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鬧元宵
關燈
小
中
大
甯餓死,不愁死”的樂天派。
有時候,家中的鍋蓋張不開口,他照樣唱他的梆子腔。
因為這個,村裡元宵鬧社火,見年少不了他。
今年,他鬧社火的興頭子,更是高得出眼——不光來得早班,而且當了“總管”。
這時常明義嬉笑着說: “大總管呀,派我個差吧?” “再拾起你那老行當來呗!” “打鼓?” “是呀。
” “不!” “咋?” “你這徒弟已經出師了,我這當老師的能奪徒弟的飯碗?”明義哈哈地笑了兩聲說,“我來個‘散燈老人’吧?” “中!”寶成點點頭說,“正缺這麼個腳兒哪。
” 這對同命相連、心心相印的老朋友,嘻嘻哈哈地說着、笑着,走進明義的屋去。
這個小耳屋間量不大,又是鍋台又是炕,再加上破壇爛罐兒,幾件子舊家具,把屋裡擺得挺滿挺滿,簡直快下不去腳兒了。
炕根底下放着個火盆。
火盆邊上炙着兩塊紅薯。
他倆進了屋,坐在炕沿上,唠起閑嗑來: “咦,秋生呢?” “撂下飯碗就讓永生拽走了——誰知那倆野小子鑽到哪裡玩去啦!”明義就手拿過煙笸籮兒,遞給寶成又說: “哎,聽說白眼狼要買你那塊宅基,真的假的?” 梁寶成一邊裝煙一邊說: “嗯,是有這麼個風聲兒。
” 常明義把紅薯翻了個過兒,又說: “他要買,也就是給你仨瓜倆棗兒,落個‘買’名就是了……” 梁寶成往前就一就身子,在火炭上抽着煙,憤然說道: “可我姓梁的沒有那麼好說話!” 常明義從笊籬裡又拿過一塊紅薯,炙在火邊,歎了口氣說: “我那宅基,當初不也是不賣?後來怎麼樣?不是白白地叫那孬種霸去了?” “你忒軟和兒。
我不能濟着他抟揉!” 梁寶成從席簍子裡拿過一根木頭柈子,放在膝蓋上一撅兩截扔進火盆,然後伸開他那洪亮的嗓門兒,銅聲響氣地又接着說: “準要有那一天,我跟他上大堂……” “歸官司?” “嗯喃!” “趁早甭搭那瞎仗工夫!” “咋的?” “像咱這樣的腦袋瓜兒,能扳倒人家?”常明義掏出一把魚刀子,把炙熟了的紅薯一劐兩開,一半遞給寶成,又說:“俗話是實話——縣令縣令,聽錢調用!” 寶成拔出嘴裡的煙袋,在炕幫上狠狠地磕了兩下兒,把脖子一橫,不以為然地說: “哼!縣裡打不赢,我跟他上州!” “州裡再打不赢呢?” “上府嘛!” “唉!叫我看呀,你就算打到宣統皇上那裡,還是脫不了輸的!古語道:窮人告狀,白跑一趟!” “衙門口兒是有磚有瓦的地界兒,隻要有理,還怕講不倒人?”寶成越說嗓門兒越高,“要是官家真的不給我做主,我就跟白眼狼那個狗日的……” 常明義一腆下巴颏子: “噓——!” 梁寶成知道這是一向多慮的明義哥嗔他的嗓門兒太大了。
可他并不在乎,依然高聲大嗓地說: “咱除了這罐子血還稱啥?窮到這步田地了還怕個屁?大不了把這罐子血也倒給他到頭兒了!” “唉——!”常明義又長長地歎了口氣,思忖了一陣子,然後綿言細語地說:“寶成啊,我知道你是條直腸漢子,也喜歡你這個耿直脾氣兒。
不過,如今你是撂下三十往四十上數的人了,肚子裡也得學着長點穿花兒呀!眼下沒你爹了,一家妻兒老小的全指着你扛大梁哩,要是心裡沒個小九九兒,來不來的就耍脾氣,萬一有個閃腰岔氣,你這一家巴子不就瞎鍋了?” 梁寶成輕輕地點着頭。
那盞閃閃灼灼的豆油燈,火光越來越小,眼看就要滅了。
常明義掐了一根笤帚苗,挑了挑燈草,又語重心長地說下去: “寶成啊,你成天價在白眼狼的身邊轉,可得長點眼力呀!白眼狼那個為富不仁的孬種,心眼子長到肋條骨上了,除了人事兒,他啥事兒幹不出來?你要一時提防不到,興許會叫他謀算了。
” 梁寶成一邊吃着紅薯,一邊忽閃着長眼睫毛沉思了片刻,最後心悅誠服地說: “嗯,老哥說得對。
