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一個當警察的哥兒們送給他的。

    據說今天将要被押上被告席的,有好幾位是本市的體面人物。

    他還沒領略過法庭氣氛的威嚴。

    他想,興許比打鬥片更富有刺激性吧? 公判的場面的确值得感受一次,法庭氣氛無比莊嚴肅穆。

     第一個被宣判的是一位貪污四萬多元的副局長兼什麼什麼開發公司的總經理。

     宣判結果——神聖的法律念被告在二十餘年的領導崗位上,做過不少确确實實于人民有益的工作且認罪态度良好,從輕發落,有期徒刑八年。

     座無虛席的大法庭一片嗡嗡議論之聲。

     “怎麼才判八年啊?真便宜了他!” “認罪态度好嘛!” “這小子從哪兒請了一位能言善辯的律師?法官們被說迷糊了吧?” “迷糊?那是因為有大人物保!這樁案子牽扯到的大人物們不少呢!那小子都一股腦兒攬在自己身上了,不保着點,那些大人物們的日子還好得了?” “判是判八年,三四年就會逍遙法外啰!” 嚴曉東的前後左右,一些人們這麼講。

     一位法警走過來,指向他低聲喝道:“你,不許嗑瓜子。

    要嗑出去嗑!” 慌得他趕緊将口中正嗑着的瓜子吐在手上。

    法庭的威嚴氣氛使他更加意識到自己其實不過是一個非常之渺小的人物,這兒可沒誰認他嚴曉東“哥兒們”。

     第二位被帶上法庭的人西裝革履,氣宇軒昂,其從容鎮定,簡直使嚴曉東心裡暗暗肅然起敬。

     “被告龔士敏,一九六四年畢業于建築工程學院。

    原系某建築公司副工程師……” 居然是一位正宗知識分子! 嚴曉東精神為之一振,坐得更端,側耳聆聽。

     “被告龔某,于一九八五年,辭去原職,鑽改革之空隙,将戶口遷往農村。

    其後,以發展農村聯營企業名義,采取請客送禮,拉攏賄賂之手段,兩次共從銀行貸款三十萬元,從此大過資産階級享樂腐化之生活,卻沒花一元錢在正當經營方面。

    三十萬元于今揮霍盡淨……被告龔某,你承認罪行嗎?” “一點兒不錯,正是如此!” 聽不出絲毫悔罪的意思。

    出言铿锵,一字一句,落地有聲。

     嚴曉東極想看到被告臉上是一副什麼表情。

    無奈這知識分子“龔某”似乎并不把千餘聽衆放在眼裡,始終面對法庭,背對聽衆,也不高也不矮也不胖也不瘦也不駝也不彎的身體,順條筆直地站在那兒。

    整個兒是一條知識分子好漢似的。

    嚴曉東忽然感到:“這個人的身影怎麼這麼熟啊!”他急切想看看這位被告的面容,于是,就貿然站了起來。

     “你坐下!”又是剛才那一位法警。

     他馬上坐下,心裡卻有些不安。

     近兩三年的犯罪率還真不低,他想。

    不過和前些年比,成色大不相同了。

    前些年,一張宣判布告貼出來,勾紅一串兒,流氓犯多,強奸犯多。

    近兩三年,經濟犯多起來了。

    貪污、詐騙、行賄受賄,非法牟利……幾千元是小數,動辄幾萬十幾萬幾十萬。

    罪犯也不再往往是二十多歲的小青年了,國家幹部多起來了。

    官小的是科長、處長;官大的則是局長、廳長、縣長、市長、甚至省長一級。

    豈不是應了“上梁不正下梁歪”那句話麼? 法官威嚴的聲音震擊着他的耳鼓:“根據我國刑法152條和155條的規定,本法庭判處大詐騙犯、貪污犯龔士敏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龔犯,你還有什麼可說的?” “沒什麼可說的。

    人唯一命,甯享樂百日,不窮酸百年!但請速死,何必緩刑!” “将龔犯押下去!” 于是那龔某不卑不亢地就被押下去了。

     又引起一陣嗡嗡議論之聲: “對,這樣的趁早槍斃算了,為什麼還緩期兩年啊?” “就是。

    瞧他那副蔑視法庭的傲慢勁兒!” “據說因為他還有十幾萬元沒揮霍,不知藏在什麼地方,打算留給老婆孩子。

    得在槍斃他之前,把國家這筆錢追問出來呀!” “還希望他交待啊?我看他是不會交待的!” “你沒聽他說嘛,人唯一命,甯享樂百日,不窮酸百年!他那是把人生看得透透的啦,早有一死的思想準備!” “對,對。

