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關燈
應最終由你來定奪為妥。

    這樣做,主要是避免在中紡的問題上節外生枝、走彎路。

    尤其是在這件事上,不要讓一些不滿現狀和對改革有意見的人鑽了空子。

    我們不反對上訪告狀、檢舉揭發,但對告狀上訪的事情應該一分為二,多加分析。

    如今的一些人動不動就是一大堆揭發材料,好像單位的事情他什麼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想想這有可能麼?另外,不是有一些人現在正在借國有企業不太景氣的機會,想搞什麼自由化大民主麼?要注意這些問題,警惕這些問題,更不要讓一些人利用了這些問題。

    我建議常委會從這個角度上多考慮考慮,研究研究,至于具體究竟該怎麼辦,還是由你來拿意見,不要再在那些枝枝蔓蔓的問題上走形式走過場。

    這個意思我剛才也給楊誠講了,他基本上也同意我的觀點。

    如果你們有什麼分歧有什麼不同看法統一不了,可以直接來找我。

    常委會開完了,具體情況再給我彙報一次。

    好了,就這些吧,你還有什麼别的想法嗎?” “嚴書記,剛才你給楊誠也是這麼講的?”李高成好像有些沒聽明白似的問道。

     “我知道你有顧慮,但該說的還是要說的麼,顧全大局并不是就不要立場和原則,該旗幟鮮明的時候就得旗幟鮮明,這一點你就不如人家楊誠。

    ”嚴陣直言不諱,聽語氣他對李高成和楊誠的觀點看法好像知道得一清二楚,“我給他說得很明白,這都是我個人的看法和意見,我還沒有同你商量,要不,我怎麼會先叫他然後再叫你。

    ” ………… 電話挂了好一陣子了,李高成仍然呆呆地站在那裡。

    讓他沒想到的是,一樣的話,嚴陣同時說給了兩個人!他實在難以想象楊誠在聽到這些話時,會有一種怎樣的想法。

    讓李高成深感不安的是,楊誠在聽了嚴陣的這些話後,會不會以為嚴陣說的這些情況,以及嚴陣的這些想法和觀點都是從我這兒得來的? 如果楊誠真是這麼想的,或者就是這麼認為的,那麼楊誠必然會認為是你拿嚴陣來壓他,讓嚴陣開口說你不想說和無法說的話,說不定楊誠還會認為你在中紡的問題上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想法和事情。

    要不,你怎麼會讓省委常務副書記嚴陣打來電話,而且還那麼急,居然把電話打到了常委會上! 難怪楊誠接完電話進來時,連看也沒看你一眼。

     想想讓誰也沒法解釋,如果沒人給嚴陣打招呼,嚴陣又怎麼會這樣着急地把他倆從常委會上叫出來? 嚴陣為什麼會這麼着急?一個市裡的企業鬧事,事實上也并沒有鬧起來,一個省委常務副書記,八竿子都還挨不上呢,卻為什麼會這麼着急? 是因為省委省政府對此事的重視?或者是因為省長和省委書記都過問了這件事?抑或是因為這件事真要是鬧大了以至鬧到上面去,極可能會影響到他的下一步? 當然還可能有别的什麼原因,比如有什麼人給他打了招呼,比如與此事有關的一些人找了他,比如還有更高的領導給他去了電話…… 當然,說不定還可能有牽連他自己的一些事情…… ……冰山一角!不知為什麼,李高成腦子裡突然又跳出了楊誠說過的這句話。

     陡然間,他不禁産生了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感覺。

     幾天來一種萦繞在心頭的朦朦胧胧、恍恍惚惚的東西,此時漸漸地清晰起來:假如中紡的問題隻有上訪材料上所反映的五分之一、十分之一,那對中紡的幹部來說,也一樣是個上了極限的數字! 這個數字不隻是檢查、撤職、處分的問題,而是要判刑、坐牢,甚至是殺頭的問題! 楊誠的話有些令人害怕,中紡公司總經理郭中姚的話似乎更令人恐怖: “……你要是真查就真有問題,你要是不查就沒有問題,你要是小查,就是小問題,你要是大查,就是大問題。

    ” 查與不查,是死是活,有問題沒問題,有責任沒責任,是檢查還是坐牢,是處分還是殺頭,看來焦點就集中在這裡!而關鍵的關鍵就在領導身上! 就目前來看,這關鍵的關鍵很可能就在你身上! 或是流芳百世,或是遺臭萬年;或是貨真價實,或是敗絮其中;或是苟且偷生,或是一世英名;或是萬人所指,或是八面威風! 非此即彼,别無選擇。

    在這個問題上絕沒有任何中間道路可走。

     怪不得人們一提起這事來,全都是一副戰戰兢兢、誠惶誠恐的樣子,也怪不得一個堂堂正正的常委會竟然能開成這個樣子。

     ………… 李高成一邊想,一邊默默地走回會議室。

     當他在位置上坐穩,終于擡起頭來時,才發現會場上竟是這樣的沉寂,緊接着才發現原來所有的人都在默默地注視着他。

     他一下子警醒了過來。

     他明白,此時此刻他必須表态,必須把自己所有的觀點和看法全都明白無誤、清清楚楚地給大家講出來。

     第一,中紡的問題确實非常嚴重。

     第二,中紡的問題已經不能再拖了。

     第三,中紡的問題必須盡快落實和調查。

     第四,中紡的問題如何解決應該盡快給中紡的工人們一個明确的答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