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二十年代
關燈
小
中
大
27.九頭喇嘛
峽谷裡的老人們至今還記得,黑色的瘟疫是在一個大風年被狂風一點一點地刮走的。
那是一場刮了整整三百六十五天的大風,瘦小一些的牛羊和孱弱一點的小孩都被狂風刮到了天空,他們就像升向天國的幸運兒,毫無牽挂地脫離了大地,在風中和瀾滄江裡的魚、山嶺上的動物、地上的牛羊、飄飛的經幡一起自如地舞蹈。
人們要用巨大的石塊壓在房頂上,才可保住屋頂的木片不被風刮飛。
狂風蕩滌了一切,峽谷裡的房屋、寺廟、教堂、道路、土地等裸露在外面的東西,都被風洗得幹幹淨淨,甚至把人們的頭發都梳洗幹淨了,許多人一年都沒有到峽谷的溫泉裡洗過澡。
到大風停止時,人們發現天地如此之新,家家的房子就像被水洗過了一樣。
連噶丹寺措欽大殿外的那一排金黃色的轉經筒,過去長年累月地被信徒們的香火熏染,又被無數藏族人撫摸推動,早就在上面積澱了一層厚厚的黑色油膩物。
清軍的炮火曾經錘煉過它們,但是一點也沒能改變它們的顔色。
可曠日持久的大風就像一把刷子,将這些轉經筒從裡到外清洗得如同嶄新的一般。
寺廟專門為此做了一場法會,慶賀這些古老的轉經筒的新生。
那一年峽谷的地裡沒有收到一粒糧食,鹽田裡也沒有收到一粒鹽。
青稞種剛一撒下去,就被天上的神靈收走了;鹽田裡人們才剛把鹵水倒出來,穿越峽谷的風便把田裡的水吹到天空中,一點希望也不給人們留下。
那是饑餓的一年,草根、樹皮、野果、甚至江邊懸崖下的一種白色的黏土,都是人們肚子裡的食物。
許多人胃裡長出了手,從嘴裡伸出來,搶掠一切牙齒能嚼碎、喉嚨能咽下的東西。
饑餓是一隻巨大的口袋,籠罩在峽谷的上空,這個口袋裡除了肆虐大地的大風,連一根枯草也沒有給人們留下。
峽谷裡唯一不餓肚子的隻有野貢家族的人,這個古老的家族不但沒有斷糧,而且糧倉裡陳年的青稞還在發黴腐爛。
即便是發黴的青稞在這個時候也飄香十裡,它們的香味甚至可以飄到雪山背後澤仁達娃同樣饑餓的部落。
為了青稞,澤仁達娃已在一年之内向野貢土司發動了五次戰争,盡管每次都被野貢土司的家丁武裝趕了回去。
肚子沒有吃飽的人畢竟打不過吃喝不愁的軍隊,況且連護佑他們的戰神也是饑餓的。
那是澤仁達娃接連走背運的時期。
澤仁達娃在十八歲那年殺了野貢·江春農布後,他在回部落的路上摔了一跤,從馬上滾到一百多米深的一條山谷裡,但是他卻連擦傷都沒有。
但那是神靈對他的警告,雖然他大難不死,可從此以後,澤仁達娃的一生再沒有用過自己的好運了,直到他多年以後把它交到野貢家的另一個後人身上。
民國以後,澤仁達娃率領雪山部落的大部分康巴好漢加入了與漢人軍隊打仗的藏軍隊伍。
把自己的部落輕率地拖入到與官府連年不斷的戰争中,并最終使這個延續了近十代人的部落走向衰落,是因為“九頭喇嘛”的故事燃起了澤仁達娃反叛的怒火。
澤仁達娃是在雪山下的一座水碾房裡見到“九頭喇嘛”的。
那天有個牧人來告訴他從水碾房下的水溝裡淌出的水全是紅色的鮮血,他便帶了幾個人來到水碾房察看。
他們看見一個沒有頭的喇嘛在水溝邊清洗自己的頭顱,旁邊擺着一個已經很破舊的羊皮鼓。
那被洗的頭顱還在說話哩,它說: “趙将軍可以砍下我的頭,但草場萬萬不可開墾。
草場上不會生長莊稼,隻能養育牛羊啊,沒有草場就沒有了牛羊,沒有了牛羊,就沒有了藏族人啊。
” 那頭顱邊哭邊唱,邊唱邊淌着鮮紅的血。
澤仁達娃一聲驚呼:“哦呀,那不是敦根桑布法師嗎?” 但是他們向前走,法師就向後退,水碾房也跟着向後退。
他們永遠走不到敦根桑布的身邊,就像聖潔的卡瓦格博雪山峰頂,你看得見、感受得到,但作為一個凡人,神靈早就規定好了你與神界的距離。
澤仁達娃急得大喊: “上師,你真的是能騎在鼓上飛行的敦根桑布法師嗎?” 苯教法師的頭顱說:“我就是敦根桑布。
” 澤仁達娃問:“法師,誰要開墾草場啊?” 頭顱說:“趙屠戶趙将軍。
” 這個被藏東地區的藏族人視為惡魔的屠戶将軍澤仁達娃當然知道,不過早有傳說他被藏族人打死了,看來魔鬼真的不止一條命。
“他開墾草場了嗎?” “他把我的頭砍下來了。
” “哦呀!” “砍下一個頭後,我又生了一個頭。
” “哦、哦呀!” “又砍下一個頭,我再生一個頭。
” “哦呀呀……” “再砍,再生。
” “哦……” “生了九個頭,砍了九次。
” “……” “這是最後一個頭,也被他砍了。
趙将軍說,你就是有一萬個頭,也不能阻擋我開墾草場。
我的士兵年年要吃十萬斤糧,你們能年年拿十萬個頭來阻擋?” 藏族人跪在法師沒有頭顱的身軀前,哭成了一片。
“康巴的漢子們,上馬呀!”澤仁達娃躍上了戰馬,抽出了馬刀。
從那天以後,他就沒有再回過自己的部落,常常連睡覺做夢都是在馬背上。
藏東地區二十三個雪山下的部落和三十六個草原遊牧部落隻要一聽到“九頭喇嘛”的悲壯經曆,都立即召集起牧場上的漢子們,躍上戰馬,打着嗜血的口哨,殺向官軍駐防的軍營。
那是一場波及藏東十六個縣的連綿日久的戰争,“九頭喇嘛”的故事傳到哪裡,哪裡的戰火馬上就燃燒起來了。
但是漢人的軍隊越打越多,戰事的消息在大風中被吹得七零八落。
