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能寫會說的,不比我這個鄉巴佬強?他有功,現在又管着大事兒,我不願讓他落個不好聽的名聲,我想,離就離吧!……” 她摁了手印。

    婆婆知道後,哭得一天吃不下一碗粥,死活不讓她走。

    公公像頭碾磨的驢,急得在屋當中打轉轉,這些年,多虧了這個媳婦伺候老人,家裡地裡一天忙到晚,還給高家生了兩個兒子,這樣的媳婦,哪找?讓她走,天理不容呀。

     縣裡考慮到她是老支前模範,村幹部,也為着照顧她的生活和高伯年的名譽,很快就把她調到縣婦聯工作,剛安頓下來,楊德和就來了。

     “嫂子,我知道信兒晚了,要不,咋也不能讓他這樣幹。

    ” “别怪他,我自個兒同意的。

    ” “唉……”楊德和眼圈紅紅的。

     “往後,你得替我照看我的小原,我不疑他爹對他不好,就是怕後娘不疼他。

    ”想到兒子,她落了淚,不知兒子是跟着在城裡當幹部的爹好呢,還是跟娘在鄉下過好。

     “我接你進城住,找個事兒幹,住着城裡守着自己孩子就近了,想見了,就去一趟看看,以後,孩子大了,懂事了,不能不認自己的親娘。

    ” 她心動了,她想念兒子。

    而且,村裡人總是為了安慰她,罵上幾句高伯年,這讓她受不了。

    索性離開這兒,離得遠遠的,讓人忘了她,也忘了他。

     她悄悄地随楊德和進了城。

     鄉下人不知她到哪兒去了,久而久之,果真不再提她。

    而她在普店街一住就是三十多年,住白了頭發,住掉了牙,也對普店街這小屋、小院住出了感情。

     楊元珍走進自己門口的小廚房。

    這廚房是老楊親自推磚、和泥砌的。

    三十多年了,磚都糟了,頂上的木梁讓長年的雨水淋得朽了。

    建華幾次想翻蓋,她總不讓,還有老楊給買的那個腌菜壇子,寶貝似的放在櫃頂上,怕讓小蒙給打了。

     到城裡,一個鄉下的婦女,抱着個連路都不會走的孩子,又沒了經濟來源。

    她隐匿下落走了,高伯年應給的錢也拿不到了。

    那段日子,全靠老楊接濟。

    後來,他又幫她安排在小被服廠工作。

    生活上的難事,老楊全包了下來,修房,買煤,送糧,砌牆,……進了家就不歇手地幹這幹那。

    都姓楊,街坊四鄰們都以為老楊是建華的親舅舅。

     “德和,你也應該成個家了,老這樣照顧我們娘兒倆,耽誤了你。

    ”楊元珍心裡不忍,瞅個機會就勸他。

     “我成家幹啥?現在國内敵情這麼多,幹我這行的,還是單身方便。

    再說,你這兒不也是個家嘛。

    ” 她聽了心裡有點打鼓,又沒敢往深裡領會。

     在老楊的安排下,她見過幾次大兒子小原,遠遠地,悄悄地,像做賊一樣。

    每次從小原的幼兒園門口回到家,她就一陣陣心疼。

     “去見見老高,讓他以後安排個時間,你們娘兒倆好好見個面。

    ”楊德和勸她。

     她搖搖頭,她想兒子卻不願見到兒子的父親,離了婚,再見面就沒啥意思了。

    見面讓他為難,兒子如今認了别人為娘,再見到她,兒子小小的心裡會怎麼想? 她一個人默默咽下這口苦水。

     年三十,她備了一桌酒菜,楊德和坐下,一杯接着一杯,悶着頭不住地喝。

     她把住他的酒杯,不讓他喝了。

    他是公安分局局長,貪杯是要誤事兒的。

    平時,他頂多喝一杯,今兒雖說是年根兒下,也不能這樣可勁兒地喝呀。

     “沒,沒事兒……在部隊時一斤酒也喝過,不該幹公安,好多年不敢痛快地喝……個夠。

    ”他還是把一杯酒灌進了肚子。

     “你今天咋了,像是心裡有事兒?”她問。

     “大姐……”楊德和其實大她一歲,因為高伯年的緣故,一直稱她“嫂子”,後來,嫂子無從叫起了,進城後,便改稱“大姐”,“你說心裡話,是不是我接你來,反倒叫你心裡更難受?”他眼裡似乎有許多血絲。

