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二十年代
關燈
小
中
大
,西面的隊伍和東面的打。
張飛打嶽飛,殺得滿天卵子亂飛,就差沒有打到玉皇大帝那裡去了。
政府說的話還不如當兵的放個屁。
”然後他一拍腰間的槍說:“這就是你的政府。
從今天以後,我就是政府,政府就是我。
兄弟我已經被劉司令委任為鹽田縣的縣長了。
” 沙利士神父驚得目瞪口呆:“可是……可是,你是個軍人。
” “軍人怎麼啦?軍人又不是和尚,人家的女人都睡得,縣太爺的位置就坐不得了?”張連長一邊說,眼睛一邊往微娜修女的房間看。
“當然,如果軍官先生願意的話,大總統的位置也是可以坐的。
過去貴國的袁世凱不也是軍人嗎?”沙利士神父譏諷道,“不過我要奉勸軍官先生一句,右鹽田是天主教徒的領地,傳教是受貴國政府保護的。
如果軍官先生的隊伍對教民有所侵犯,當被視為對教會、對法蘭西國的冒犯。
我國政府絕不會無視不管。
” 沙利士神父用外交口吻一字一句地說,這一招還真把這個粗魯的大兵震住了,他不得不收回自己時常往微娜修女的房間溜來溜去的眼光,他說:“其實,我們是來為你們提供保護的。
” “我認為,”沙利士神父站起身來說,“你對我們最好的保護就是馬上帶上你的軍隊從教堂、從右鹽田撤出去。
”他做出了送客的手勢。
“可是,可是我的縣衙門,要要……要設在這裡呢。
”張連長吞吞吐吐地說。
“右鹽田沒有你設縣衙門的地方,這裡是教會的土地。
不要說一支軍隊,就是一支沒有皈依上帝的貓,都不允許在這裡留下來。
”沙利士神父說得很堅決。
張連長摸摸自己腰間的槍,但是他沒有勇氣把它抽出來。
“那麼,我們就到下面的那個村莊開署辦公吧。
他媽的,不管中國是哪個朝代,洋大人還是洋大人。
狗雜種們,集合!” 三天以後,鹽田縣政府的招牌就在左鹽田納西人的村莊中挂出來了。
納西族長和萬祥對這支粗俗不堪的軍隊持謹慎歡迎的态度,他想至少在康巴藏區,有政府總比沒有政府好,江對岸的野貢土司不是随時揚言要靠槍彈改變自己家鹽的顔色嗎?過去清政府時縣府設在江西岸,縣衙門就像是野貢土司家族開的。
現在納西人在政府的保護下看來可以直起腰杆來了。
因此他動員全村的父老為新成立的縣府蓋了一幢房子,還買了鞭炮,在一片喧鬧聲中把張連長迎進了縣府。
張連長那天換了身長袍馬褂,從此後他就被人們稱為張縣長了。
但是張縣長的寶座還沒有坐熱,他就被雲南人一槍打死在縣府的大門前。
那支從雲南來的軍隊手中全是法式武器,連小炮都有兩門。
一個滇軍少校營長在三月峽谷裡桃花盛開的中午,帶着一支滿身是泥的軍隊開到了左鹽田。
他掏出一張發黃的委任狀自己宣布說,奉“靖國護法”軍楊司令的命令,鄙人從今日起正式履行鹽田縣縣長一職雲雲。
張縣長那時帶了幾個馬弁堵在縣府的大門前,他沖滇軍營長嚷:“雲南蠻子,别拿啥雞巴羊司令馬司令來唬人,滾遠點!哪個給你發的委任狀啊,茅坑裡揭下來的吧。
” 滇軍營長不露聲色地說:“它給我發的。
”他眨眼就把手槍掏在了手上,一槍就把張縣長打了個狗吃泥。
滇軍士兵一擁而上,用刺刀把四川的官吏趕走,将新縣官登堂入室地擁入了縣太爺的寶座。
漢人軍隊走馬燈似的在峽谷裡來來往往,并不是他們想治理邊藏地區的混亂,而是鹽的味道讓他們互相争奪不休。
他們為鹽而動的幹戈比野貢土司厲害多了,而且他們征收的鹽稅連天上的神靈都皺起了眉頭。
一個漢人縣長的性子比野貢土司還要急,他嫌太陽曬鹽的時間太長,命令鹽民們伐倒山上的大樹,改用大鐵鍋煮鹽水。
那段時間峽谷裡濃煙滾滾,神靈蔚藍的天空被熏得黢黑。
往昔青翠的山嶺就像被人剝去了衣服。
東巴和阿貴在做祭天儀式時,聽到了“署”神憤怒的抗議。
在他還沒有來得及告訴衆人神靈的懲罰時,山梁上沖下來的泥石流便将江邊的鹽田沖得蕩然無存。
三個月後,來自藏東昌都地區的藏軍又趕走了雲南人。
那是第一支訓練有素的藏族軍隊,他們由英國人提供武器和負責訓練,一個穿藏裝的英國上尉指揮了那次戰鬥,這樣他們不用再靠占蔔來決定戰鬥的方式和進程。
他們行軍時演奏的進行曲都是“上帝佑我女王”。
沙利士神父在教堂裡聽到這支熟悉的曲子時,咬着牙幫對巴勃神父說: “可惡的英國佬,他們倒扮演起十字軍的角色了。
難道他們又要靠鐵和血來傳播上帝的福音嗎?” 巴勃神父從一堆書中擡起頭來說:“不,他們不是弘揚基督旗幟的十字軍,而是二十世紀的海盜。
十五世紀末,航海家達·伽馬的船隊首次抵達印度卡利庫特城的海岸時,當地的阿拉伯人問:‘是什麼魔鬼帶你們到這裡來的?’達·伽馬的船員回答說:‘不是魔鬼,而是上帝派我們來尋找基督徒和香料,還有黃金。
’那時探險家們手裡拿着十字架,心中卻充滿對黃金的渴望。
當歐洲人再往北看時,喜馬拉雅山脈擋住了他們的目光。
現在英國人終于穿越了喜馬拉雅山,闖到藏東地區來了。
隻不過他們不是靠聖十字架,而是依靠槍炮。
他們到這裡來,心中想的還是和幾百年前的探險家們一樣,絕不是上帝和基督,而是黃金。
” 沙利士神父對巴勃神父的引經據典不置可否,他很想提醒他,這裡不是神學院,是西藏的教堂。
但是他又不想和他争論,如果誰要和巴勃神父挑起傳教史的話題的話,那無異于用掌聲将他請上了神學院的講台。