牧場和村莊狼煙滾滾,一會兒說漢人軍隊被大風全部吹到瀾滄江裡去了,一會兒又說風把更多的漢人軍隊吹回來了。
更有傳言說拉薩的漢人軍隊被大風吹到印度,印度的佛陀運用超強的法力,讓他們紛紛皈依了佛門,成為了佛法的護法神。
許多參加戰鬥的藏族人都認為,他們所反抗的是清朝皇帝的“叛軍”。
因為這些“叛軍”穿着短小的灰色軍服,腦袋上戴着圓盤帽,還敲打着洋人的洋鼓,喊着洋人的口令打仗,和從前梳着小辮子、背着“兵”字的軍隊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為一個已經倒台多年的皇帝浴血奮戰,并不是他們想對皇帝表示出自己的忠勇,而是駐紮在藏區的官軍在新舊政權交替時期的胡作非為已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地步。
那場曠日持久的戰争就像一場巨大的遊戲,指揮作戰的藏軍将領更多地依助神靈的幫助而不是那些骁勇善戰的康巴騎手。
澤仁達娃和他部落的馬隊有時長達半年多沒有和敵人打過仗,即便漢人軍隊就在看得見的山谷裡,馬隊隻要一個沖鋒,就可以将那些不善騎戰的漢人軍隊沖得個七零八落。
但是藏軍将領通過占蔔認為,這一天不宜打仗,軍隊應該到寺廟裡去燒香。
而有時藏軍将領們的占蔔又過分依賴佛法的各路神靈,有一次一個藏軍代本[1]命令澤仁達娃一百多人的馬隊去進攻一座有三百多官軍據守的要塞,并說護法神已經明示,當馬隊發起沖鋒時,漢軍士兵的槍栓将扳不到槍膛上,因為一個法力強大的高僧已經做了隆重的法事,況且,“還有喇嘛迎請來的天上的陰兵從後面抄他們的退路。
”但是當澤仁達娃帶隊沖鋒時,他遇到了雨點一般密集的子彈,他的戰馬中了四彈,他從馬上被摔到漢人軍隊的槍陣裡,打過來的子彈讓他透不過氣來,一顆子彈鑽到他的肚子裡,兩顆擊中了他的腿。
當他爬回到自己人的陣地時,腸子拖了一裡長。
仿佛那不是他的腸子,而是一段沒有斬盡的孽緣。
澤仁達娃惱怒地對藏軍的一個代本嚷: “佛祖啊,他們的槍栓拉得比誰都利落。
你給我召請的陰兵呢?” 那個代本也抱怨道:“魔鬼的軍隊,連陰兵也害怕。
你的腸子怎麼辦?” 澤仁達娃把腸子一把一把地拖回來,一大團地捧在手裡,那上面粘滿了泥土和草根,他也不仔細看一看,随便挽幾挽,就把它們統統塞進肚子裡了。
一個随軍征戰的活佛過來,将溫熱的手掌捂在傷口處,念了一段經文,澤仁達娃泉水一樣往外湧的鮮血才止住了。
在後來的三個月時間裡,魔鬼控制了他的語言,他喊出的胡話人們要麼聽不懂,要麼被吓得躲得遠遠的,有一年的時間裡他沒有騎到馬背上。
那次他能奇迹般地活回來,讓活佛也感到不可思議。
因為那個活佛後來說,有一天他看見魔鬼用一根繩索拖着澤仁達娃的身體往地獄跑,但是澤仁達娃反把魔鬼拖了過來,然後像扔一顆松果那樣把魔鬼扔得遠遠的了。
六年的戰争過後,藏東地區再也見不到一個漢人士兵,連漢人官吏都不見蹤影,仿佛他們真的做了藏族人的護法神或者被風吹跑了一樣。
其實不是他們在藏區鬧夠了,而是他們陷入了中國軍閥大混戰的爛泥潭。
但是澤仁達娃當初帶出來的四十八條康巴漢子,如今隻剩下二十一個騎手了。
他們長年累月地在馬背上颠簸厮殺,他們的村莊被前來進剿的漢人軍隊燒了個精光,他們的女人孩子都躲到連他們也不知道的地方,他們的牛羊要麼是被漢人軍隊掠走,要麼是餓死凍死了。
他們再沒有了曾經能放牧、能唱歌、能繁衍後代、能祭祀神靈的村莊。
馬背成了他們唯一安身立命的地方,他們忘了節令,不知寒暑,甚至已經不會農耕放牧了。
有一天饑餓的澤仁達娃立馬在峽谷的一座山頭上,看着河谷底的村莊和江邊的鹽田,忽然對他身後同樣饑餓的康巴弟兄說: “活佛說過的那些話,經書上的那些戒律,不能幫我們填飽肚子。
這個亂世如果我們要想活下去,首先得把自己變成一群魔鬼。
” 28.濟貧就是借貸給上帝 峽谷裡連上帝也是饑餓的,沙利士神父已是第三次屈尊來到瀾滄江的西岸借糧了。
他已經能在這條橫跨在瀾滄江兩岸的藤篾索上身輕如燕地飛翔,甚至能娴熟自如地控制自己在溜索上的速度。
他曾在日記中寫道:“藏族人是最直截了當的民族,與其興師動衆地架一座橋,還不如拉一根藤篾索來得更方便,反正都是從此岸到彼岸。
而走路過去和飛過去,境界是大不一樣的。
對于一個要想在峽谷地區生活下來的人來說,如果他不能掌握這門技術,那麼他的世界就隻有一半。
” 神父在一個天空陰霾的下午帶教堂的雜役馬修拜訪了野貢土司的大宅,土司依然那麼肥胖,氣色依然那麼紅潤,仿佛他不是身處于一個餓殍遍野的峽谷。
與他相比,面帶菜色、瘦得隻剩一層皮的沙利士神父就像一個難民。
他和自己的教民一樣,已經吃了一個多月的草根和樹葉面粥了。
沙利士神父在兩個月前曾經向打箭爐教區的勞納主教申請了一批糧食,但是馱運糧食的馬幫剛一走進峽谷,就被大風吹到了空中。
沙利士神父當初不相信風會把一整隊馬幫吹到天上去,但是當教民們指給他看那些在峽谷的雲層之上飄忽不定的馬匹和趕馬人時,他才對峽谷的風有了最為深刻的印象。
“那些可憐的趕馬人仿佛還在日夜兼程地行走,隻不過他們不是走在大地上,而是走在雲端之間。
他們就像一群在天國趕馬的勤勞但不走運的中國人。
