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總編向後捋了一下花白的頭發:“鴻喚同志,您真要組織這麼一場攻擊?恐怕要罵得你很被動。
” 閻鴻喚又笑了:“當然是真的。
群衆的罵聲,會使我們這些領導者頭腦清醒,堅定信心,鞭策我們在任期間為人民辦更多的事。
在任挨罵,總比卸任後挨罵好。
更重要的是,這罵聲一旦得到全市人民的共鳴,就會凝聚成一股力量,形成上下呼應,變成一種自覺自願的行動。
這樣,我們即将開工的環線工程就有了根本保證,我們需要的是這個。
” 在座的人這時才理解了市長的意圖。
“環線什麼時候動工?” “現在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現在,道路改造工程的風早就吹出去了,可據我了解,群衆聽了反應不大,認為這隻是建築部門、市政部門的事。
這不行,如果修條環形路這麼好辦,恐怕市政府早就辦了。
不僅僅是物力财力,更主要的需要群衆的理解和支持,需要群衆和我們一起動手掃除障礙。
大家的事,大家一起來辦,這個東風,靠你們借來,而且在整個工程進行過程中,都離不開這個東風。
你們先打好這場攻擊戰,然後市政府要公布改造市内交通,修建環城線的決定。
你們一年内有的是文章好做,保證東風不衰。
這件事辦好了,我代表人民感謝你們。
” 衆人領命而去。
閻鴻喚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中午他要組織一個宴會,現在還有一個多小時時間,他準備細細審定一下整個工程各級指揮人員的名單和施工力量部署。
總部署制定完畢,各路大将必須是強将。
四梁八柱,一根不能折。
首先是拆遷工作。
柳若晨的總指揮。
他不懷疑柳若晨的才華,但不放心他的指揮組織能力。
可拆遷工作由他負責是順理成章。
他要為柳若晨配備一個強手當副将,康克儉最合适。
他對這個人很賞識,康克儉人精明,能實幹,一把小九九裝在肚子,開會愛發個牢騷,讨價還價,輕易不吃虧,可犟雖犟,總比那些惟上是從,毫不考慮本單位利益,隻求個人在領導面前留個好印象的幹部稱職。
康克儉心裡裝着他的區。
這一次東市區面臨最重的拆遷任務。
僅一個普店街大居民區就有上千間民房和公共設施需要拆除。
康克儉當然又得叫了,但他叫歸叫,真攤到頭上任務,還沒有“熊”過,這是個實幹家。
現在給他壓一副拆遷工程副指揮的擔子,讓他自己向自己叫苦去吧,這家夥準有辦法。
另一個副手張義民,閻鴻喚還拿不太準。
他對這個年輕幹部還缺乏真正的了解。
他之所以給張義民這副擔子,一是因為他那天發現張義民談出許多好的想法,是個苗子。
應該給個機會,進一步培養鍛煉他。
艱巨的任務往往是出幹部的熔爐。
二是他把拆遷指揮部,有意安排成老中青梯隊,以便相互補充。
老柳缺乏魄力,而且這一階段思想不能集中,徐力裡的病,會使他分心,實際擔子落在康克儉一個人身上。
安排個年輕幹部會幫老康減輕些負擔。
他看出張義民很想表現自己,這種心情,他不反感,他以為這種願望是可貴的,想表現自己,把事情辦好,想挑擔子,想被重視是好事。
給他個表現自己的機會,他會拿出别人拿不出的精力和智慧,而這個正是目前所需要的。
閻鴻喚一級級地認真審查。
怪事。
市政二公司的經理人選居然報到市長這兒來定奪。
他注意地看了看名單,有兩個人選。
一個叫楊建華,他對這個在市政工程局大樓裡見過一面的年輕人有印象。
據說二公司很多硬任務都是他領導三隊奪的标。
局裡從民意測驗和各方面考察認為他應該提到經理位置上來,而且是局長曹永祥親自提名推薦的。
另一個人叫嚴克強,提他的理由很簡單,一是順理成章,由副轉正;二是,他是高伯年書記親自關照提議的幹部。
