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裡。
左一個組,右一個團,端着放大鏡找毛病,跟在屁股後面抓辮子。
找不到,也要硬給人安上一條,抓住不放。
這麼做,能代表市委嗎?” 檢查團團長紅了臉:“市長,那……” “怎麼辦?撤回去。
改革的時代,我們黨的幹部首先要研究改革,支持改革,自身進行改革。
如果覺得這樣撤回去向上交不了差,那麼就到光明橋去,一邊幹一邊搞調查研究。
” 檢查團團長諾諾而回。
閻鴻喚在曹永祥身邊坐下,手伸向放在茶幾上的煙。
曹永祥一把摁住他的手,然後從文件櫃裡拿出兩條“大重九”香煙,遞給市長。
“女婿孝敬我的。
你給我解了圍,算我給你的提成。
” 閻鴻喚笑笑,不客氣地轉手遞給秘書。
“老曹,鳳凰橋工程剛結束時,就來了調查組,你怎麼不告訴我?” “告訴你,怕你為難。
市長和市委書記不能公開頂牛呀,那人心就亂了。
我不是跟你說過了嘛,我給自己留的後路隻有兩條,一條是進醫院,一條是進監獄。
現在還差得遠呢,天大的事我一人頂着。
” 閻鴻喚哈哈大笑起來:“我不也告訴過你,我的腦袋掖在了你的褲腰帶上,你完蛋,我也跑不了,陪着你一塊完蛋。
” 曹永祥擺擺手:“我的褲腰上不掖别人的腦袋,尤其你的腦袋值錢,更掖不得。
你這樣的人,群衆需要,市長的位子不能丢。
我官小,影響不了大局,不怕丢官,大不了提前幾個月離休,反正我曹永祥手下不能出冤死鬼。
” “謝謝。
”閻鴻喚感動地拍拍老局長的手,“說心裡話,來時我也猶豫,老高做了批示,我這個市長拗着勁兒幹,問題就複雜了。
但又有什麼法子?我是市長,就得履行市長的職責,但有人偏偏在你負責的事情上橫插一杠子,讓你欲罷不忍,欲幹不能。
黨政職責擾在一起,有些事就不好辦,相互一邊幹工作,一邊平衡黨政關系。
像走鋼絲,改革的步伐快不了。
” “這是個問題,我看遲早體制改革得考慮這個問題。
” “不談了。
走,咱們到光明橋工地看看去,慰問慰問施工工人。
我在位一天,就不能讓不幹的整幹的,不能叫站着幹活兒的全成了鬼,坐着養神兒的倒成了仙。
不管他檢查團撤不撤,我們去給工人們撐撐腰。
” 住在醫院,老隊長怎麼也不能安下心來,他埋怨自己病得不是時候,他住不慣病房。
守着大夫,治病方便,但心裡不舒坦,一天到晚憋得慌,病剛稍微見點輕,減下一個加号,他就吵着鬧着出了院。
呆在自己家裡,心裡照樣不踏實,躺也躺不住,吃也吃不下。
醫生一再囑咐,這種病,就得卧床休息,安心靜養。
養,他哪養得下去? 市裡不可能沒完沒了地建大橋,近幾年,像光明橋這樣規模的立體交叉橋怕是最後一座了。
十年,二十年以後是不是還要建,他不管。
那時,建與不建早與他無關了。
眼下,趕上這麼個機會,偏偏又在這當口病倒了。
全隊的人都建了兩座,他當師傅的卻隻撈上一座,這不等着讓人笑話?即使今後病好了,回隊裡說話都不硬氣。
一個個小青年還會把他這個師傅放在眼裡?他越想越上火,就是幹着急,沒辦法。
腎這玩藝管啥用,他不清楚,隻是害得他渾身無力,動彈不了。
腰眼上這麼點小毛病,硬是把他硬朗朗的身子骨搞垮了。
他天天聽廣播,看報紙,想知道些光明橋的動靜,可就在開工時聽到點消息,以後再沒動靜。
住院時,隊裡來人看他,說有人想整楊建華。
那天市裡來的調查組,就是調查建華問題的。
