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關燈
一 黎明時分,藍寶石般的天空漸漸呈現出柔和的淡藍色,天邊泛起一片紅雲,空氣裡彌漫着破曉時清新的霧氣和寒氣。

     楊建華做了一個深呼吸,清晨的曙光給人的心靈帶來一種充滿生機的感覺。

    他組織車輛和人力,連夜突擊,整整幹了一夜,把光明橋的施工現場清理得幹幹淨淨,此刻,一切就緒,他感到一種說不出的輕松。

     勞動,可以使人忘掉許多的不快。

    盡管,隻是暫時的忘記。

     昨天,市委檢查團團長,那個戴眼鏡的中年人,突然出現在工地上。

     “楊建華同志,工程進行得還順利吧?”他拍拍建華的肩膀,親熱地說。

     建華望望眼鏡的瘦長臉:“如果沒有人來插足,工程本來應該是很順利的。

    ” “啊……啊……這橋修得挺有氣魄的。

    ”眼鏡尴尬地笑着連連點着頭,然後又問,“現在還有什麼工作沒做嗎?” “你沒看見嗎,它竣工了,今天再連夜清理一下工地,迎接明日的通車典禮。

    怎麼,你是随便到這裡來看看,還是另有公事?” “哦,……建華同志,我想占用您一點時間,和你談談。

    ”眼鏡突然有點結巴。

     建華疑惑地看看他:“好吧。

    ” 走進工棚,眼鏡讓建華坐下,自己反客為主地倒了一杯水遞過去。

     “建華同志……你很辛苦啊。

    ”他在建華身邊坐下。

     建華喝了一口水,沒有說話。

     “我發現你幹什麼事情都還是有些魄力的……年輕人,有沖勁,這是好事。

    伯年同志平時也很贊賞青年人的這股子勁頭。

    可是……”眼鏡停頓了一下,看看建華,“可是這股子勁頭,也得看用在什麼地方。

    對上級的安排,咱們就不能硬頂。

    人家反映咱們有問題,不管怎麼說,你也應該允許查一查嘛,不查,咱們自己将來也說不清楚,是不是?” 建華放下水杯:“您有什麼事就直說吧。

    ” 眼鏡遲疑一下,把一份材料遞給建華。

     建華掃了一眼那材料。

     材料是打印的。

    上面赫然印着“關于建築二公司經理楊建華停職審查的決定”。

     “對于組織的決定,有什麼想法可以談談。

    把工作先跟副經理交代一下,我希望這一次,你能正确處理好這個問題。

    上次,你太不冷靜了。

    有問題,咱們通過這一次吸取教訓,如果沒問題,查查反而清楚,要正确對待……”這一次他語氣裡帶有長者的關切,和多少讓人感覺到的一絲同情。

     “按照組織程序,我的職務任免,應該是由局黨委來決定。

    ”建華把眼睛從材料上挪開,望着眼鏡,語氣盡量平靜地說。

     上次檢查團被市長、局長頂走後,艱巨的工程任務使他沒有空暇再想這件事,但他總覺得這件事沒有完,他無法預感等待他的是什麼。

    自己突然一夜之間置身于兩個矛盾的交點;或者被人當做一個改革的英雄,或者淪為一個罪人。

    并且,哪一種結果,都不是由他自己決定,而完完全全取決于他人的評判與争鬥。

     他現在迎來的是後一個結果。

     “市紀檢委有權決定。

    ” “一個月前就決定了?對吧?”楊建華冷笑了一聲。

     “當時考慮工程比較緊張……我們研究想……” 建華嘴角露出一絲嘲笑:“想卸磨再殺驢,對吧?” “你怎麼能這樣認識……”眼鏡又口吃了一下,“我們本想給你一次機會,但沒想到你還是堅持錯誤把獎金發了……你應該清楚,這個決定是怎樣造成的。

    ” “我不清楚!”楊建華覺得一股火氣直沖頭頂。

     “那就隻好等我們調查核實後再讓事實說話吧。

    ” 楊建華站起身,他不想再說什麼,橋已經建完,功過是非由人評說。

     他突然感到一陣輕松。

    人生畢竟給了他一個舞台。

    雖然隻是短短的七個月,但他覺得自己演得不錯,起碼是盡情地表演一番,而且表演得精疲力盡,此時退出舞台,又何嘗不是件樂事。

     曹局長打來個電話,通知他明天上主席台參加通車典禮,楊建華沒有說什麼,他沒有理由跟這個與他同樣勞累、同樣辛苦、同樣正直的上級發表自己的抗議。

    他知道他同樣給那個老頭惹了麻煩。

    他隻想大聲地罵一嗓子——— 他媽的! 楊建華面對着此刻已變得甯靜和空曠的大橋,真想把昨天在辦公室裡不便罵出的那一句“國罵”喊出來,讓這雄偉的大橋和大橋四周那鱗次栉比崛起的建築,一同發出回響。