沙利士神父可沒有那樣的時間和精力。
因為一陣馬蹄聲已經在教堂院子的大門外停下來了。
來者是打了勝仗的英國上尉以及他身邊的藏族軍人。
他是一個滿頭金發的青年,看上去三十來歲,西藏高原強烈的陽光使他白皙的皮膚呈現出油亮發光的古銅色,這在歐洲一定非常受人羨慕,但必須是天天有上好的酥油茶,新鮮的牛奶,精緻的牛羊肉,才可以養成如此健康漂亮的膚色。
像沙利士神父和巴勃神父,他們已經有将近一年不知牛羊肉的滋味了,他們的膚色和本地的藏族人一模一樣,幹燥、黢黑、粗糙,溝壑縱橫,像久旱無雨的大地。
氣質高雅的英國上尉與其說是一個軍官,不如說更像一個冒險家,他随身帶有羅盤、經緯儀、望遠鏡、海拔表以及一台德國萊卡相機,一個藏族仆人身上挂滿了這些來自歐洲文明世界的産物。
他用法語向兩位神父問安,并說他有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進過教堂了。
他謙遜地問沙利士神父,他可以進教堂做忏悔嗎? 沙神父不客氣地說:“如果你的戰争是正義的,天國的大門一直向你打開。
” 上尉矜持地說:“英國皇家軍隊的戰争都是正義的。
” 沙利士神父推開教堂的大門:“那也得看時候。
1840年你們和中國人的鴉片戰争,能算是正義的嗎?英法百年戰争中,又有哪幾場戰争是正義的呢?” 上尉說:“不管怎麼說,現在我們是盟友,在歐洲共同打敗了普魯士人。
” “歐洲的戰争結束了,你來西藏幹什麼呢?打中國人嗎?”神父點燃了祭台上的蠟燭。
“不是,”英國上尉面對耶稣像畫了十字,默默地祈禱了一番才說,“為了防備俄國人。
” “在耶稣面前,你得說真話,俄國人在西藏的北邊,你們卻跑到藏東來了。
” 英國上尉愣了一下,換個話題問:“神父,你們為什麼要到西藏來傳教呢?” 神父一針見血地說:“那不是你關心的問題。
把恺撒的歸還給恺撒,上帝的歸還給上帝。
西藏更需要什麼,隻有上帝知道。
但一定不是你們的槍炮。
” 英國上尉回敬道:“神父,恕我冒昧,也不一定是你們的十字架。
” 一個月後,傲慢的英國上尉和藏軍撤走了,拉薩方面派了一個貴族出身的宗本來行使地方權力,但是這個貴族隻來了左鹽田一次,就被這裡險惡的自然環境所吓倒,他隻是騎在馬上對壯麗的峽谷說了一句話:“一個魔鬼都不願落腳的地方。
”然後就打馬回拉薩了。
他派他的管家到這裡來代替他行使職務,這個管家也隻是每年來收兩次鹽稅而已。
鹽田縣基本上仍處于無人管轄的狀态。
更為糟糕的是,那幾年這個縣的行政歸屬就像峽谷裡的大風吹拂的一片落葉,鑒于第一任縣長的教訓,每當有不同派系的軍隊打來時,縣長就主動把縣政府的大印包好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人卻逃之夭夭。
而在某些特殊的時期内,這裡甚至誰也不來管,隻有大山深處那些出沒無常的土匪在這裡行使着他們任意燒殺搶掠的權力,雪山下的陰兵有時拿他們也沒有辦法。
這是因為土匪們給陰兵将領賄賂了大量的金銀珠寶。
即便是在陰間,鬼魂們也是有欲望的。
喇嘛們解釋說。
31.虹化 那段時間寺廟正面臨一樁重大的事件,五世讓迥活佛在一個月前預言,他将在天上的兩顆星星交彙時圓寂。
按藏族天文曆算,這兩顆星星三百年才交彙一次。
五世讓迥活佛已經是八十來歲的老翁了,他閉關靜修的時間前後加起來就長達四十多年,幾乎占了他生命的一半時光。
那是在雪山上陰冷黑暗的山洞、寺廟裡幽暗潮濕的房間中一人獨處苦修的四十年,一個肉體凡胎幾乎不能抵禦那寂寞、苦痛的煎熬。
但像所有德行高深的僧人一樣,讓迥活佛把一切苦難當做是成佛的必然之路。
無論是修習藏傳佛教的顯宗還是密宗,藏東地區能和讓迥活佛法力相抗衡的高僧大德幾乎沒有。
噶丹寺的喇嘛們都知道這樣一句格言:“噶丹寶座無主人,誰有學問誰去坐。
”人們記得,多年前曾經有一個來自四川藏區的雲遊密教大喇嘛來到噶丹寺,他對峽谷裡的僧衆對讓迥活佛的敬仰很不以為然,提出要和讓迥活佛比試法力。
讓迥活佛萬般推脫不得,隻得應允。
那個大喇嘛深得甯瑪派(紅教)密法真傳,有一身“拙火定”功夫,他坐在雪地上,赤裸上身,一坐就是三天三夜,身上仍然熱氣蒸騰。
旁邊觀看的人無不撫掌歎服。
而讓迥活佛說,“要證明這一點功夫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啊。
”他也脫了僧衣坐在雪地上,讓人把一件透濕的羊皮披在自己身上,那羊皮經水一淋馬上就凍硬了。
但不一會兒工夫,人們就看見披在讓迥活佛身上的羊皮在冒蒸汽了,俄頃,透濕的羊皮變成幹羊皮,仿佛被烈日暴曬了幾日一樣。
四川的大喇嘛仍不服氣,在衆目睽睽之下把自己的身子變得近乎透明,人們隻聽得見他的呼吸和飄浮的話語在空氣中飄來飄去。
但是當他試圖再顯身變回來時,讓迥活佛法杖一揮,在空氣中便形成了一道法力深厚的無形的牆,四川的大喇嘛無論如何也穿越不了這道牆。
他隻能在牆那邊向讓迥活佛俯首認輸,不然的話,他就永遠會被囚禁在那道法牆内了。
讓迥活佛在這場比試結束後對四川來的大喇嘛說:“我戰勝了你,讓我感到羞愧,因為這并不能說明我的德行就有多高遠。
