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膩莺聲燕語的港台歌星的錄音帶一塊兒打入大城小鎮。
那條脫了毛的顯然活了一大把年紀的老黃狗,是否當真受過偉大的巴甫洛夫教授的條件反射學說的嚴格訓練,不得而知。
也許就是條普通的看守農家院戶吃小孩巴巴的狗被主人教會了倚老賣老罷了。
而那“十三大妹子”竟知道蘇聯有個死了好幾十年的巴甫洛夫,可見學識“淵博”,并非一般鄉裡妹子。
兜售死貓頭鷹的那位憤世不嫉俗的小青年高喊什麼“審美價值”,則更不足為怪了。
“喂,賣貓頭鷹的,你站一下!” 小青年猛聽有人喚他站下,立即站下。
喚他的人,是位個體活動服裝店的店主。
三十五六歲年紀,見棱見角的長方臉刮得幹幹淨淨,腮幫子泛青。
着筆挺西裝,襯衫領子雪白,還系條紫紅色帶黑點兒的領帶。
那樣子全不像“倒爺”,卻像一位紳士。
俨然當今中國之“白領階級”一員似的。
再看他那活動服裝店,竟是一間全塑組合的天藍色的大房子,巧妙地載在一輛卡車上。
這就使它比所有的攤床都至少高出兩米,在整個自由市場上,大有高屋建瓴、鶴立雞群之勢。
一塊大匾,懸挂在滑輪拉門之上,五個魏碑體雕刻大字寫的是——“新潮服裝店”。
是店而非攤床,更令人肅然起敬,覺得店主不僅是位“爺”,簡直就是這個地方的“太爺”了!他的店使人聯想到印度電影《大篷車》中那輛大篷車,隻不過沒那般花哨。
天藍色的大房子裡,連衣裙、百褶裙、旗袍裙、西服裙、蝙蝠衫、T恤衫、意大利式襯衫應有盡有,标新立異,多為黃色。
淺黃、深黃、鵝黃、杏黃、金黃……貼有圓形号碼牌1、2、3、4、5……直至一百七十八。
店内居然鋪着地毯,一段鋁梯落地。
自門望去,但見店内顧客盈塞。
那店主舒适地坐在店前一張沙發裡,守着當做櫃台的辦公桌。
桌上放着一摞《服裝》雜志,雜志下壓住一張大紅紙的邊緣。
大紅紙上寫的是:買一件服裝,贈《服裝》雜志一期。
本期刊有國内服裝專家之預見性文章——一九八六年夏季流行色為黃色!!! 桌上還擺着暖瓶、保溫杯、打火機、“盾”牌美國香煙。
“你過來。
”“新潮服裝店”店主對兜售“長久審美價值”的小青年輕輕揚了下手,仿佛大亨招叫跑堂的。
小青年豈會怠慢?雙手捧着貓頭鷹标本,如同捧着全世界剩下的最後一頂王冠,立即颠颠地走将過去。
“什麼價?” “寫着呐……” “五十?不貴。
放下我仔細看看。
” 小青年心内暗喜,遵命将标本放穩在桌上。
“這麼多人,沒個識貨的!您若肯買,咱們還可以還還價……” “還什麼價?”“新潮服裝店”店主瞪了他一眼,“我不是說了不貴麼?” “那您就買了呗!往書架頂上一擺,家裡來了客人,顯得您多有審美情趣,多……” “少跟我耍嘴皮子!”“新潮服裝店”店主又瞧不大起地瞪了他一眼。
小青年很識相地緘口不言了。
那“白領——倒爺”雙手托起标本,看上看下,看左看右,如同經驗豐富的珠寶商辨别真僞。
“您看吧,一根羽毛也不缺!您能看出膛口在哪兒嗎?看不出來吧?這底座可是赤銅的呀!不是鉛的錫的鐵的刷層銅粉騙人。
那雙眼睛也不是玻璃球的……” 小青年忍不住又說起牛二賣刀、秦瓊當锏的話來。
“嗯。
做得是不錯。
我買啦!” “新潮服裝店”店主爽快地從衣兜裡掏出黑皮大錢包,拉開帶環飾的拉鍊兒,指頭尖兒上有特異功能似的,隻一夾,便不多不少整整兒夾出五張“大團結”,毫不猶豫地遞給小青年。
這時圍了些好奇的人。
“五十元買這,真是有錢沒處花啦!”一個倒提一隻肥鵝的胖女人小聲嘟哝着離去了。
“‘倒爺’們一個個腰纏萬貫,才不在乎幾十元錢呢!”一個腋下夾着把新掃帚的精瘦高挑的男人自言自語地附和着,也相跟那胖女人離去了,大概是兩口子。
“這年頭,賣什麼的都有,買什麼的都有!” “是啊,是啊,有賣的就有買的麼!” 好奇圍觀的人中,有兩位發表着似乎對這年頭不滿又似乎對這年頭挺稱意的暧昧言論。
小青年接了錢,轉身剛欲走開,猛聽一聲斷喝:“慢着!” 與“新潮服裝店”正對面,是一個賣衣服的攤床。
