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風雪關東路
關燈
小
中
大
發現他在精神上對貧困、災難的抵抗有着驚人的毅力。
這種毅力,也深深地感染着翠花。
她說: “對!咱兩口子隻要能為孩子闖出條路來,就算死了也值個兒!” 月亮下去了。
濃重的夜幕,正在鴉雀無聲地消退着。
遙遠的東方,透出一線白光。
這白光,慢慢地擴大着。
漫空中,雜雲朵朵,聚集着,撕裂着,遊蕩着,消逝着,有的已向天際飄去了。
一會兒,那悅目的早霞,又将一片漫無涯際的荒野托在逃難人的眼前。
永生一家又出現在塵沙飛揚的關東路上。
路旁挂滿霧凇的枯枝,好像戴上一頭銀質的首飾。
一隻早起的野鳥,驕傲地站在枯枝梢頭。
一群勇敢的大雁,展翅飄飄,正在飛回它南方的故鄉。
在風霜中掙紮着的野草,正把它那成熟了的種子随風播撒,傳下後代。
翠花望着白花花的樹挂向丈夫說: “真是一陣秋風一陣涼,看來天要冷下來了!” 永生心中數算了一下日子,向妻子說: “不要緊!頂小雪節咱就到了,隔着數九還有一個月呢!”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要比事前的預料複雜,曲折。
永生一家打從離開天津,在闖關東的長途中扯大拉小掙紮了一年多,才算剛剛望到興安嶺的影子。
按說已是“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季節了。
可這興安嶺一帶,還是經常受到西伯利亞寒潮的襲擊,千裡河山仍然被冰雪覆蓋着,天氣還是很冷很冷的。
微風像調皮的孩子似的,嬉弄着行人的衣角。
遠方,綿延起伏的山丘後面,神秘的層巒疊嶂披着銀裝,和那高空的片片白雲溶合一起。
一隻灰色的野獸,像是用青石雕成的,粗大的尾巴像根棍子朝後伸着,站在遠處的山坡上。
眼尖的志勇嚷道:“喂,你們看——大豆青狗……”永生說:“準是狼——甭理它!” 永生一家沿着崎岖小道兒,标着時隐時現若有若無的爬犁印兒,頂風而行,踏雪前進。
雪原裡,荒涼一片,沒有人迹。
一漫鋪開的雪野,勢如大海的波濤,層層疊疊,被陽光一照耀眼欲花。
雪路,可真難走哇!有的地方,一蹅進去,雪就到了膝蓋。
雪路難走,還不能慢走。
走慢了,會把人凍僵的。
渴了,他們就抓把雪塞進嘴裡;餓了,就啃兩口帶着冰冰碴兒的涼幹糧;累了,就坐在雪窩裡喘兩口;冷了,就掙紮起身子拼命疾走;黑了,就找個山洞栖身過夜…… 這樣又走了五六天,才到了山腳近前。
群山,宛如凝固了的海浪,重疊綿亘,望不到盡頭。
志堅眼望群山心打怵:“這麼多的山,多咱才能走完呀!”幾株蒼松,像有意蔑視風雪似的,挺立在山梁上。
永生指着松樹鼓勵兒子說:“你回頭看,夜來個咱們不是在那幾棵松樹下過夜的嗎?從那裡到這裡多遠哪!如今,這不已經來到了?” 起伏的丘陵,蜿蜒的山梁,崎岖的山路,險峻的石崖,都好像在故意挽留這過路的旅客。
永生一家從早晨就在這山腳近前動身,走一程,又一程,一直走到日頭偏西,才算來到了山腳下。
從小生長在平原上的梁永生,這是頭一回領略到山路的味道兒。
他情不自禁地感歎道: “‘望山跑死馬’,一點也不假呀!” 起大風了。
風,就像故意與這路行人作對似的,順着山溝一陣陣地吹着,吹到凸凹不平的山壁上,就吼嘯起來,旋轉起來;它時而把地上的積雪滾成雪團,兜卷起來,橫沖直撞,朝着逃難人的身上摔來;時而又像在故意開玩笑似的,挾持着粉末般的雪沙,漫空飛舞,往逃難人的臉上潑灑,鬧得人們睜不開眼睛。
那甩進脖領的飛雪,就像一根根的鋼針一樣,老往肉裡鑽。
登時,雪粒被蒸籠般的體溫融化了,和汗水混合起來,浸濕了他們那單薄而破爛的衣裳。
雪原上的爬犁印兒,也全被雪沙嚴嚴實實地蓋住了。
永生一家再也找不到路線,迷失了方向,被風雪困在了這渺無人煙的雪原上。
他們既不敢停步——停步會把身體凍僵,也不敢瞎闖——瞎闖會陷進被積雪填平的山溝,隻好在那一帶轉來轉去,徘徊不前。
哪裡栖身過夜?何處躲風避寒?梁永生望着蒼茫暮色焦急地思慮着。
永生盡管有着與困難搏鬥的豐富經驗,可是,在這渺無人煙的環境中,他又能思謀出什麼辦法來呢?但是,事到如今,梁永生并沒一丁點絕望情緒。
他想:“事在人為,天無絕人之路。
就算在這裡陪風伴雪度過長夜,也不能讓這嚴寒活活凍死!”接着,他向孩子們說:“來,咱們練武哇!” 梁家父子正雪原練武,遠方傳來騾馬的嘶叫。