”沙利士神父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
“我不相信你們會沒有糧食。
我聽人說,你每隔七天便給餓肚子的人施舍呢。
”野貢土司在他的火塘前對沙利士神父說。
“啊,尊敬的土司先生,我們現在隻能給窮人們一點樹葉熬的湯喝了。
要不了幾天,連樹葉都不會有啦。
在仁慈的上帝面前,你怎麼能看到自己的族人一個接一個地餓死呢?” 野貢土司巨大的火塘上炖着三口大鐵鍋,它們是連在一起的。
一口燒着滾熱的水,一口炖着蘿蔔羊肉湯,那裡面有一整隻羊腿,另一口鍋裡則煮着狗食。
對同樣饑餓的沙利士神父來說,肉的香味他也有好幾個月沒有聞到過了。
從他的腳一落在瀾滄江西岸的土地上起,他就聞到蘿蔔炖羊肉的清香,到他進土司的大宅、被迎請到火塘邊時,他幾乎幸福得暈過去。
不是想到自己馬上就可以大吃一頓,而是食物的香味已經讓他不能自持。
馬修肚子裡有一隻手幾次想從喉嚨處伸出來,但是神父嚴厲的目光把它壓了回去。
野貢·頓珠嘉措胖得下巴直接擱到了胸脯上。
在沙利士神父看來,這個土司幾乎每年都要胖一圈,聽說土司大宅裡的一些門年年都要拆了重修,不這樣的話,野貢土司就不能從這些門裡進出,盡管他才三十多歲。
沙利士神父不明白他為什麼要讓自己胖得如此難受,但就是他的教民也認為,肥胖是尊貴和富裕的标志。
峽谷兩岸的藏族人常說的諺語是:如果你的腰杆有野貢土司的脖子粗,你說的話就可以讓峽谷搖晃。
“請喝茶吧,神父。
”野貢土司把一碗打好的酥油茶遞給沙利士神父,并不給神父身後的馬修,“這是最後一點茶末打的茶了。
我們藏族人形容一個人倒黴,就說他窮得買一塊茶磚的錢都沒有了。
現在我就是這樣的人。
神父啊,西藏的宗本、代本有幾年沒來峽谷地區了,漢地官員也不管我們,我們就是全部都餓死在這條峽谷,外面世界的人也不會知道。
” 沙利士神父說:“他們要是真的來了,對你不一定就是件好事。
”他把那碗茶轉手遞給了身後的馬修,馬修一口就把碗裡的茶飲盡了,他本想為神父争點氣的,但是胃裡那隻焦慮的手一點也不給他面子,把滾熱香甜的茶一把拽了進去,讓他險些嗆住。
一絲嘲諷浮現在野貢土司的臉上,神父感到有些不自在。
野貢土司大概看出了沙利士神父的窘态,他讓人盛了碗羊肉湯放在神父的面前,“來,神父,先喝碗羊肉湯吧。
” 沙利士神父咽下從饑餓的胃裡泛上來的口水,“尊敬的野貢土司先生,我是來借糧的,并非是來喝你熱情的肉湯。
我的教民們,還有那些缺糧的難民,在等待你的仁慈。
” “哦呀,神父,我還不夠仁慈嗎?我的地裡,我的鹽田,一年都沒有一個佃戶交來一粒糧食、一顆鹽,可是我沒有把他們關進地牢,沒有給他們穿木靴,甚至沒有打過他們。
我隻是給他們記在賬上就行了。
請問,天下還有我這樣仁慈的土司嗎?就是你們法蘭西國也不會有。
” “濟貧就是借貸給上帝,在天國裡你會得到回報的。
打開你的糧倉吧,借我五十馱騾子的糧食。
”沙利士神父不想再和野貢土司繞彎子,他發現他說話越來越像那些漢地的官員。
“啊,神父,在這年月糧倉是不能輕易打開的,風會把糧食全部吹到空中,現在連神靈都是饑餓的呢,他們的法力會把所有在陽光下晾曬的糧食收走。
還有那些胃裡長着手的饑餓的人們,也會在天空中把随風飄灑的青稞攔截下來。
現在不要說一粒糧食,就是空氣中有一丁點兒糧食的味道,就會引來一場戰争。
”野貢土司搖頭晃腦地說,并把手指向火塘上方的天窗,仿佛上面真有一個會掠走一切糧食的神靈一樣。
“你可以用銀子把剩餘的糧食壓住。
我付給你銀子,價錢由你定。
”沙利士神父鄙夷地說。
“噢,神父,我不需要銀子。
現在誰需要銀子呢?我們這裡有一個故事說,在洪水滔天的年月,峽谷裡隻逃出來了兩個人,一個是有錢的财主,他帶了一麻袋的銀子;一個是種地的窮人,他帶了一麻袋的青稞。
兩個人逃到一個山頭上,四周都是洪水,财主開初還嘲笑窮人真是種地的命,逃命都舍不得青稞。
可是到洪水退了的時候,财主的麻袋空了,窮人的麻袋裡卻裝滿了銀子。
聰明的神父,這是為什麼呢?” “這正體現了上帝的公正。
不憐憫别人的人,必不被人憐憫。
”神父直截了當地說,“你最需要的是什麼,你明白嗎?是上帝的仁慈。
” “你錯了,神父。
”野貢土司再給沙利士神父續了碗茶,“我最需要的東西,在你手裡。
你把它們給我,我就給你糧食。
” “除了我的聖職,我什麼都可以給你,甚至我的生命。
”沙利士神父說得非常堅決。
“二十條九子快槍,一千發子彈。
隻有它們才壓得住我的糧食。
”野貢土司笑呵呵地看着沙神父說。
沙利士神父沉默了,自從杜朗迪神父第一次把槍給了這個貪婪的土司後,峽谷裡的戰争就不斷升級,因為打仗死的人遠比餓死的人還多,因為戰争引起的災難遠比饑荒引發的災難更為嚴重。
歐洲的戰争結束了,這裡似乎還看不到和平的影子。
如今峽谷地區有一支藏族民謠是這樣唱的:“叫你去拿木耙,你卻去拿鋼槍;叫你去割青稞,你卻去燒(人家)房子;叫你去轉神山,你卻去搶馬幫。
”和漢族人打了那麼多年的仗,雖然藏族人看似勝利了,但卻留下比牛毛還要多的土匪。
“很遺憾,你要的東西我沒有。
”沙利士神父站起身來準備告辭。
“那麼,你要的糧食我也沒有。
”野貢土司傲慢地說。