他聽了後悔了好幾天,自己真是老糊塗了,不頂用,替人家張羅了一個會。
這不是給人家炮膛裡裝火藥,打自己嗎?他耿直為人一輩子,從沒坑害過誰,快活到頭兒了,幫人整人,而且整的是建華,他的良心能好受? 難道建華被人整了?光明橋停工了?怎麼一點消息沒有。
這幾天,他就犯嘀咕,偷偷叫兒子到工地去打聽。
兒子回來告訴他,上面把隊裡的獎金給停了,工人都罵大街,他更呆不下去了。
死活也得到工地去,建華需要個幫手兒。
“你要想讓我多活兩天,就讓兒子把我送工地上去。
”他對老伴說。
“老東西,想去找死?工地不缺你個糟老頭兒,你也用不着學雷鋒。
病病歪歪到那去,幹也不能幹,礙手礙腳的,你以為還能圖人家說你個好?” 老伴一次次罵他,老頭兒仍是翻來覆去這麼幾句話。
他在老伴面前人變得固執了,話也變硬了。
守自己老婆過了一輩子,受氣不受氣放一邊,隻要進了家,他就覺得沒啥意思。
他願意在隊裡,願意有工程任務,願意實實在在幹點兒活。
别人把幹活當作受累受罪,他不,他覺得幹活兒是種安慰,是種樂趣。
别看他不會說不會道,徒弟們并不把他當回事,也沒少招惹他生氣。
但他自己清楚,他離不開這幫嘎小子,他從心眼裡喜愛他們。
尤其現在正建大橋,自己去了幹不了就不幹,在一邊看看也好。
在鳳凰橋施工中,他是施工指揮,但他看出來,建華比他強,招數也多。
如今不比從前了,施工用的盡是外國進口的先進機械,他過去使的那一套,眼下好多都用不上了。
他是不如年輕人了,就算出主意,也不一定比人家的法兒強,但有些技術活兒,他可以給指點指點,幫建華檢查檢查,不也頂點用?到了工地,住在工地,天天守着工程,看着大橋,沒有比這更讓他覺着痛快。
就是死在工地,也能死個痛快。
兒子見父親着了魔,整天愁眉緊鎖,茶飯不香,就勸母親:“媽,就讓爸去吧,得這種病的人,不能着急、生氣,氣順病好得快。
爸這人的脾氣您還不知道,他看着橋,比看着您高興。
” 老伴答應了。
轉天讓兒子借了輛手推車,把老頭子和行李卷一起拉到了工地。
老隊長出現在工地上,大家紛紛把他圍起來。
楊建華看到車上的行李,頓時明白了,他撥開人群把老隊長攙到工棚裡。
“師傅,您怎麼來了?病沒好,我可不同意您到這來。
” “你好狠心呀,你們在這兒幹,把師傅一個人扔在家裡,瞅都瞅不上,我就是死,能閉眼嗎?”老隊長笑呵呵地說,到了工地,他的心頓時敞亮了。
“我看您是信不過我們。
”楊建華挨着老隊長坐下。
“信得過,信得過。
”老頭兒惟恐建華誤會了,“工地上的空氣養人。
我在這兒不礙你們的事,也不給你們添亂,隻要讓我能在工地上蹓跶蹓跶,就比打針吃藥管事。
來,抽根煙,師傅請客。
” 老隊長叫兒子把自己的帆布包打開,拿出一條過濾嘴香煙,掰開,一盒盒地扔給在場的工人和技術人員。
“都别客氣,一人一盒。
師傅帶來了二十條呢。
全在行李裡裹着,一會兒打開分。
”老隊長神氣地說。
昨天夜裡,他悄悄央告老伴,給他一筆錢,買點好煙帶給大夥抽。
不發獎金了,這幫子小年輕,準會不高興。
他當隊長的不能委屈大夥。
老伴氣得罵他得寸進尺,剛掙了點獎金錢,就開始糟蹋錢。
公家的事公家管,她管不着。
他不敢再提,惹她翻了臉,興許明兒就去不成工地了。
他翻來覆去,在床上“烙餅”,長籲短歎。
他看見老伴也沒睡着,準是生他的氣,火消不下去。
誰知,天一亮,老伴翻身下地