打那攤床後邊,繞出一位四十多歲的圓頭圓臉的漢子。
那攤床不幸,地盤兒占在“新潮服裝店”對面,恰應着了那句話——“不是冤家不對頭”,相比之下,冷冷清清,無人光顧,倒像是個賣破爛兒的,怪可憐見。
那漢子卻是位地道的漢子,五短身材結結實實。
他橫着膀子就跨了過來,在那小青年肩上重重拍了一巴掌,憋着股無名火氣沖沖地說:“别賣給他!賣給我!” 小青年有幾分懼怕亦有幾分為難地說:“那哪兒成啊,我已經收了他的錢啦!” 那漢子道:“收了退還他麼!他五十元買你的,我六十元買你的!” “開玩笑?” “屁話!不認不識的跟你開什麼玩笑?”漢子說着,也爽快地從兜裡掏出了一沓兒錢,全是“大團結”。
不足一千,也夠八百。
像撲克油子發牌似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視着小青年,手中飛快地将六張嶄新得嘎巴脆響的“大團結”抛甩在“新潮服裝店”店主那當做櫃台的桌面兒上。
小青年一見,急切地對“新潮服裝店”店主說:“哥兒們别見怪,我不賣給你,賣給他了!能多賣拾元我不幹,那我不成傻瓜蛋了麼!”就将已揣入衣兜的五十元掏出來放在桌上,随後将那漢子抛甩到桌上的六十元一總抓起,另手指着标本,對漢子說:“歸你啦!” 那漢子瞅着“新潮服裝店”店主得意洋洋地無聲一笑,伸出十指粗而短的雙手就去捧标本。
他的雙手還沒有觸摸到标本,被“新潮服裝店”店主一胳膊擋住了。
“新潮服裝店”店主盯了漢子一陣,轉而又盯了那小青年一陣,微微笑道:“他比我多給你十元,你就不賣給我,又賣給他了?那好,我再比他多給你二十元,你到底願意賣給誰吧?” 小青年一怔,大為懷疑地問:“您說話算話?” 他對“新潮服裝店”店主稱“您”,對那漢子稱“你”,足見在這種地方,他心裡也是有着“等級觀念”的。
“新潮服裝店”店主不回答,重新掏出黑皮大錢包,從容不迫地拉開帶環飾的拉鍊兒,兩根手指又像剛才那般靈巧地隻一夾,夾出一小沓錢來,也如同發撲克牌似的,刷刷刷迅速将錢抛甩桌面兒
那條脫了毛的顯然活了一大把年紀的老黃狗,是否當真受過偉大的巴甫洛夫教授的條件反射學說的嚴格訓練,不得而知。
也許就是條普通的看守農家院戶吃小孩巴巴的狗被主人教會了倚老賣老罷了。
而那“十三大妹子”竟知道蘇聯有個死了好幾十年的巴甫洛夫,可見學識“淵博”,并非一般鄉裡妹子。
兜售死貓頭鷹的那位憤世不嫉俗的小青年高喊什麼“審美價值”,則更不足為怪了。
“喂,賣貓頭鷹的,你站一下!” 小青年猛聽有人喚他站下,立即站下。
喚他的人,是位個體活動服裝店的店主。
三十五六歲年紀,見棱見角的長方臉刮得幹幹淨淨,腮幫子泛青。
着筆挺西裝,襯衫領子雪白,還系條紫紅色帶黑點兒的領帶。
那樣子全不像“倒爺”,卻像一位紳士。
俨然當今中國之“白領階級”一員似的。
再看他那活動服裝店,竟是一間全塑組合的天藍色的大房子,巧妙地載在一輛卡車上。
這就使它比所有的攤床都至少高出兩米,在整個自由市場上,大有高屋建瓴、鶴立雞群之勢。
一塊大匾,懸挂在滑輪拉門之上,五個魏碑體雕刻大字寫的是——“新潮服裝店”。
是店而非攤床,更令人肅然起敬,覺得店主不僅是位“爺”,簡直就是這個地方的“太爺”了!他的店使人聯想到印度電影《大篷車》中那輛大篷車,隻不過沒那般花哨。
天藍色的大房子裡,連衣裙、百褶裙、旗袍裙、西服裙、蝙蝠衫、T恤衫、意大利式襯衫應有盡有,标新立異,多為黃色。
淺黃、深黃、鵝黃、杏黃、金黃……貼有圓形号碼牌1、2、3、4、5……直至一百七十八。
店内居然鋪着地毯,一段鋁梯落地。
自門望去,但見店内顧客盈塞。
那店主舒适地坐在店前一張沙發裡,守着當做櫃台的辦公桌。
桌上放着一摞《服裝》雜志,雜志下壓住一張大紅紙的邊緣。
大紅紙上寫的是:買一件服裝,贈《服裝》雜志一期。
本期刊有國内服裝專家之預見性文章——一九八六年夏季流行色為黃色!!! 桌上還擺着暖瓶、保溫杯、打火機、“盾”牌美國香煙。
“你過來。