在沙利士神父走出野貢土司宅院的大門前,他回頭對馬修說:“我主耶稣說過,‘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财主進天國還容易’呢。
當财主下地獄時,他想要得到上帝的憐憫,比我們借糧食濟貧還要困難。
” 野貢土司向天上翻翻白眼:“你的地獄跟我沒有關系。
” 沙利士神父從來沒有想到過一場大風會刮那麼長的時間,從大風剛刮起來的那一天起,他甚至還在布道中頌揚了這場清新痛快的大風。
峽谷裡的死亡之氣将被這上帝遣來的大風吹走,耶稣将顯示他的奧迹,把一個嶄新的世界帶給普天之下的人們。
他用渾厚的男低音莊嚴地宣布說。
但是後來在大風刮得最慘烈的日子裡,他已經沒有心思來擔憂地裡的莊稼、受災的教民,而是不得不為教堂的安全日夜提心吊膽。
聳立在山頭上的教堂雖然占據了戰略上的有利地形,但是峽谷裡的大風卻使它像驚濤駭浪中的一條小船,随時都有可能被吹到瀾滄江裡去。
沙利士神父慶幸自己當初沒有把教堂建成哥特式的,如果教堂的尖頂再被大風吹走,他将如何再次向自己的教民們證明上帝的意志和力量呢?符合西藏建築特色的,看似笨拙的教堂在大風年有效地抵禦了來自空中的威脅,這在無意間似乎證明了一個不可抗拒的意志:在西藏,它博大的山巒大地可以容納你幹許多事情,但你不能做得太過分。
那時沙利士神父還不能透徹地理解峽谷裡的藏族人、納西族人對待自然的态度。
險惡的自然環境和嚴酷的生存條件,使人們與自然的關系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人與神的關系。
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人不能控制的東西越多,人就被看不見的神靈控制得越多,更何況還有人和人的因素。
給沙利士神父馱運糧食的馬幫即便可能在臨江的棧道上被大風吹下瀾滄江,但吹到天空中的雲層之上,則是藏族人為了寬慰焦急的神父的心。
那隊可憐的馬幫剛一進峽谷,糧食的香味就被澤仁達娃嗅到了,他的馬隊神不知鬼不覺地就将一整隊馬幫掠到了雪山上。
當他們走到雪線以上時,峽谷底的人們望上去就像在看一些在雲端中行走的人。
沙利士神父沒有上過雪山,他不知道峽谷多變的氣候和怪異的光線會讓人産生一些不可思議的視覺錯誤。
這不是上帝的傑作,而是瀾滄江峽谷的幽默。
沙利士神父帶馬修回到瀾滄江東岸時,一個納西商人在江邊的溜索處正等着他。
商人對神父躬身施禮道:“神父,在饑餓的峽谷裡,銀子和錢換不來糧食。
” 沙利士神父好奇地看着他,“那你說什麼東西可以換來糧食呢?” “你們宣講的仁慈和我們納西人的美德。
”商人說。
這人名叫和德忠,人長得精悍矮小,其貌不揚,但他卻是納西人村莊中最有勢力的馬幫頭領,自沙利士神父帶人開通了前往雲南的驿道後,得到最大實惠的并不是教會來往傳遞的教皇谕旨和上帝的福音,而是那些在驿道上辛勤趕馬的馬幫們。
“啊,仁慈和美德,”神父感歎道,“我不知道現在能吃飽肚子的人心裡還有沒有這件珍貴的東西?” “神父,人和人是不一樣的。
”和德忠說,“我剛牽了五匹騾子的糧食到教堂裡,你可以施舍給那些餓肚子的人了。
” 神父感動得險些掉下了眼淚,他拉住和德忠的手說:“仁慈的人,上帝會看到你的義舉。
憐憫窮人的人,有福了!” “我隻希望一個義人能知道我的仁慈,因為他的義舉成就了我的今天。
神父,如果你們的上帝什麼都能做到,替我帶個信給他吧。
我等待着他來家裡做客。
” 和德忠說完這話騎上馬走了,神父看着他的背影久久收不回感激的目光。
和德忠說的那個義人,現在還是峽谷裡一個謎一般的人物,他們之間發生的故事就像古時候的傳奇一樣讓人匪夷所思。
多年前,他家中隻有一匹高大健壯的騾子,和德忠視它如自己的兄弟,還給他取了一個名字“德福”。
“德福”雖然不能給和德忠家帶來巨額的财富,但至少可以讓他和他的老母親填飽肚子。
可在一個雪花飛舞的傍晚,和德忠趕着“德福”在江邊的山道上碰見了一個蒙面大漢,他像一座黑金剛一般立在山道上,手裡拿着一把雪亮的康巴藏刀,更可怕的是他的那雙眼睛,像黑暗裡豹子的目光。
那蒙面大漢說:“兄弟,我被人追趕。
借你的馬來用用。
”和德忠知道自己不是蒙面大漢的對手,隻有哭喪着臉說:“可是我還指望這匹騾子能給我和我的老母親掙來腹中的口糧呢。
”蒙面大漢說:“要是我過得了江,我就不會借你的騾子,你的老母親也就不會餓肚子了。
誰叫我們沒有喇嘛們的法力呢。
”他一把奪過缰繩,将騾子上的貨物掀下來,翻身跨了上去。
這時山道遠處已傳來追趕者的槍聲和馬蹄聲,蒙面大漢提缰奔跑之前揚起了手中的康巴刀,和德忠吓得蒙住了眼睛,哭着說:“别殺我,我還沒有娶老婆呢。
” 蒙面大漢歎了一口氣:“還有你這樣比我更走背運的人。
兄弟,你記住,一年以後,我會還你的騾子的。
” 那年月十個被搶的人,有五個能活着回來的,就算命大運氣好了,誰還能指望一個劫匪會還給你被搶的東西。
可是一年以後的一個早晨,和德忠在家裡聽到一陣熟悉的馬蹄聲,他推開房門一看,竟然看見了去年被搶走的騾子。
更讓和德忠不敢相信的是,騾子背上還馱有兩大麻袋沉甸甸的青稞。