    他不是還說但請速死嘛!” “這叫心甘情願地以身試法啊!” “安靜!下面将罪犯……” 嚴曉東站起來匆匆離開了法庭。

    龔某被押下去時将臉轉向了聽衆一次。

    他認出了龔某,他們曾一塊兒吃過幾次飯。

    可在場的“哥兒們”為他們互相介紹時,龔某不叫龔士敏,而叫龔冰啊!那頓飯本是以他的名義請的,他忘了帶錢,結果是龔某替他付的賬,四百多元。

    龔某給他的印象豪爽仗義。

    他總想着要當面還龔某錢,卻再也沒機會見到。

    他曾托一個“哥兒們”代轉,可那“哥兒們”說:“幹什麼呀!你這不等于埋汰人家麼!” 沒有誰退出法庭,隻他一個人往外走。

    他的表情很不正常,不少人将猜測的目光投射到他身上,大概以為他是龔某的親屬。

    那位法警不知何時轉移到了門口,迎面盯着他,好似盯着一個同案犯,盯得他心怦怦跳。

     一走出市法院大法庭,他就在高高的台階上坐下了,迫不及待地掏煙吸。

    萬萬想不到龔某是個如此這般的大詐騙犯!他嚴曉東欠一個大詐騙犯四百多元!媽的這世道也變得太兇險了!他甯願事情反過來,是自己被龔某詐騙了四百多元!他覺得自己胃裡消化過極不幹淨的東西似的,一陣陣地翻騰。

     “你這個人怎麼回事?法庭門口是你坐着吸煙的地方麼!”又是那位法警。

     他一句話也不敢多說,掐滅煙,起身便走…… 當他出現在他的回民飯館裡的時候,他所雇用的兩位大師傅和三個跑堂夥計圍住他,指着街對面向他訴苦。

    才半個多月沒來查看,街對面竟又出現了一家回民飯館的門臉兒,比他的飯館的門臉兒更體面,使他的生意受到嚴峻的競争的威脅。

     “當家的,他們不地道,偷了咱們一份菜譜去!” “偏偏在咱們對面開門臉兒,這不是成心想擠垮咱們嗎?” “當家的,咱們幹脆擴建吧!你甩出幾萬元起個二層三層的!要不我們還在你這兒幹個什麼勁兒?冷冷清清的!” “兩位大師傅不幹,那我們也不幹了!” “吵吵什麼?亂吵吵什麼!”他大發脾氣,“我不是還沒因為生意冷清減你們的工錢嗎?擴建不擴建,用不着你們操心,我自有打算!” 他從管賬的手裡要出五百元錢,接着就抓起電話,想問一個“哥們兒”,那龔某家住哪兒。

    剛抓起電話,見大師傅和夥計們都在默默地瞧着他,又放下了。

    他不能當着他們的面打這個電話。

    如果他們知道了他跟一個大詐騙犯有瓜葛,那他是沒法兒繼續挽留住他們的。

     “我待你們怎麼樣?” “當家的,那還用問嗎?你待我們是不薄呀!要不我們為你操心?” “正因為你待我們不薄,我們眼見生意被人擠了才發愁啊!” 兩位大師傅說着知近的話。

     “我給你們每個人的工錢,都不算低吧?” “不低,不低!” “當家的,我們可沒有再讓你加錢的意思!” 三個夥計立刻表白。

     “我這個門臉兒,從一開張起就仰仗着你們,我嚴曉東是個有良心的人,你們若也講良心,别背棄我!” “哪能呢,哪能呢!” “當家的,你不蹬我們,我們是決不背棄你的!隻是咱們的生意……” “你們放心,我嚴曉東絕不是個甘于被誰擠對垮了的人!不就是競争麼?沒個隔街競争的,我還覺着太缺少刺激呢!你們讓我好好考慮兩天!”他說完這話,就走了出去。

     站門口,他冷眼望着對面飯館顧客絡繹不絕的興隆情形,一種近乎仇恨的競争心理頓然而起。

    在某些日子裡,他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實際上并非是為賺錢做買賣,其實是為競争做買賣,刺激他的已不是錢,而是“争”。