嚴克強的父親曾任原市委辦公廳主任。
無疑市政工程局之所以把公司經理人選上報,既表明了他們的傾向性,又表現了他們的不敢負責任。
哪兒來的這麼股壞風氣,上級領導提拔的人隻能保不能撤,隻能升不能降,這是什麼幹部路線?中國有多少有能力的組織人才因無法結識或不願意有意識地接近高級領導,而被他們的頂頭上司的嫉妒心和“武大郎開店”式的心理給埋沒了。
曹永祥是個善于調兵遣将的人,怎麼竟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得如此不敢負責? 他立即給曹局長挂了電話。
不出所料,組織部此舉曹永祥并不知道。
“組織工作是由黨委書記負責的。
”老曹解釋說。
“可二公司将來要接硬任務,這個擔子非楊建華挑不可。
”曹永祥的語氣有點情緒。
閻鴻喚立即明白了曹永祥的情緒所在。
用人的人沒有任用權,管任用的人卻不了解人。
他毫不猶豫地建議楊建華為經理:“關于用人、考察幹部關系涉及黨政分家、政體改革的問題,以後是要解決的。
”他告訴老曹,“但這次工程中一定要改變,你點将,出了問題,我兜着。
” 閻鴻喚接着又打了個電話給柳若晨,讓他召集整個拆遷辦公室人員會議,研究方案。
三天後市長辦公會專題研究。
這一切處理完,他看表十一點二十分,時間正好。
他要去鳳華飯店,今天他要為三十二個工業局的局長開一個别出心裁的“宴會”。
一點鐘,宴會結束。
他送走了客人,離下午的活動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
他準備在這兒停留半小時,找鳳華飯店總經理戴維商談一件事。
戴維把市長讓進自己簡陋的辦公室,這是他的LTT集團的工作習慣,最好的房間是客房,最差的房間才是工作人員的辦公室。
他知道,在中國開飯店,官方的支持是何等重要,他深感過去對中國國情了解甚少,因此他那套在七個國家取得成功的管理經驗,在中國卻運用得不太順手。
開業以來,生意很不景氣。
他有本事管理他的部屬,創出一流服務,但對賓館外面的事,卻一籌莫展。
這次,戴維想抓住機會,取得這位有權勢的市長先生的幫助。
鳳華主要接待外賓,而政府邀請的外賓下榻的選擇,決定權在中國官方。
“怎麼樣,開業以來有困難嗎?”閻鴻喚語氣親切,像是老朋友。
作為聞名于世的LTT管理集團的得力工作人員,戴維不能在中國,在他的管理之下,讓LTT出現失敗的記錄。
當合資的中美雙方決定聘請他管理之時,他就下決心迎接中國人松散、怠惰習氣的挑戰,然而在鳳華他感受到的比他預想的複雜情況更為複雜。
由于這座城市投資環境太差,外國人光顧此地的很少,昂貴的房價,中國人是無人問津的,整個飯店客房率不到百分之二十,卻有無數雙手伸向鳳華。
體委舉辦足球賽,要鳳華贊助,某協會搞大獎賽,要鳳華出基金;幾家報社走馬燈似的踏進經理室,商談廣告,電視台搞節目占用大廳,電台向他們拉廣告。
戴維沒想到鳳華的名字響徹這座城市,未能給他增添一個客人,反倒招來更多的人以更多的名義向他索要更多的錢。
戴維向市長訴說了他的苦惱。
閻鴻喚認真地聽完了他的叙述。
“我向你提兩條建議。
”閻鴻喚吸了一口煙,“中國有句老話,叫‘入鄉随俗’。
鳳華要搞好,首先,經營思想要變得靈活些。
鳳華星級高,國内沒有客人住得起,國外客人又少。
業務必然蕭條。
如果把鳳華分為内外客房,内客房面向國内,降低客房标準,可以開設新婚夫婦客房、農民客房、會議客房,服務标準低些也不要緊,總比閑置要好。
” “不行。
”戴維搖搖頭,“鳳華的标準絕不能降下來,這關系到飯店的聲譽,将會影響我們對各國大主顧的吸引力。
”“這當然由你自己再考慮。
但你可以在鳳華的中西餐廳上打點主意,别隻面對住宿的客人,對外開放嘛。
搞成全市第一家西餐廳,正宗的。
