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1
大約是初秋——西藏高原的四季确實不太分明——山嶺上已經積了很厚很厚的雪。
雪,在太陽照耀下閃射出強烈的銀光,仿佛那層層大山不是堅硬的花崗岩,而是透明的水晶石。
除去常青的雲杉,坡地上的樹木已在漸漸地被剝得赤身裸體了。
群山所環抱的草原,也已在漸漸地褪去蔥綠而顯露出暗淡的本色,宛如山洪彙集的一片渾黃的、沉寂的湖水。
然而,這草原是遼闊的,一望無垠的! 在草原上,雷文竹滿懷興緻地東走西走,這裡挖一條壕,那裡掏一個坑。
從遠處看來,會以為他是在刨人參果呢!其實,跟随在背後的陳子璜看得清楚,他并沒有掘到任何值得歡喜的、哪怕是一點點什麼小東西,隻不過按照不同顔色把挖起的泥土分别包成許多小紙包罷了。
所以,不管雷文竹怎樣熱心和着忙,總引不起陳子璜插手相助的興趣。
他隻是跟着打轉轉,最多随便問幾句: “這土,你看怎麼樣?” “沒有不良的土壤,隻有拙劣的耕作技術!”雷文竹以權威的口氣回答,随後又補充道,“當然,這結論不是我做出來的,是威廉士。
” “是誰?” “威廉士,土壤學家。
蘇聯人。
” 陳子璜無可奈何地揮了揮手。
雷文竹像抓草藥一樣裝滿了最後一個紙包——總算完事了——随後,他背起帆布袋,約陳子璜一同到河邊洗手。
“喲!你看,你看哪!”走着,雷文竹意外地壓低聲音叫了起來,并用手指給陳子璜看。
河灣裡,沿着山根背風的地方,落滿了一群一群的大雁。
遠望好像誰撕扯到地下來的、一片一片灰藍色的天空。
雷文竹高興極了,他隻見過排着各種隊形伸長着脖頸從高空悠悠飛過的大雁,從來都沒見過落到地上的。
一直到今天,他對大雁仍然保持着某種親切的、神秘的印象。
因為在人們觀念中,大雁不是一種普通飛鳥,而是南北戀人的殷勤可靠的使者。
雷文竹懷着孩子般的心情,輕手輕腳地靠近雁群。
不過,他這樣小心是多餘的。
直到他認為已經再不敢近前的地步,雁群依然沒有任何騷動。
這是有原由的:西藏人把一切有翅膀的全認做是“空中的神靈”,任何一種飛鳥,甚至落到鬧市大街的時候,都從不曾受到過人的危害,所以它們見人毫不驚慌。
“看!它們不怕我!”雷文竹目不轉睛地注視着離他最近的一隻雁說,“一點也不怕,就好像它們認識我!” “嗯!也許認識吧!”陳子璜淡漠地支應道,随後又催促着,“走吧!該回去了,該回去了!” “等等!你怎麼不過來!瞧!多有意思,它身上的羽毛看樣子是很光滑的呢!尾巴,它有尾巴,像鴨子的尾巴差不多。
可是有些畫上畫的沒有尾巴。
” “好了,好了!走吧!有尾巴是雁,沒有尾巴還是雁。
” “真的,這不正确!”雷文竹重複證明道,“可惜我不會,要是我會畫,現在我非坐在這兒速寫一下不結。
不!幹脆就畫素描,反正它不會動的……” “行了!你還有完沒有?人家畫一隻雁,你也說長道短。
有功夫,你就多琢磨琢磨職務以内的事不好?” 這種不加掩飾的厭煩情緒雖說有些出乎意料,但也沒使雷文竹過于不快。
他苦笑一聲,倒退幾步離開了雁群,随着也換上一副公事公辦的态度說: “也好!我也正想提提我職務以内的事呢!我需要回内地一趟。
可以嗎?” 陳子璜吃驚而反感地望了望他,沒有回答,扭回頭就走。
雷文竹也背起帆布袋,提起鎬頭,默默地跟在背後。
陳子璜走着,并不回頭地反問說: “你離家幾年了?” “四年。
