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來李高成在市委書記一職的競争中之所以失利敗北,人們說了,主要還是由于嚴陣的緣故。
因為當時省委研究市委班子人選的時候,嚴陣正在中央黨校學習,再加上由于幹部年輕化的力度加強,還有市裡的經濟形勢并不穩定等種種原因,于是李高成便依然一以貫之,原封不動地還是當着他的市長。
所以連李高成的妻子也動不動就這麼發牢騷:朝裡有人,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朝裡沒人,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沒有嚴陣,你一個小小的李高成還想當市委書記! 作為李高成自己,從來也沒有在這件事上有過什麼怨天尤人的想法,但是他對嚴陣卻從來都是非常敬重的。
因為李高成覺得嚴陣這個人絕不像别人議論的那樣,好像在提拔用人的問題上有什麼三六九等的事情。
他覺得嚴陣這個人正派、實在、認真、細緻、謹言慎行、嚴氣正性,而且看人很準。
比如在他自己的問題上,他就打心底裡對嚴陣格外感激和欽佩。
在李高成當上副市長以前,他同當時的市長并無直接的關系,甚至可以說他們之間很少打過什麼交道。
他當時同嚴陣的交往,主要是由于工作上的交往。
他之所以被嚴陣看好并最終被提拔,李高成覺得主要還是由于工作上的原因。
那時的中陽紡織廠名氣有多大,腰杆有多硬,勢力有多雄厚,名聲有多顯赫!而那時的李高成又是多麼的超然物外、寵辱不驚、臨危受命,所有的這一切又都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因此他也就沒想過此生此世還要去當什麼政府領導而要放棄自己的本行,同時也就根本沒想過得去找什麼關系、找什麼背景、找什麼靠山,更沒想過必須得從這方面付出自己更多的精力和物力。
在他成為副市長以前,他從沒有私下去過嚴陣家裡一次,甚至連嚴陣的辦公室也很少去,嚴陣連他的一根煙也沒有抽過,這也正是他直到今天仍然打心底裡感激和敬重嚴陣的主要原因。
也許正因為如此,人們反而越是把他們之間的關系看得非常神秘,看得非常鐵。
再到後來,嚴陣從中央黨校學習回來,很快就被任命為分管組織的省委副書記,成為人人看好的位尊權重的省委領導。
特别是近一段時期,嚴陣的前景越來越明朗,位置也越來越突出,越來越牢固。
前不久又被任命為省委常務副書記,不僅分管組織,而且還分管了工業、經濟和公檢法。
加上省長的年齡已經超過六十歲,省委書記已經幹了将近六年,不時有傳聞說很快要調至中央或者是某個重要地方。
所以人們也就越來越看重這個常務副書記的分量,何況在一個省份,如果不是特殊原因,很少有什麼人會被任命為常務副書記的,于是嚴陣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大。
而這一切也就自然而然地把李高成也卷了進去,不論是在市委還是在市政府,李高成的影響力無形中也就增大了許多,這大概也正是今天常委會開得如此沉悶的主要原因。
一個是年輕的市委書記,一個是也不算老,後台很硬,很可能還會卷土重來的市長,當然,誰都會在這兩個人之間的關系上和一些敏感的問題上謹慎行事,三思而定。
面對着這個突如其來的電話,李高成感到有些納悶的是,嚴陣是如何知道市委今天開常委會的?而且還知道會議的内容,以及會議的氣氛。
突然間,李高成好像意識到了什麼,莫非嚴書記在這個問題上要給他說點什麼? “嚴書記,本來應該先給你通通氣的,後來一想,還是覺得先大緻研究出個什麼方案來再給你彙報為好。
”李高成一邊說着,一邊琢磨着嚴陣的心思,“你這麼忙,還老這麼讓你操心。
我們工作也沒做好,差點給你捅出個大婁子來。
” “你看你,又說遠了不是?”嚴陣話裡有話,恩威并舉,“這都什麼時候了,還你們我們的,你以為這是小事?告訴你,中紡的幾個職工代表,已經找到萬書記和魏省長那兒去了,聽說人家還要繼續往上捅,你知道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呃……”李高成一下子愣在了那裡。
萬書記也就是現在的省委書記萬永年,魏省長則就是現在的省長魏振國。
這就是說,中紡的那幾個職工代表,不僅找了市裡的主要領導,而且也一樣找了省裡的主要領導,甚至于還要往上找!這确實是李高成根本沒有料到的。
沒想到那些人會鬧得這麼大,鬧得這麼不肯罷休。
這意味着什麼?首先意味着對自己的不信任,意味着這件事對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意味着問題如果不盡快解決,很可能會越鬧越大。
對着話筒,李高成竭力平靜地說,“嚴書記,是不是他們也找到你那兒去了?” “你想想能不來找麼?我是分管工業分管經濟的副書記,他們怎麼會不來?這麼大的事情,那是你一個人能捂住的?你要是早點給我說,我也能有個心理準備麼。
你以為這樣的事靠你一個人就能解決了?”嚴陣很溫和的聲調裡,明顯地顯示出一種埋怨和不滿來,“好了好了,我并沒有批評你的意思,這些以後再說吧。
我這會兒隻想給你說一個意思,中紡的問題,完全是屬于你職權範圍的事情,而且,你對中紡的情況也比較了解,所以,我覺得解決中紡的問題還是要以你為主較好。