左一個組,右一個團,端着放大鏡找毛病,跟在屁股後面抓辮子。
找不到,也要硬給人安上一條,抓住不放。
這麼做,能代表市委嗎?” 檢查團團長紅了臉:“市長,那……” “怎麼辦?撤回去。
改革的時代,我們黨的幹部首先要研究改革,支持改革,自身進行改革。
如果覺得這樣撤回去向上交不了差,那麼就到光明橋去,一邊幹一邊搞調查研究。
” 檢查團團長諾諾而回。
閻鴻喚在曹永祥身邊坐下,手伸向放在茶幾上的煙。
曹永祥一把摁住他的手,然後從文件櫃裡拿出兩條“大重九”香煙,遞給市長。
“女婿孝敬我的。
你給我解了圍,算我給你的提成。
” 閻鴻喚笑笑,不客氣地轉手遞給秘書。
“老曹,鳳凰橋工程剛結束時,就來了調查組,你怎麼不告訴我?” “告訴你,怕你為難。
市長和市委書記不能公開頂牛呀,那人心就亂了。
我不是跟你說過了嘛,我給自己留的後路隻有兩條,一條是進醫院,一條是進監獄。
現在還差得遠呢,天大的事我一人頂着。
” 閻鴻喚哈哈大笑起來:“我不也告訴過你,我的腦袋掖在了你的褲腰帶上,你完蛋,我也跑不了,陪着你一塊完蛋。
” 曹永祥擺擺手:“我的褲腰上不掖别人的腦袋,尤其你的腦袋值錢,更掖不得。
你這樣的人,群衆需要,市長的位子不能丢。
我官小,影響不了大局,不怕丢官,大不了提前幾個月離休,反正我曹永祥手下不能出冤死鬼。
” “謝謝。
”閻鴻喚感動地拍拍老局長的手,“說心裡話,來時我也猶豫,老高做了批示,我這個市長拗着勁兒幹,問題就複雜了。
但又有什麼法子?我是市長,就得履行市長的職責,但有人偏偏在你負責的事情上橫插一杠子,讓你欲罷不忍,欲幹不能。
黨政職責擾在一起,有些事就不好辦,相互一邊幹工作,一邊平衡黨政關系。
像走鋼絲,改革的步伐快不了。
” “這是個問題,我看遲早體制改革得考慮這個問題。
” “不談了。
走,咱們到光明橋工地看看去,慰問慰問施工工人。
我在位一天,就不能讓不幹的整幹的,不能叫站着幹活兒的全成了鬼,坐着養神兒的倒成了仙。
不管他檢查團撤不撤,我們去給工人們撐撐腰。
” 住在醫院,老隊長怎麼也不能安下心來,他埋怨自己病得不是時候,他住不慣病房。
守着大夫,治病方便,但心裡不舒坦,一天到晚憋得慌,病剛稍微見點輕,減下一個加号,他就吵着鬧着出了院。
呆在自己家裡,心裡照樣不踏實,躺也躺不住,吃也吃不下。
醫生一再囑咐,這種病,就得卧床休息,安心靜養。
養,他哪養得下去? 市裡不可能沒完沒了地建大橋,近幾年,像光明橋這樣規模的立體交叉橋怕是最後一座了。
十年,二十年以後是不是還要建,他不管。
那時,建與不建早與他無關了。
眼下,趕上這麼個機會,偏偏又在這當口病倒了。
全隊的人都建了兩座,他當師傅的卻隻撈上一座,這不等着讓人笑話?即使今後病好了,回隊裡說話都不硬氣。
一個個小青年還會把他這個師傅放在眼裡?他越想越上火,就是幹着急,沒辦法。
腎這玩藝管啥用,他不清楚,隻是害得他渾身無力,動彈不了。
腰眼上這麼點小毛病,硬是把他硬朗朗的身子骨搞垮了。
他天天聽廣播,看報紙,想知道些光明橋的動靜,可就在開工時聽到點消息,以後再沒動靜。
住院時,隊裡來人看他,說有人想整楊建華。
那天市裡來的調查組,就是調查建華問題的。
他聽了後悔了好幾天,自己真是老糊塗了,不頂用,替人家張羅了一個會。