”“新潮服裝店”店主對兜售“長久審美價值”的小青年輕輕揚了下手,仿佛大亨招叫跑堂的。
小青年豈會怠慢?雙手捧着貓頭鷹标本,如同捧着全世界剩下的最後一頂王冠,立即颠颠地走将過去。
“什麼價?” “寫着呐……” “五十?不貴。
放下我仔細看看。
” 小青年心内暗喜,遵命将标本放穩在桌上。
“這麼多人,沒個識貨的!您若肯買,咱們還可以還還價……” “還什麼價?”“新潮服裝店”店主瞪了他一眼,“我不是說了不貴麼?” “那您就買了呗!往書架頂上一擺,家裡來了客人,顯得您多有審美情趣,多……” “少跟我耍嘴皮子!”“新潮服裝店”店主又瞧不大起地瞪了他一眼。
小青年很識相地緘口不言了。
那“白領——倒爺”雙手托起标本,看上看下,看左看右,如同經驗豐富的珠寶商辨别真僞。
“您看吧,一根羽毛也不缺!您能看出膛口在哪兒嗎?看不出來吧?這底座可是赤銅的呀!不是鉛的錫的鐵的刷層銅粉騙人。
那雙眼睛也不是玻璃球的……” 小青年忍不住又說起牛二賣刀、秦瓊當锏的話來。
“嗯。
做得是不錯。
我買啦!” “新潮服裝店”店主爽快地從衣兜裡掏出黑皮大錢包,拉開帶環飾的拉鍊兒,指頭尖兒上有特異功能似的,隻一夾,便不多不少整整兒夾出五張“大團結”,毫不猶豫地遞給小青年。
這時圍了些好奇的人。
“五十元買這,真是有錢沒處花啦!”一個倒提一隻肥鵝的胖女人小聲嘟哝着離去了。
“‘倒爺’們一個個腰纏萬貫,才不在乎幾十元錢呢!”一個腋下夾着把新掃帚的精瘦高挑的男人自言自語地附和着,也相跟那胖女人離去了,大概是兩口子。
“這年頭,賣什麼的都有,買什麼的都有!” “是啊,是啊,有賣的就有買的麼!” 好奇圍觀的人中,有兩位發表着似乎對這年頭不滿又似乎對這年頭挺稱意的暧昧言論。
小青年接了錢,轉身剛欲走開,猛聽一聲斷喝:“慢着!” 與“新潮服裝店”正對面,是一個賣衣服的攤床。
打那攤床後邊,繞出一位四十多歲的圓頭圓臉的漢子。
那攤床不幸,地盤兒占在“新潮服裝店”對面,恰應着了那句話——“不是冤家不對頭”,相比之下,冷冷清清,無人光顧,倒像是個賣破爛兒的,怪可憐見。
那漢子卻是位地道的漢子,五短身材結結實實。
他橫着膀子就跨了過來,在那小青年肩上重重拍了一巴掌,憋着股無名火氣沖沖地說:“别賣給他!賣給我!” 小青年有幾分懼怕亦有幾分為難地說:“那哪兒成啊,我已經收了他的錢啦!” 那漢子道:“收了退還他麼!他五十元買你的,我六十元買你的!” “開玩笑?” “屁話!不認不識的跟你開什麼玩笑?”漢子說着,也爽快地從兜裡掏出了一沓兒錢,全是“大團結”。
不足一千,也夠八百。
像撲克油子發牌似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視着小青年,手中飛快地将六張嶄新得嘎巴脆響的“大團結”抛甩在“新潮服裝店”店主那當做櫃台的桌面兒上。
小青年一見,急切地對“新潮服裝店”店主說:“哥兒們别見怪,我不賣給你,賣給他了!能多賣拾元我不幹,那我不成傻瓜蛋了麼!”就将已揣入衣兜的五十元掏出來放在桌上,随後将那漢子抛甩到桌上的六十元一總抓起,另手指着标本,對漢子說:“歸你啦!” 那漢子瞅着“新潮服裝店”店主得意洋洋地無聲一笑,伸出十指粗而短的雙手就去捧标本。
他的雙手還沒有觸摸到标本,被“新潮服裝店”店主一胳膊擋住了。
“新潮服裝店”店主盯了漢子一陣,轉而又盯了那小青年一陣,微微笑道:“他比我多給你十元,你就不賣給我,又賣給他了?那好,我再比他多給你二十元,你到底願意賣給誰吧?” 小青年一怔,大為懷疑地問:“您說話算話?” 他對“新潮服裝店”店主稱“您”,對那漢子稱“你”,足見在這種地方,他心裡也是有着“等級觀念”的。
“新潮服裝店”店主不回答,重新掏出黑皮大錢包,從容不迫地拉開帶環飾的拉鍊兒,兩根手指又像剛才那般靈巧地隻一夾,夾出一小沓錢來,也如同發撲克牌似的,刷刷刷迅速将錢抛甩桌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