     但他,隻是長長地吐了一口氣。

     “建華,那闆房還拆嗎?”一個年輕的施工隊長走到楊建華身邊。

     建華朝橋下望去,現在橋下四周,全部清理完畢,柏油地面被水沖刷得一塵不染,隻是在橋下留了一個施工時工人住的活動闆房。

     “不拆了。

    大夥兒兩天沒睡了,又不願意回家,想看看典禮儀式,我想讓他們在裡邊睡一會兒。

    這房子在橋下,不會影響大橋觀瞻的。

    你别忘了早點派車去接老隊長。

    ” 施工隊長應聲而去。

     建華又去闆棚看看睡覺的工人們,這才蹬上自行車回家。

     他急急地蹬着車,覺得路特别長。

    他惦着小蒙蒙的腿。

    工程期間,他離不開,多虧了家福、春生兩個人照應,他們在電話裡總是安慰他。

    現在,他可以什麼都不管了,他隻有一個念頭,回去好好照料兒子,就是跑遍全國所有的著名醫院,也要把兒子的病治好。

     樓門口,建華碰到了史春生。

     “回來了?” “總算完工了。

    ”楊建華下了車,一隻手握住春生的手,“多虧了你,忙前忙後的,我這個當爹的還……” “瞧你,咱們弟兄,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客氣了?”史春生拍拍建華的肩膀。

     “我過意不去。

    你在合資企業,又是個頭兒,請假不易,不知影響沒影響你?我其實應該回來,可是……” “越說越外道。

    其實我就請了三天假,其他都是家福和義蘭他倆照顧着。

    最近這些天,你那位來了,我們就沒再管什麼了。

    ” “誰?……”楊建華一愣。

     “人挺不錯的,你小子有眼力。

    ”春生羨慕地說。

     “誰呀?”建華越發莫名其妙。

     “你呀,别跟我裝相了。

    你總算苦去甜來,有個稱心的人啦,我呢……”他歎一口氣。

     “春生,又怎麼啦?”建華對史春生的話感到不解。

     “快上樓看孩子去吧。

    咱們回頭再聊,我有一肚子話想跟你叨叨呢。

    我先上班去啦。

    ” 楊建華鎖好車,直奔上樓。

     才清晨六點鐘,又是“五一”節休假,各家各戶都沒起床,樓裡靜悄悄的。

    為了不驚動鄰居,建華沒敲門,掏出鑰匙開了門。

     單元房裡一股暖烘烘的混濁氣味撲面而來,沒有外面的空氣清新,但卻讓他感到十分親切、熟悉。

    這是家裡特有的味兒,回到家了,兩個多月沒回來了,一種急不可待想見到母親、兒子的心情,使他沖動地推開裡屋門,直撲到床前。

     他愣住了。

     床上并排躺着三個人。

    母親、小蒙,還有一個竟是多日不見的肖玲。

     床上的人被他推門聲驚醒了。

    肖玲猛地坐起身,慌亂地望着他,窄小的背心裹着她年輕豐滿的胸脯。

    建華不由得把眼睛挪開,血帶着一種異樣的感覺,熱辣辣地湧到了臉上。

     “爸爸!”小蒙驚喜地叫着,兩隻手支撐着身子,像是要撲向父親。

     建華一把摟住小蒙,把他抱起來,使勁地在兒子的臉上吻着,硬硬的胡子茬紮得小蒙亂叫。

     楊元珍抹抹淚,坐起身,故意沉着臉斥說兒子:“野人,你還知道回家,心裡還知道有個兒子?” “媽,工程實在離不開呀,不信……您問問她。

    ”建華朝滿臉羞紅的肖玲看了一眼。

     楊元珍穿上衣服,嗔怪地笑:“一點規矩也不懂,也不知敲敲門就往裡闖。

    還不出去,我們娘仨要起床。

    ” 楊建華從床上抓起小蒙蒙的衣褲,把兒子抱到外間屋子裡。

     “小蒙,腿好些了嗎?”建華摸着兒子軟綿綿的雙腿。

     “爸,你看,腳趾能動了。

    ”小蒙蒙使足力氣動着腳趾給父親看,“也能站着了。

    ” “站一站,給爸爸看看。

    ”建華把兒子舉起來,輕輕地讓兒子的腳放在自己腿上。

     小蒙站了沒幾秒鐘就癱坐在父親腿上。

     建華眼睛一陣發酸。

     “肖阿姨天天背我去紮針。

    大夫說能治好,還說北京有個大夫會治。

    肖阿姨說等爸爸回來,她和爸爸一起帶我去北京。

    ” “對,爸爸和肖阿姨一定帶你去北京……肖阿姨好嗎?” “好,爸爸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