” “啊!四年哪!我呢?三四一十二年,可還沒有打算請假回家呢!” “哪裡!我不是說了嗎?是職務以内的事。
回家,你知道,現在還顧不上。
我是為了這些土。
這土,需要化驗。
” “化驗?” “化驗。
到農林廳,到四川大學都可以。
不過最好準許我到北京農學院去一下。
那裡的柳雨人教授我認得。
當然,沒見過面,可是我們很熟識,早就在通信。
可以說,我算是他的一個‘函授生’。
這土可以順便在他那裡化驗一下!” 化驗?不錯!化驗是一樁學問深奧的工作。
可是說到土,難道土也能化驗?土有什麼可化驗的呢?陳子璜幾乎是以一種嘲弄的語調說: “你是沒事找事吧!剛才你不是說,那位土壤學家講過:‘沒有不良的土壤!’既然是沒有……” “可是你必須了解土質!”雷文竹也顯然有些氣了,“是酸性的、堿性的,各種成分占多大比例。
知道不?不知道!你并不知道!那麼請問你,這種土适合什麼作物,适合什麼肥料?要想改良土壤,從哪兒着手?” “要是非化驗不可的話,那……我考慮考慮,以後再說吧!不過你也别吓唬人!抗日戰争的時候,我也在太行山帶過開荒隊。
從來也沒有嘗一嘗哪一塊地是酸土,哪一塊地是鹹土!” “你要知道,我們不是什麼開荒隊。
是農業站!”雷文竹突然變得心平氣和地說:“當然!你是站長,我能去不能去,你完全有權決定。
不過,一個農業技術員,我想,他總也該有權請求站長給他儀器。
化驗土壤要使用儀器的,不是用舌頭尖去嘗味道!” “儀器?” “儀器!” “哼!儀——器。
” 誰也不再說什麼了,仿佛他們的争論已經得到統一。
像兩個全不相識的人一樣,各自低頭走路。
陳子璜走得很快。
在軍隊裡待久的人都會有這種難以改變的習慣:即使是閑溜達,也要趕着快步,好像去替一個得了急症的人請大夫,有時意識到沒必要,會驟然間緩慢下來,但過不了一時,又會不自覺地加大速度。
所以,他和雷文竹的距離很快便拉遠了。
陳子璜順小道穿過陰冷的、不見陽光的杉樹林。
這時,他開始懊悔起來。
本來,他并不想給雷文竹找什麼過不去。
實在說,無論看哪方面,這都是一個挺能幹的青年人。
剛才無緣無故往他身上使性子,全是由于自己的心緒煩亂。
陳子璜隻要一想起他不是别的什麼人而是站長,他立刻就會來氣的。
不錯,站長!這頭銜分量并不算重,可是,天老爺!好難對付呀!有人說部隊後勤工作是最傷腦筋的。
陳子璜做過師部後勤處長,但他覺得那比做這個小小的站長要輕巧萬倍。
一句話,緊跟着站長頭銜,就把整個草原都壓到你肩膀上來了。
這該是多麼大的分量呵!也許,換一個精明的人,不消吃力便可以擔當得起吧!真的,陳子璜常常這樣想。
他甚至還到工委會做過這樣一次請求。
然而,正像他所預料的那樣,請求是沒有結果的。
前天,陳子璜到工委會去時,工委書記蘇易沒在家。
秘書說他到宗本[1]格桑拉姆那裡去了,有幾樁公事必須在那裡和她商定,因為宗本是幾乎從不到宗政府來的。
陳子璜決心等候,晚飯後,書記回來了。
書記約摸有四十多歲,已經在發胖,并且在秃頂了,眼神裡時時露出疲倦無力的、憂愁的神情。
不過,和他的下屬們在一起時,他總是十分愉快和喜歡說話的。
他簡直坐不住,總是走來走去。
現在,他給了陳子璜一支印度香煙,就開始走起來: “抽一支吧!當然的,這種煙真說不上高明,像辣椒面,而且價錢貴得可怕。