他當時想,人家可真是一個義匪,還沒有忘記我和我那餓肚子的老娘。
可是等他把麻袋裡的東西倒出來時,他和他的老娘頓時被吓暈過去了,半天才醒過來。
那是整整兩麻袋的大洋啊。
那是一場刮了整整三百六十五天的大風,瘦小一些的牛羊和孱弱一點的小孩都被狂風刮到了天空,他們就像升向天國的幸運兒,毫無牽挂地脫離了大地,在風中和瀾滄江裡的魚、山嶺上的動物、地上的牛羊、飄飛的經幡一起自如地舞蹈。
人們要用巨大的石塊壓在房頂上,才可保住屋頂的木片不被風刮飛。
狂風蕩滌了一切,峽谷裡的房屋、寺廟、教堂、道路、土地等裸露在外面的東西,都被風洗得幹幹淨淨,甚至把人們的頭發都梳洗幹淨了,許多人一年都沒有到峽谷的溫泉裡洗過澡。
到大風停止時,人們發現天地如此之新,家家的房子就像被水洗過了一樣。
連噶丹寺措欽大殿外的那一排金黃色的轉經筒,過去長年累月地被信徒們的香火熏染,又被無數藏族人撫摸推動,早就在上面積澱了一層厚厚的黑色油膩物。
清軍的炮火曾經錘煉過它們,但是一點也沒能改變它們的顔色。
可曠日持久的大風就像一把刷子,将這些轉經筒從裡到外清洗得如同嶄新的一般。
寺廟專門為此做了一場法會,慶賀這些古老的轉經筒的新生。
那一年峽谷的地裡沒有收到一粒糧食,鹽田裡也沒有收到一粒鹽。
青稞種剛一撒下去,就被天上的神靈收走了;鹽田裡人們才剛把鹵水倒出來,穿越峽谷的風便把田裡的水吹到天空中,一點希望也不給人們留下。
那是饑餓的一年,草根、樹皮、野果、甚至江邊懸崖下的一種白色的黏土,都是人們肚子裡的食物。
許多人胃裡長出了手,從嘴裡伸出來,搶掠一切牙齒能嚼碎、喉嚨能咽下的東西。
饑餓是一隻巨大的口袋,籠罩在峽谷的上空,這個口袋裡除了肆虐大地的大風,連一根枯草也沒有給人們留下。
峽谷裡唯一不餓肚子的隻有野貢家族的人,這個古老的家族不但沒有斷糧,而且糧倉裡陳年的青稞還在發黴腐爛。
即便是發黴的青稞在這個時候也飄香十裡,它們的香味甚至可以飄到雪山背後澤仁達娃同樣饑餓的部落。
為了青稞,澤仁達娃已在一年之内向野貢土司發動了五次戰争,盡管每次都被野貢土司的家丁武裝趕了回去。
肚子沒有吃飽的人畢竟打不過吃喝不愁的軍隊,況且連護佑他們的戰神也是饑餓的。
那是澤仁達娃接連走背運的時期。
澤仁達娃在十八歲那年殺了野貢·江春農布後,他在回部落的路上摔了一跤,從馬上滾到一百多米深的一條山谷裡,但是他卻連擦傷都沒有。
但那是神靈對他的警告,雖然他大難不死,可從此以後,澤仁達娃的一生再沒有用過自己的好運了,直到他多年以後把它交到野貢家的另一個後人身上。
民國以後,澤仁達娃率領雪山部落的大部分康巴好漢加入了與漢人軍隊打仗的藏軍隊伍。
把自己的部落輕率地拖入到與官府連年不斷的戰争中,并最終使這個延續了近十代人的部落走向衰落,是因為“九頭喇嘛”的故事燃起了澤仁達娃反叛的怒火。
澤仁達娃是在雪山下的一座水碾房裡見到“九頭喇嘛”的。
那天有個牧人來告訴他從水碾房下的水溝裡淌出的水全是紅色的鮮血,他便帶了幾個人來到水碾房察看。
他們看見一個沒有頭的喇嘛在水溝邊清洗自己的頭顱,旁邊擺着一個已經很破舊的羊皮鼓。
那被洗的頭顱還在說話哩,它說: “趙将軍可以砍下我的頭,但草場萬萬不可開墾。
草場上不會生長莊稼,隻能養育牛羊啊,沒有草場就沒有了牛羊,沒有了牛羊,就沒有了藏族人啊。
” 那頭顱邊哭邊唱,邊唱邊淌着鮮紅的血。
澤仁達娃一聲驚呼:“哦呀,那不是敦根桑布法師嗎?” 但是他們向前走,法師就向後退,水碾房也跟着向後退。
他們永遠走不到敦根桑布的身邊,就像聖潔的卡瓦格博雪山峰頂,你看得見、感受得到,但作為一個凡人,神靈早就規定好了你與神界的距離。
澤仁達娃急得大喊: “上師,你真的是能騎在鼓上飛行的敦根桑布法師嗎?” 苯教法師的頭顱說:“我就是敦根桑布。
” 澤仁達娃問:“法師,誰要開墾草場啊?” 頭顱說:“趙屠戶趙将軍。
” 這個被藏東地區的藏族人視為惡魔的屠戶将軍澤仁達娃當然知道,不過早有傳說他被藏族人打死了,看來魔鬼真的不止一條命。
“他開墾草場了嗎?” “他把我的頭砍下來了。
” “哦呀!” “砍下一個頭後,我又生了一個頭。
” “哦、哦呀!” “又砍下一個頭,我再生一個頭。
” “哦呀呀……” “再砍,再生。
” “哦……” “生了九個頭,砍了九次。
” “……” “這是最後一個頭,也被他砍了。
趙将軍說,你就是有一萬個頭,也不能阻擋我開墾草場。
我的士兵年年要吃十萬斤糧,你們能年年拿十萬個頭來阻擋?” 藏族人跪在法師沒有頭顱的身軀前,哭成了一片。
“康巴的漢子們,上馬呀!”澤仁達娃躍上了戰馬,抽出了馬刀。
從那天以後,他就沒有再回過自己的部落,常常連睡覺做夢都是在馬背上。
藏東地區二十三個雪山下的部落和三十六個草原遊牧部落隻要一聽到“九頭喇嘛”的悲壯經曆,都立即召集起牧場上的漢子們,躍上戰馬,打着嗜血的口哨,殺向官軍駐防的軍營。
那是一場波及藏東十六個縣的連綿日久的戰争,“九頭喇嘛”的故事傳到哪裡,哪裡的戰火馬上就燃燒起來了。
但是漢人的軍隊越打越多,戰事的消息在大風中被吹得七零八落。
牧場和村莊狼煙滾滾,一會兒說漢人軍隊被大風全部吹到瀾滄江裡去了,一會兒又說風把更多的漢人軍隊吹回來了。