我隻是想告訴你,法力深厚的人,不應該經常顯示自己的法力,那是愛好虛榮的表現。
” 在尋常的日子裡,五世讓迥活佛是一個謙遜溫和、悲憫仁慈的老喇嘛,但像曆輩讓迥活佛一樣,他對寺廟的貢獻無人可比。
清末趙屠戶的軍隊轟毀了寺廟後,是他第一個從瓦礫堆中站起來,在斷垣殘壁中豎起了召喚神靈的五彩經幡。
隻要讓迥活佛在,噶丹寺的靈魂就在,信徒們就會朝九晚五地來寺廟進香火、轉法輪,向佛、法、僧三寶頂禮膜拜。
因為對于藏族人來說,靈魂沒有寄放處的日子是不能想象的,同樣,衆生的凡界裡沒有活佛來護佑也是不能想象的。
讓迥活佛大限那一天到來時,天上陽光燦爛,藍天透明得深不見底,寺廟裡從早到晚誦經聲不絕于耳,四周的信徒扶老攜幼,将寺廟圍了個水洩不通。
人們痛哭流涕,失魂落魄。
噶丹寺的三大堪布掌教,降邊益西活佛等高僧,都彙集在讓迥活佛的僧房裡,等待着活佛的最後明示。
因為他們還不知道他将轉世到何方哩。
一般來說,大活佛要圓寂時,總是要用隐晦的比喻來說明自己即将轉世的方向,這樣寺廟裡的轉世靈童尋訪小組才有據可循。
自讓迥活佛預言自己将要圓寂以來,人們從沒有聽他說起過自己轉世的方向,哪怕是可以牽強附會的隻言片語。
讓迥活佛希望到僧房屋頂的平台上去,他平和地說:“陽光會收走一切。
” 人們把活佛擡上了僧房的平台,他在一個蒲團上跏趺而坐。
從這裡他可以看到寺廟周圍轉經磕長頭的人們,而人們看不到他。
他身邊的喇嘛們發現陽光照在讓迥活佛油亮發光的腦門上,像一盞白日裡的酥油燈。
讓迥活佛從前曾經修習過甯瑪派的密法,腦門能随意念張開一條裂縫,那裂縫大到可以放進一根草根,此法力謂之曰開頂,能開頂的高僧可以由此而吸收太陽的能量和天地之氣,用肉體凡胎的身、口、意三業[5],與佛身的身、口、意三密相應,以達到人神合一的瑜伽最高境界。
人們今天看到讓迥活佛頭上的那條肉溝經太陽一曬,泛出新鮮肉一樣的紅色。
他們就知道,活佛今天八成是要虹化在這滿峽谷的陽光中了。
高僧們在讓迥活佛周圍跪了一地,人人口中誦經聲不斷。
讓迥活佛眼望着寺廟周圍的人群,對他身邊的洛桑喇嘛說: “我不過是要去參加一次賢者的喜宴罷了,他們為什麼要那麼悲恸呢?” 農布喇嘛是讓迥活佛的近侍,他已照顧讓迥活佛的起居近五十年了。
他躬身伏在活佛身邊說:“活佛啊,他們不是為你即将來臨的圓寂悲恸,他們是在祈禱你能早日更換自己的身體。
” “生命不過是瀾滄江裡的一個波浪,波浪消失了,水還在;隻要水在流動,下一個波浪又将出現。
”讓迥活佛說。
“活佛,下一個波浪将出現在何方呢?”窮結仲永堪布問。
讓迥活佛微笑了:“在我生前的遺憾還沒有安排好之前,我還不能确定我在哪一戶人家更換我的身體。
也許,到我去到西天樂土後,我的靈魂會告訴你們。
” “活佛啊,我跟了你幾十年了,雖然不及你的聰慧十萬分之一,但我想,我能猜出你的遺憾是什麼。
”農布喇嘛躬身說。
“那好,你就說說看。
” “大殿裡宗喀巴大師、蓮花生大師、佛祖釋迦牟尼的法像該塑一層金身了。
可是寺廟裡沒有那麼多的銀子。
” “農布喇嘛,你的眼睛不能隻看到寺廟裡,要往衆生看。
” “哦呀,活佛是衆生的佛。
我明白了,活佛是擔憂江對岸的洋人宗教威脅着我們的寺廟。
”農布喇嘛說。
“洋人宗教本不是我佛教的敵人,我們佛教可以包容他們,就像天包容地一樣。
但是他們卻攻擊我們的宗教,動搖我們藏族人的根本,我們的年輕喇嘛就去殺他們的人,他們又召來朝廷的軍隊毀我的寺廟。
他們是沒有信仰的軍隊,有信仰的人的争論,由沒有信仰的人來調解,就像把兩條在水中嬉戲的魚捉出來放在沙灘上一樣。
宗教可以争論,但絕不可以殺生。
世界上沒有教人殺生的宗教啊。
農布喇嘛,你說對了我的遺憾之一。
” 農布喇嘛為自己能猜中讓迥活佛的遺憾甚為高興,他轉身為活佛獻上一碗酥油茶,“那麼,活佛的另一個遺憾……” 讓迥活佛沒有回應農布喇嘛的話,蒼老的眼睛望着藍得透明的天空,手中撚着佛珠繼續說:“洋人宗教也不是一種壞的宗教,衆生有不同的信仰,本來也是一件好事。
沒有信仰的人就像黑暗中少了一盞酥油燈,那該多麼可憐啊。
遺憾的是,佛陀沒有告訴我們,藏族人可不可以信仰洋人的宗教。
他們好像是播錯了種子的粗心農夫。
雪山下隻生長青稞和麥子,而不會生長谷子。
盡管我們現在就像酥油和水一樣地不能融在一起,但是我們藏族人有打酥油茶的茶桶哩,水和酥油不也可以在茶桶裡交融在一起嗎?因此你們應牢記我們藏族人常說的那句話:朋友有時可能變成仇人,仇人有時可以變成朋友,對誰都不要懷有敵意。
” 窮結仲永堪布說:“活佛,家禽和野獸怎麼能在一面山坡上吃草呢?” 讓迥活佛微笑道:“宗教庇護一切。
” 多年以後,五世讓迥活佛的第六輩轉世讓迥活佛,在和共産黨的官員及教堂裡的神父共同探讨這片土地上兩種不同的宗教如何相處時,也曾如此說過。
因為不同輩分的活佛是可以說同一句話、做同一件事的。
活佛在轉世過程中更換自己的身體,就像更換一件袈裟,他依然在思前世活佛所思,言前世活佛所言,甚至連語氣助詞,他們也會在同一種情緒下發出同一聲感歎。
此時陽光下的卡瓦格博雪山散發出聖潔的光芒,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裡,卡瓦格博雪山一天中也會像瀾滄江一樣,更換不同的衣裳。