”書記把自己預備點燃的香煙扔回到桌上去,“沒關系,再對付些日子吧!要不了太久的。
等我們貿易公司一開張,馬上就有‘大中華’。
” 陳子璜是不吸煙的,也沒心聽這些話,沒作聲。
“怎麼樣?子璜同志,忙得夠受吧!” “要是能忙,再怎麼都可以受得住。
可現在怕的就是忙不起來!” “唔!?”蘇易驚異道,“你在害這種怕?” “可不!忙不起來。
我已經有些懷疑了,這個推廣站到底需不需要還是個問題。
要我看,有沒有都行!”陳子璜悶聲說,“要是非有不可的話,那!換一個同志來做站長吧。
吃不消!我是吃不消。
趁早,免得以後不好收拾……” “怎麼回事?”蘇易重新打量了一下陳子璜,意識到他的來勢不小,“事情還沒有真正開始呢,你怎麼就覺得吃不消了呢?究竟是哪裡吃不消?你試着去吃得消不行嗎?” “怎麼沒試過!我們試過的呀!”陳子璜站了起來,粗聲粗氣地說,就好像蘇易要找着跟他擡杠似的。
“我們全體出動,大大小小的莊子都跑遍了。
到東家央求,到西家禱告。
說我們可以盡力幫助,壩子上又有的是荒地,誰開了就算誰的,既不要交租又不要納稅。
可是,你找這一家,他說了:‘行!我願意去開地。
開一天要給我兩皮袋青稞。
要不,半個茶包也行。
’你再尋到那一家,他又說了:‘行!我願意開地。
開一天要給我像羊皮那麼大一塊布。
要不,許我盡着自己手抓一把鹽巴。
’可這還算頂客氣的呢!有時候說不定還要碰上一兩個無賴。
他們會嬉皮笑臉跟你打哈哈:‘行!我願意去!可是,開多大的一塊地才能給我一個漢人姑娘呢?’呶!聽聽吧!”陳子璜憤怒地說,“你想盡法子要幫他們弄一塊養生地。
可他們倒得理不讓人,就像有什麼事不能不求他們……” “可是——好了!你停停。
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對付你呢?” “誰知道。
橫豎他們是不知道為自己發愁。
不曉得你注意沒有,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會為自己發愁。
”陳子璜不以為然地搖搖頭。
“可是為什麼呢?你說這是為什麼呢?” “我想,許是他們對土地沒有多大興趣……”陳子璜斷然道,“一句話說完,懶!西藏人生性就懶惰!” “唔!下這樣的評語,你不覺得太早?”蘇易停住步,站在陳子璜面前,他還在微微發笑。
但陳子璜已經從他的笑容裡感到了嚴厲和斥責,這是從他那雙眼睛裡透露出來的。
蘇易帶着他那種特有的神情說:“你不是針對某個人下這樣的評語。
同志呵!你是針對整個的西藏人,一個民族。
那好吧!既然如此,你就先把你這個評語保留起來。
注意!我說保留,那就是請你存放在自己腦子裡。
不要再端出來到别人面前去顯示你這種‘新發現’。
當然,我們很快就可以弄清楚你的評語究竟說明了什麼。
不過,現在我們還來不及為這個吵嘴打架。
現在,對我們最當緊的是……” 陳子璜的回憶突然被截斷了…… 冷不防,從杉樹背後霍地躍出一個人來,赤腳光腿挺立在陳子璜面前,把夾道一般的林中小路完全給堵攔了。
這個西藏人身架相當魁梧,但很消瘦,赤裸的前胸突現着一根根肋條骨,靠肚臍下纏着一件臃腫龌龊的老羊皮袍,大約就是從這件皮袍上發散出一股撲人的油腥臭氣。
他的憨裡憨氣的臉,像他的肩臂一樣黝黑肮髒,使人無法看出他的年歲。
他的深陷的眼,發直地盯視着陳子璜,這眼光是呆癡的,卻也是可怕的。
