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方面去了解,也就是說,他還得聽聽那些領導們怎麼說,聽聽他們是怎麼解釋這些事情的。

    因為作為一個局外人,有時候真是很難辨清事情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裡。

    但是,讓李高成感到渾身發抖的事情是,比如像吃吃喝喝,比如像買棉花,尤其是買回來幾千萬元的無法用于生産的爛棉花,這樣大的事情,不僅至今瞞着市領導——當然也包括他這個市長——而且還不讓群衆反映,隻這一件事,就足以讓人震驚和憤怒! 從早晨五點多開始一直到下午兩點多終止,除了十二名具有發言權的代表講了話外,還有七名代表也發了言。

     會議室裡沒有一個人半途退場,而會議室外邊的群衆則越來越多,到了上午八九點時,在場的職工人數足有兩萬多人! 早飯和午飯都是在現場吃的,方便面外加一包榨菜,幾分鐘一頓飯就結束了。

    然而,即便是在這幾分鐘内,代表們的發言也沒有停止過。

     代表們所提的主要問題,集中地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一、經濟問題。

    有許多被認為是重大的經濟問題,如買棉花問題,如技改工程中的問題,如所謂的開發第三産業中的問題。

    1993年,國家克服重重困難貸款一個億,為的就是對公司的落後設備進行全面改造,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些人借此大撈特撈,偷梁換柱,巧取豪奪。

    特别讓人感到觸目驚心的是,他們以賣廢品的名義,把淘汰下來的紡織器械偷偷賣給一家專營紡織器械的鄉鎮企業,稍加整修,重新烤藍噴漆,然後打上新的标記,實際上根本沒有進行任何技術上的改進,然後又以高價重新賣回給公司!1994年,國家再次克服種種困難,繼續貸給中陽紡織集團公司八千萬人民币。

    面對着這樣一筆來之不易的資金,公司領導卻作了一個任何人也沒想到,任何人也沒敢這樣去想的決定,從中拿出了二千二百萬元,興辦了一個新潮有限公司,興建了飯店、賓館、歌舞廳、商業中心、服裝公司、加工業、煤礦等近百個實體,遍及省内外二十多個城市和地區。

    這些實體的經理和負責人,幾乎全是他們的子女和親信。

    近兩年來,這個新潮有限公司,經營情況究竟怎麼樣,究竟給公司上繳了多少利潤,目前的狀況如何?除了他們領導,職工們一無所知。

    拿着國家的貸款,卻辦了一個有限公司,這就是說,即便是虧了、賠了、塌了、破産了、資金全部給花光了,他們也不必負任何責任。

    究竟是誰讓他們這樣幹的,上級領導知道不知道,公司應該給職工們一個交代和說法。

     二、作風問題。

    如以跑供銷為由,跑遍國内的名山大川;以考察合資為由,帶着家人出國旅遊;以拉關系搞接待為名,整天吃吃喝喝、花天酒地;以公關談判為由,帶着情人常年住宿在外,甚至用公款賭博,卻美其名曰是不得已的變相送禮,回來後居然以白條子報銷巨額款項。

    特别讓人感到震驚的是,分管供銷的副總經理馮敏傑,在購買棉花期間居然長期嫖娼,被當地公安局當場抓獲,拘留半月後,竟被公司保釋,回來後,不僅沒做任何處理,本人也沒受到任何處分,被罰的兩萬元竟然還被公司予以報銷!總經理郭中姚,離婚後再未結婚,手下的女秘書換了一個又一個,而這些女秘書一個個都被安排到了要害位置上,在公司幹了幾十年的老職工都沒有機會分到新房的情況下,這些二十歲左右的女秘書們卻一個個都分到了新房!她們大都隻在公司幹了一兩年時間,而且大都沒有結婚!類似這樣的問題,不少職工曾給有關領導反映過許多次,卻從來沒有引起過任何重視。

    有些人說,這些問題現在在企業界還算什麼問題?可我們工人就鬧不懂,如果連這些都不算問題,那還有什麼問題能算是問題?這還是不是國家的企業,還是不是共産黨的天下? 三、組織問題。

    在中陽紡織集團公司的兩萬名職工裡頭,脫産幹部竟有近四千名之多!副廳級以上幹部有二十多人,處級幹部有五百多人,科級幹部有一千四百多人!尤其是這幾年,他們想提拔誰就提拔誰,想安置誰就安置誰。