更有傳言說拉薩的漢人軍隊被大風吹到印度,印度的佛陀運用超強的法力,讓他們紛紛皈依了佛門,成為了佛法的護法神。
許多參加戰鬥的藏族人都認為,他們所反抗的是清朝皇帝的“叛軍”。
因為這些“叛軍”穿着短小的灰色軍服,腦袋上戴着圓盤帽,還敲打着洋人的洋鼓,喊着洋人的口令打仗,和從前梳着小辮子、背着“兵”字的軍隊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為一個已經倒台多年的皇帝浴血奮戰,并不是他們想對皇帝表示出自己的忠勇,而是駐紮在藏區的官軍在新舊政權交替時期的胡作非為已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地步。
那場曠日持久的戰争就像一場巨大的遊戲,指揮作戰的藏軍将領更多地依助神靈的幫助而不是那些骁勇善戰的康巴騎手。
澤仁達娃和他部落的馬隊有時長達半年多沒有和敵人打過仗,即便漢人軍隊就在看得見的山谷裡,馬隊隻要一個沖鋒,就可以将那些不善騎戰的漢人軍隊沖得個七零八落。
但是藏軍将領通過占蔔認為,這一天不宜打仗,軍隊應該到寺廟裡去燒香。
而有時藏軍将領們的占蔔又過分依賴佛法的各路神靈,有一次一個藏軍代本
”但是當澤仁達娃帶隊沖鋒時,他遇到了雨點一般密集的子彈,他的戰馬中了四彈,他從馬上被摔到漢人軍隊的槍陣裡,打過來的子彈讓他透不過氣來,一顆子彈鑽到他的肚子裡,兩顆擊中了他的腿。
當他爬回到自己人的陣地時,腸子拖了一裡長。
仿佛那不是他的腸子,而是一段沒有斬盡的孽緣。
澤仁達娃惱怒地對藏軍的一個代本嚷: “佛祖啊,他們的槍栓拉得比誰都利落。
你給我召請的陰兵呢?” 那個代本也抱怨道:“魔鬼的軍隊,連陰兵也害怕。
你的腸子怎麼辦?” 澤仁達娃把腸子一把一把地拖回來,一大團地捧在手裡,那上面粘滿了泥土和草根,他也不仔細看一看,随便挽幾挽,就把它們統統塞進肚子裡了。
一個随軍征戰的活佛過來,将溫熱的手掌捂在傷口處,念了一段經文,澤仁達娃泉水一樣往外湧的鮮血才止住了。
在後來的三個月時間裡,魔鬼控制了他的語言,他喊出的胡話人們要麼聽不懂,要麼被吓得躲得遠遠的,有一年的時間裡他沒有騎到馬背上。
那次他能奇迹般地活回來,讓活佛也感到不可思議。
因為那個活佛後來說,有一天他看見魔鬼用一根繩索拖着澤仁達娃的身體往地獄跑,但是澤仁達娃反把魔鬼拖了過來,然後像扔一顆松果那樣把魔鬼扔得遠遠的了。
六年的戰争過後,藏東地區再也見不到一個漢人士兵,連漢人官吏都不見蹤影,仿佛他們真的做了藏族人的護法神或者被風吹跑了一樣。
其實不是他們在藏區鬧夠了,而是他們陷入了中國軍閥大混戰的爛泥潭。
但是澤仁達娃當初帶出來的四十八條康巴漢子,如今隻剩下二十一個騎手了。
他們長年累月地在馬背上颠簸厮殺,他們的村莊被前來進剿的漢人軍隊燒了個精光,他們的女人孩子都躲到連他們也不知道的地方,他們的牛羊要麼是被漢人軍隊掠走,要麼是餓死凍死了。
他們再沒有了曾經能放牧、能唱歌、能繁衍後代、能祭祀神靈的村莊。
馬背成了他們唯一安身立命的地方,他們忘了節令,不知寒暑,甚至已經不會農耕放牧了。
有一天饑餓的澤仁達娃立馬在峽谷的一座山頭上,看着河谷底的村莊和江邊的鹽田,忽然對他身後同樣饑餓的康巴弟兄說: “活佛說過的那些話,經書上的那些戒律,不能幫我們填飽肚子。
這個亂世如果我們要想活下去,首先得把自己變成一群魔鬼。
” 28.濟貧就是借貸給上帝 峽谷裡連上帝也是饑餓的,沙利士神父已是第三次屈尊來到瀾滄江的西岸借糧了。
他已經能在這條橫跨在瀾滄江兩岸的藤篾索上身輕如燕地飛翔,甚至能娴熟自如地控制自己在溜索上的速度。
他曾在日記中寫道:“藏族人是最直截了當的民族,與其興師動衆地架一座橋,還不如拉一根藤篾索來得更方便,反正都是從此岸到彼岸。
而走路過去和飛過去,境界是大不一樣的。
對于一個要想在峽谷地區生活下來的人來說,如果他不能掌握這門技術,那麼他的世界就隻有一半。
” 神父在一個天空陰霾的下午帶教堂的雜役馬修拜訪了野貢土司的大宅,土司依然那麼肥胖,氣色依然那麼紅潤,仿佛他不是身處于一個餓殍遍野的峽谷。
與他相比,面帶菜色、瘦得隻剩一層皮的沙利士神父就像一個難民。
他和自己的教民一樣,已經吃了一個多月的草根和樹葉面粥了。
沙利士神父在兩個月前曾經向打箭爐教區的勞納主教申請了一批糧食,但是馱運糧食的馬幫剛一走進峽谷,就被大風吹到了空中。
沙利士神父當初不相信風會把一整隊馬幫吹到天上去,但是當教民們指給他看那些在峽谷的雲層之上飄忽不定的馬匹和趕馬人時,他才對峽谷的風有了最為深刻的印象。
“那些可憐的趕馬人仿佛還在日夜兼程地行走,隻不過他們不是走在大地上,而是走在雲端之間。
他們就像一群在天國趕馬的勤勞但不走運的中國人。
”沙利士神父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
“我不相信你們會沒有糧食。
我聽人說,你每隔七天便給餓肚子的人施舍呢。
”野貢土司在他的火塘前對沙利士神父說。
“啊,尊敬的土司先生,我們現在隻能給窮人們一點樹葉熬的湯喝了。
