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我是代表!”老隊長舉起拐棍向着兩個看守吼道。
“代表證呢?” 老隊長看看胸前,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高伯年、閻鴻喚陪同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登上了大橋。
領導們在閻鴻喚的引導下,先來到立功受獎隊伍面前,同市政工人代表一一握手。
閻鴻喚用眼在隊伍中尋找着楊建華,準備把楊建華介紹給中央領導同志,但怎麼也找不到。
昨天,他還特意關照曹永祥,一定要安排楊建華到主席台。
看來,曹永祥沒有按他的指示去做,他有些不快。
環線工程竣工,全線通車,并不意味着高伯年對二公司的問題放了手。
說不定什麼時候,高伯年就會把它端到常委會上去向自己發難。
閻鴻喚知道,在這個問題上一定會有一場官司,而能否打赢這場官司,将決定環郊公路開工的時間和整個道路改造工程能否按原計劃進行。
他專程跑趟北京,把中央,國務院的領導請來剪彩,不僅是為了鼓舞士氣,而且也想讓中央對道路改造工程的成就給予肯定,對工程中的做法給予認可。
這兩個目的達到了,他的官司就赢了。
他在北京,詳盡地把環線的建設情況做了彙報。
其中重點介紹了城市發展的規劃,道路改造工程資金籌集情況,搬遷中市民的支持,以及在工程建設中許許多多生動的事迹。
中央對閻鴻喚能用這樣短的時間,用這樣少的投資,完成了這樣一項工程浩大的城建項目十分感興趣。
前天,中央、國務院的領導同志一到,閻鴻喚先給中央書記處書記、副總理播放了環線工程之前,這條道路所占地的原貌,那擁擠狀況的錄像。
轉天,陪同他們沿環線走了一圈。
前後的對比,驚人的變化,給中央、國務院領導留下了鮮明、深刻的印象。
在領導同志下榻的賓館,副總理在與高伯年、閻鴻喚的交談中,給了建設工程十五個字的評語:高速度,高質量,高水平,投資少,效益大。
閻鴻喚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有了這十五個字,一切非難就立不住腳。
他做事不怕下面反對,對下面,他有招兒,就怕上面否定,那樣一切付之東流。
現在,他得到了肯定,下一步便可放手幹了,但他留意到高伯年态度仍有保留,高伯年要求剪彩之後單獨與中央書記處書記和副總理談一談。
談什麼,閻鴻喚無法知道,但他認為,高伯年肯定會涉及二公司“問題”。
因此,閻鴻喚特意打了個電話,囑咐曹永祥,務必讓楊建華參加今天的大會,準備把楊建華特别介紹給中央領導。
然而,楊建華卻不在立功受獎之列。
中央領導接見完立功人員代表之後,在主席台就座。
大會準備在九點鐘準時開始。
高伯年依舊穿着他那身隻有在重要場合才穿的西服,以表示他對今天大會的重視。
他緊挨在兩位中央領導的旁邊坐下來,不時用手帕輕輕擦擦額頭的虛汗。
最近他心情不大好,身體也就顯得欠佳,但這麼重要的場合,他還是一定要來的。
今天的大會由閻鴻喚講話,這是市委常委會決定的。
雖說高伯年當時同意了,心裡卻很别扭。
一般,這樣重要的講話,是應該由市委書記講的。
但常委們卻建議由閻鴻喚代表市委、市政府講話。
閻鴻喚不加推辭地接受了。
高伯年本來對這次講話有些猶豫,他不想對工程做明确表态,他對其中的很多做法不滿。
可是當他看見閻鴻喚那副理所當然接受講話任務的神态,又有幾分不快。
這無外乎拱手讓給了閻鴻喚又一次沽名釣譽的出風頭機會。
自己的猶豫正是閻鴻喚求之不得的。
特别是他聽說中央領導同志要來參加典禮儀式時,更加感到閻鴻喚完全是有意搶奪了這次擡高自己的機會。
所有參加會的人,都會認為這樣隆重的大會,由閻鴻喚講話,是特意安排的。
但常委會既然已經決定,也就不好再做更改。
他前天臨時決定,他不主持今天的大會,改由市政府秘書長主持,以此來降低典禮的規格,以免引起那些關心人事變動的人士的胡亂猜測。
同時,他又打電話指示市紀委調查團,立即向楊建華直接宣布停職的決定。
現在該到了攤牌的時候了,隻有撤了楊建華,二公司的問題才能徹底暴露出來。
