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十五斤。
” “個兒大了點,跟你說過了,得買那一斤十三四個的,這麼大的,一斤也就十一個。
” “嫌大以後你自個兒買,人家送來的就這麼大,你不要?到自由市場上看看去,那雞蛋一斤頂多八九個。
” 萬老頭沒詞兒了。
他小心翼翼地把雞蛋一個個拿到明兒攤煎餅時用的小柳條筐裡。
他攤煎餅有三着偷手:一是量上,面裡兌水兌得稀,攤得薄;二是質上,綠豆面裡摻點兒白面、玉米面,而且比例越摻越大;三是在雞蛋上下功夫,一角二分買進的雞蛋賣一角九分,用個雞蛋就有七分的賺頭兒。
他算計着自個兒的煎餅攤地處位置好,早晚上下班的人流不斷線,尤其早晨很多人怕上班遲到,不敢進早點鋪去挨個兒買果子,便到他攤上來買煎餅果子吃,有的人還專愛吃這一口。
所以萬家的煎餅攤買賣興隆,不在乎質量不質量,每天都賺個二三十元錢,四季旱澇保收,沒有例外。
“早上廣播預報了,這兩天有暴雨,你看咱這門檻是不是得再加高點兒?”老伴兒不放心地看看那半尺高的水泥門檻。
“我看用不着。
雨水小進不來。
雨水大,一尺高都白搭,去年寶柱砌了一個高門檻,不照樣進水沒轍兒。
” 老兩口兒說是說,還是齊心合力把一袋袋豆面,怕水的東西全放到屋子裡搭的兩層小閣樓裡。
門砰地被推開了,萬家福興沖沖回來。
白襯衫濕透了,貼到身上。
進了門先奔水缸,一鐵瓢水咕咚咕咚進了肚,立刻又變成汗刷地從汗毛孔冒出來。
“都幾點了,才回家!天天晚上淨去幹嘛了?”萬老頭數落着兒子。
自打那天晚上他為兒子在胡同口瞎吹牛,打了兒子幾巴掌,兒子一連兩天沒再理他這個爹。
那巴掌重了,父親想,當着鄰居的面,打了他,他能不記恨?别看兒子蹲過大獄,面子照舊薄着呢。
今天,父親先開了口,這就等于主動向兒子賠不是。
一條褲子,少賺四元,準是怄氣呢,老是這麼怄下去,三百四百的就全跑了。
兒子抹抹嘴,沒吭聲,打開電扇吹風。
“明天鬧不好要下雨,旁邊屋那貨包墊起來沒有?不然雨下起來,灌進屋,貨可就全糟蹋了。
” 兒子還是沒吭聲。
家福媽怕兒子又把他爹惹急了,這老東西低次頭也不容易,趕緊說:“家福,你爸跟你說話呢,你聽見沒有?氣象預報報的可是暴雨,我看你還得墊高幾尺。
” 家福還是不吭氣。
他早摸透了父親的脾氣。
他來了火,你别理他,來悶的,他就服軟了。
“我是為你好,你個孩子家懂嘛!我可是經過的事多了,辦事要牢靠,聽老的話,吃不了虧,不然,你闖了禍,受一輩子罪。
”萬老頭忍不住,還是想與兒子說話。
“為我好,就别管我。
”家福終于接了話茬子,他聽出父親的話頭子軟了。
“看準了屁!國家的政策你有準兒,賣煎餅,搞點小買賣,什麼時候不讓幹了就收攤。
本錢小,吃不了大虧。
你賣他買,兩方便。
不偷,不搶,不剝削誰。
辦工廠行嗎?你一個人幹不了,就得雇人。
雇人,你就得養活他,人家還得說你剝削他,這不明擺着的事嘛。
今天國家允許,明天就不見得,工廠大了,來個公私合營,過幾天又沒收,你不信等着瞧。
幾年工夫搭進去不算,你投的幾萬塊也得白搭進去。
一分錢收不回來,收回來的就是一頂剝削分子的大帽子。
” “我認了。
”家福悶聲悶氣地說。
“我不認。
”家福爹比兒子的聲音高八度,“一分錢不許動!” “那,咱們分家!我掙的那份歸我,你沒權幹涉!”家福也硬了起來。
父親打他從來是當着外人打給别人看,以顯示他做父親的威嚴,在家可從不碰他一個手指頭。
“混賬!家裡哪兒有錢?!”萬老頭這話是嚷給别人聽的,對門寶柱媽癱在床上,耳朵可沒聾。
她要聽見了讓寶柱知道了可不是鬧着玩的。
那小子不是東西,真要起了賊心,能連窩端了你。
他趕緊壓低聲音,“你小子死了心,我活着,你就一分錢拿不走。
” “算了吧您,血汗錢?我辦工廠賺錢比您賺得幹淨,賠錢賠個心甘情願。
”家福笑着瞥瞥他父親。
“我賺的錢怎麼不幹淨?你說!你個小混賬,小王八蛋!給我滾!”萬老頭最怕人說他買賣不地道。