    也不唯是與具體的對手競争,其實是與“競争”這種促使人無比亢奮的心理競争。

    那隻能說是亢奮,絕不能說是興奮更不能說是昂奮。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心理統治了他的潛意識。

    他總想要在潛意識領域戰勝它一次,然而每次較量他必敗無疑。

    他成了它既不甘心馴服又無可奈何的奴隸。

     嚴曉東的潛意識一旦活躍,必定是因為感到了威脅。

    貧窮早已不能對他造成威脅,對他造成威脅的是同行強過于自己的事實。

    或者更直接地闡明是他自己桀骜的競争心理。

    十四萬元像十四萬層錫紙包裹着它,故而它是很嬌貴的。

     “一山不容二虎。

    咱們騎驢看唱本,走着瞧!”他賭口惡氣,猶豫一陣,大步跨過街,以一副不可一世的派頭邁入了競争對手的回民飯館。

     “敵方成員”——跑堂的夥計們(二女一男,也都是年輕人)顯然并不認識他。

    盡管他有點來者不善的樣子,卻未被當成個特殊顧客對待。

    已經沒座位了,十幾個顧客這兒那兒站着,等座位。

     “嚴老闆,您這兒坐!”幾個以往常在他的飯館裡吃飯的工人發現了他,客客氣氣地和他打招呼。

     “你靠邊兒站,别礙事!”夥計們猜測到了他是誰,對他反而更不客氣了,甚至可以說懷着某種敵對情緒。

     “怎麼?不歡迎嗎?我又不是來偷菜譜的!”他偏不靠邊兒站。

     “你說話掂量點兒!誰偷誰的菜譜啦?”那個二十六七歲的男夥計,一邊在圍裙上擦手,一邊兇狠地瞪着他。

     “想打架?在這兒打架,吃虧的可不會是我。

    我不過豁出這身兒衣服,你們的損失可就大了!”他冷笑。

     “你!……你成心找茬兒是不是?老子不怕你這個!”對方瞪着雙牛眼向他走了過來。

     “哎哎哎,二位别這樣,别這樣!有話好說嘛!”那幾個認識他的工人,慌忙起身相勸。

     “你瞧你這把門狗似的德性!你們老闆要是到我那兒吃飯,我的夥計不會這麼對待他!”他在一個工人讓出的座位上坐下,又冷冷地問在座的顧客,“我的兩位廚師都是退休二級,難道做的菜不如這兒味道正?” “哪裡哪裡,這兒新開張,不是更需要我們照顧照顧情緒嘛!” “嚴老闆,别誤會,千萬别誤會!你那兒他這兒,菜是做得都不錯,價錢是都挺便宜的。

    我們一三五在你那兒,二四六在他這兒,你看好不好?” “那不必!我嚴曉東隻照顧别人的情緒,不需要什麼人照顧我的情緒!”用手一指那個瞪着雙血性牛眼的夥計,“聽着,一瓶啤酒,一盤兒牛肚兒,一盤羊肝兒。

    啤酒要青島筒裝的,不是青島筒裝的甭上!” “不侍候你這份兒,你立刻給我出去!”對方好大的脾氣。

     他有些火了,騰地站起。

    正欲發作,這兒的老闆露面了,卻是三十四五歲一位“阿慶嫂”式的女人。

     “阿慶嫂”不像那些他所熟悉的工人們似的稱他“嚴老闆”(與其說這種稱呼中多的是敬意,莫如說多的是戲意),而稱他“嚴大哥”,使他聽來多出幾許親熱。

    他心裡很是受用,火氣頓減。

    “嚴大哥,您擔待點兒,您千萬擔待點兒!那是我大妹夫,他不懂事!您請後頭坐吧!我親自為您服務。

    啊!”“阿慶嫂”的殷勤和微笑使他發窘:“我不是到你這兒來吃飯的,我到你這兒來吃飯幹嗎?我也不是來找茬的。

    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我嚴曉東找你的茬兒幹嗎?你說我找你的茬兒幹嗎?我不過就是來看看,既然不歡迎,我走!” “嚴大哥,您别走啊,您不能走!您大駕光臨,憋着一肚子氣走了,倒顯得我做得太不合适了!您無論如何得給我個台階下呀!” 由不得他自己,他被“阿慶嫂”請到“後頭”去了。