也隻有查清二公司的問題,他與閻鴻喚之間的原則分歧,才能分清楚是非。
撤了楊建華,閻鴻喚就坐不住了。
閻鴻喚越反對,問題暴露也越清楚,這樣才有助于解決市裡的下屆班子問題。
講稿的内容也是經過市委常委讨論的,他隻提出兩條修改意見,一是不要把對環線工程的評價,說得太高,城市建設、市政交通隻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要因為對這方面的工作擡得過高,影響到在其他戰線工作的同志的情緒。
如果把全市人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這一方面上來,就破壞了全市工作的全局。
二是在談到經驗的時候,要首先突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政治思想工作的巨大作用,必須加上這樣一句話,“在堅持改革的同時,注意反對有些人以改革為幌子,搞不正之風,違反國家财政紀律和損害人民利益的歪風,及時消除了它們帶給施工隊伍的影響,從而使環線的高速度完工有了可靠的保證。
” 高伯年側眼看看閻鴻喚,見他正掏出講稿,準備講話。
就在這大會即将開始的時候,大會總指揮手中的無線電對講機,傳來了緊急呼叫聲。
“指揮部,我是北警戒線,我這裡告急,群衆都想接近大橋,請你再派兩個班增援。
” 警戒線之外的人群,禁不住後面不斷蜂擁而至的人潮沖擊,開始向警戒線壓去。
面對如此巨大的沖擊,警戒線向後退出了三十米。
“一定要頂住,一定要頂住。
你估計北線有多少人?”總指揮對着對話機講。
“說不清呀,如果不增加人,我們很難頂住,我們絕對頂不住了……” 總指揮的衣服頓時被汗水浸透了,他在四條警戒線上部署了兩個連的兵力,都沒能守住。
這位一直擔負全市性大會組織工作的市政府秘書長,預感到自己将犯下嚴重失職的錯誤。
西線告急,東線告急,北線眼看要突破,現在,他又從哪兒去調人……他負疚地把目光投向市長。
無線對講機傳出的聲音,高伯年和閻鴻喚都聽到了。
“鴻喚,這麼重大的事情,昨天,你應該周密布置一下,怎麼能出這種亂子?”高伯年立即表示出不滿。
這絕不是閻鴻喚粗心和缺乏經驗,而是他的心思沒用在這兒。
閻鴻喚确實沒有估計到群衆對通車典禮,懷有如此巨大的熱情。
“您的意見?……”閻鴻喚問高伯年。
高伯年看了一眼身邊的副總理,然後果斷地對閻鴻喚說:“肯定有壞人搗亂,讓保衛人員抓幾個人,制止住。
” “抓人?這怕不妥。
”閻鴻喚沒想到高伯年竟提出這種意見。
“不能抓人。
這是群衆的熱情,環線是全市人民建的,他們是道路和大橋的主人。
” 副總理表示贊同:“讓主人們進來吧。
今天不僅是環線通車的日子,也是‘五一’勞動節,我們應該和群衆一起來分享獲得勞動成果的喜悅。
” “那安全問題……”高伯年仍有些擔心。
“伯年同志放心吧。
”中央書記處書記笑了。
市政府秘書長下達了命令,除道路兩側和大橋各口的警戒人員外,其他警戒線全部撤除。
成千上萬的群衆沿着大道兩側的邊道,擁到大橋下面,頃刻間,光明橋的橋身四周,彙成一片沸騰的海洋。
萬家福和張義蘭随着人流來到大橋下面。
“義蘭,我家的屋子就在這。
”萬家福指指腳下的水泥地面。
“瞎說。
”張義蘭不信。
“你不信?我有參照物。
你看,對面那座黃山大樓,我們屋正對着那扇窗戶。
” “真的?”張義蘭興奮了,“快快找找我們家的地方,我們家正對着我哥要住的那套房子。
” 萬家福嘬嘬嘴,“将來能住黃山大樓倒不錯,守着光明橋,環境多好。
看來,怎麼變也是你哥這樣的人吃香。
” “你羨慕了?将來你也找個市領導當老丈人。
”義蘭撇撇嘴。
“我這個人才不圖當女婿沾光。
”萬家福搖搖頭,挺有氣派地說,“你看着吧,将來我一定要成個大實業家,花幾萬塊在這裡買套漂亮房子住。
” “做夢!” “做夢?你等着吧,也許三年,最多五年,它就不是夢!” 萬家福充滿着信心和自信。
他想達到什麼目的,就能達到,隻要有錢。
他現在當上了區政協委員,區個體勞動協會的副會長,已經具備了政治條件,下一步就該辦工廠了。
