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風雪關東路
關燈
小
中
大
,一輛馬拉爬犁駛過來了。
爬犁上坐着兩個人,穿章兒幾乎一模一樣:身上,穿着一件光闆兒的老羊皮袍子;腳上,穿着一雙大牛皮靰鞡;頭上,戴的是大耳扇的狗皮帽子。
他們的脖子和嘴巴,都縮進了那破舊的狐狸皮領子裡。
露在外面的,幾乎隻剩下了兩隻眼睛。
梁永生迎上去瞅了一陣,也看不清他倆的長相和年齡。
隻是通過他們的胳膊可以看出:坐在前邊執鞭的那位是個中等個子,坐在爬犁當中的那位是個高身量。
當爬犁來到近前時,永生一拱手稱道一聲“大哥”,然後問道: “借光!上徐家屯怎麼走哇?” 執鞭人一勒缰繩,爬犁停下了。
老骒馬有氣無力地鼓動着深深陷下去的肋部,耷拉着耳朵喘粗氣。
“你算問着了——”執鞭人說,“你們順着我這爬犁印兒走,就能到徐家屯。
” “還有多遠?” “二十多裡。
” 馬背上響了一聲脆鞭。
馬把尾巴一翹,朝這邊晃一下子,又朝那邊晃一下子,拖着沉重的爬犁走開了。
“站下!”高身量的說,“讓他們全上來吧?” “那可不行!” “你怕東家知道了,打了你的飯碗是不是?” “唐大哥,你把我看成什麼人了?” 執鞭人的表情是看不見的。
可是從執鞭人的語音能夠聽出來——他在笑着。
于是,老唐問: “小楊子,你笑啥?笑我多管閑事?” “那倒不是!” “是啥哩?” “我看你是成心要把人家凍死!” 執鞭人這麼一點,唐大哥醒了腔: “小楊子,你人兒不大,心眼子還怪多哩!” “老關東了嘛!” “你來關東才十年,當是我不知道?” “十年怎麼的?不比你多?” 說到此,兩人全笑起來。
又過了一陣,唐大哥見志清快走不動了,就向永生說: “來,把那個小家夥抱上來!” 唐大哥說着紮撒開胳膊。
梁永生說: “甭價,讓他跑吧!方才我抱他幾步,他直喊冷。
” “不礙事!來吧,我有法子。
” 永生見那人真心實意,不好推辭,就把志清抱起來遞上爬犁。
唐大哥接過志清,解開皮袍子的大襟,把志清揣進去,又緊緊地掩上,然後又問永生道: “老鄉,貴姓?” “姓梁。
” “叫啥?” “永生。
” “打關裡來吧?” “嗯喃。
你貴姓?” “姓唐。
” 永生聽了,心裡一沉,好像還想說什麼,可又覺得這裡不是正南把北說話的地方,把原先想說的話又咽回去了。
然後問道: “唐大哥,我打聽個人你可知道?” “哪一位?” “秦海城。
” “你是投奔他去的?” “對呀!” 這讓唐大哥怎麼回答呢?幾個月前,秦海城父女倆進山打獵一去未歸。
有人說他們被老虎吃了,有人說被土匪害了,還有人說病死在深山裡。
究竟怎樣了,誰也鬧不清。
現在老唐心裡想:“若把秦海城的實底兒告訴他,他失去了奔頭兒,心裡一洩氣,往前這段風雪路怕是走不下來了!”老唐這麼一想,就說: “老秦是個實在人。
” “他在家不?” “俺們住在一個屯子裡……” 唐大哥躲躲閃閃地回答着,二十多裡走下來了。
在徐家屯莊頭上,老唐跳下爬犁,向執鞭人說: “小楊子,到我家暖和暖和不?” “不喽!” 執鞭人揚鞭打馬,飛馳而去。
永生湊上前,要把老唐懷中的志清接過來。
老唐說:“他睡着了,不要驚動他。
”永生又說:“唐大哥,你指給我秦海城的住處吧?” “忙啥?”唐大哥說,“走!先到我家去。
” “不!”永生說,“不再麻煩你了!” “怕啥?先落落腳嘛!” 老唐說罷,跨開步子,領着梁永生一家朝自己的家門走去。
梁永生揣着感激的心情,邊走邊問: “幾口兒?” “算兩口兒呗!” “還有誰?” “看家的!” 唐大哥的家來到了。
這是一所地窖式的房子。
矮得頭能頂着梁,窄得進去幾個人就轉不開身子了。
這屋裡,雖然已經好些天沒動煙火了,可是永生一家進屋後,全都感到暖煦煦的。
翠花覺着一下子攮進這麼多人,把人家的屋裡塞了個席滿座滿,心裡怪不安的,就說了幾句抱歉的話。
唐大哥一面忙着劈柈子生火,一面風趣地逗哏說: “我正愁着屋裡冷呢!這一下子不冷了。