要不了幾天,連樹葉都不會有啦。
在仁慈的上帝面前,你怎麼能看到自己的族人一個接一個地餓死呢?” 野貢土司巨大的火塘上炖着三口大鐵鍋,它們是連在一起的。
一口燒着滾熱的水,一口炖着蘿蔔羊肉湯,那裡面有一整隻羊腿,另一口鍋裡則煮着狗食。
對同樣饑餓的沙利士神父來說,肉的香味他也有好幾個月沒有聞到過了。
從他的腳一落在瀾滄江西岸的土地上起,他就聞到蘿蔔炖羊肉的清香,到他進土司的大宅、被迎請到火塘邊時,他幾乎幸福得暈過去。
不是想到自己馬上就可以大吃一頓,而是食物的香味已經讓他不能自持。
馬修肚子裡有一隻手幾次想從喉嚨處伸出來,但是神父嚴厲的目光把它壓了回去。
野貢·頓珠嘉措胖得下巴直接擱到了胸脯上。
在沙利士神父看來,這個土司幾乎每年都要胖一圈,聽說土司大宅裡的一些門年年都要拆了重修,不這樣的話,野貢土司就不能從這些門裡進出,盡管他才三十多歲。
沙利士神父不明白他為什麼要讓自己胖得如此難受,但就是他的教民也認為,肥胖是尊貴和富裕的标志。
峽谷兩岸的藏族人常說的諺語是:如果你的腰杆有野貢土司的脖子粗,你說的話就可以讓峽谷搖晃。
“請喝茶吧,神父。
”野貢土司把一碗打好的酥油茶遞給沙利士神父,并不給神父身後的馬修,“這是最後一點茶末打的茶了。
我們藏族人形容一個人倒黴,就說他窮得買一塊茶磚的錢都沒有了。
現在我就是這樣的人。
神父啊,西藏的宗本、代本有幾年沒來峽谷地區了,漢地官員也不管我們,我們就是全部都餓死在這條峽谷,外面世界的人也不會知道。
” 沙利士神父說:“他們要是真的來了,對你不一定就是件好事。
”他把那碗茶轉手遞給了身後的馬修,馬修一口就把碗裡的茶飲盡了,他本想為神父争點氣的,但是胃裡那隻焦慮的手一點也不給他面子,把滾熱香甜的茶一把拽了進去,讓他險些嗆住。
一絲嘲諷浮現在野貢土司的臉上,神父感到有些不自在。
野貢土司大概看出了沙利士神父的窘态,他讓人盛了碗羊肉湯放在神父的面前,“來,神父,先喝碗羊肉湯吧。
” 沙利士神父咽下從饑餓的胃裡泛上來的口水,“尊敬的野貢土司先生,我是來借糧的,并非是來喝你熱情的肉湯。
我的教民們,還有那些缺糧的難民,在等待你的仁慈。
” “哦呀,神父,我還不夠仁慈嗎?我的地裡,我的鹽田,一年都沒有一個佃戶交來一粒糧食、一顆鹽,可是我沒有把他們關進地牢,沒有給他們穿木靴,甚至沒有打過他們。
我隻是給他們記在賬上就行了。
請問,天下還有我這樣仁慈的土司嗎?就是你們法蘭西國也不會有。
” “濟貧就是借貸給上帝,在天國裡你會得到回報的。
打開你的糧倉吧,借我五十馱騾子的糧食。
”沙利士神父不想再和野貢土司繞彎子,他發現他說話越來越像那些漢地的官員。
“啊,神父,在這年月糧倉是不能輕易打開的,風會把糧食全部吹到空中,現在連神靈都是饑餓的呢,他們的法力會把所有在陽光下晾曬的糧食收走。
還有那些胃裡長着手的饑餓的人們,也會在天空中把随風飄灑的青稞攔截下來。
現在不要說一粒糧食,就是空氣中有一丁點兒糧食的味道,就會引來一場戰争。
”野貢土司搖頭晃腦地說,并把手指向火塘上方的天窗,仿佛上面真有一個會掠走一切糧食的神靈一樣。
“你可以用銀子把剩餘的糧食壓住。
我付給你銀子,價錢由你定。
”沙利士神父鄙夷地說。
“噢,神父,我不需要銀子。
現在誰需要銀子呢?我們這裡有一個故事說,在洪水滔天的年月,峽谷裡隻逃出來了兩個人,一個是有錢的财主,他帶了一麻袋的銀子;一個是種地的窮人,他帶了一麻袋的青稞。
兩個人逃到一個山頭上,四周都是洪水,财主開初還嘲笑窮人真是種地的命,逃命都舍不得青稞。
可是到洪水退了的時候,财主的麻袋空了,窮人的麻袋裡卻裝滿了銀子。
聰明的神父,這是為什麼呢?” “這正體現了上帝的公正。
不憐憫别人的人,必不被人憐憫。
”神父直截了當地說,“你最需要的是什麼,你明白嗎?是上帝的仁慈。
” “你錯了,神父。
”野貢土司再給沙利士神父續了碗茶,“我最需要的東西,在你手裡。
你把它們給我,我就給你糧食。
” “除了我的聖職,我什麼都可以給你,甚至我的生命。
”沙利士神父說得非常堅決。
“二十條九子快槍,一千發子彈。
隻有它們才壓得住我的糧食。
”野貢土司笑呵呵地看着沙神父說。
沙利士神父沉默了,自從杜朗迪神父第一次把槍給了這個貪婪的土司後,峽谷裡的戰争就不斷升級,因為打仗死的人遠比餓死的人還多,因為戰争引起的災難遠比饑荒引發的災難更為嚴重。
歐洲的戰争結束了,這裡似乎還看不到和平的影子。
如今峽谷地區有一支藏族民謠是這樣唱的:“叫你去拿木耙,你卻去拿鋼槍;叫你去割青稞,你卻去燒(人家)房子;叫你去轉神山,你卻去搶馬幫。
”和漢族人打了那麼多年的仗,雖然藏族人看似勝利了,但卻留下比牛毛還要多的土匪。
“很遺憾,你要的東西我沒有。
”沙利士神父站起身來準備告辭。
“那麼,你要的糧食我也沒有。
”野貢土司傲慢地說。
在沙利士神父走出野貢土司宅院的大門前,他回頭對馬修說:“我主耶稣說過,‘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财主進天國還容易’呢。
當财主下地獄時,他想要得到上帝的憐憫,比我們借糧食濟貧還要困難。