” “往後兒,遇事别發急。
要前思
有時候,家中的鍋蓋張不開口,他照樣唱他的梆子腔。
因為這個,村裡元宵鬧社火,見年少不了他。
今年,他鬧社火的興頭子,更是高得出眼——不光來得早班,而且當了“總管”。
這時常明義嬉笑着說: “大總管呀,派我個差吧?” “再拾起你那老行當來呗!” “打鼓?” “是呀。
” “不!” “咋?” “你這徒弟已經出師了,我這當老師的能奪徒弟的飯碗?”明義哈哈地笑了兩聲說,“我來個‘散燈老人’吧?” “中!”寶成點點頭說,“正缺這麼個腳兒哪。
” 這對同命相連、心心相印的老朋友,嘻嘻哈哈地說着、笑着,走進明義的屋去。
這個小耳屋間量不大,又是鍋台又是炕,再加上破壇爛罐兒,幾件子舊家具,把屋裡擺得挺滿挺滿,簡直快下不去腳兒了。
炕根底下放着個火盆。
火盆邊上炙着兩塊紅薯。
他倆進了屋,坐在炕沿上,唠起閑嗑來: “咦,秋生呢?” “撂下飯碗就讓永生拽走了——誰知那倆野小子鑽到哪裡玩去啦!”明義就手拿過煙笸籮兒,遞給寶成又說: “哎,聽說白眼狼要買你那塊宅基,真的假的?” 梁寶成一邊裝煙一邊說: “嗯,是有這麼個風聲兒。
” 常明義把紅薯翻了個過兒,又說: “他要買,也就是給你仨瓜倆棗兒,落個‘買’名就是了……” 梁寶成往前就一就身子,在火炭上抽着煙,憤然說道: “可我姓梁的沒有那麼好說話!” 常明義從笊籬裡又拿過一塊紅薯,炙在火邊,歎了口氣說: “我那宅基,當初不也是不賣?後來怎麼樣?不是白白地叫那孬種霸去了?” “你忒軟和兒。
我不能濟着他抟揉!” 梁寶成從席簍子裡拿過一根木頭柈子,放在膝蓋上一撅兩截扔進火盆,然後伸開他那洪亮的嗓門兒,銅聲響氣地又接着說: “準要有那一天,我跟他上大堂……” “歸官司?” “嗯喃!” “趁早甭搭那瞎仗工夫!” “咋的?” “像咱這樣的腦袋瓜兒,能扳倒人家?”常明義掏出一把魚刀子,把炙熟了的紅薯一劐兩開,一半遞給寶成,又說:“俗話是實話——縣令縣令,聽錢調用!” 寶成拔出嘴裡的煙袋,在炕幫上狠狠地磕了兩下兒,把脖子一橫,不以為然地說: “哼!縣裡打不赢,我跟他上州!” “州裡再打不赢呢?” “上府嘛!” “唉!叫我看呀,你就算打到宣統皇上那裡,還是脫不了輸的!古語道:窮人告狀,白跑一趟!” “衙門口兒是有磚有瓦的地界兒,隻要有理,還怕講不倒人?”寶成越說嗓門兒越高,“要是官家真的不給我做主,我就跟白眼狼那個狗日的……” 常明義一腆下巴颏子: “噓——!” 梁寶成知道這是一向多慮的明義哥嗔他的嗓門兒太大了。
可他并不在乎,依然高聲大嗓地說: “咱除了這罐子血還稱啥?窮到這步田地了還怕個屁?大不了把這罐子血也倒給他到頭兒了!” “唉——!”常明義又長長地歎了口氣,思忖了一陣子,然後綿言細語地說:“寶成啊,我知道你是條直腸漢子,也喜歡你這個耿直脾氣兒。
不過,如今你是撂下三十往四十上數的人了,肚子裡也得學着長點穿花兒呀!眼下沒你爹了,一家妻兒老小的全指着你扛大梁哩,要是心裡沒個小九九兒,來不來的就耍脾氣,萬一有個閃腰岔氣,你這一家巴子不就瞎鍋了?” 梁寶成輕輕地點着頭。
那盞閃閃灼灼的豆油燈,火光越來越小,眼看就要滅了。
常明義掐了一根笤帚苗,挑了挑燈草,又語重心長地說下去: “寶成啊,你成天價在白眼狼的身邊轉,可得長點眼力呀!白眼狼那個為富不仁的孬種,心眼子長到肋條骨上了,除了人事兒,他啥事兒幹不出來?你要一時提防不到,興許會叫他謀算了。
” 梁寶成一邊吃着紅薯,一邊忽閃着長眼睫毛沉思了片刻,最後心悅誠服地說: “嗯,老哥說得對。
” “往後兒,遇事别發急。
要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