     “哪兒的話?你還不是為我們娘倆好。

    ”她心裡發酸,淚水湧上了眼眶。

     “可你過的這叫啥日子,離他倒是近了,可又不是自己男人。

    還不如留在老家,心慢慢靜了,日子還可以重新開始。

    ” 她低下頭,悄悄抹了抹淚。

     “大姐……我們再改改稱呼吧,我和你一起過。

    ”楊德和突然站起身,緊緊攥住她的手。

     “不,不行……”她驚恐得下意識地掙脫了手,“他大舅,這萬萬使不得。

    ” 一時屋裡顯得好冷,她覺得上下牙都在不停地打顫。

    她愣了好一會兒,便轉身給歪在被垛上睡着了的小華脫衣蓋被。

     “大姐,你覺着我這個人不好,有歹心,是吧?”楊德和抽了一堆煙灰後,悶聲說。

     “不,你的心我看得真真的,我一輩子感激你。

    ” “那我剛才的話,又咋不行?” “他舅,你知道我的心思,又不知道我的心思。

    我不再嫁人了。

    過去,我老嘀咕你不成家是為了我們娘兒倆,我怕就怕這個,怕你糊塗。

    今天咱就把話說明了吧。

    他高伯年不認我,我認他,這輩子是他的人。

    再說,我是個鄉下婦女,城裡有的是會說會寫,長得又俊的閨女,你也該找個像模像樣兒的。

    ” 楊德和霍地站起身:“說心裡話,我羨慕過我們高營長。

    自打那次見到你,看到一個女人敢去抱敵人機槍,負那麼重的傷,爬五十裡路去找自個兒的丈夫。

    我就佩服你,認準你是世上最好的女人。

    我也想找一個,又哪兒去找,城裡這些酸文假醋的女人,我一個也看不上!” 他穿衣戴帽走到門口,又轉回身:“大姐,剛才算我說的混話,就算沒說,以後我們還照過去的關系處。

    ” 下個星期天,他又來了,沒事人一樣,笑呵呵地抱住小華,用胡子紮他的臉。

     可楊德和始終不成家。

     一九五六年,楊德和突然病倒了,躺在病床上,不住地咳血,醫生說,是肺結核晚期。

     楊元珍的心一下子揪緊了,她知道這是啥病。

     她每天到醫院去守着他,伺候他。

    楊德和對她一生有報不完的恩。

    她這條命是他給的。

    還有進城後的一切全靠他支撐着。

    她覺得對不住他。

    他給了她這麼多,但他又從她這兒得到了啥?啥也沒有。

    一個人活了一輩子,就這麼一個人走了嗎? “我接你到家去住吧。

    ”她對他說。

     他搖搖頭:“這病還是死在醫院吧,到哪去也是膩歪人的。

    ” “不怕。

    ”她輕聲說,“住到家裡,你想幹啥都依你。

    ”她抓住他幹枯的手,淚水滴在那手上。

     楊德和睜大眼睛,用灼熱的目光久久地望着她。

     “有你這句話,我啥也不需要了。

    今後,你自個兒帶着孩子更難了,我關照了區裡,盡量照顧你。

    遇事依靠黨和政府,也可以去找老高。

    ……大姐,我佩服你,你對得起老高,我從參加革命的第一天起就跟着老高幹,閉眼的時候,總算沒有做過對不起他的事。

    ” 楊德和去世了。

     建華長大了。

    他依稀記得小時候,生活中曾有一個用胡子紮他的臉、很威風的、當公安局長的舅舅。

    可他不知道,這是一個怎樣不尋常的舅舅。

     楊元珍呆呆地站在小廚房裡,看着那一磚一木。

    住進樓房,這廚房就得拆了,但她實在舍不得拆它。

     二 肖玲坐在局宣傳部的辦公室裡,等得有點不耐煩了。

     隔壁是局會議室,局長們正向局屬各單位的領導們傳達市政府準備修築環線路的決定,具體布置有關工程的準備工作。

     她看到楊建華也來了,并且知道楊建華之所以能參加這種會議,不單因為他是基層工程隊的副隊長,更主要的他是市政工程二公司的經理候選人。

    前天,在局黨委書記辦公室,她無意中在一份公司領導班子調整名單中看到了楊建華的名字。

     過去肖玲對人事上的事情毫不關心,她覺得這些事情與自己毫無關系,她一輩子也不會去負什麼責任,她連自己都駕馭不了,還能去管别人?她天生單純,複雜的人事關系聽起來常使她毛骨悚然。