從早晨像少女臉色的含羞绯紅,到白天如哈達般潔白如玉,再到傍晚似喝醉了酒的康巴漢子臉膛那樣血紅輝煌。
她的衣裳是神靈賜予的,是神界向人間展示天堂美麗夢幻景色的一個窗口。
這時人們看到讓迥活佛頭上的那條縫裂開了,太陽的七彩光線從那縫裡射進去,進入讓迥活佛的頭顱裡,再通過他的意念,進到他那顆悲天憫人的内心,進到他慈悲無限的腹部。
彩色的光線在他的體内旋轉、舞蹈,把即将死亡的細胞激活,讓快要停滞阻塞的血管重新暢通起來,使一個僧侶平靜了一生的鮮血再次活躍起來,像一個新生嬰兒的血那樣的鮮嫩、潔淨、充滿活力。
五世讓迥活佛的身體此時仿佛是一盞不點自燃的酥油燈,盡管屋頂上撒滿燦爛的陽光,一團紅色的光暈便始終萦繞在他的頭頂,使他像一尊坐在法座上的佛。
從讓迥活佛身上散發出紅寶石一樣的光芒,與絢麗的陽光相互輝映,并相互碰撞,發出兵器與兵器交鋒時“叮當叮當”的脆響。
這光芒不是來自于他绛紅色的袈裟,而是源于他像大地一樣堅硬的軀體、像江河一樣蜿蜒的血脈、像太陽一樣溫暖慈悲的内心。
陽光下,讓迥活佛縮小了一圈,仿佛是一個剛受戒的小比丘。
屋頂上的高僧們都驚呆了。
他們即使再修習幾生幾世,也達不到讓迥活佛如此深厚的法力,因為虹化是藏傳佛教修持密宗的最大成就。
“這不是什麼奇迹,”讓迥活佛說,“隻不過是一個波浪在慢慢消失罷了。
” “活佛啊……”農布喇嘛五體投地,噴湧的淚水浸濕了袈裟。
讓迥活佛的眼睛平視前方,仿佛看透了俗世的煩惱和苦難,将最後的悲憫集中到恬淡自然的甯靜之中。
他的身體在慢慢變小,可他的法力卻越來越令人敬畏。
“你們該走了。
衆生需要你們的關照,神靈需要你們的祈誦。
啊,多麼美妙的陽光呀!我就像浸在一條向南流淌的陽光之河裡,我要涉過去啦。
” 绛邊益西活佛向高僧們使了個眼色,然後躬身退了回去。
高僧們知道,有些奇迹沒有得道成佛的人是不能看的,讓迥活佛在陽光下虹化時身上會散發出巨大的能量,修行不到位的人會受到這能量的傷害。
太陽快要落山時,讓迥活佛依靠終生修持到的無窮法力,把自己虹化到西藏絢麗燦爛的陽光中。
當天晚上,天上的兩顆星星準時交彙,人們這才上到屋頂平台,将讓迥活佛請下來。
噶丹寺的喇嘛們說,那時讓迥活佛已縮小到隻有一個胎兒大小了,而他的四肢和五官依然完好如初。
他還是端坐于蒲團之上,面如童子,心若止水,情系衆生,手結法印。
他的軀體像春天裡的樹葉一般鮮嫩輕盈,他的肌膚像剛打出來的酥油一樣濕潤細膩。
過去八十多年來所有的磨難與風塵,所有的學識與明斷,所有的智慧與法力,所有的仁慈與悲憫,所有的寬容與忍耐,所有的寂寞與清苦,都如江面上的一個波浪,暫時平靜下來了。
讓迥活佛虹化圓寂的消息被峽谷的大風吹遍到整個藏東地區,關于活佛虹化的奇迹在信徒的傳言中越傳越神奇,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讓迥活佛虹化後的那一周裡,沙利士神父甚至讓教堂的敲鐘人亞當每天下午六時都敲響長達半個小時的鐘聲。
他在教堂的喪鐘聲裡對自己的教民說:“不管怎麼說,他也是一個虔誠的僧侶,盡管我們的教義和教規決定了我們不同的犧牲精神,但是僧侶和僧侶之間的慈悲是一樣的。
不過你們應該牢記:在神聖的耶稣基督面前,任何令人難以置信的異教奇迹都是必須加以抛棄的異端。
” 沙利士神父對讓迥活佛在陽光下的虹化始終持懷疑和批判的态度,他在日記中寫道: 人們傳說這個高級僧侶在陽光下融化了,最後隻剩下嬰兒般大小。
佛教的信徒把這個事件作為他們所信仰的宗教的奧迹加以崇拜。
但是,上帝啊,藏族人對事物的誇張是歐洲人遠不可比拟的,看看他們平時的民歌就知道了。
他們在此方面具有天才般的文學才能。
因此,有誰能證明這個高級僧侶所演示的奧迹是一種真實存在還是某種魔術表演呢?他們甯願相信一個人在陽光下被蒸發,而不相信耶稣也會複活,甚至還會以他的聖靈降臨人間。
上帝,盡管我在為他的去世祈禱,但我要指出他所行的謬誤。
如果我還有機會和他展開宗教大辯論,我将明确地告訴他:一個複活的靈魂遠比在衆目睽睽中消失的肉體更有宗教價值。
盡管沙利士神父在那段時間内利用一切機會向自己的信徒們宣講耶稣基督的複活遠勝于活佛的轉世,但是在整條峽谷裡,不為讓迥活佛虹化的奇迹深為歎服的隻有三個人,那就是他自己和巴勃神父,還有微娜修女。
不過有一次微娜修女在向沙利士神父作忏悔時承認:要是她從小就在這條峽谷裡長大,從來沒有見識過峽谷外的世界,也不知道現代的工業文明,不知道耶稣,不知道聖母瑪利亞,不知道蘇格拉底、亞裡士多德、柏拉圖,不知道羅馬傳教會的種種戒律和訓令,她也許會相信活佛虹化的奇迹。
“神父,這是一種罪過嗎?”微娜修女問。
在忏悔室裡,沙利士神父過了很久才說:“如果真的是一種罪過,也不是你的錯。
是由于上帝來到這塊土地太晚了。
” 幾年時間過去了,藏傳佛教的信徒們還在從四面八方趕來寺廟朝拜讓迥活佛的法體,峽谷裡從來沒有過這樣多的人,噶丹寺因為讓迥活佛的虹化而在藏東地區香火大盛。
