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
可是,“第三”不是他的目标。
他咬咬牙,還是沒有回去。
三年級時,正是三年困難時期的第一年。
他帶頭把自己的糧食定量壓減到二十四斤,男大學生的最低定量線。
食堂裡的菜越來越單調,量越來越少,油越來越見不到。
相反主食的花樣卻越來越多,個兒越變越大,越來越軟,兩頓饅頭,粗糠餅,高粱面撈面,黑豆面煎餅,“增量法”窩頭……他一頓隻能吃二三兩,不是一頓兩頓,一天兩天,而是一年兩年。
他常餓得兩眼冒金星,像水泡漲的面條一樣,浮腫了。
她發現了他的變化,開始每月送他三斤糧票。
他不要,她想出許多辦法,放在他枕下,夾在他書裡,悄悄塞到他的口袋裡。
她家裡每月給她寄的黃豆,都要分一半給他。
那時的黃豆就像珍貴的芝麻,補養了他,也救了他班裡一位得肝炎的同學。
而他家裡隻給他寄過一包山芋幹,他全給她當橡皮糖吃了,他與她像一對兄妹,在患難中相互體貼,他和“老鄉”的關系特殊起來了。
漸漸地,他發覺自己如果晚自習時沒見到她,心裡就像少了一半兒似的,情不自禁地跑到建築系女生宿舍去找她。
兩個系的同學開始哄他們,好心好意地開他們的玩笑。
“老閻對我們小徐是情深義長啊!”她宿舍的一位女生打趣地說,“什麼時候公開你們的秘密呀?” 可他們從沒在一起談過什麼“情話”,即使在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他們的談話也充滿了政治色彩,像那個時代所有的熱血學生一樣。
那天,他們漫步走出校門,朝頤和園方向走去。
正是春天,郊外田地裡,麥苗已經吐綠,散發着沁人的泥土芳香,醉人的景物,醉人的夜晚,夏天的風,使萬物生機盎然,也催動着春心勃發。
“《關于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總路線的建議》這篇文章讀了沒有?”閻鴻喚很想對徐力裡說點溫柔的話,可一張嘴,卻是談論當天的報紙。
“看了一半兒。
” “中蘇兩黨關系破裂了,社會主義陣營分裂看來不可避免。
”他沉重地說。
“真沒想到列甯締造的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會變修,我真為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的前途擔憂。
” “我覺得挺自豪。
我一直遺憾自己沒能參加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隻能做一名和平時期的黨員,現在終于能夠參加一場反修鬥争,也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閻鴻喚覺得自己年輕的身體裡流淌着一股熱血,他虔誠地相信自己将參加一場具有曆史意義的鬥争。
“可是,我們今天不能談點别的嗎?這兒的空氣多好聞哪?” “好。
”閻鴻喚收住了自己激昂的話題,他也覺得在這個甯靜的夜晚,難得有兩個人一起散步的時候,不該去議論那些火藥味的話題,可他又不知該說些什麼,他們這一代人是習慣以“工作”、“學習”的話題來談戀愛的。
“快畢業了,分配工作後,我們就不能像現在那樣天天見面了。
”她暗示着他,姑娘的心畢竟要細一些。
“我們可以采取另一種形式,照樣天天見面。
”他是聰明人,多次苦于無法找到向她表達情感的語言,今天她的話把機會牽到了他的面前。
“什麼形式?”她似乎是明知故問。
“……”他遲疑了一下,“結婚”兩個字終于吐出口來,“力裡,我們結婚吧,那樣就可以天天在一起了。
” 他停住腳,轉過身,雙眼定定地望着她。
她也望着他,忽然一行熱淚流出了眼眶,他慌了,有點不知所措地扶住她的肩膀:“你怎麼了?” 她倒在他懷裡,淚水打濕了他的衣領。
“出了什麼事?”他更慌了。
“我一直等着你這句話。
”她喃喃地發出一聲低語。
他的心被震顫了,雙臂把嬌小的姑娘緊緊攬在自己的懷裡,像一團火,熔化了他懷裡的姑娘。
粗大的樹幹,用背脊庇護住他們。
大樹和頤和園的紅牆,把他們關進了一個隻屬于兩個人的世界。
然而他們當時誰也不曾料到,等待着他們的同樣是分離的命運,而這一分離釀成了她一生的悲劇。
當時,他們隻是覺得自己永久性地擁抱住整個春天。
…… 閻鴻喚閉上眼睛,不出聲地歎了口氣。
每當他想起這段往事,他心裡就發痛。
懊悔、自責,常使他感到痛楚,倘若當時自己不是那樣過分的自尊,過分的褊狹,過分地看重那個其實并不存在的名分,一切就絕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妻子說得對,現在搞市政建設,他正需要她。