咱們這幫人喘的氣,
爬犁上坐着兩個人,穿章兒幾乎一模一樣:身上,穿着一件光闆兒的老羊皮袍子;腳上,穿着一雙大牛皮靰鞡;頭上,戴的是大耳扇的狗皮帽子。
他們的脖子和嘴巴,都縮進了那破舊的狐狸皮領子裡。
露在外面的,幾乎隻剩下了兩隻眼睛。
梁永生迎上去瞅了一陣,也看不清他倆的長相和年齡。
隻是通過他們的胳膊可以看出:坐在前邊執鞭的那位是個中等個子,坐在爬犁當中的那位是個高身量。
當爬犁來到近前時,永生一拱手稱道一聲“大哥”,然後問道: “借光!上徐家屯怎麼走哇?” 執鞭人一勒缰繩,爬犁停下了。
老骒馬有氣無力地鼓動着深深陷下去的肋部,耷拉着耳朵喘粗氣。
“你算問着了——”執鞭人說,“你們順着我這爬犁印兒走,就能到徐家屯。
” “還有多遠?” “二十多裡。
” 馬背上響了一聲脆鞭。
馬把尾巴一翹,朝這邊晃一下子,又朝那邊晃一下子,拖着沉重的爬犁走開了。
“站下!”高身量的說,“讓他們全上來吧?” “那可不行!” “你怕東家知道了,打了你的飯碗是不是?” “唐大哥,你把我看成什麼人了?” 執鞭人的表情是看不見的。
可是從執鞭人的語音能夠聽出來——他在笑着。
于是,老唐問: “小楊子,你笑啥?笑我多管閑事?” “那倒不是!” “是啥哩?” “我看你是成心要把人家凍死!” 執鞭人這麼一點,唐大哥醒了腔: “小楊子,你人兒不大,心眼子還怪多哩!” “老關東了嘛!” “你來關東才十年,當是我不知道?” “十年怎麼的?不比你多?” 說到此,兩人全笑起來。
又過了一陣,唐大哥見志清快走不動了,就向永生說: “來,把那個小家夥抱上來!” 唐大哥說着紮撒開胳膊。
梁永生說: “甭價,讓他跑吧!方才我抱他幾步,他直喊冷。
” “不礙事!來吧,我有法子。
” 永生見那人真心實意,不好推辭,就把志清抱起來遞上爬犁。
唐大哥接過志清,解開皮袍子的大襟,把志清揣進去,又緊緊地掩上,然後又問永生道: “老鄉,貴姓?” “姓梁。
” “叫啥?” “永生。
” “打關裡來吧?” “嗯喃。
你貴姓?” “姓唐。
” 永生聽了,心裡一沉,好像還想說什麼,可又覺得這裡不是正南把北說話的地方,把原先想說的話又咽回去了。
然後問道: “唐大哥,我打聽個人你可知道?” “哪一位?” “秦海城。
” “你是投奔他去的?” “對呀!” 這讓唐大哥怎麼回答呢?幾個月前,秦海城父女倆進山打獵一去未歸。
有人說他們被老虎吃了,有人說被土匪害了,還有人說病死在深山裡。
究竟怎樣了,誰也鬧不清。
現在老唐心裡想:“若把秦海城的實底兒告訴他,他失去了奔頭兒,心裡一洩氣,往前這段風雪路怕是走不下來了!”老唐這麼一想,就說: “老秦是個實在人。
” “他在家不?” “俺們住在一個屯子裡……” 唐大哥躲躲閃閃地回答着,二十多裡走下來了。
在徐家屯莊頭上,老唐跳下爬犁,向執鞭人說: “小楊子,到我家暖和暖和不?” “不喽!” 執鞭人揚鞭打馬,飛馳而去。
永生湊上前,要把老唐懷中的志清接過來。
老唐說:“他睡着了,不要驚動他。
”永生又說:“唐大哥,你指給我秦海城的住處吧?” “忙啥?”唐大哥說,“走!先到我家去。
” “不!”永生說,“不再麻煩你了!” “怕啥?先落落腳嘛!” 老唐說罷,跨開步子,領着梁永生一家朝自己的家門走去。
梁永生揣着感激的心情,邊走邊問: “幾口兒?” “算兩口兒呗!” “還有誰?” “看家的!” 唐大哥的家來到了。
這是一所地窖式的房子。
矮得頭能頂着梁,窄得進去幾個人就轉不開身子了。
這屋裡,雖然已經好些天沒動煙火了,可是永生一家進屋後,全都感到暖煦煦的。
翠花覺着一下子攮進這麼多人,把人家的屋裡塞了個席滿座滿,心裡怪不安的,就說了幾句抱歉的話。
唐大哥一面忙着劈柈子生火,一面風趣地逗哏說: “我正愁着屋裡冷呢!這一下子不冷了。
咱們這幫人喘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