就是那些皈依了天主教的藏族人盡管也深信耶稣複活的奧迹,相信上帝是全能的造物主,但他們畢竟是藏族人,他們對神靈
張飛打嶽飛,殺得滿天卵子亂飛,就差沒有打到玉皇大帝那裡去了。
政府說的話還不如當兵的放個屁。
”然後他一拍腰間的槍說:“這就是你的政府。
從今天以後,我就是政府,政府就是我。
兄弟我已經被劉司令委任為鹽田縣的縣長了。
” 沙利士神父驚得目瞪口呆:“可是……可是,你是個軍人。
” “軍人怎麼啦?軍人又不是和尚,人家的女人都睡得,縣太爺的位置就坐不得了?”張連長一邊說,眼睛一邊往微娜修女的房間看。
“當然,如果軍官先生願意的話,大總統的位置也是可以坐的。
過去貴國的袁世凱不也是軍人嗎?”沙利士神父譏諷道,“不過我要奉勸軍官先生一句,右鹽田是天主教徒的領地,傳教是受貴國政府保護的。
如果軍官先生的隊伍對教民有所侵犯,當被視為對教會、對法蘭西國的冒犯。
我國政府絕不會無視不管。
” 沙利士神父用外交口吻一字一句地說,這一招還真把這個粗魯的大兵震住了,他不得不收回自己時常往微娜修女的房間溜來溜去的眼光,他說:“其實,我們是來為你們提供保護的。
” “我認為,”沙利士神父站起身來說,“你對我們最好的保護就是馬上帶上你的軍隊從教堂、從右鹽田撤出去。
”他做出了送客的手勢。
“可是,可是我的縣衙門,要要……要設在這裡呢。
”張連長吞吞吐吐地說。
“右鹽田沒有你設縣衙門的地方,這裡是教會的土地。
不要說一支軍隊,就是一支沒有皈依上帝的貓,都不允許在這裡留下來。
”沙利士神父說得很堅決。
張連長摸摸自己腰間的槍,但是他沒有勇氣把它抽出來。
“那麼,我們就到下面的那個村莊開署辦公吧。
他媽的,不管中國是哪個朝代,洋大人還是洋大人。
狗雜種們,集合!” 三天以後,鹽田縣政府的招牌就在左鹽田納西人的村莊中挂出來了。
納西族長和萬祥對這支粗俗不堪的軍隊持謹慎歡迎的态度,他想至少在康巴藏區,有政府總比沒有政府好,江對岸的野貢土司不是随時揚言要靠槍彈改變自己家鹽的顔色嗎?過去清政府時縣府設在江西岸,縣衙門就像是野貢土司家族開的。
現在納西人在政府的保護下看來可以直起腰杆來了。
因此他動員全村的父老為新成立的縣府蓋了一幢房子,還買了鞭炮,在一片喧鬧聲中把張連長迎進了縣府。
張連長那天換了身長袍馬褂,從此後他就被人們稱為張縣長了。
但是張縣長的寶座還沒有坐熱,他就被雲南人一槍打死在縣府的大門前。
那支從雲南來的軍隊手中全是法式武器,連小炮都有兩門。
一個滇軍少校營長在三月峽谷裡桃花盛開的中午,帶着一支滿身是泥的軍隊開到了左鹽田。
他掏出一張發黃的委任狀自己宣布說,奉“靖國護法”軍楊司令的命令,鄙人從今日起正式履行鹽田縣縣長一職雲雲。
張縣長那時帶了幾個馬弁堵在縣府的大門前,他沖滇軍營長嚷:“雲南蠻子,别拿啥雞巴羊司令馬司令來唬人,滾遠點!哪個給你發的委任狀啊,茅坑裡揭下來的吧。
” 滇軍營長不露聲色地說:“它給我發的。
”他眨眼就把手槍掏在了手上,一槍就把張縣長打了個狗吃泥。
滇軍士兵一擁而上,用刺刀把四川的官吏趕走,将新縣官登堂入室地擁入了縣太爺的寶座。
漢人軍隊走馬燈似的在峽谷裡來來往往,并不是他們想治理邊藏地區的混亂,而是鹽的味道讓他們互相争奪不休。
他們為鹽而動的幹戈比野貢土司厲害多了,而且他們征收的鹽稅連天上的神靈都皺起了眉頭。
一個漢人縣長的性子比野貢土司還要急,他嫌太陽曬鹽的時間太長,命令鹽民們伐倒山上的大樹,改用大鐵鍋煮鹽水。
那段時間峽谷裡濃煙滾滾,神靈蔚藍的天空被熏得黢黑。
往昔青翠的山嶺就像被人剝去了衣服。
東巴和阿貴在做祭天儀式時,聽到了“署”神憤怒的抗議。
在他還沒有來得及告訴衆人神靈的懲罰時,山梁上沖下來的泥石流便将江邊的鹽田沖得蕩然無存。
三個月後,來自藏東昌都地區的藏軍又趕走了雲南人。
那是第一支訓練有素的藏族軍隊,他們由英國人提供武器和負責訓練,一個穿藏裝的英國上尉指揮了那次戰鬥,這樣他們不用再靠占蔔來決定戰鬥的方式和進程。
他們行軍時演奏的進行曲都是“上帝佑我女王”。
沙利士神父在教堂裡聽到這支熟悉的曲子時,咬着牙幫對巴勃神父說: “可惡的英國佬,他們倒扮演起十字軍的角色了。
難道他們又要靠鐵和血來傳播上帝的福音嗎?” 巴勃神父從一堆書中擡起頭來說:“不,他們不是弘揚基督旗幟的十字軍,而是二十世紀的海盜。
十五世紀末,航海家達·伽馬的船隊首次抵達印度卡利庫特城的海岸時,當地的阿拉伯人問:‘是什麼魔鬼帶你們到這裡來的?’達·伽馬的船員回答說:‘不是魔鬼,而是上帝派我們來尋找基督徒和香料,還有黃金。
’那時探險家們手裡拿着十字架,心中卻充滿對黃金的渴望。
當歐洲人再往北看時,喜馬拉雅山脈擋住了他們的目光。
現在英國人終于穿越了喜馬拉雅山,闖到藏東地區來了。
隻不過他們不是靠聖十字架,而是依靠槍炮。
他們到這裡來,心中想的還是和幾百年前的探險家們一樣,絕不是上帝和基督,而是黃金。
” 沙利士神父對巴勃神父的引經據典不置可否,他很想提醒他,這裡不是神學院,是西藏的教堂。
但是他又不想和他争論,如果誰要和巴勃神父挑起傳教史的話題的話,那無異于用掌聲将他請上了神學院的講台。
沙利士神父可沒有那樣的時間和精力。
因為一陣馬蹄聲已經在教堂院子的大門外停下來了。