這不是給人家炮膛裡裝火藥,打自己嗎?他耿直為人一輩子,從沒坑害過誰,快活到頭兒了,幫人整人,而且整的是建華,他的良心能好受? 難道建華被人整了?光明橋停工了?怎麼一點消息沒有。
這幾天,他就犯嘀咕,偷偷叫兒子到工地去打聽。
兒子回來告訴他,上面把隊裡的獎金給停了,工人都罵大街,他更呆不下去了。
死活也得到工地去,建華需要個幫手兒。
“你要想讓我多活兩天,就讓兒子把我送工地上去。
”他對老伴說。
“老東西,想去找死?工地不缺你個糟老頭兒,你也用不着學雷鋒。
病病歪歪到那去,幹也不能幹,礙手礙腳的,你以為還能圖人家說你個好?” 老伴一次次罵他,老頭兒仍是翻來覆去這麼幾句話。
他在老伴面前人變得固執了,話也變硬了。
守自己老婆過了一輩子,受氣不受氣放一邊,隻要進了家,他就覺得沒啥意思。
他願意在隊裡,願意有工程任務,願意實實在在幹點兒活。
别人把幹活當作受累受罪,他不,他覺得幹活兒是種安慰,是種樂趣。
别看他不會說不會道,徒弟們并不把他當回事,也沒少招惹他生氣。
但他自己清楚,他離不開這幫嘎小子,他從心眼裡喜愛他們。
尤其現在正建大橋,自己去了幹不了就不幹,在一邊看看也好。
在鳳凰橋施工中,他是施工指揮,但他看出來,建華比他強,招數也多。
如今不比從前了,施工用的盡是外國進口的先進機械,他過去使的那一套,眼下好多都用不上了。
他是不如年輕人了,就算出主意,也不一定比人家的法兒強,但有些技術活兒,他可以給指點指點,幫建華檢查檢查,不也頂點用?到了工地,住在工地,天天守着工程,看着大橋,沒有比這更讓他覺着痛快。
就是死在工地,也能死個痛快。
兒子見父親着了魔,整天愁眉緊鎖,茶飯不香,就勸母親:“媽,就讓爸去吧,得這種病的人,不能着急、生氣,氣順病好得快。
爸這人的脾氣您還不知道,他看着橋,比看着您高興。
” 老伴答應了。
轉天讓兒子借了輛手推車,把老頭子和行李卷一起拉到了工地。
老隊長出現在工地上,大家紛紛把他圍起來。
楊建華看到車上的行李,頓時明白了,他撥開人群把老隊長攙到工棚裡。
“師傅,您怎麼來了?病沒好,我可不同意您到這來。
” “你好狠心呀,你們在這兒幹,把師傅一個人扔在家裡,瞅都瞅不上,我就是死,能閉眼嗎?”老隊長笑呵呵地說,到了工地,他的心頓時敞亮了。
“我看您是信不過我們。
”楊建華挨着老隊長坐下。
“信得過,信得過。
”老頭兒惟恐建華誤會了,“工地上的空氣養人。
我在這兒不礙你們的事,也不給你們添亂,隻要讓我能在工地上蹓跶蹓跶,就比打針吃藥管事。
來,抽根煙,師傅請客。
” 老隊長叫兒子把自己的帆布包打開,拿出一條過濾嘴香煙,掰開,一盒盒地扔給在場的工人和技術人員。
“都别客氣,一人一盒。
師傅帶來了二十條呢。
全在行李裡裹着,一會兒打開分。
”老隊長神氣地說。
昨天夜裡,他悄悄央告老伴,給他一筆錢,買點好煙帶給大夥抽。
不發獎金了,這幫子小年輕,準會不高興。
他當隊長的不能委屈大夥。
老伴氣得罵他得寸進尺,剛掙了點獎金錢,就開始糟蹋錢。
公家的事公家管,她管不着。
他不敢再提,惹她翻了臉,興許明兒就去不成工地了。
他翻來覆去,在床上“烙餅”,長籲短歎。
他看見老伴也沒睡着,準是生他的氣,火消不下去。
誰知,天一亮,老伴翻身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