    他以為“後頭”還有單間,還有雅座,卻沒有。

    “後頭”分明是家,十三四米的屋,火炕之上搭着二層鋪,家具擺得擠擠插插,火炕上還懸着搖籃,搖籃繩系在二層鋪上。

     “阿慶嫂”陪他進屋後,先推了一下搖籃,然後支開一張小圓桌和一把折疊椅,用衣袖擦了擦椅子,笑盈盈地說:“嚴大哥,您請坐,别見外。

    ”接着,蹲下身從櫃底下拖出一個紙盒箱,連帶着拖出了一雙舊鞋幾隻襪子。

    她打開紙盒箱,從中取出瓶白酒,往桌上一放,難為情地又說:“我這家也造得太不像樣了,您别見笑!這是起執照時送禮剩下的一瓶‘五糧液’。

    啤酒嘛……沒進到筒裝的青島啤酒,您将就着喝瓶裝的吧!我先給您沏杯茶……”一邊說着話兒,一邊用腳将那雙舊鞋和那幾隻襪子往櫃底下踢。

     “這……這我太打擾了,我得走!”他站起身就欲走。

     “嚴大哥,您看得起我,您就坐着别動!您就這麼走了,我心裡會不安的!” 他隻好又坐下去。

     “我母親前年去世了。

    我父親是正陽街那家飯館兒的大師傅,去年退休了。

    跑堂兒的是我倆妹妹和一個妹夫。

    我主管全面兒!我原先在民辦廠幹活兒,工資低。

    日子可是真夠難過的!全家一合計,幹脆,騰出住的地方開飯館吧!如今誰不想富起來,甘心過窮日子?這也叫窮則思變嘛,大哥您說是不是?”“阿慶嫂”一邊涮着茶杯,沏茶,斟茶,一邊同他聊。

     “那,你們全家如今就擠在這一間屋裡?” “暫時沒法子啊!創業階段,住得窩囊點兒就窩囊點兒呗!”“阿慶嫂”樂觀地笑笑,抽身走了出去。

     他聽見她說:“小妹,叫爸炒幾樣拿手菜,你送進來!” 他一眼瞥見搖籃在往火炕上滴水,起身看,見孩子醒了,便将孩子從搖籃中抱了出來。

     “阿慶嫂”這時又回到了屋裡。

     他對她說:“孩子尿了。

    ” “哎呀,弄髒了你衣服!”她急忙接過孩子,一邊換尿布,一邊說,“嚴大哥,同行是冤家這話不對。

    我大妹夫是去偷了你們的菜譜,我罵過他好幾遭了,還想當面去向你賠罪來着。

    可人家告訴我,你這人火暴脾氣,我沒敢主動找你。

    以後我們的生意,還得請您方方面面的多關照啊!” “你丈夫在什麼單位工作?” “他呀,遠着呢!在杭州。

    返城那年,我倆就各奔南北了!他那邊兒也一大家子人口,生活也不輕松。

    ” “為什麼不往一塊兒調呢?” “難呀!咱們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人家,說往一塊兒調就能調到一塊兒呀?他總寫信抱怨我,怕耽誤了給他生兒育女。

    這不,去年他來住了一陣子,今年開春我就多了這麼個累贅!等我賺下筆大錢,買了房子,就讓他來!如今隻要有錢,戶口算什麼?大哥你說是不是?” 她給孩子換好了尿布,就半坐在炕沿上,當着他的面,解開衣扣,敞開衣襟,暴露出一隻豐滿的乳房奶孩子。