來者是打了勝仗的英國上尉以及他身邊的藏族軍人。
他是一個滿頭金發的青年,看上去三十來歲,西藏高原強烈的陽光使他白皙的皮膚呈現出油亮發光的古銅色,這在歐洲一定非常受人羨慕,但必須是天天有上好的酥油茶,新鮮的牛奶,精緻的牛羊肉,才可以養成如此健康漂亮的膚色。
像沙利士神父和巴勃神父,他們已經有将近一年不知牛羊肉的滋味了,他們的膚色和本地的藏族人一模一樣,幹燥、黢黑、粗糙,溝壑縱橫,像久旱無雨的大地。
氣質高雅的英國上尉與其說是一個軍官,不如說更像一個冒險家,他随身帶有羅盤、經緯儀、望遠鏡、海拔表以及一台德國萊卡相機,一個藏族仆人身上挂滿了這些來自歐洲文明世界的産物。
他用法語向兩位神父問安,并說他有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進過教堂了。
他謙遜地問沙利士神父,他可以進教堂做忏悔嗎? 沙神父不客氣地說:“如果你的戰争是正義的,天國的大門一直向你打開。
” 上尉矜持地說:“英國皇家軍隊的戰争都是正義的。
” 沙利士神父推開教堂的大門:“那也得看時候。
1840年你們和中國人的鴉片戰争,能算是正義的嗎?英法百年戰争中,又有哪幾場戰争是正義的呢?” 上尉說:“不管怎麼說,現在我們是盟友,在歐洲共同打敗了普魯士人。
” “歐洲的戰争結束了,你來西藏幹什麼呢?打中國人嗎?”神父點燃了祭台上的蠟燭。
“不是,”英國上尉面對耶稣像畫了十字,默默地祈禱了一番才說,“為了防備俄國人。
” “在耶稣面前,你得說真話,俄國人在西藏的北邊,你們卻跑到藏東來了。
” 英國上尉愣了一下,換個話題問:“神父,你們為什麼要到西藏來傳教呢?” 神父一針見血地說:“那不是你關心的問題。
把恺撒的歸還給恺撒,上帝的歸還給上帝。
西藏更需要什麼,隻有上帝知道。
但一定不是你們的槍炮。
” 英國上尉回敬道:“神父,恕我冒昧,也不一定是你們的十字架。
” 一個月後,傲慢的英國上尉和藏軍撤走了,拉薩方面派了一個貴族出身的宗本來行使地方權力,但是這個貴族隻來了左鹽田一次,就被這裡險惡的自然環境所吓倒,他隻是騎在馬上對壯麗的峽谷說了一句話:“一個魔鬼都不願落腳的地方。
”然後就打馬回拉薩了。
他派他的管家到這裡來代替他行使職務,這個管家也隻是每年來收兩次鹽稅而已。
鹽田縣基本上仍處于無人管轄的狀态。
更為糟糕的是,那幾年這個縣的行政歸屬就像峽谷裡的大風吹拂的一片落葉,鑒于第一任縣長的教訓,每當有不同派系的軍隊打來時,縣長就主動把縣政府的大印包好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人卻逃之夭夭。
而在某些特殊的時期内,這裡甚至誰也不來管,隻有大山深處那些出沒無常的土匪在這裡行使着他們任意燒殺搶掠的權力,雪山下的陰兵有時拿他們也沒有辦法。
這是因為土匪們給陰兵将領賄賂了大量的金銀珠寶。
即便是在陰間,鬼魂們也是有欲望的。
喇嘛們解釋說。
31.虹化 那段時間寺廟正面臨一樁重大的事件,五世讓迥活佛在一個月前預言,他将在天上的兩顆星星交彙時圓寂。
按藏族天文曆算,這兩顆星星三百年才交彙一次。
五世讓迥活佛已經是八十來歲的老翁了,他閉關靜修的時間前後加起來就長達四十多年,幾乎占了他生命的一半時光。
那是在雪山上陰冷黑暗的山洞、寺廟裡幽暗潮濕的房間中一人獨處苦修的四十年,一個肉體凡胎幾乎不能抵禦那寂寞、苦痛的煎熬。
但像所有德行高深的僧人一樣,讓迥活佛把一切苦難當做是成佛的必然之路。
無論是修習藏傳佛教的顯宗還是密宗,藏東地區能和讓迥活佛法力相抗衡的高僧大德幾乎沒有。
噶丹寺的喇嘛們都知道這樣一句格言:“噶丹寶座無主人,誰有學問誰去坐。
”人們記得,多年前曾經有一個來自四川藏區的雲遊密教大喇嘛來到噶丹寺,他對峽谷裡的僧衆對讓迥活佛的敬仰很不以為然,提出要和讓迥活佛比試法力。
讓迥活佛萬般推脫不得,隻得應允。
那個大喇嘛深得甯瑪派(紅教)密法真傳,有一身“拙火定”功夫,他坐在雪地上,赤裸上身,一坐就是三天三夜,身上仍然熱氣蒸騰。
旁邊觀看的人無不撫掌歎服。
而讓迥活佛說,“要證明這一點功夫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啊。
”他也脫了僧衣坐在雪地上,讓人把一件透濕的羊皮披在自己身上,那羊皮經水一淋馬上就凍硬了。
但不一會兒工夫,人們就看見披在讓迥活佛身上的羊皮在冒蒸汽了,俄頃,透濕的羊皮變成幹羊皮,仿佛被烈日暴曬了幾日一樣。
四川的大喇嘛仍不服氣,在衆目睽睽之下把自己的身子變得近乎透明,人們隻聽得見他的呼吸和飄浮的話語在空氣中飄來飄去。
但是當他試圖再顯身變回來時,讓迥活佛法杖一揮,在空氣中便形成了一道法力深厚的無形的牆,四川的大喇嘛無論如何也穿越不了這道牆。
他隻能在牆那邊向讓迥活佛俯首認輸,不然的話,他就永遠會被囚禁在那道法牆内了。
讓迥活佛在這場比試結束後對四川來的大喇嘛說:“我戰勝了你,讓我感到羞愧,因為這并不能說明我的德行就有多高遠。
我隻是想告訴你,法力深厚的人,不應該經常顯示自己的法力,那是愛好虛榮的表現。