他的繃出青筋的手緊緊攥着刀把…… 陳子璜不由向後腰一摸。
沒有!離開部隊時把左輪和胸章帽徽一塊上交了。
冰冷的汗水登時從兩腋淌了下來。
于是他機械地厲聲喝道: “做什麼!你要什麼!你要做什麼!” 那人并不答話。
随着他的沉沉的、慢吞吞的動作,一尺多長明光發亮的腰刀出鞘了。
整個的從鐵鞘裡拔出來了呵…… 2 農業站的人,無一例外都住在陰暗潮濕并且發着土腥的窯洞裡。
這使苗康提起來就氣憤填胸。
他被調來以前所聽說的,和這相差太多了:全是兩層樓房,光身漢住單間,有女人的裡外間還帶爐竈,是啊!這是起碼條件。
結果呢?哼哼!“破瓦寒窯”!連附近山莊的藏民也可憐他們了,說情願把屯草的房子讓出一半來。
但,大約是為了農業技術推廣站的尊嚴吧,沒見誰有過“喬遷之喜”。
在這種情勢下,剛剛竣工的馬廄便格外讓人嫉妒了。
它高大、寬敞而又明亮。
圓窗戶,栅欄門。
頂棚是一排細木料,上邊蓋了一層草,草上又壓了一層泥。
牆壁用石灰粉刷過。
如果去掉那兩排木闆槽和拴馬樁,簡直就是一個像樣的大廳。
這座堂皇的馬廄在搭架子時,已經引起附近山民們的密切注視了——就是為了讓他們看的呀——這,不能不歸功于獸醫苗康。
本來,陳子璜是不願意為馬廄破費一筆巨大的人力和錢财的。
他甚至已經在獸醫的修建計劃上批了“緩辦”二字,可是苗康絲毫不肯放松,他堅持着一條無可批駁的理由:人在任何艱難環境中都能照顧自己,而牲口,離開了人的照料就隻會毀壞自己。
同時,在請求修蓋馬廄的這件事上,苗康還以團支部組織委員的名義發動了集體力量,不少團員是他的熱心積極的支持者,比如林媛就是其中之一。
倒不是這位氣象員确切地考慮到了馬廄的嚴重性,她不過心想,既然苗康認為必要,那就是說,這樁事是應當刻不容緩地辦
雪,在太陽照耀下閃射出強烈的銀光,仿佛那層層大山不是堅硬的花崗岩,而是透明的水晶石。
除去常青的雲杉,坡地上的樹木已在漸漸地被剝得赤身裸體了。
群山所環抱的草原,也已在漸漸地褪去蔥綠而顯露出暗淡的本色,宛如山洪彙集的一片渾黃的、沉寂的湖水。
然而,這草原是遼闊的,一望無垠的! 在草原上,雷文竹滿懷興緻地東走西走,這裡挖一條壕,那裡掏一個坑。
從遠處看來,會以為他是在刨人參果呢!其實,跟随在背後的陳子璜看得清楚,他并沒有掘到任何值得歡喜的、哪怕是一點點什麼小東西,隻不過按照不同顔色把挖起的泥土分别包成許多小紙包罷了。
所以,不管雷文竹怎樣熱心和着忙,總引不起陳子璜插手相助的興趣。
他隻是跟着打轉轉,最多随便問幾句: “這土,你看怎麼樣?” “沒有不良的土壤,隻有拙劣的耕作技術!”雷文竹以權威的口氣回答,随後又補充道,“當然,這結論不是我做出來的,是威廉士。
” “是誰?” “威廉士,土壤學家。
蘇聯人。
” 陳子璜無可奈何地揮了揮手。
雷文竹像抓草藥一樣裝滿了最後一個紙包——總算完事了——随後,他背起帆布袋,約陳子璜一同到河邊洗手。
“喲!你看,你看哪!”走着,雷文竹意外地壓低聲音叫了起來,并用手指給陳子璜看。
河灣裡,沿着山根背風的地方,落滿了一群一群的大雁。
遠望好像誰撕扯到地下來的、一片一片灰藍色的天空。
雷文竹高興極了,他隻見過排着各種隊形伸長着脖頸從高空悠悠飛過的大雁,從來都沒見過落到地上的。
一直到今天,他對大雁仍然保持着某種親切的、神秘的印象。
