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芳心難蔔

關燈


    幾點燈光越米越近,也越來越亮。

    原未是一艘八槳畫舫。

     此刻,八隻飛槳已停了下術,畫航在湖面上任水飄流,前舫中雖有燈火,但簾幕低垂,故而隐隐約約。

    卻是船頭甲闆之上,有一個十分靜緻的檀木圓桌,上面放了八盤珍果。

    還有一壺美酒,兩付杯筷。

    兩張雕花的矮靠椅上,上首坐着的是白衣斷腸劍常玉岚,下首陪坐的是桃花仙子藍秀。

    除了蓮兒侍立在遠遠的前艙門首之外,寂靜一片。

     常玉岚舉杯啜了一口被世人視為珍品的桃花露,對着藍秀道: “藍姑娘,玉岚幾生修到,既蒙你救了家母,消彌了金陵常家的一場浩劫,又承你擡愛,謙讓‘桃花令主’,玉岚不知該如何報答才好。

    ” 藍秀習慣的盈盈微笑,略一舉杯,低沉沉的道:“你真傻得可以,而今,還講什麼圖報不圖報,豈不是太也俗氣了叫?” 常玉岚掀起劍眉,搖搖頭道:“藍姑娘,其實,我常玉岚真的志不在馳譽武林,揚名立萬。

    ” 藍秀調皮的道:“那……你的意思是在乎什麼呢?” 常玉岚略一沉吟,紅着臉道:“但願能與姑娘你邀遊四海,看盡名山大川,找一人間仙境,長相厮守。

    此外,名、利兩字,非常某所求。

    ”他的話一字一字,緩緩吐出,意念誠摯之中,有無限的柔情蜜意。

     藍秀不由掀唇笑起來道:“大迂了吧。

    喏!眼前湖上泛舟,金樽對月,人生還竹什麼不滿足的呢?至于長相厮守,這話太難說了。

    ” 常玉岚認真的道:“姑娘,你……” 藍秀的纖指微揚,阻止了常玉岚的話道:“隻這一個長相厮守的‘長’字,任誰也猜不透,如何才是‘長’,一天、一月、一年、十年、百年……怎樣才能算得是‘長’呢?莫使金樽空對月。

    來我敬你一杯!”說着,她自己先舉杯,一飲而盡。

     常玉岚隻好苦苦一笑,也飲了面前的酒。

     藍秀執壺添酒,口中卻道:“我也不是個争名奪利的俗人,但是,武林中總要有個公道,江湖上必然講個是非,‘桃花令符’隻是我要求公道講是非的手段,金陵常家有武林威尊的聲望,又有超越江湖的品格,你……”她說到這裡,不由霞生粉臉,螓首低垂,沒角把下面的話接下去。

     常玉岚那裡知道女兒家的心細如發,正聽得出神,而覺得語意未盡忽然沒有了下文,不由得愣愣的道:“我怎麼樣?你的話還沒說完呀。

    ” 藍秀帶着三分嬌羞,七分調皮的道:“我已經說完了呀。

    ” “不!”常玉岚笑着道,“你說我怎麼樣?還沒有一個定論。

    ” “好!”藍秀故意整肅面容,十分認真似的道:“你人如玉樹臨風,性情十分正派,出身門閥世家,武功不可一世,夠了吧。

    ” 常玉岚這才聽出她是調侃之詞,不由紅着臉,帶着笑道:“你壞!你呀……” 藍秀恢複了妩媚的笑靥,低聲道:“我壞?我哪兒壞?” 常玉岚道:“你不是曾經說,要把江湖武林引入任俠正義的正确方向,我的武功還不夠用嗎?” 藍秀聞言微微回一歎道:“止戈為武,以戰忻戰,武林中講求的是實力,我以前所說的有關你功力修為,現在不是已經在努力以赴了嗎?” 常玉岚悠悠一歎道:“難!難!難!”一連三個“難”字,字字出自肺腑。

     藍秀安慰他,語意十分溫柔的道:“滅下無難事,由于它難,所以才可貴。

    我是因緣際合,所以才能從‘血洗心魔’的階段練起。

    你既然從秘籍上冊的血魔神掌開始,乃是循序漸進的正途,以你的勤練,加上天資與基礎,未來的成就,是可以預期的。

    ” 常玉岚雙眉微皺道:“秘籍的第三招,仿佛是……”他說到這裡,不由自己的起身離坐,就在船頭之上,立樁運掌,雙目凝聚功力。

     “咦!”常玉岚忽然收起樁勢,凝日水波漣漣的湖面,向藍秀招招手道:“湖面上是什麼東西?” 藍秀順着常玉岚的眼神看去,果然,水面上之物載沉載浮.分明是漂着一個人,連忙向侍立身後的蓮兒道:“吩咐八槳齊劃,去救湖面上的人。

    ” 蓮兒低應了一聲道:“是!” 接着雙掌連拍三下,左右外艙各由艙底鑽出四個健婦.像非常熟悉的操起飛槳,畫舫鼓浪而前,快如飛矢,轉瞬之間已到了漂浮的落水人之前。

     蓮兒這時已招來另外的三婢,蘭兒、菊兒、梅兒,四人共同去出一個圓圓的浮木桶。

    桶的一端,系着牛筋軟索。

     四婢女都是金陵常家調教出來,終年随侍常玉岚遊走江湖的幹練之材,個個都有相當的身手。

    所以浮筒丢得奇準,正好落在飄浮水面垂死之人的身前,“通”的一聲,水花四濺。

    這聲大響,加上濺起的水花潑頭淋下,被淹之人不由一驚而醒,急忙抓住木桶的把手,另一隻手拖着個大男人,掙紮着嬌呼道:“拉呀!” 船上四婢女的目光,自然不如常玉岚與藍秀看得清楚,但聽水中之人叫拉,便也回盧喊道:“抓緊浮桶,不要放手!” 吩喝聲中,四婢女一齊用力,順着水勢,已将木中之人拉到船舷三尺之處。

    加上幾個健婦,放下軟繩結成的繩梯,爬下船臍七了八腳的,已将兩個落水之人擡到前艙甲闆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