” 在尋常的日子裡,五世讓迥活佛是一個謙遜溫和、悲憫仁慈的老喇嘛,但像曆輩讓迥活佛一樣,他對寺廟的貢獻無人可比。
清末趙屠戶的軍隊轟毀了寺廟後,是他第一個從瓦礫堆中站起來,在斷垣殘壁中豎起了召喚神靈的五彩經幡。
隻要讓迥活佛在,噶丹寺的靈魂就在,信徒們就會朝九晚五地來寺廟進香火、轉法輪,向佛、法、僧三寶頂禮膜拜。
因為對于藏族人來說,靈魂沒有寄放處的日子是不能想象的,同樣,衆生的凡界裡沒有活佛來護佑也是不能想象的。
讓迥活佛大限那一天到來時,天上陽光燦爛,藍天透明得深不見底,寺廟裡從早到晚誦經聲不絕于耳,四周的信徒扶老攜幼,将寺廟圍了個水洩不通。
人們痛哭流涕,失魂落魄。
噶丹寺的三大堪布掌教,降邊益西活佛等高僧,都彙集在讓迥活佛的僧房裡,等待着活佛的最後明示。
因為他們還不知道他将轉世到何方哩。
一般來說,大活佛要圓寂時,總是要用隐晦的比喻來說明自己即将轉世的方向,這樣寺廟裡的轉世靈童尋訪小組才有據可循。
自讓迥活佛預言自己将要圓寂以來,人們從沒有聽他說起過自己轉世的方向,哪怕是可以牽強附會的隻言片語。
讓迥活佛希望到僧房屋頂的平台上去,他平和地說:“陽光會收走一切。
” 人們把活佛擡上了僧房的平台,他在一個蒲團上跏趺而坐。
從這裡他可以看到寺廟周圍轉經磕長頭的人們,而人們看不到他。
他身邊的喇嘛們發現陽光照在讓迥活佛油亮發光的腦門上,像一盞白日裡的酥油燈。
讓迥活佛從前曾經修習過甯瑪派的密法,腦門能随意念張開一條裂縫,那裂縫大到可以放進一根草根,此法力謂之曰開頂,能開頂的高僧可以由此而吸收太陽的能量和天地之氣,用肉體凡胎的身、口、意三業
人們今天看到讓迥活佛頭上的那條肉溝經太陽一曬,泛出新鮮肉一樣的紅色。
他們就知道,活佛今天八成是要虹化在這滿峽谷的陽光中了。
高僧們在讓迥活佛周圍跪了一地,人人口中誦經聲不斷。
讓迥活佛眼望着寺廟周圍的人群,對他身邊的洛桑喇嘛說: “我不過是要去參加一次賢者的喜宴罷了,他們為什麼要那麼悲恸呢?” 農布喇嘛是讓迥活佛的近侍,他已照顧讓迥活佛的起居近五十年了。
他躬身伏在活佛身邊說:“活佛啊,他們不是為你即将來臨的圓寂悲恸,他們是在祈禱你能早日更換自己的身體。
” “生命不過是瀾滄江裡的一個波浪,波浪消失了,水還在;隻要水在流動,下一個波浪又将出現。
”讓迥活佛說。
“活佛,下一個波浪将出現在何方呢?”窮結仲永堪布問。
讓迥活佛微笑了:“在我生前的遺憾還沒有安排好之前,我還不能确定我在哪一戶人家更換我的身體。
也許,到我去到西天樂土後,我的靈魂會告訴你們。
” “活佛啊,我跟了你幾十年了,雖然不及你的聰慧十萬分之一,但我想,我能猜出你的遺憾是什麼。
”農布喇嘛躬身說。
“那好,你就說說看。
” “大殿裡宗喀巴大師、蓮花生大師、佛祖釋迦牟尼的法像該塑一層金身了。
可是寺廟裡沒有那麼多的銀子。
” “農布喇嘛,你的眼睛不能隻看到寺廟裡,要往衆生看。
” “哦呀,活佛是衆生的佛。
我明白了,活佛是擔憂江對岸的洋人宗教威脅着我們的寺廟。
”農布喇嘛說。
“洋人宗教本不是我佛教的敵人,我們佛教可以包容他們,就像天包容地一樣。
但是他們卻攻擊我們的宗教,動搖我們藏族人的根本,我們的年輕喇嘛就去殺他們的人,他們又召來朝廷的軍隊毀我的寺廟。
他們是沒有信仰的軍隊,有信仰的人的争論,由沒有信仰的人來調解,就像把兩條在水中嬉戲的魚捉出來放在沙灘上一樣。
宗教可以争論,但絕不可以殺生。
世界上沒有教人殺生的宗教啊。
農布喇嘛,你說對了我的遺憾之一。
” 農布喇嘛為自己能猜中讓迥活佛的遺憾甚為高興,他轉身為活佛獻上一碗酥油茶,“那麼,活佛的另一個遺憾……” 讓迥活佛沒有回應農布喇嘛的話,蒼老的眼睛望着藍得透明的天空,手中撚着佛珠繼續說:“洋人宗教也不是一種壞的宗教,衆生有不同的信仰,本來也是一件好事。
沒有信仰的人就像黑暗中少了一盞酥油燈,那該多麼可憐啊。
遺憾的是,佛陀沒有告訴我們,藏族人可不可以信仰洋人的宗教。
他們好像是播錯了種子的粗心農夫。
雪山下隻生長青稞和麥子,而不會生長谷子。
盡管我們現在就像酥油和水一樣地不能融在一起,但是我們藏族人有打酥油茶的茶桶哩,水和酥油不也可以在茶桶裡交融在一起嗎?因此你們應牢記我們藏族人常說的那句話:朋友有時可能變成仇人,仇人有時可以變成朋友,對誰都不要懷有敵意。
” 窮結仲永堪布說:“活佛,家禽和野獸怎麼能在一面山坡上吃草呢?” 讓迥活佛微笑道:“宗教庇護一切。
” 多年以後,五世讓迥活佛的第六輩轉世讓迥活佛,在和共産黨的官員及教堂裡的神父共同探讨這片土地上兩種不同的宗教如何相處時,也曾如此說過。
因為不同輩分的活佛是可以說同一句話、做同一件事的。
活佛在轉世過程中更換自己的身體,就像更換一件袈裟,他依然在思前世活佛所思,言前世活佛所言,甚至連語氣助詞,他們也會在同一種情緒下發出同一聲感歎。
此時陽光下的卡瓦格博雪山散發出聖潔的光芒,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裡,卡瓦格博雪山一天中也會像瀾滄江一樣,更換不同的衣裳。
從早晨像少女臉色的含羞绯紅,到白天如哈達般潔白如玉,再到傍晚似喝醉了酒的康巴漢子臉膛那樣血紅輝煌。
