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經驗有一條就是在經濟發展的規劃上,特别注重流通設施和道路網絡的現代化。
每到一座城市,看到人家美麗、整潔的市容,林立的高樓,通暢的大街,交叉的高速公路,我就想到,這座城市曾經有過一位傑出的設計師和出色的工程指揮,造福了城市。
而我這個市長又能對我的城市做些什麼?現在我們中國也在經濟起飛,各個城市似乎正在開展一場競賽。
幾乎所有的市長都是新的,魄力都很大。
各個城市的建設速度快得驚人,快得讓人坐不住。
改造道路,修建環線路不是我的獨家創造。
北京、天津、廣州都幹在前面了。
我閻鴻喚幹事從來沒有輸給誰的習慣。
我要領先,我要讓我領導的城市是最先進的城市,我的市民是最驕傲的市民。
不然,我枉做一任市長。
一個市長在任時不從事幾件宏大的事業,不能留下實實在在的業績,就愧對子孫萬代。
” 任素娟替激動的丈夫捋捋頭發:“你呀,也是快五十歲的人了,還改不了愛出風頭的毛病。
” “你胡說些什麼!”妻子說的“出風頭”三個字刺激了閻鴻喚,有些人用這個詞貶損過他,他很反感,想不到妻子也這樣說。
任素娟被丈夫的臉色懾住了,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閻鴻喚覺得自己有點兒過分了,便抓住妻子的一隻手,語氣緩和了下來,像是在自言自語:“中國人太缺乏表現自己的性格了,總是把冒尖、特殊看成是壞事,總愛一、二、三,齊步走,什麼都一樣才好,典型的大一統思想。
這往往是相互扯皮,互拉後腿的可悲結局。
現在中國在世界上到了該出出風頭的時候了。
搞改革,需要人出風頭,人人都出點風頭,事情就好辦多了。
現在是不幹的整幹的,懶的整勤的,坐在那兒的人看着幹活的人說‘出風頭’,真真豈有此理!……算了,快睡吧。
你也幫不了我什麼忙。
” 他松開她的手,再一次把燈拉滅。
妻子是了解他的,但她不該用這個詞兒來形容他。
他現在需要威信,需要樹立起在人民群衆中的威信,這是他事業成功的保證。
他的成功不是為個人,怎麼能簡單地說成是出個人風頭呢?“十年動亂”之後,不知什麼時候起,群衆對領導的認識出現了這樣一種看法:不幹,是心裡沒有群衆;幹,是為了個人野心。
為避免誤解,有損于形象,他反感用這個詞兒來形容自己的作為。
然而他又不得不在内心裡承認,妻子對他性格的概括又是準确的。
他不禁想起自己四十年前的一樁往事。
那年他剛九歲,是個頑皮、倔犟而又瘦弱單薄的農村孩子。
一條鐵路從他們村子經過,通向這座城市。
他站在鐵軌上,雙手叉腰,挺着露出條條肋骨的小胸脯,毫無懼色地瞪着迎面飛馳而來的火車。
三百米,二百米,一百米……火車撞翻了豎在鐵軌中央的一塊小木牌,呼嘯着向他鋪天蓋地地沖過來。
路基旁的孩子們吓得閉上眼睛,四處閃開,相信一個粉身碎骨、血肉模糊的慘景已經發生。
在這千鈞一發的刹那間,他一個骨碌,跳出鐵軌,滾下路基。
火車呼嘯着沖過他身邊,一股強勁的風吹亂了他的頭發,尖硬的石頭劃破了他的胳膊和膝蓋。
火車駛遠了,夥伴們才慢慢鎮定下來,明白了眼前發生的一切,歡呼着,雀躍着圍在他身邊。
他撣撣土爬起來,朝着一個比他高一頭的男孩子跷起大拇指:“你敢不敢?”大個男孩子退縮了。
這是一場競争,争當村子裡孩子們的“大王”。
昨天,大個男孩是在距火車頭八十米處跑開的,便大吹大擂。
他不服氣,今天把木牌豎在距離自己六十米處。
僅僅縮短了二十米,但這二十米足以使全村的孩子們魂飛膽破。
在膽量和意志的競賽中,他獲勝了。
四十年的光陰沖淡了許多的往事。
惟獨這件事閻鴻喚沒有忘記,這是他兒時向人生的一個小小挑戰,從小便鑄成了鋼一樣的性格。
“我知道我幫不了你什麼忙。
”她還沒有睡。
“你當基層幹部,我覺得我還能幫你出出主意,現在,我真感到跟不上趟了,我的文化水平太低了。
” “你想到哪兒去了,我不過随便說說,好讓你快點睡覺。
文化水平高,夫人就能參政了?工作上的事你甭管。
” “如果當初你娶的是她,也許對你能有幫助。
”她悄聲說。
“誰?你又想起什麼了?” “徐力裡呀,她是建築工程師,對你抓市政建設肯定會有幫助。
” “你今天是怎麼了?”他又開始煩躁起來。