西餐有你們這塊牌子打響,中國人目前住店還住不起,吃飯卻還吃得起,越高級越有吸引力。
而且還可以同時開放你們的頂樓轉廳,讓中國客人光顧參觀,飽覽市容,再吃頓飯,這是一筆大收入。
” 戴維點點頭,對市長這一建議表示贊同,但這筆收入對于他這個負着四千萬美元欠款的總經理來說,還嫌太少了。
“市長先生,我還有一個請求,就是,今後市政府能否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客源問題,就是說,介紹客人。
” 閻鴻喚笑了:“我今天就是想跟總經理先生商量這件事情,不僅介紹一些客人,隻靠政府請來的客人太少,而且要争取不用請,就把客人引來。
” “哦?” “解決鳳華的症結關鍵在于改善市内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外商到市裡投資;改善市裡的自然環境,吸引更多的國外遊客,這兩條辦到了,鳳華的問題就解決了。
” 閻鴻喚向戴維描繪了即将開工的道路改造工程;老城區改建工程;古文化系統工程;城郊縣自然保護區維修工程;古長城修複工程和大型遊樂場與仿宋代名城的小城區建設工程…… 戴維異常興奮,市長說的這一切如果能實現,這座城市就會成為一個旅遊和投資熱點,鳳華必然會興旺。
“那麼,這些工程什麼時候動工,什麼時候竣工?” “等我把資金籌足了,就可以開工。
道路改造工程隻需要一年。
三年,我說的全部實現。
” “什麼,這太神速了。
這辦得到嗎?”戴維表示懷疑,雖然他是外行,也深知此系列工程的艱難,尤其是在中國,每做一件小事都不那麼容易,況且這種宏大的、根本性的工程。
“戴維先生,您來的時間還太短,對中國人的脾氣太不了解了。
中國人說到的,就能做到。
” “那太好了。
”戴維由衷地贊歎。
“今後,不管哪一家伸手,包括那些報社,你可以一律不給。
有什麼麻煩,你來找我。
你鳳華飯店的宣傳
” 閻鴻喚又笑了:“當然是真的。
群衆的罵聲,會使我們這些領導者頭腦清醒,堅定信心,鞭策我們在任期間為人民辦更多的事。
在任挨罵,總比卸任後挨罵好。
更重要的是,這罵聲一旦得到全市人民的共鳴,就會凝聚成一股力量,形成上下呼應,變成一種自覺自願的行動。
這樣,我們即将開工的環線工程就有了根本保證,我們需要的是這個。
” 在座的人這時才理解了市長的意圖。
“環線什麼時候動工?” “現在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現在,道路改造工程的風早就吹出去了,可據我了解,群衆聽了反應不大,認為這隻是建築部門、市政部門的事。
這不行,如果修條環形路這麼好辦,恐怕市政府早就辦了。
不僅僅是物力财力,更主要的需要群衆的理解和支持,需要群衆和我們一起動手掃除障礙。
大家的事,大家一起來辦,這個東風,靠你們借來,而且在整個工程進行過程中,都離不開這個東風。
你們先打好這場攻擊戰,然後市政府要公布改造市内交通,修建環城線的決定。
你們一年内有的是文章好做,保證東風不衰。
這件事辦好了,我代表人民感謝你們。
” 衆人領命而去。
閻鴻喚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中午他要組織一個宴會,現在還有一個多小時時間,他準備細細審定一下整個工程各級指揮人員的名單和施工力量部署。
總部署制定完畢,各路大将必須是強将。
四梁八柱,一根不能折。
首先是拆遷工作。
柳若晨的總指揮。
他不懷疑柳若晨的才華,但不放心他的指揮組織能力。
可拆遷工作由他負責是順理成章。
他要為柳若晨配備一個強手當副将,康克儉最合适。