因為在人們觀念中,大雁不是一種普通飛鳥,而是南北戀人的殷勤可靠的使者。
雷文竹懷着孩子般的心情,輕手輕腳地靠近雁群。
不過,他這樣小心是多餘的。
直到他認為已經再不敢近前的地步,雁群依然沒有任何騷動。
這是有原由的:西藏人把一切有翅膀的全認做是“空中的神靈”,任何一種飛鳥,甚至落到鬧市大街的時候,都從不曾受到過人的危害,所以它們見人毫不驚慌。
“看!它們不怕我!”雷文竹目不轉睛地注視着離他最近的一隻雁說,“一點也不怕,就好像它們認識我!” “嗯!也許認識吧!”陳子璜淡漠地支應道,随後又催促着,“走吧!該回去了,該回去了!” “等等!你怎麼不過來!瞧!多有意思,它身上的羽毛看樣子是很光滑的呢!尾巴,它有尾巴,像鴨子的尾巴差不多。
可是有些畫上畫的沒有尾巴。
” “好了,好了!走吧!有尾巴是雁,沒有尾巴還是雁。
” “真的,這不正确!”雷文竹重複證明道,“可惜我不會,要是我會畫,現在我非坐在這兒速寫一下不結。
不!幹脆就畫素描,反正它不會動的……” “行了!你還有完沒有?人家畫一隻雁,你也說長道短。
有功夫,你就多琢磨琢磨職務以内的事不好?” 這種不加掩飾的厭煩情緒雖說有些出乎意料,但也沒使雷文竹過于不快。
他苦笑一聲,倒退幾步離開了雁群,随着也換上一副公事公辦的态度說: “也好!我也正想提提我職務以内的事呢!我需要回内地一趟。
可以嗎?” 陳子璜吃驚而反感地望了望他,沒有回答,扭回頭就走。
雷文竹也背起帆布袋,提起鎬頭,默默地跟在背後。
陳子璜走着,并不回頭地反問說: “你離家幾年了?” “四年。
” “啊!四年哪!我呢?三四一十二年,可還沒有打算請假回家呢!” “哪裡!我不是說了嗎?是職務以内的事。
回家,你知道,現在還顧不上。
我是為了這些土。
這土,需要化驗。
” “化驗?” “化驗。
到農林廳,到四川大學都可以。
不過最好準許我到北京農學院去一下。
那裡的柳雨人教授我認得。
當然,沒見過面,可是我們很熟識,早就在通信。
可以說,我算是他的一個‘函授生’。
這土可以順便在他那裡化驗一下!” 化驗?不錯!化驗是一樁學問深奧的工作。
可是說到土,難道土也能化驗?土有什麼可化驗的呢?陳子璜幾乎是以一種嘲弄的語調說: “你是沒事找事吧!剛才你不是說,那位土壤學家講過:‘沒有不良的土壤!’既然是沒有……” “可是你必須了解土質!”雷文竹也顯然有些氣了,“是酸性的、堿性的,各種成分占多大比例。
知道不?不知道!你并不知道!那麼請問你,這種土适合什麼作物,适合什麼肥料?要想改良土壤,從哪兒着手?” “要是非化驗不可的話,那……我考慮考慮,以後再說吧!不過你也别吓唬人!抗日戰争的時候,我也在太行山帶過開荒隊。
從來也沒有嘗一嘗哪一塊地是酸土,哪一塊地是鹹土!” “你要知道,我們不是什麼開荒隊。
是農業站!”雷文竹突然變得心平氣和地說:“當然!你是站長,我能去不能去,你完全有權決定。
不過,一個農業技術員,我想,他總也該有權請求站長給他儀器。
化驗土壤要使用儀器的,不是用舌頭尖去嘗味道!” “儀器?” “儀器!” “哼!儀——器。
” 誰也不再說什麼了,仿佛他們的争論已經得到統一。
像兩個全不相識的人一樣,各自低頭走路。
陳子璜走得很快。
在軍隊裡待久的人都會有這種難以改變的習慣:即使是閑溜達,也要趕着快步,好像去替一個得了急症的人請大夫,有時意識到沒必要,會驟然間緩慢下來,但過不了一時,又會不自覺地加大速度。