她的衣裳是神靈賜予的,是神界向人間展示天堂美麗夢幻景色的一個窗口。
這時人們看到讓迥活佛頭上的那條縫裂開了,太陽的七彩光線從那縫裡射進去,進入讓迥活佛的頭顱裡,再通過他的意念,進到他那顆悲天憫人的内心,進到他慈悲無限的腹部。
彩色的光線在他的體内旋轉、舞蹈,把即将死亡的細胞激活,讓快要停滞阻塞的血管重新暢通起來,使一個僧侶平靜了一生的鮮血再次活躍起來,像一個新生嬰兒的血那樣的鮮嫩、潔淨、充滿活力。
五世讓迥活佛的身體此時仿佛是一盞不點自燃的酥油燈,盡管屋頂上撒滿燦爛的陽光,一團紅色的光暈便始終萦繞在他的頭頂,使他像一尊坐在法座上的佛。
從讓迥活佛身上散發出紅寶石一樣的光芒,與絢麗的陽光相互輝映,并相互碰撞,發出兵器與兵器交鋒時“叮當叮當”的脆響。
這光芒不是來自于他绛紅色的袈裟,而是源于他像大地一樣堅硬的軀體、像江河一樣蜿蜒的血脈、像太陽一樣溫暖慈悲的内心。
陽光下,讓迥活佛縮小了一圈,仿佛是一個剛受戒的小比丘。
屋頂上的高僧們都驚呆了。
他們即使再修習幾生幾世,也達不到讓迥活佛如此深厚的法力,因為虹化是藏傳佛教修持密宗的最大成就。
“這不是什麼奇迹,”讓迥活佛說,“隻不過是一個波浪在慢慢消失罷了。
” “活佛啊……”農布喇嘛五體投地,噴湧的淚水浸濕了袈裟。
讓迥活佛的眼睛平視前方,仿佛看透了俗世的煩惱和苦難,将最後的悲憫集中到恬淡自然的甯靜之中。
他的身體在慢慢變小,可他的法力卻越來越令人敬畏。
“你們該走了。
衆生需要你們的關照,神靈需要你們的祈誦。
啊,多麼美妙的陽光呀!我就像浸在一條向南流淌的陽光之河裡,我要涉過去啦。
” 绛邊益西活佛向高僧們使了個眼色,然後躬身退了回去。
高僧們知道,有些奇迹沒有得道成佛的人是不能看的,讓迥活佛在陽光下虹化時身上會散發出巨大的能量,修行不到位的人會受到這能量的傷害。
太陽快要落山時,讓迥活佛依靠終生修持到的無窮法力,把自己虹化到西藏絢麗燦爛的陽光中。
當天晚上,天上的兩顆星星準時交彙,人們這才上到屋頂平台,将讓迥活佛請下來。
噶丹寺的喇嘛們說,那時讓迥活佛已縮小到隻有一個胎兒大小了,而他的四肢和五官依然完好如初。
他還是端坐于蒲團之上,面如童子,心若止水,情系衆生,手結法印。
他的軀體像春天裡的樹葉一般鮮嫩輕盈,他的肌膚像剛打出來的酥油一樣濕潤細膩。
過去八十多年來所有的磨難與風塵,所有的學識與明斷,所有的智慧與法力,所有的仁慈與悲憫,所有的寬容與忍耐,所有的寂寞與清苦,都如江面上的一個波浪,暫時平靜下來了。
讓迥活佛虹化圓寂的消息被峽谷的大風吹遍到整個藏東地區,關于活佛虹化的奇迹在信徒的傳言中越傳越神奇,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讓迥活佛虹化後的那一周裡,沙利士神父甚至讓教堂的敲鐘人亞當每天下午六時都敲響長達半個小時的鐘聲。
他在教堂的喪鐘聲裡對自己的教民說:“不管怎麼說,他也是一個虔誠的僧侶,盡管我們的教義和教規決定了我們不同的犧牲精神,但是僧侶和僧侶之間的慈悲是一樣的。
不過你們應該牢記:在神聖的耶稣基督面前,任何令人難以置信的異教奇迹都是必須加以抛棄的異端。
” 沙利士神父對讓迥活佛在陽光下的虹化始終持懷疑和批判的态度,他在日記中寫道: 人們傳說這個高級僧侶在陽光下融化了,最後隻剩下嬰兒般大小。
佛教的信徒把這個事件作為他們所信仰的宗教的奧迹加以崇拜。
但是,上帝啊,藏族人對事物的誇張是歐洲人遠不可比拟的,看看他們平時的民歌就知道了。
他們在此方面具有天才般的文學才能。
因此,有誰能證明這個高級僧侶所演示的奧迹是一種真實存在還是某種魔術表演呢?他們甯願相信一個人在陽光下被蒸發,而不相信耶稣也會複活,甚至還會以他的聖靈降臨人間。
上帝,盡管我在為他的去世祈禱,但我要指出他所行的謬誤。
如果我還有機會和他展開宗教大辯論,我将明确地告訴他:一個複活的靈魂遠比在衆目睽睽中消失的肉體更有宗教價值。
盡管沙利士神父在那段時間内利用一切機會向自己的信徒們宣講耶稣基督的複活遠勝于活佛的轉世,但是在整條峽谷裡,不為讓迥活佛虹化的奇迹深為歎服的隻有三個人,那就是他自己和巴勃神父,還有微娜修女。
不過有一次微娜修女在向沙利士神父作忏悔時承認:要是她從小就在這條峽谷裡長大,從來沒有見識過峽谷外的世界,也不知道現代的工業文明,不知道耶稣,不知道聖母瑪利亞,不知道蘇格拉底、亞裡士多德、柏拉圖,不知道羅馬傳教會的種種戒律和訓令,她也許會相信活佛虹化的奇迹。
“神父,這是一種罪過嗎?”微娜修女問。
在忏悔室裡,沙利士神父過了很久才說:“如果真的是一種罪過,也不是你的錯。
是由于上帝來到這塊土地太晚了。
” 幾年時間過去了,藏傳佛教的信徒們還在從四面八方趕來寺廟朝拜讓迥活佛的法體,峽谷裡從來沒有過這樣多的人,噶丹寺因為讓迥活佛的虹化而在藏東地區香火大盛。
就是那些皈依了天主教的藏族人盡管也深信耶稣複活的奧迹,相信上帝是全能的造物主,但他們畢竟是藏族人,他們對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