他知道她現在的身份———市政工程局的總工程師。
他也知道她在那裡,柳若晨副市長的妻子,住在黃山高層大樓裡。
但他一直沒有勇氣去見她。
有很多次機會,他們可以見到面,市政府制定道路改造工程計劃,召開規劃設計、工程技術方面的研讨會,她本來應該參加的,但三次會,她卻一次也沒來。
他清楚,這全是因為他,他召集、主持的會,她是不會來的。
難道需要市長親自去請她?對别的工程技術人員、專家學者,他完全可以這樣做。
對她,他絕不想這樣去做了。
為什麼? 他自己也弄不清楚。
世界上很多原因是不能深究的,他從來沒有深想過,他隻是惱火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纖細的、搞不清的情緒,這種情感絕不應屬于他閻鴻喚。
他隻想忘掉她。
閻鴻喚喘了一口粗氣,伸開手臂,把仍在黑暗中閃動眼睛注視着他的妻子一把摟在懷裡,把她摟得好緊,好疼。
三 一位參加過老山戰鬥的英雄對柳若晨說:激戰前的沉寂是最難熬的,最令人緊張,恨不得炮聲立刻就響,不然折磨得人的神經受不了。
一旦戰鬥打響,槍聲、炮聲連成一片,反倒什麼也不怕了,什麼都忘記了,什麼都不在乎了。
恨不得跳出戰壕,離開掩體,與敵人面對面、槍對槍,來個刺刀見紅,即使負傷、犧牲,也覺得痛快。
他此刻就在熬着,熬着激戰前夕令人窒息的沉寂。
“徐同志發現有人翻了她的東西。
她問我,我說沒有,起碼我沒翻。
她問我,是不是看到過您進去,我隻好說沒看見。
她很生氣。
柳同志,我敢保證我沒跟她說,可她不知怎麼會知道了,您……您可别怪罪我呀。
”秦阿姨緊張地、結結巴巴地拉住剛進門的柳若晨大驚失色地說着。
“沒關系,我跟她說。
”柳若晨安慰着秦阿姨。
“她出去了。
一會兒可能回來。
” 他回到自己的房間,等待她回來。
他用不光彩的手段,發現了她的秘密,待她問到他,他該怎樣解釋自己的窺視行為?可她怎麼會知道的,輕輕動了一下怎麼會留下痕迹?難道她在自己的門口、箱子、桌子上做了什麼标記不成?此刻,他的心情竟像前線戰士,等待一場即将開始的惡仗一樣緊張。
這幾天,柳若晨注意地觀察閻鴻喚在他面前的表情,他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閻鴻喚還是像以往一樣自信,堅毅。
有時用決斷來表現自己的不可抗拒;有時用诙諧來凝聚周圍和部屬的意志。
閻鴻喚像一個永
可是,“第三”不是他的目标。
他咬咬牙,還是沒有回去。
三年級時,正是三年困難時期的第一年。
他帶頭把自己的糧食定量壓減到二十四斤,男大學生的最低定量線。
食堂裡的菜越來越單調,量越來越少,油越來越見不到。
相反主食的花樣卻越來越多,個兒越變越大,越來越軟,兩頓饅頭,粗糠餅,高粱面撈面,黑豆面煎餅,“增量法”窩頭……他一頓隻能吃二三兩,不是一頓兩頓,一天兩天,而是一年兩年。
他常餓得兩眼冒金星,像水泡漲的面條一樣,浮腫了。
她發現了他的變化,開始每月送他三斤糧票。
他不要,她想出許多辦法,放在他枕下,夾在他書裡,悄悄塞到他的口袋裡。
她家裡每月給她寄的黃豆,都要分一半給他。
那時的黃豆就像珍貴的芝麻,補養了他,也救了他班裡一位得肝炎的同學。
而他家裡隻給他寄過一包山芋幹,他全給她當橡皮糖吃了,他與她像一對兄妹,在患難中相互體貼,他和“老鄉”的關系特殊起來了。
漸漸地,他發覺自己如果晚自習時沒見到她,心裡就像少了一半兒似的,情不自禁地跑到建築系女生宿舍去找她。
兩個系的同學開始哄他們,好心好意地開他們的玩笑。
“老閻對我們小徐是情深義長啊!”她宿舍的一位女生打趣地說,“什麼時候公開你們的秘密呀?” 可他們從沒在一起談過什麼“情話”,即使在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他們的談話也充滿了政治色彩,像那個時代所有的熱血學生一樣。
那天,他們漫步走出校門,朝頤和園方向走去。
正是春天,郊外田地裡,麥苗已經吐綠,散發着沁人的泥土芳香,醉人的景物,醉人的夜晚,夏天的風,使萬物生機盎然,也催動着春心勃發。
“《關于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總路線的建議》這篇文章讀了沒有?”閻鴻喚很想對徐力裡說點溫柔的話,可一張嘴,卻是談論當天的報紙。
“看了一半兒。
” “中蘇兩黨關系破裂了,社會主義陣營分裂看來不可避免。
”他沉重地說。
“真沒想到列甯締造的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會變修,我真為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的前途擔憂。
” “我覺得挺自豪。