一會兒
這種毅力,也深深地感染着翠花。
她說: “對!咱兩口子隻要能為孩子闖出條路來,就算死了也值個兒!” 月亮下去了。
濃重的夜幕,正在鴉雀無聲地消退着。
遙遠的東方,透出一線白光。
這白光,慢慢地擴大着。
漫空中,雜雲朵朵,聚集着,撕裂着,遊蕩着,消逝着,有的已向天際飄去了。
一會兒,那悅目的早霞,又将一片漫無涯際的荒野托在逃難人的眼前。
永生一家又出現在塵沙飛揚的關東路上。
路旁挂滿霧凇的枯枝,好像戴上一頭銀質的首飾。
一隻早起的野鳥,驕傲地站在枯枝梢頭。
一群勇敢的大雁,展翅飄飄,正在飛回它南方的故鄉。
在風霜中掙紮着的野草,正把它那成熟了的種子随風播撒,傳下後代。
翠花望着白花花的樹挂向丈夫說: “真是一陣秋風一陣涼,看來天要冷下來了!” 永生心中數算了一下日子,向妻子說: “不要緊!頂小雪節咱就到了,隔着數九還有一個月呢!”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要比事前的預料複雜,曲折。
永生一家打從離開天津,在闖關東的長途中扯大拉小掙紮了一年多,才算剛剛望到興安嶺的影子。
按說已是“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季節了。
可這興安嶺一帶,還是經常受到西伯利亞寒潮的襲擊,千裡河山仍然被冰雪覆蓋着,天氣還是很冷很冷的。
微風像調皮的孩子似的,嬉弄着行人的衣角。
遠方,綿延起伏的山丘後面,神秘的層巒疊嶂披着銀裝,和那高空的片片白雲溶合一起。
一隻灰色的野獸,像是用青石雕成的,粗大的尾巴像根棍子朝後伸着,站在遠處的山坡上。
眼尖的志勇嚷道:“喂,你們看——大豆青狗……”永生說:“準是狼——甭理它!” 永生一家沿着崎岖小道兒,标着時隐時現若有若無的爬犁印兒,頂風而行,踏雪前進。
雪原裡,荒涼一片,沒有人迹。
一漫鋪開的雪野,勢如大海的波濤,層層疊疊,被陽光一照耀眼欲花。
雪路,可真難走哇!有的地方,一蹅進去,雪就到了膝蓋。
雪路難走,還不能慢走。
走慢了,會把人凍僵的。
渴了,他們就抓把雪塞進嘴裡;餓了,就啃兩口帶着冰冰碴兒的涼幹糧;累了,就坐在雪窩裡喘兩口;冷了,就掙紮起身子拼命疾走;黑了,就找個山洞栖身過夜…… 這樣又走了五六天,才到了山腳近前。
群山,宛如凝固了的海浪,重疊綿亘,望不到盡頭。
志堅眼望群山心打怵:“這麼多的山,多咱才能走完呀!”幾株蒼松,像有意蔑視風雪似的,挺立在山梁上。
永生指着松樹鼓勵兒子說:“你回頭看,夜來個咱們不是在那幾棵松樹下過夜的嗎?從那裡到這裡多遠哪!如今,這不已經來到了?” 起伏的丘陵,蜿蜒的山梁,崎岖的山路,險峻的石崖,都好像在故意挽留這過路的旅客。
永生一家從早晨就在這山腳近前動身,走一程,又一程,一直走到日頭偏西,才算來到了山腳下。
從小生長在平原上的梁永生,這是頭一回領略到山路的味道兒。
他情不自禁地感歎道: “‘望山跑死馬’,一點也不假呀!” 起大風了。
風,就像故意與這路行人作對似的,順着山溝一陣陣地吹着,吹到凸凹不平的山壁上,就吼嘯起來,旋轉起來;它時而把地上的積雪滾成雪團,兜卷起來,橫沖直撞,朝着逃難人的身上摔來;時而又像在故意開玩笑似的,挾持着粉末般的雪沙,漫空飛舞,往逃難人的臉上潑灑,鬧得人們睜不開眼睛。
那甩進脖領的飛雪,就像一根根的鋼針一樣,老往肉裡鑽。
登時,雪粒被蒸籠般的體溫融化了,和汗水混合起來,浸濕了他們那單薄而破爛的衣裳。
雪原上的爬犁印兒,也全被雪沙嚴嚴實實地蓋住了。
永生一家再也找不到路線,迷失了方向,被風雪困在了這渺無人煙的雪原上。
他們既不敢停步——停步會把身體凍僵,也不敢瞎闖——瞎闖會陷進被積雪填平的山溝,隻好在那一帶轉來轉去,徘徊不前。
哪裡栖身過夜?何處躲風避寒?梁永生望着蒼茫暮色焦急地思慮着。
永生盡管有着與困難搏鬥的豐富經驗,可是,在這渺無人煙的環境中,他又能思謀出什麼辦法來呢?但是,事到如今,梁永生并沒一丁點絕望情緒。
他想:“事在人為,天無絕人之路。
就算在這裡陪風伴雪度過長夜,也不能讓這嚴寒活活凍死!”接着,他向孩子們說:“來,咱們練武哇!” 梁家父子正雪原練武,遠方傳來騾馬的嘶叫。
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