怎麼了?這些日子,總有人向他提起徐力裡,一個該忘掉的名字,到北京,徐克同志提到徐力裡在搞工程方案,規劃局長提到徐力裡,現在和他生活了二十四年的任素娟又跟他提起她…… 清華大學的男生宿舍。
他把自個兒獨自關在屋裡補襪子。
他太好活動了,一雙襪子兩天前剛補過又破了。
好在自己的粗手能伺候自個兒的大腳,破了再補。
一個襪闆兒,一針一線地綴上襪底,他不怵。
在班裡他年齡最大,是惟一一個帶工資上學的調幹生,因為他是老大哥,系學生會改選時,由系黨總支提名,他入學半年後當了學生會主席。
他沒上過高中,可在大學中仍是一個小有名氣,有些影響的人物。
他雄辯的口才赢得了同學們的敬佩,他健康的體魄使運動場上的對手折服。
但他學習基礎差,尤其是數學很感吃力,機械專業的主要基礎課上不去可不行,于是,他埋頭在圖書館,他要拿下這個堡壘。
靠窗的座位幾乎成了他的專座,他幾乎每天晚上在那裡坐到閉館。
一天,閉館後,他照例收拾好書向外邊走。
“呃……”身後一個女聲似乎在喊他。
他轉過頭去,一個細高個兒的女孩子站在他身後,她穿一件白襯衫,毛藍背帶褲的膝蓋上打着兩個補丁。
“這是你的嗎?”她遞給他一張卡片,那是他摘錄的讀書卡。
“謝謝。
”他接過,順口問道,“你是哪個系的?” “建築系的,和你們機械系是鄰居。
”她說。
“你怎麼知道我是機械系的?” 她笑了,露出一排整齊的牙齒,細眉毛有點得意地一挑,“我當然知道了,我還知道你來自哪個城市。
” 他驚訝了。
她笑着解釋道:“我和你是老鄉呢。
” 這姑娘就是徐力裡。
從此,他們相識了。
圖書館,排隊買飯的隊列和禮堂,他發現他們原來有這麼多的機會共處于一個小的空間,他還發現她在人群中很出衆,很顯眼兒。
他們像老熟人一樣見面打招呼,點頭,微笑,問一些該問或根本不需要聽到回答的話:“吃飯去?”“又來看書了?”“這個電影怎麼樣?”“這段時間緊張嗎?”…… 暑假時,她問他:“我們一起回去吧?” “不,我想留在學校補習功課。
” 二年級暑假,她又問他:“數學成績上到班裡第三位了,還不回去嗎?” 她怎麼對他什麼都知道?原籍,在工廠時的綽号,評上勞模時剃了個光頭……包括這次考試
每到一座城市,看到人家美麗、整潔的市容,林立的高樓,通暢的大街,交叉的高速公路,我就想到,這座城市曾經有過一位傑出的設計師和出色的工程指揮,造福了城市。
而我這個市長又能對我的城市做些什麼?現在我們中國也在經濟起飛,各個城市似乎正在開展一場競賽。
幾乎所有的市長都是新的,魄力都很大。
各個城市的建設速度快得驚人,快得讓人坐不住。
改造道路,修建環線路不是我的獨家創造。
北京、天津、廣州都幹在前面了。
我閻鴻喚幹事從來沒有輸給誰的習慣。
我要領先,我要讓我領導的城市是最先進的城市,我的市民是最驕傲的市民。
不然,我枉做一任市長。
一個市長在任時不從事幾件宏大的事業,不能留下實實在在的業績,就愧對子孫萬代。
” 任素娟替激動的丈夫捋捋頭發:“你呀,也是快五十歲的人了,還改不了愛出風頭的毛病。
” “你胡說些什麼!”妻子說的“出風頭”三個字刺激了閻鴻喚,有些人用這個詞貶損過他,他很反感,想不到妻子也這樣說。
任素娟被丈夫的臉色懾住了,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閻鴻喚覺得自己有點兒過分了,便抓住妻子的一隻手,語氣緩和了下來,像是在自言自語:“中國人太缺乏表現自己的性格了,總是把冒尖、特殊看成是壞事,總愛一、二、三,齊步走,什麼都一樣才好,典型的大一統思想。
這往往是相互扯皮,互拉後腿的可悲結局。
現在中國在世界上到了該出出風頭的時候了。
搞改革,需要人出風頭,人人都出點風頭,事情就好辦多了。
現在是不幹的整幹的,懶的整勤的,坐在那兒的人看着幹活的人說‘出風頭’,真真豈有此理!……算了,快睡吧。
你也幫不了我什麼忙。
” 他松開她的手,再一次把燈拉滅。
妻子是了解他的,但她不該用這個詞兒來形容他。
他現在需要威信,需要樹立起在人民群衆中的威信,這是他事業成功的保證。
他的成功不是為個人,怎麼能簡單地說成是出個人風頭呢?“十年動亂”之後,不知什麼時候起,群衆對領導的認識出現了這樣一種看法:不幹,是心裡沒有群衆;幹,是為了個人野心。