他凝視着堅實的橋墩,突然覺得自己的思維也形
“代表證呢?” 老隊長看看胸前,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高伯年、閻鴻喚陪同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登上了大橋。
領導們在閻鴻喚的引導下,先來到立功受獎隊伍面前,同市政工人代表一一握手。
閻鴻喚用眼在隊伍中尋找着楊建華,準備把楊建華介紹給中央領導同志,但怎麼也找不到。
昨天,他還特意關照曹永祥,一定要安排楊建華到主席台。
看來,曹永祥沒有按他的指示去做,他有些不快。
環線工程竣工,全線通車,并不意味着高伯年對二公司的問題放了手。
說不定什麼時候,高伯年就會把它端到常委會上去向自己發難。
閻鴻喚知道,在這個問題上一定會有一場官司,而能否打赢這場官司,将決定環郊公路開工的時間和整個道路改造工程能否按原計劃進行。
他專程跑趟北京,把中央,國務院的領導請來剪彩,不僅是為了鼓舞士氣,而且也想讓中央對道路改造工程的成就給予肯定,對工程中的做法給予認可。
這兩個目的達到了,他的官司就赢了。
他在北京,詳盡地把環線的建設情況做了彙報。
其中重點介紹了城市發展的規劃,道路改造工程資金籌集情況,搬遷中市民的支持,以及在工程建設中許許多多生動的事迹。
中央對閻鴻喚能用這樣短的時間,用這樣少的投資,完成了這樣一項工程浩大的城建項目十分感興趣。
前天,中央、國務院的領導同志一到,閻鴻喚先給中央書記處書記、副總理播放了環線工程之前,這條道路所占地的原貌,那擁擠狀況的錄像。
轉天,陪同他們沿環線走了一圈。
前後的對比,驚人的變化,給中央、國務院領導留下了鮮明、深刻的印象。
在領導同志下榻的賓館,副總理在與高伯年、閻鴻喚的交談中,給了建設工程十五個字的評語:高速度,高質量,高水平,投資少,效益大。
閻鴻喚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有了這十五個字,一切非難就立不住腳。
他做事不怕下面反對,對下面,他有招兒,就怕上面否定,那樣一切付之東流。
現在,他得到了肯定,下一步便可放手幹了,但他留意到高伯年态度仍有保留,高伯年要求剪彩之後單獨與中央書記處書記和副總理談一談。
談什麼,閻鴻喚無法知道,但他認為,高伯年肯定會涉及二公司“問題”。
因此,閻鴻喚特意打了個電話,囑咐曹永祥,務必讓楊建華參加今天的大會,準備把楊建華特别介紹給中央領導。
然而,楊建華卻不在立功受獎之列。
中央領導接見完立功人員代表之後,在主席台就座。
大會準備在九點鐘準時開始。
高伯年依舊穿着他那身隻有在重要場合才穿的西服,以表示他對今天大會的重視。
他緊挨在兩位中央領導的旁邊坐下來,不時用手帕輕輕擦擦額頭的虛汗。
最近他心情不大好,身體也就顯得欠佳,但這麼重要的場合,他還是一定要來的。
今天的大會由閻鴻喚講話,這是市委常委會決定的。
雖說高伯年當時同意了,心裡卻很别扭。
一般,這樣重要的講話,是應該由市委書記講的。
但常委們卻建議由閻鴻喚代表市委、市政府講話。
閻鴻喚不加推辭地接受了。
高伯年本來對這次講話有些猶豫,他不想對工程做明确表态,他對其中的很多做法不滿。
可是當他看見閻鴻喚那副理所當然接受講話任務的神态,又有幾分不快。
這無外乎拱手讓給了閻鴻喚又一次沽名釣譽的出風頭機會。
自己的猶豫正是閻鴻喚求之不得的。
特别是他聽說中央領導同志要來參加典禮儀式時,更加感到閻鴻喚完全是有意搶奪了這次擡高自己的機會。
所有參加會的人,都會認為這樣隆重的大會,由閻鴻喚講話,是特意安排的。
但常委會既然已經決定,也就不好再做更改。
他前天臨時決定,他不主持今天的大會,改由市政府秘書長主持,以此來降低典禮的規格,以免引起那些關心人事變動的人士的胡亂猜測。
同時,他又打電話指示市紀委調查團,立即向楊建華直接宣布停職的決定。
現在該到了攤牌的時候了,隻有撤了楊建華,二公司的問題才能徹底暴露出來。
也隻有查清二公司的問題,他與閻鴻喚之間的原則分歧,才能分清楚是非。
撤了楊建華,閻鴻喚就坐不住了。