對如何解決中紡問題的方案辦法,也
因為當時省委研究市委班子人選的時候,嚴陣正在中央黨校學習,再加上由于幹部年輕化的力度加強,還有市裡的經濟形勢并不穩定等種種原因,于是李高成便依然一以貫之,原封不動地還是當着他的市長。
所以連李高成的妻子也動不動就這麼發牢騷:朝裡有人,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朝裡沒人,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沒有嚴陣,你一個小小的李高成還想當市委書記! 作為李高成自己,從來也沒有在這件事上有過什麼怨天尤人的想法,但是他對嚴陣卻從來都是非常敬重的。
因為李高成覺得嚴陣這個人絕不像别人議論的那樣,好像在提拔用人的問題上有什麼三六九等的事情。
他覺得嚴陣這個人正派、實在、認真、細緻、謹言慎行、嚴氣正性,而且看人很準。
比如在他自己的問題上,他就打心底裡對嚴陣格外感激和欽佩。
在李高成當上副市長以前,他同當時的市長并無直接的關系,甚至可以說他們之間很少打過什麼交道。
他當時同嚴陣的交往,主要是由于工作上的交往。
他之所以被嚴陣看好并最終被提拔,李高成覺得主要還是由于工作上的原因。
那時的中陽紡織廠名氣有多大,腰杆有多硬,勢力有多雄厚,名聲有多顯赫!而那時的李高成又是多麼的超然物外、寵辱不驚、臨危受命,所有的這一切又都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因此他也就沒想過此生此世還要去當什麼政府領導而要放棄自己的本行,同時也就根本沒想過得去找什麼關系、找什麼背景、找什麼靠山,更沒想過必須得從這方面付出自己更多的精力和物力。
在他成為副市長以前,他從沒有私下去過嚴陣家裡一次,甚至連嚴陣的辦公室也很少去,嚴陣連他的一根煙也沒有抽過,這也正是他直到今天仍然打心底裡感激和敬重嚴陣的主要原因。
也許正因為如此,人們反而越是把他們之間的關系看得非常神秘,看得非常鐵。
再到後來,嚴陣從中央黨校學習回來,很快就被任命為分管組織的省委副書記,成為人人看好的位尊權重的省委領導。
特别是近一段時期,嚴陣的前景越來越明朗,位置也越來越突出,越來越牢固。
前不久又被任命為省委常務副書記,不僅分管組織,而且還分管了工業、經濟和公檢法。
加上省長的年齡已經超過六十歲,省委書記已經幹了将近六年,不時有傳聞說很快要調至中央或者是某個重要地方。
所以人們也就越來越看重這個常務副書記的分量,何況在一個省份,如果不是特殊原因,很少有什麼人會被任命為常務副書記的,于是嚴陣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大。
而這一切也就自然而然地把李高成也卷了進去,不論是在市委還是在市政府,李高成的影響力無形中也就增大了許多,這大概也正是今天常委會開得如此沉悶的主要原因。
一個是年輕的市委書記,一個是也不算老,後台很硬,很可能還會卷土重來的市長,當然,誰都會在這兩個人之間的關系上和一些敏感的問題上謹慎行事,三思而定。
面對着這個突如其來的電話,李高成感到有些納悶的是,嚴陣是如何知道市委今天開常委會的?而且還知道會議的内容,以及會議的氣氛。
突然間,李高成好像意識到了什麼,莫非嚴書記在這個問題上要給他說點什麼? “嚴書記,本來應該先給你通通氣的,後來一想,還是覺得先大緻研究出個什麼方案來再給你彙報為好。
”李高成一邊說着,一邊琢磨着嚴陣的心思,“你這麼忙,還老這麼讓你操心。
我們工作也沒做好,差點給你捅出個大婁子來。
” “你看你,又說遠了不是?”嚴陣話裡有話,恩威并舉,“這都什麼時候了,還你們我們的,你以為這是小事?告訴你,中紡的幾個職工代表,已經找到萬書記和魏省長那兒去了,聽說人家還要繼續往上捅,你知道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呃……”李高成一下子愣在了那裡。
萬書記也就是現在的省委書記萬永年,魏省長則就是現在的省長魏振國。
這就是說,中紡的那幾個職工代表,不僅找了市裡的主要領導,而且也一樣找了省裡的主要領導,甚至于還要往上找!這确實是李高成根本沒有料到的。
沒想到那些人會鬧得這麼大,鬧得這麼不肯罷休。
這意味着什麼?首先意味着對自己的不信任,意味着這件事對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意味着問題如果不盡快解決,很可能會越鬧越大。
對着話筒,李高成竭力平靜地說,“嚴書記,是不是他們也找到你那兒去了?” “你想想能不來找麼?我是分管工業分管經濟的副書記,他們怎麼會不來?這麼大的事情,那是你一個人能捂住的?你要是早點給我說,我也能有個心理準備麼。
你以為這樣的事靠你一個人就能解決了?”嚴陣很溫和的聲調裡,明顯地顯示出一種埋怨和不滿來,“好了好了,我并沒有批評你的意思,這些以後再說吧。
我這會兒隻想給你說一個意思,中紡的問題,完全是屬于你職權範圍的事情,而且,你對中紡的情況也比較了解,所以,我覺得解決中紡的問題還是要以你為主較好。
對如何解決中紡問題的方案辦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