” 野貢土司向天上翻翻白眼:“你的地獄跟我沒有關系。
” 沙利士神父從來沒有想到過一場大風會刮那麼長的時間,從大風剛刮起來的那一天起,他甚至還在布道中頌揚了這場清新痛快的大風。
峽谷裡的死亡之氣将被這上帝遣來的大風吹走,耶稣将顯示他的奧迹,把一個嶄新的世界帶給普天之下的人們。
他用渾厚的男低音莊嚴地宣布說。
但是後來在大風刮得最慘烈的日子裡,他已經沒有心思來擔憂地裡的莊稼、受災的教民,而是不得不為教堂的安全日夜提心吊膽。
聳立在山頭上的教堂雖然占據了戰略上的有利地形,但是峽谷裡的大風卻使它像驚濤駭浪中的一條小船,随時都有可能被吹到瀾滄江裡去。
沙利士神父慶幸自己當初沒有把教堂建成哥特式的,如果教堂的尖頂再被大風吹走,他将如何再次向自己的教民們證明上帝的意志和力量呢?符合西藏建築特色的,看似笨拙的教堂在大風年有效地抵禦了來自空中的威脅,這在無意間似乎證明了一個不可抗拒的意志:在西藏,它博大的山巒大地可以容納你幹許多事情,但你不能做得太過分。
那時沙利士神父還不能透徹地理解峽谷裡的藏族人、納西族人對待自然的态度。
險惡的自然環境和嚴酷的生存條件,使人們與自然的關系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人與神的關系。
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人不能控制的東西越多,人就被看不見的神靈控制得越多,更何況還有人和人的因素。
給沙利士神父馱運糧食的馬幫即便可能在臨江的棧道上被大風吹下瀾滄江,但吹到天空中的雲層之上,則是藏族人為了寬慰焦急的神父的心。
那隊可憐的馬幫剛一進峽谷,糧食的香味就被澤仁達娃嗅到了,他的馬隊神不知鬼不覺地就将一整隊馬幫掠到了雪山上。
當他們走到雪線以上時,峽谷底的人們望上去就像在看一些在雲端中行走的人。
沙利士神父沒有上過雪山,他不知道峽谷多變的氣候和怪異的光線會讓人産生一些不可思議的視覺錯誤。
這不是上帝的傑作,而是瀾滄江峽谷的幽默。
沙利士神父帶馬修回到瀾滄江東岸時,一個納西商人在江邊的溜索處正等着他。
商人對神父躬身施禮道:“神父,在饑餓的峽谷裡,銀子和錢換不來糧食。
” 沙利士神父好奇地看着他,“那你說什麼東西可以換來糧食呢?” “你們宣講的仁慈和我們納西人的美德。
”商人說。
這人名叫和德忠,人長得精悍矮小,其貌不揚,但他卻是納西人村莊中最有勢力的馬幫頭領,自沙利士神父帶人開通了前往雲南的驿道後,得到最大實惠的并不是教會來往傳遞的教皇谕旨和上帝的福音,而是那些在驿道上辛勤趕馬的馬幫們。
“啊,仁慈和美德,”神父感歎道,“我不知道現在能吃飽肚子的人心裡還有沒有這件珍貴的東西?” “神父,人和人是不一樣的。
”和德忠說,“我剛牽了五匹騾子的糧食到教堂裡,你可以施舍給那些餓肚子的人了。
” 神父感動得險些掉下了眼淚,他拉住和德忠的手說:“仁慈的人,上帝會看到你的義舉。
憐憫窮人的人,有福了!” “我隻希望一個義人能知道我的仁慈,因為他的義舉成就了我的今天。
神父,如果你們的上帝什麼都能做到,替我帶個信給他吧。
我等待着他來家裡做客。
” 和德忠說完這話騎上馬走了,神父看着他的背影久久收不回感激的目光。
和德忠說的那個義人,現在還是峽谷裡一個謎一般的人物,他們之間發生的故事就像古時候的傳奇一樣讓人匪夷所思。
多年前,他家中隻有一匹高大健壯的騾子,和德忠視它如自己的兄弟,還給他取了一個名字“德福”。
“德福”雖然不能給和德忠家帶來巨額的财富,但至少可以讓他和他的老母親填飽肚子。
可在一個雪花飛舞的傍晚,和德忠趕着“德福”在江邊的山道上碰見了一個蒙面大漢,他像一座黑金剛一般立在山道上,手裡拿着一把雪亮的康巴藏刀,更可怕的是他的那雙眼睛,像黑暗裡豹子的目光。
那蒙面大漢說:“兄弟,我被人追趕。
借你的馬來用用。
”和德忠知道自己不是蒙面大漢的對手,隻有哭喪着臉說:“可是我還指望這匹騾子能給我和我的老母親掙來腹中的口糧呢。
”蒙面大漢說:“要是我過得了江,我就不會借你的騾子,你的老母親也就不會餓肚子了。
誰叫我們沒有喇嘛們的法力呢。
”他一把奪過缰繩,将騾子上的貨物掀下來,翻身跨了上去。
這時山道遠處已傳來追趕者的槍聲和馬蹄聲,蒙面大漢提缰奔跑之前揚起了手中的康巴刀,和德忠吓得蒙住了眼睛,哭着說:“别殺我,我還沒有娶老婆呢。
” 蒙面大漢歎了一口氣:“還有你這樣比我更走背運的人。
兄弟,你記住,一年以後,我會還你的騾子的。
” 那年月十個被搶的人,有五個能活着回來的,就算命大運氣好了,誰還能指望一個劫匪會還給你被搶的東西。
可是一年以後的一個早晨,和德忠在家裡聽到一陣熟悉的馬蹄聲,他推開房門一看,竟然看見了去年被搶走的騾子。
更讓和德忠不敢相信的是,騾子背上還馱有兩大麻袋沉甸甸的青稞。
他當時想,人家可真是一個義匪,還沒有忘記我和我那餓肚子的老娘。
可是等他把麻袋裡的東西倒出來時,他和他的老娘頓時被吓暈過去了,半天才醒過來。
那是整整兩麻袋的大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