我一直遺憾自己沒能參加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隻能做一名和平時期的黨員,現在終于能夠參加一場反修鬥争,也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閻鴻喚覺得自己年輕的身體裡流淌着一股熱血,他虔誠地相信自己将參加一場具有曆史意義的鬥争。
“可是,我們今天不能談點别的嗎?這兒的空氣多好聞哪?” “好。
”閻鴻喚收住了自己激昂的話題,他也覺得在這個甯靜的夜晚,難得有兩個人一起散步的時候,不該去議論那些火藥味的話題,可他又不知該說些什麼,他們這一代人是習慣以“工作”、“學習”的話題來談戀愛的。
“快畢業了,分配工作後,我們就不能像現在那樣天天見面了。
”她暗示着他,姑娘的心畢竟要細一些。
“我們可以采取另一種形式,照樣天天見面。
”他是聰明人,多次苦于無法找到向她表達情感的語言,今天她的話把機會牽到了他的面前。
“什麼形式?”她似乎是明知故問。
“……”他遲疑了一下,“結婚”兩個字終于吐出口來,“力裡,我們結婚吧,那樣就可以天天在一起了。
” 他停住腳,轉過身,雙眼定定地望着她。
她也望着他,忽然一行熱淚流出了眼眶,他慌了,有點不知所措地扶住她的肩膀:“你怎麼了?” 她倒在他懷裡,淚水打濕了他的衣領。
“出了什麼事?”他更慌了。
“我一直等着你這句話。
”她喃喃地發出一聲低語。
他的心被震顫了,雙臂把嬌小的姑娘緊緊攬在自己的懷裡,像一團火,熔化了他懷裡的姑娘。
粗大的樹幹,用背脊庇護住他們。
大樹和頤和園的紅牆,把他們關進了一個隻屬于兩個人的世界。
然而他們當時誰也不曾料到,等待着他們的同樣是分離的命運,而這一分離釀成了她一生的悲劇。
當時,他們隻是覺得自己永久性地擁抱住整個春天。
…… 閻鴻喚閉上眼睛,不出聲地歎了口氣。
每當他想起這段往事,他心裡就發痛。
懊悔、自責,常使他感到痛楚,倘若當時自己不是那樣過分的自尊,過分的褊狹,過分地看重那個其實并不存在的名分,一切就絕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妻子說得對,現在搞市政建設,他正需要她。
他知道她現在的身份———市政工程局的總工程師。
他也知道她在那裡,柳若晨副市長的妻子,住在黃山高層大樓裡。
但他一直沒有勇氣去見她。
有很多次機會,他們可以見到面,市政府制定道路改造工程計劃,召開規劃設計、工程技術方面的研讨會,她本來應該參加的,但三次會,她卻一次也沒來。
他清楚,這全是因為他,他召集、主持的會,她是不會來的。
難道需要市長親自去請她?對别的工程技術人員、專家學者,他完全可以這樣做。
對她,他絕不想這樣去做了。
為什麼? 他自己也弄不清楚。
世界上很多原因是不能深究的,他從來沒有深想過,他隻是惱火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纖細的、搞不清的情緒,這種情感絕不應屬于他閻鴻喚。
他隻想忘掉她。
閻鴻喚喘了一口粗氣,伸開手臂,把仍在黑暗中閃動眼睛注視着他的妻子一把摟在懷裡,把她摟得好緊,好疼。
三 一位參加過老山戰鬥的英雄對柳若晨說:激戰前的沉寂是最難熬的,最令人緊張,恨不得炮聲立刻就響,不然折磨得人的神經受不了。
一旦戰鬥打響,槍聲、炮聲連成一片,反倒什麼也不怕了,什麼都忘記了,什麼都不在乎了。
恨不得跳出戰壕,離開掩體,與敵人面對面、槍對槍,來個刺刀見紅,即使負傷、犧牲,也覺得痛快。
他此刻就在熬着,熬着激戰前夕令人窒息的沉寂。
“徐同志發現有人翻了她的東西。
她問我,我說沒有,起碼我沒翻。
她問我,是不是看到過您進去,我隻好說沒看見。
她很生氣。
柳同志,我敢保證我沒跟她說,可她不知怎麼會知道了,您……您可别怪罪我呀。
”秦阿姨緊張地、結結巴巴地拉住剛進門的柳若晨大驚失色地說着。
“沒關系,我跟她說。
”柳若晨安慰着秦阿姨。
“她出去了。
一會兒可能回來。
” 他回到自己的房間,等待她回來。
他用不光彩的手段,發現了她的秘密,待她問到他,他該怎樣解釋自己的窺視行為?可她怎麼會知道的,輕輕動了一下怎麼會留下痕迹?難道她在自己的門口、箱子、桌子上做了什麼标記不成?此刻,他的心情竟像前線戰士,等待一場即将開始的惡仗一樣緊張。
這幾天,柳若晨注意地觀察閻鴻喚在他面前的表情,他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閻鴻喚還是像以往一樣自信,堅毅。
有時用決斷來表現自己的不可抗拒;有時用诙諧來凝聚周圍和部屬的意志。
閻鴻喚像一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