,好像正在他頭頂上飛旋着的燕子的翅膀。
他把永生一家領進角門兒。
三間土房以更加衰老的面貌迎接着這幫遠來的客人。
房頂上融化了的雪水,正順着溜口滴落着,就像見了久别的親人流開了喜淚一樣。
魏大叔一面在院中走着,一面高聲大嗓地朝屋裡喊道:“掌櫃的!接客喽!”魏大嬸一聽老頭子的音韻飽含着笑意,就知是來了稱心的稀客,急急忙忙迎出屋來。
她一邊朝外走,還一邊嬉笑着嘟嘟囔囔地數落老頭子:“三根頭發兩根白了,還是成天價沒要拉緊……”魏大叔見老伴兒推開了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