所以,他和雷文竹的距離很快便拉遠了。
陳子璜順小道穿過陰冷的、不見陽光的杉樹林。
這時,他開始懊悔起來。
本來,他并不想給雷文竹找什麼過不去。
實在說,無論看哪方面,這都是一個挺能幹的青年人。
剛才無緣無故往他身上使性子,全是由于自己的心緒煩亂。
陳子璜隻要一想起他不是别的什麼人而是站長,他立刻就會來氣的。
不錯,站長!這頭銜分量并不算重,可是,天老爺!好難對付呀!有人說部隊後勤工作是最傷腦筋的。
陳子璜做過師部後勤處長,但他覺得那比做這個小小的站長要輕巧萬倍。
一句話,緊跟着站長頭銜,就把整個草原都壓到你肩膀上來了。
這該是多麼大的分量呵!也許,換一個精明的人,不消吃力便可以擔當得起吧!真的,陳子璜常常這樣想。
他甚至還到工委會做過這樣一次請求。
然而,正像他所預料的那樣,請求是沒有結果的。
前天,陳子璜到工委會去時,工委書記蘇易沒在家。
秘書說他到宗本
陳子璜決心等候,晚飯後,書記回來了。
書記約摸有四十多歲,已經在發胖,并且在秃頂了,眼神裡時時露出疲倦無力的、憂愁的神情。
不過,和他的下屬們在一起時,他總是十分愉快和喜歡說話的。
他簡直坐不住,總是走來走去。
現在,他給了陳子璜一支印度香煙,就開始走起來: “抽一支吧!當然的,這種煙真說不上高明,像辣椒面,而且價錢貴得可怕。
”書記把自己預備點燃的香煙扔回到桌上去,“沒關系,再對付些日子吧!要不了太久的。
等我們貿易公司一開張,馬上就有‘大中華’。
” 陳子璜是不吸煙的,也沒心聽這些話,沒作聲。
“怎麼樣?子璜同志,忙得夠受吧!” “要是能忙,再怎麼都可以受得住。
可現在怕的就是忙不起來!” “唔!?”蘇易驚異道,“你在害這種怕?” “可不!忙不起來。
我已經有些懷疑了,這個推廣站到底需不需要還是個問題。
要我看,有沒有都行!”陳子璜悶聲說,“要是非有不可的話,那!換一個同志來做站長吧。
吃不消!我是吃不消。
趁早,免得以後不好收拾……” “怎麼回事?”蘇易重新打量了一下陳子璜,意識到他的來勢不小,“事情還沒有真正開始呢,你怎麼就覺得吃不消了呢?究竟是哪裡吃不消?你試着去吃得消不行嗎?” “怎麼沒試過!我們試過的呀!”陳子璜站了起來,粗聲粗氣地說,就好像蘇易要找着跟他擡杠似的。
“我們全體出動,大大小小的莊子都跑遍了。
到東家央求,到西家禱告。
說我們可以盡力幫助,壩子上又有的是荒地,誰開了就算誰的,既不要交租又不要納稅。
可是,你找這一家,他說了:‘行!我願意去開地。
開一天要給我兩皮袋青稞。
要不,半個茶包也行。
’你再尋到那一家,他又說了:‘行!我願意開地。
開一天要給我像羊皮那麼大一塊布。
要不,許我盡着自己手抓一把鹽巴。
’可這還算頂客氣的呢!有時候說不定還要碰上一兩個無賴。
他們會嬉皮笑臉跟你打哈哈:‘行!我願意去!可是,開多大的一塊地才能給我一個漢人姑娘呢?’呶!聽聽吧!”陳子璜憤怒地說,“你想盡法子要幫他們弄一塊養生地。
可他們倒得理不讓人,就像有什麼事不能不求他們……” “可是——好了!你停停。
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對付你呢?” “誰知道。
橫豎他們是不知道為自己發愁。