他對這個人很賞識,康克儉人精明,能實幹,一把小九九裝在肚子,開會愛發個牢騷,讨價還價,輕易不吃虧,可犟雖犟,總比那些惟上是從,毫不考慮本單位利益,隻求個人在領導面前留個好印象的幹部稱職。
康克儉心裡裝着他的區。
這一次東市區面臨最重的拆遷任務。
僅一個普店街大居民區就有上千間民房和公共設施需要拆除。
康克儉當然又得叫了,但他叫歸叫,真攤到頭上任務,還沒有“熊”過,這是個實幹家。
現在給他壓一副拆遷工程副指揮的擔子,讓他自己向自己叫苦去吧,這家夥準有辦法。
另一個副手張義民,閻鴻喚還拿不太準。
他對這個年輕幹部還缺乏真正的了解。
他之所以給張義民這副擔子,一是因為他那天發現張義民談出許多好的想法,是個苗子。
應該給個機會,進一步培養鍛煉他。
艱巨的任務往往是出幹部的熔爐。
二是他把拆遷指揮部,有意安排成老中青梯隊,以便相互補充。
老柳缺乏魄力,而且這一階段思想不能集中,徐力裡的病,會使他分心,實際擔子落在康克儉一個人身上。
安排個年輕幹部會幫老康減輕些負擔。
他看出張義民很想表現自己,這種心情,他不反感,他以為這種願望是可貴的,想表現自己,把事情辦好,想挑擔子,想被重視是好事。
給他個表現自己的機會,他會拿出别人拿不出的精力和智慧,而這個正是目前所需要的。
閻鴻喚一級級地認真審查。
怪事。
市政二公司的經理人選居然報到市長這兒來定奪。
他注意地看了看名單,有兩個人選。
一個叫楊建華,他對這個在市政工程局大樓裡見過一面的年輕人有印象。
據說二公司很多硬任務都是他領導三隊奪的标。
局裡從民意測驗和各方面考察認為他應該提到經理位置上來,而且是局長曹永祥親自提名推薦的。
另一個人叫嚴克強,提他的理由很簡單,一是順理成章,由副轉正;二是,他是高伯年書記親自關照提議的幹部。
嚴克強的父親曾任原市委辦公廳主任。
無疑市政工程局之所以把公司經理人選上報,既表明了他們的傾向性,又表現了他們的不敢負責任。
哪兒來的這麼股壞風氣,上級領導提拔的人隻能保不能撤,隻能升不能降,這是什麼幹部路線?中國有多少有能力的組織人才因無法結識或不願意有意識地接近高級領導,而被他們的頂頭上司的嫉妒心和“武大郎開店”式的心理給埋沒了。
曹永祥是個善于調兵遣将的人,怎麼竟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得如此不敢負責? 他立即給曹局長挂了電話。
不出所料,組織部此舉曹永祥并不知道。
“組織工作是由黨委書記負責的。
”老曹解釋說。
“可二公司将來要接硬任務,這個擔子非楊建華挑不可。
”曹永祥的語氣有點情緒。
閻鴻喚立即明白了曹永祥的情緒所在。
用人的人沒有任用權,管任用的人卻不了解人。
他毫不猶豫地建議楊建華為經理:“關于用人、考察幹部關系涉及黨政分家、政體改革的問題,以後是要解決的。
”他告訴老曹,“但這次工程中一定要改變,你點将,出了問題,我兜着。
” 閻鴻喚接着又打了個電話給柳若晨,讓他召集整個拆遷辦公室人員會議,研究方案。
三天後市長辦公會專題研究。
這一切處理完,他看表十一點二十分,時間正好。
他要去鳳華飯店,今天他要為三十二個工業局的局長開一個别出心裁的“宴會”。
一點鐘,宴會結束。
他送走了客人,離下午的活動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
他準備在這兒停留半小時,找鳳華飯店總經理戴維商談一件事。
戴維把市長讓進自己簡陋的辦公室,這是他的LTT集團的工作習慣,最好的房間是客房,最差的房間才是工作人員的辦公室。
他知道,在中國開飯店,官方的支持是何等重要,他深感過去對中國國情了解甚少,因此他那套在七個國家取得成功的管理經驗,在中國卻運用得不太順手。
開業以來,生意很不景氣。
他有本事管理他的部屬,創出一流服務,但對賓館外面的事,卻一籌莫展。