    她完全憑表面直覺去判斷人的好、壞、真、僞。

    别人對她熱情,她也就對别人熱情,很少去想别人熱情的背後隐藏着什麼目的,因為她對任何人所持的态度都很少含着目的性。

    她對領導班子的變更也不像有些幹部那樣敏感,誰上誰下,有誰無誰,她從不走這份心思。

     但這次她卻對這份上報名單發生了興趣,楊建華的名字引起了她的特别注意。

     “是二公司三隊的那個楊建華嗎?”她問書記。

     “對。

    ” 肖玲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很高興,為領導終于承認了楊建華的才能而高興?她候在會議室旁的辦公室裡,希望散會時能遇見楊建華。

     門開了,局黨委副書記和一個中年人走進辦公室,副書記對她笑笑:“小肖,我們借你這屋随便聊聊。

    不礙事吧?” 肖玲:“沒事兒,我礙事兒嗎?” “沒事兒,哪兒有客趕主人的道理。

    ”副書記笑笑轉頭對中年人,“你接着說。

    ”然後坐在沙發上。

     中年人也在沙發上坐下:“我已經在公司會議上批評了楊建華包庇縱容流氓分子,袒護‘三種人’子弟的做法。

    您想想,陳寶柱算什麼人?他父親是市裡罪大惡極的造反派頭頭,這次打老隊長,明顯是一種報複行為。

    可楊建華卻對他如此包庇,這是極端錯誤的,所以我準備在全公司範圍開展一個整頓組織紀律的教育活動。

    另外再辦一個學習班,請各基層隊的副隊長參加,咱們系統基層隊的幹部文化水平太低,政治素養也差。

    三隊發生的事就是個典型例子。

    一方面縱容有劣迹的勞改釋放犯,另一方面教育方式是副隊長動手打人。

    确實看出了基層隊的素質。

    ” 肖玲本想離開辦公室,她覺得這種交涉場合,自己在場是不合适的,可聽到“楊建華”的名字,又禁不住留下了。

    “你對楊建華的分析是錯誤的,他是為了教育陳寶柱才動手的。

    ” 中年人轉過身:“哦,看來你很了解情況?” “當然,當時我看見了。

    你是誰?我比你有發言權。

    ” 副書記笑了:“小肖,你不認識他?這是二公司副經理嚴克強。

    ” 嚴克強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

    “做領導的要循循善誘,不能以拳頭施教,而且,打了人後又不肯處理,弄得老隊長至今不肯上班,這個問題就複雜了,後果太嚴重。

    ” “可是……”肖玲還想替楊建華辯解。

     副書記向她做了個手勢,示意她不要往下講了,然後,對嚴克強說:“關鍵要做通老隊長的工作,讓他上班。

    幾十年的老工人、老隊長了,要有點覺悟。

    另外,辦學習班的事,我看也可以,但為期要短。

    環線要開工了,不要影響了工程。

    ” “那我回去做個計劃,列個學習書目和講課題目,書記您可得給我們上一課呀,上次您給公司講的黨課,群衆反映深入淺出,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 副書記站起身,露出微笑:“我看時間是否允許吧,這件事,我再與書記碰一下。

    ” 嚴克強也站起來,握住副書記的手:“那麼,一言為定。

    您要是能來,學習班肯定會大有收效。

    ” 兩人離開了辦公室。

     肖玲坐不住了。

    她心急如焚,真想立刻見到楊建華,告訴他,她從來沒有為一個人這樣擔心過。

     時間近中午,會議才散。

    肖玲跑出辦公室望着從會議室走出來的人群。

     “楊……”終于看見楊建華露了面,便急忙喊住他。

     楊建華站住了,驚奇地望着肖玲:“星期天你還加班嗎?” 肖玲覺得自己忽然間心慌得不行。

    她從來在建華面前不敢随便逗笑,建華對她也向來沒有微笑。

     她鎮定了一下自己:“我想問問你,散會後有事沒有,我有點事想跟你談談。

    ” 建華看看表:“我得去老隊長家裡一趟,咱們另找時間。

    ” 肖玲趕緊接口:“不,我跟你一同去老隊長那裡。

    ”她有點緊張地望着建華,生怕他不同意。

     “也好。

    ” 他們一同走下樓梯。

     “老隊長為什麼不上班?”她問。

     “他對陳寶柱的警告處分不滿意,要求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