    不管是什麼身份,也不管有什麼能耐和本事,也不管有沒有技術和學曆,在誰也鬧不明白的情況下,一下子就能提個科長、處長。

    工人們說了,如今社會上都說有人拿錢買官,其實在我們公司裡就有的是。

    你要想在哪兒當個經理,在哪兒當個主任,在哪兒承包個公司,隻要送錢就行了。

    送得越多,位置就越好,撈錢的機會就越大。

    别看如今公司裡停工停産不景氣,可那些圍着公司轉的小廠小企業小公司,一個個都紅火得不得了。

    隻要你能到了那個位置上,能把領導們關照得舒舒服服、周周到到的,你想怎麼發财就能怎麼發财。

    既有錢又有位置,既是大款又是領導,你想想那還不争先恐後、趨之若鹜?公司裡如果所有的領導幹部都是這樣得來的,那這個公司還怎麼能好得了活得了?一個敗家子,養了一窩敗家子,這一窩敗家子後面又跟了一群敗家子,那這個家當不敗才真是活見了鬼! 四、公司保安處的問題。

    中陽紡織集團公司保安處是目前市級國有企業中最大的保安處。

    處裡正式成員有二百三十多人,另外還有經濟民警一百二十多人。

    公司的主要領導,每個人都有兩到三名貼身警衛,白天黑夜輪流值班,工人們稱其為貼身保镖,稱保安處為憲兵隊。

    即使是在離退休老幹部都發不了工資的情況下,這些人的工資和獎金也仍然照發不誤。

    早在1992年,國家就已經下文讓國有大中型企業解散保安處和類似保安處的建制。

    但中陽紡織集團公司不僅沒有解散和撤銷保安處,而且還不斷地在擴大編制和規模。

    代表們認為,在中陽紡織集團公司這塊地方,根本不需要這麼大的保安建制。

    公司是在市郊,多年來跟當地群衆的關系處理得很好,從未發生過哄搶群盜的事件。

    中紡外部和内部的防範設施都很嚴密,可供盜竊的貴重物品并不很多,沒什麼人會為一些棉布棉紗和機器零件铤而走險。

    在中陽紡織廠成為中陽紡織集團公司以前,就隻有一個六十多人的保衛科,三班倒其實每個班隻有二十來個人。

    即使如此,也仍是把把大門轉轉庫房,整日閑得沒事幹,群衆對此意見很大。

    而如今,公司都停工停産了,一個三四百人的保安處竟仍然還存在着。

    公司裡養着這麼多保安人員究竟是想幹什麼?又究竟是為了什麼?這些人中間有好大一部分都是從外地招來的民工,跟公司裡的職工沒有任何瓜葛,誰的也不聽,就隻聽領導的,隻要領導一聲令下,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

    若是有誰被認為有問題,不僅可以抓你、铐你、審你,還可以随時拘留你。

    隻要随便給你安一個罪名,往上邊一彙報就行了。

    至于彙報的内容是什麼,就完全按他們的意思來定了。

    若是錯了,那也是上邊的錯,跟他們并沒有什麼太大的關系。

    于是,這種權力就更可怕,更讓人感到不寒而栗。

    所以,工人們在背後把他們罵得要多難聽就有多難聽,甚至把保安處罵成是流氓養下的一群狗! 五、公司領導現在散布了許多根本不負責任的言論,給公司職工思想心理上造成了極大的混亂和壓力。

    說什麼解決公司目前困境的最好出路就是申請破産;說什麼沒本事沒能耐的人才整天呆在廠門口等開工;說什麼現在已經是市場經濟了,誰還管誰呀,誰還想死守着這個公司,将來第一個餓死的就準是誰;考察了兩三年,經費花了好幾百萬,如今連一個合資單位也沒引進過來,卻把責任推在國家和政府身上,說什麼是上邊不讓公司合資聯營,因為一旦聯營合資,這幾億元的貸款就沒人還了……搞得公司裡整日人心惶惶,職工們不知道究竟該怎麼辦。

    職工們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有氣,我們工人在這個公司裡幹了一輩子,如今是你們把這個公司給活活糟蹋了。

    你們現在個個腰纏萬貫,卻想把這個公司給破産了,是不是想逃避罪責? 六、公司領導的能力問題…… 七、公司現在成了這個樣子,公司領導的責任問題…… 八、公司現在究竟該怎麼辦…… 九、…… 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