閻鴻喚越反對,問題暴露也越清楚,這樣才有助于解決市裡的下屆班子問題。
講稿的内容也是經過市委常委讨論的,他隻提出兩條修改意見,一是不要把對環線工程的評價,說得太高,城市建設、市政交通隻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要因為對這方面的工作擡得過高,影響到在其他戰線工作的同志的情緒。
如果把全市人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這一方面上來,就破壞了全市工作的全局。
二是在談到經驗的時候,要首先突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政治思想工作的巨大作用,必須加上這樣一句話,“在堅持改革的同時,注意反對有些人以改革為幌子,搞不正之風,違反國家财政紀律和損害人民利益的歪風,及時消除了它們帶給施工隊伍的影響,從而使環線的高速度完工有了可靠的保證。
” 高伯年側眼看看閻鴻喚,見他正掏出講稿,準備講話。
就在這大會即将開始的時候,大會總指揮手中的無線電對講機,傳來了緊急呼叫聲。
“指揮部,我是北警戒線,我這裡告急,群衆都想接近大橋,請你再派兩個班增援。
” 警戒線之外的人群,禁不住後面不斷蜂擁而至的人潮沖擊,開始向警戒線壓去。
面對如此巨大的沖擊,警戒線向後退出了三十米。
“一定要頂住,一定要頂住。
你估計北線有多少人?”總指揮對着對話機講。
“說不清呀,如果不增加人,我們很難頂住,我們絕對頂不住了……” 總指揮的衣服頓時被汗水浸透了,他在四條警戒線上部署了兩個連的兵力,都沒能守住。
這位一直擔負全市性大會組織工作的市政府秘書長,預感到自己将犯下嚴重失職的錯誤。
西線告急,東線告急,北線眼看要突破,現在,他又從哪兒去調人……他負疚地把目光投向市長。
無線對講機傳出的聲音,高伯年和閻鴻喚都聽到了。
“鴻喚,這麼重大的事情,昨天,你應該周密布置一下,怎麼能出這種亂子?”高伯年立即表示出不滿。
這絕不是閻鴻喚粗心和缺乏經驗,而是他的心思沒用在這兒。
閻鴻喚确實沒有估計到群衆對通車典禮,懷有如此巨大的熱情。
“您的意見?……”閻鴻喚問高伯年。
高伯年看了一眼身邊的副總理,然後果斷地對閻鴻喚說:“肯定有壞人搗亂,讓保衛人員抓幾個人,制止住。
” “抓人?這怕不妥。
”閻鴻喚沒想到高伯年竟提出這種意見。
“不能抓人。
這是群衆的熱情,環線是全市人民建的,他們是道路和大橋的主人。
” 副總理表示贊同:“讓主人們進來吧。
今天不僅是環線通車的日子,也是‘五一’勞動節,我們應該和群衆一起來分享獲得勞動成果的喜悅。
” “那安全問題……”高伯年仍有些擔心。
“伯年同志放心吧。
”中央書記處書記笑了。
市政府秘書長下達了命令,除道路兩側和大橋各口的警戒人員外,其他警戒線全部撤除。
成千上萬的群衆沿着大道兩側的邊道,擁到大橋下面,頃刻間,光明橋的橋身四周,彙成一片沸騰的海洋。
萬家福和張義蘭随着人流來到大橋下面。
“義蘭,我家的屋子就在這。
”萬家福指指腳下的水泥地面。
“瞎說。
”張義蘭不信。
“你不信?我有參照物。
你看,對面那座黃山大樓,我們屋正對着那扇窗戶。
” “真的?”張義蘭興奮了,“快快找找我們家的地方,我們家正對着我哥要住的那套房子。
” 萬家福嘬嘬嘴,“将來能住黃山大樓倒不錯,守着光明橋,環境多好。
看來,怎麼變也是你哥這樣的人吃香。
” “你羨慕了?将來你也找個市領導當老丈人。
”義蘭撇撇嘴。
“我這個人才不圖當女婿沾光。
”萬家福搖搖頭,挺有氣派地說,“你看着吧,将來我一定要成個大實業家,花幾萬塊在這裡買套漂亮房子住。
” “做夢!” “做夢?你等着吧,也許三年,最多五年,它就不是夢!” 萬家福充滿着信心和自信。
他想達到什麼目的,就能達到,隻要有錢。
他現在當上了區政協委員,區個體勞動協會的副會長,已經具備了政治條件,下一步就該辦工廠了。
他凝視着堅實的橋墩,突然覺得自己的思維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