為避免誤解,有損于形象,他反感用這個詞兒來形容自己的作為。
然而他又不得不在内心裡承認,妻子對他性格的概括又是準确的。
他不禁想起自己四十年前的一樁往事。
那年他剛九歲,是個頑皮、倔犟而又瘦弱單薄的農村孩子。
一條鐵路從他們村子經過,通向這座城市。
他站在鐵軌上,雙手叉腰,挺着露出條條肋骨的小胸脯,毫無懼色地瞪着迎面飛馳而來的火車。
三百米,二百米,一百米……火車撞翻了豎在鐵軌中央的一塊小木牌,呼嘯着向他鋪天蓋地地沖過來。
路基旁的孩子們吓得閉上眼睛,四處閃開,相信一個粉身碎骨、血肉模糊的慘景已經發生。
在這千鈞一發的刹那間,他一個骨碌,跳出鐵軌,滾下路基。
火車呼嘯着沖過他身邊,一股強勁的風吹亂了他的頭發,尖硬的石頭劃破了他的胳膊和膝蓋。
火車駛遠了,夥伴們才慢慢鎮定下來,明白了眼前發生的一切,歡呼着,雀躍着圍在他身邊。
他撣撣土爬起來,朝着一個比他高一頭的男孩子跷起大拇指:“你敢不敢?”大個男孩子退縮了。
這是一場競争,争當村子裡孩子們的“大王”。
昨天,大個男孩是在距火車頭八十米處跑開的,便大吹大擂。
他不服氣,今天把木牌豎在距離自己六十米處。
僅僅縮短了二十米,但這二十米足以使全村的孩子們魂飛膽破。
在膽量和意志的競賽中,他獲勝了。
四十年的光陰沖淡了許多的往事。
惟獨這件事閻鴻喚沒有忘記,這是他兒時向人生的一個小小挑戰,從小便鑄成了鋼一樣的性格。
“我知道我幫不了你什麼忙。
”她還沒有睡。
“你當基層幹部,我覺得我還能幫你出出主意,現在,我真感到跟不上趟了,我的文化水平太低了。
” “你想到哪兒去了,我不過随便說說,好讓你快點睡覺。
文化水平高,夫人就能參政了?工作上的事你甭管。
” “如果當初你娶的是她,也許對你能有幫助。
”她悄聲說。
“誰?你又想起什麼了?” “徐力裡呀,她是建築工程師,對你抓市政建設肯定會有幫助。
” “你今天是怎麼了?”他又開始煩躁起來。
怎麼了?這些日子,總有人向他提起徐力裡,一個該忘掉的名字,到北京,徐克同志提到徐力裡在搞工程方案,規劃局長提到徐力裡,現在和他生活了二十四年的任素娟又跟他提起她…… 清華大學的男生宿舍。
他把自個兒獨自關在屋裡補襪子。
他太好活動了,一雙襪子兩天前剛補過又破了。
好在自己的粗手能伺候自個兒的大腳,破了再補。
一個襪闆兒,一針一線地綴上襪底,他不怵。
在班裡他年齡最大,是惟一一個帶工資上學的調幹生,因為他是老大哥,系學生會改選時,由系黨總支提名,他入學半年後當了學生會主席。
他沒上過高中,可在大學中仍是一個小有名氣,有些影響的人物。
他雄辯的口才赢得了同學們的敬佩,他健康的體魄使運動場上的對手折服。
但他學習基礎差,尤其是數學很感吃力,機械專業的主要基礎課上不去可不行,于是,他埋頭在圖書館,他要拿下這個堡壘。
靠窗的座位幾乎成了他的專座,他幾乎每天晚上在那裡坐到閉館。
一天,閉館後,他照例收拾好書向外邊走。
“呃……”身後一個女聲似乎在喊他。
他轉過頭去,一個細高個兒的女孩子站在他身後,她穿一件白襯衫,毛藍背帶褲的膝蓋上打着兩個補丁。
“這是你的嗎?”她遞給他一張卡片,那是他摘錄的讀書卡。
“謝謝。
”他接過,順口問道,“你是哪個系的?” “建築系的,和你們機械系是鄰居。
”她說。
“你怎麼知道我是機械系的?” 她笑了,露出一排整齊的牙齒,細眉毛有點得意地一挑,“我當然知道了,我還知道你來自哪個城市。
” 他驚訝了。
她笑着解釋道:“我和你是老鄉呢。
” 這姑娘就是徐力裡。
從此,他們相識了。
圖書館,排隊買飯的隊列和禮堂,他發現他們原來有這麼多的機會共處于一個小的空間,他還發現她在人群中很出衆,很顯眼兒。
他們像老熟人一樣見面打招呼,點頭,微笑,問一些該問或根本不需要聽到回答的話:“吃飯去?”“又來看書了?”“這個電影怎麼樣?”“這段時間緊張嗎?”…… 暑假時,她問他:“我們一起回去吧?” “不,我想留在學校補習功課。
” 二年級暑假,她又問他:“數學成績上到班裡第三位了,還不回去嗎?” 她怎麼對他什麼都知道?原籍,在工廠時的綽号,評上勞模時剃了個光頭……包括這次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