不曉得你注意沒有,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會為自己發愁。
”陳子璜不以為然地搖搖頭。
“可是為什麼呢?你說這是為什麼呢?” “我想,許是他們對土地沒有多大興趣……”陳子璜斷然道,“一句話說完,懶!西藏人生性就懶惰!” “唔!下這樣的評語,你不覺得太早?”蘇易停住步,站在陳子璜面前,他還在微微發笑。
但陳子璜已經從他的笑容裡感到了嚴厲和斥責,這是從他那雙眼睛裡透露出來的。
蘇易帶着他那種特有的神情說:“你不是針對某個人下這樣的評語。
同志呵!你是針對整個的西藏人,一個民族。
那好吧!既然如此,你就先把你這個評語保留起來。
注意!我說保留,那就是請你存放在自己腦子裡。
不要再端出來到别人面前去顯示你這種‘新發現’。
當然,我們很快就可以弄清楚你的評語究竟說明了什麼。
不過,現在我們還來不及為這個吵嘴打架。
現在,對我們最當緊的是……” 陳子璜的回憶突然被截斷了…… 冷不防,從杉樹背後霍地躍出一個人來,赤腳光腿挺立在陳子璜面前,把夾道一般的林中小路完全給堵攔了。
這個西藏人身架相當魁梧,但很消瘦,赤裸的前胸突現着一根根肋條骨,靠肚臍下纏着一件臃腫龌龊的老羊皮袍,大約就是從這件皮袍上發散出一股撲人的油腥臭氣。
他的憨裡憨氣的臉,像他的肩臂一樣黝黑肮髒,使人無法看出他的年歲。
他的深陷的眼,發直地盯視着陳子璜,這眼光是呆癡的,卻也是可怕的。
他的繃出青筋的手緊緊攥着刀把…… 陳子璜不由向後腰一摸。
沒有!離開部隊時把左輪和胸章帽徽一塊上交了。
冰冷的汗水登時從兩腋淌了下來。
于是他機械地厲聲喝道: “做什麼!你要什麼!你要做什麼!” 那人并不答話。
随着他的沉沉的、慢吞吞的動作,一尺多長明光發亮的腰刀出鞘了。
整個的從鐵鞘裡拔出來了呵…… 2 農業站的人,無一例外都住在陰暗潮濕并且發着土腥的窯洞裡。
這使苗康提起來就氣憤填胸。
他被調來以前所聽說的,和這相差太多了:全是兩層樓房,光身漢住單間,有女人的裡外間還帶爐竈,是啊!這是起碼條件。
結果呢?哼哼!“破瓦寒窯”!連附近山莊的藏民也可憐他們了,說情願把屯草的房子讓出一半來。
但,大約是為了農業技術推廣站的尊嚴吧,沒見誰有過“喬遷之喜”。
在這種情勢下,剛剛竣工的馬廄便格外讓人嫉妒了。
它高大、寬敞而又明亮。
圓窗戶,栅欄門。
頂棚是一排細木料,上邊蓋了一層草,草上又壓了一層泥。
牆壁用石灰粉刷過。
如果去掉那兩排木闆槽和拴馬樁,簡直就是一個像樣的大廳。
這座堂皇的馬廄在搭架子時,已經引起附近山民們的密切注視了——就是為了讓他們看的呀——這,不能不歸功于獸醫苗康。
本來,陳子璜是不願意為馬廄破費一筆巨大的人力和錢财的。
他甚至已經在獸醫的修建計劃上批了“緩辦”二字,可是苗康絲毫不肯放松,他堅持着一條無可批駁的理由:人在任何艱難環境中都能照顧自己,而牲口,離開了人的照料就隻會毀壞自己。
同時,在請求修蓋馬廄的這件事上,苗康還以團支部組織委員的名義發動了集體力量,不少團員是他的熱心積極的支持者,比如林媛就是其中之一。
倒不是這位氣象員确切地考慮到了馬廄的嚴重性,她不過心想,既然苗康認為必要,那就是說,這樁事是應當刻不容緩地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