這次,戴維想抓住機會,取得這位有權勢的市長先生的幫助。
鳳華主要接待外賓,而政府邀請的外賓下榻的選擇,決定權在中國官方。
“怎麼樣,開業以來有困難嗎?”閻鴻喚語氣親切,像是老朋友。
作為聞名于世的LTT管理集團的得力工作人員,戴維不能在中國,在他的管理之下,讓LTT出現失敗的記錄。
當合資的中美雙方決定聘請他管理之時,他就下決心迎接中國人松散、怠惰習氣的挑戰,然而在鳳華他感受到的比他預想的複雜情況更為複雜。
由于這座城市投資環境太差,外國人光顧此地的很少,昂貴的房價,中國人是無人問津的,整個飯店客房率不到百分之二十,卻有無數雙手伸向鳳華。
體委舉辦足球賽,要鳳華贊助,某協會搞大獎賽,要鳳華出基金;幾家報社走馬燈似的踏進經理室,商談廣告,電視台搞節目占用大廳,電台向他們拉廣告。
戴維沒想到鳳華的名字響徹這座城市,未能給他增添一個客人,反倒招來更多的人以更多的名義向他索要更多的錢。
戴維向市長訴說了他的苦惱。
閻鴻喚認真地聽完了他的叙述。
“我向你提兩條建議。
”閻鴻喚吸了一口煙,“中國有句老話,叫‘入鄉随俗’。
鳳華要搞好,首先,經營思想要變得靈活些。
鳳華星級高,國内沒有客人住得起,國外客人又少。
業務必然蕭條。
如果把鳳華分為内外客房,内客房面向國内,降低客房标準,可以開設新婚夫婦客房、農民客房、會議客房,服務标準低些也不要緊,總比閑置要好。
” “不行。
”戴維搖搖頭,“鳳華的标準絕不能降下來,這關系到飯店的聲譽,将會影響我們對各國大主顧的吸引力。
”“這當然由你自己再考慮。
但你可以在鳳華的中西餐廳上打點主意,别隻面對住宿的客人,對外開放嘛。
搞成全市第一家西餐廳,正宗的。
西餐有你們這塊牌子打響,中國人目前住店還住不起,吃飯卻還吃得起,越高級越有吸引力。
而且還可以同時開放你們的頂樓轉廳,讓中國客人光顧參觀,飽覽市容,再吃頓飯,這是一筆大收入。
” 戴維點點頭,對市長這一建議表示贊同,但這筆收入對于他這個負着四千萬美元欠款的總經理來說,還嫌太少了。
“市長先生,我還有一個請求,就是,今後市政府能否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客源問題,就是說,介紹客人。
” 閻鴻喚笑了:“我今天就是想跟總經理先生商量這件事情,不僅介紹一些客人,隻靠政府請來的客人太少,而且要争取不用請,就把客人引來。
” “哦?” “解決鳳華的症結關鍵在于改善市内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外商到市裡投資;改善市裡的自然環境,吸引更多的國外遊客,這兩條辦到了,鳳華的問題就解決了。
” 閻鴻喚向戴維描繪了即将開工的道路改造工程;老城區改建工程;古文化系統工程;城郊縣自然保護區維修工程;古長城修複工程和大型遊樂場與仿宋代名城的小城區建設工程…… 戴維異常興奮,市長說的這一切如果能實現,這座城市就會成為一個旅遊和投資熱點,鳳華必然會興旺。
“那麼,這些工程什麼時候動工,什麼時候竣工?” “等我把資金籌足了,就可以開工。
道路改造工程隻需要一年。
三年,我說的全部實現。
” “什麼,這太神速了。
這辦得到嗎?”戴維表示懷疑,雖然他是外行,也深知此系列工程的艱難,尤其是在中國,每做一件小事都不那麼容易,況且這種宏大的、根本性的工程。
“戴維先生,您來的時間還太短,對中國人的脾氣太不了解了。
中國人說到的,就能做到。
” “那太好了。
”戴維由衷地贊歎。
“今後,不管哪一家伸手,包括那些報社,你可以一律不給。
有什麼麻煩,你來找我。
你鳳華飯店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