     他不好意思再看着她,轉移目光四處打量。

     她便扭轉了身子。

     她的妹妹端着一盤兒菜邁了進來。

    白了他一眼,使勁兒把盤子往桌上一放,“哼”了一聲出去了。

     他一時無話可說,搭讪着問:“你當年是兵團的?” 她瞄了他一眼,點點頭。

     “我也是。

    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他站了起來,“我看你也真夠不容易的。

    坦白對你說,我來,是想探探你的實力。

    ” 她又瞄了他一眼,目光中流露出幾分疑惑,幾分不安。

     “你放心。

    ”他笑了一下,第一次覺得找到了那種良好的感覺,那種在别人面前仿佛真正是一個強者的良好感覺,他的語氣也就随之變得相當豪爽,“我是不會把你當成冤家的。

    如果我想要和你競争,就一定能擠垮你,你是根本競争不過我的。

    我有十四萬元,十四萬元你知道是多少嗎?” 她默默地點了點頭,又換一隻乳房奶孩子。

     “十四萬元……”他思考地說,“我豁出幾萬元把我那飯館擴展成二層,三層,布置得寬寬敞敞的,這條街上的生意還有你做的份兒麼?” 她低了頭,不吭聲兒。

     “不過我不會那麼做的。

    ”他又笑了一下,“我得多多關照你!誰叫我們有過共同的經曆呢?牛羊肉加工廠,我有關系;副食供銷總社,我也有關系。

    找張紙來,我給你留下人名和電話号碼。

    你有了這些關系,生意做得才有保障。

    今後遇到什麼困難,求我!你求我比求别人可靠,我不收你的禮,我會全心全意幫你的忙!” 她就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拉開抽屜,取出一個小本遞給他。

     他記下幾個她少不了要麻煩到并且絕對會看在他的份兒上給予她幫助的人的姓名和電話号碼,對她說:“孩子已經睡着了。

    ”就走了。

    碰到她那個“愣頭青”妹夫,他在他肩上重重地拍了一下。

    對方滿腹狐疑,不知意味着什麼,托着一摞空盤子,瞠目看着他大搖大擺走了出去。

     他跨過馬路,走回自己的飯館門前,不禁回首一望,見她亦站在她的飯館門前望着他,懷中仍抱着孩子。

     他向她揮了揮手,意思是讓她回去。

    她顯然是誤解了這意思,抱着孩子就要跨過馬路來。

     “别過來!用不着過來!”他對她喊。

    苦笑着搖一下頭,走入了自己的飯館。

     他自己的飯館裡,依舊冷冷清清。

     是啊,對方的地盤寬綽些,相比之下,自己的地盤太狹窄了。

    對方那兒幹淨些,相比之下,自己這兒的衛生就差得多了。

    他在一張靠窗的桌子旁緩緩坐下,心想,如今的人們,不隻是要吃得便宜,還希望在一個寬敞些幹淨些的地方吃。

     他陷入沉思。

     三個夥計又圍了上來,一人從他的煙盒裡取出一支煙吸。

     “當家的,你到他們那邊幹什麼去了?” “當家的,動員起你那些關系,掐斷他們的貨源,給他們點兒厲害瞧瞧!” “對,給他們點厲害瞧瞧!就憑你,還擠不垮他們!” 忠心耿耿的夥計們慫恿着他。

     兩位閑着沒事兒的大師傅也從廚房走了出來。

     一個說:“當家的,事不宜遲,要下什麼決心就趁早下!” 另一個說:“好漢不吃眼前虧。

    他們的便宜,就占在地盤比咱們大上!” 他忽然對三個夥計吼:“你們閑着沒事兒,就不能搞搞衛生嗎?瞧這地闆,多少日子沒好好拖了?快成黑的啦!” 三個夥計面面相觑,同時退開,默默地就開始搞衛生。

     他又吸了幾口煙,問兩位大師傅:“常言道,一山不養二虎,對不對?” “對!” “對對!” 他遞給他們一人一支煙,恭而敬之地替他們點着,用讨教的語氣問:“好男不和女鬥,對不對?” “對是對……不過,該鬥還得鬥。

    你不鬥,它就不倒嘛!” “現如今講的是男女平等,講的是競争。

    競争就是鬥呗!誰鬥勝了誰英雄,誰鬥敗了誰狗熊!” “那,我甘心情願當狗熊。

    ”他站了起來,“這個飯館我是決定不開下去了!你們大家對得起我嚴曉東,我嚴曉東永世不忘。

    我也要對得起你們,本月的工資你們照拿!另外,我給你們兩位師傅每人一千元解雇費。

    你們三位夥計,每人五百。

    我這地盤,重打鑼鼓另開張,再謀哪方面的生意我還沒想好……當然,高興繼續留下扶持我的,我将感激不盡!” 三個夥計都停止了搞衛生,與兩位大師傅目瞪口呆地望着他。

     在他們大惑不解的注視之下,他羞愧而内疚地垂了頭。

     突然他大步走了出去。

     “曉東!” “當家的!” 兩位師傅在背後叫他。

     他卻沒有停止腳步,越走越快。

    走到街口,他的腳步放慢了。

    終于,他站住了。

    他側轉身朝他的小飯館望去——他們在鎖門,在窗上安裝栅闆,用竹竿搭取下營業的幌子,他們将那營業幌子扔進了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