沒想到外人沒說他,兒子卻拿這話來戳他心窩,他火了。
萬家福拍拍屁股起身出去,今天反正說不通了。
做買賣,雖然賺頭大,但他總覺着不光彩。
人家生産出來的東西,你去折騰,從中賺錢,這錢掙得不硬氣。
父親那種賺法更沒勁兒。
他要生産産品,要看着那些沒用的材料在他手裡變成搶手的商品。
但父親的話,不是沒有道理。
私人企業,雇工不可避免,剝削也無法擺脫。
他卻想擺脫,先按股份分工,等投資收回了,再繳還股東,讓工人們都成為股東,再研究制定新的分配方案。
比如上繳完國家稅收,扣除生産基金,剩餘利潤一律采用崗位工資加利潤提成獎分掉,真正做到按勞取酬。
他隻掌握生産資料的使用權,所有權自然過渡到集體所有制,每個工人都是工廠的主人,這樣或許能擺脫那兩個可怕的字?他腦子裡出現一個烏托邦。
但最關鍵的問題是政策會不會變,私人企業現在開了口,又能維持多久?他并不怕收歸國有。
真能收歸國有,還正說明他的企業幹得像回事兒了。
他擔心的是那頂帽子。
他可不願意幹個幾年、十幾年給頭上來頂剝削者的帽子戴。
“文革”期間,他家沒有被抄,就因父親是個體勞動者,頭上沒那頂帽子!可他從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開始,背上就有個無形的包袱,這全因為爺爺頭上有那頂帽子。
搞社會主義,今後還會不會有那種帽子?這個風險太大了。
政策不變,萬家福自信能成為當今中國一個财
” “個兒大了點,跟你說過了,得買那一斤十三四個的,這麼大的,一斤也就十一個。
” “嫌大以後你自個兒買,人家送來的就這麼大,你不要?到自由市場上看看去,那雞蛋一斤頂多八九個。
” 萬老頭沒詞兒了。
他小心翼翼地把雞蛋一個個拿到明兒攤煎餅時用的小柳條筐裡。
他攤煎餅有三着偷手:一是量上,面裡兌水兌得稀,攤得薄;二是質上,綠豆面裡摻點兒白面、玉米面,而且比例越摻越大;三是在雞蛋上下功夫,一角二分買進的雞蛋賣一角九分,用個雞蛋就有七分的賺頭兒。
他算計着自個兒的煎餅攤地處位置好,早晚上下班的人流不斷線,尤其早晨很多人怕上班遲到,不敢進早點鋪去挨個兒買果子,便到他攤上來買煎餅果子吃,有的人還專愛吃這一口。
所以萬家的煎餅攤買賣興隆,不在乎質量不質量,每天都賺個二三十元錢,四季旱澇保收,沒有例外。
“早上廣播預報了,這兩天有暴雨,你看咱這門檻是不是得再加高點兒?”老伴兒不放心地看看那半尺高的水泥門檻。
“我看用不着。
雨水小進不來。
雨水大,一尺高都白搭,去年寶柱砌了一個高門檻,不照樣進水沒轍兒。
” 老兩口兒說是說,還是齊心合力把一袋袋豆面,怕水的東西全放到屋子裡搭的兩層小閣樓裡。
門砰地被推開了,萬家福興沖沖回來。
白襯衫濕透了,貼到身上。
進了門先奔水缸,一鐵瓢水咕咚咕咚進了肚,立刻又變成汗刷地從汗毛孔冒出來。
“都幾點了,才回家!天天晚上淨去幹嘛了?”萬老頭數落着兒子。
自打那天晚上他為兒子在胡同口瞎吹牛,打了兒子幾巴掌,兒子一連兩天沒再理他這個爹。
那巴掌重了,父親想,當着鄰居的面,打了他,他能不記恨?别看兒子蹲過大獄,面子照舊薄着呢。
今天,父親先開了口,這就等于主動向兒子賠不是。
一條褲子,少賺四元,準是怄氣呢,老是這麼怄下去,三百四百的就全跑了。
兒子抹抹嘴,沒吭聲,打開電扇吹風。
“明天鬧不好要下雨,旁邊屋那貨包墊起來沒有?不然雨下起來,灌進屋,貨可就全糟蹋了。
” 兒子還是沒吭聲。
家福媽怕兒子又把他爹惹急了,這老東西低次頭也不容易,趕緊說:“家福,你爸跟你說話呢,你聽見沒有?氣象預報報的可是暴雨,我看你還得墊高幾尺。
” 家福還是不吭氣。
他早摸透了父親的脾氣。
他來了火,你别理他,來悶的,他就服軟了。
“我是為你好,你個孩子家懂嘛!我可是經過的事多了,辦事要牢靠,聽老的話,吃不了虧,不然,你闖了禍,受一輩子罪。
”萬老頭忍不住,還是想與兒子說話。
“為我好,就别管我。
”家福終于接了話茬子,他聽出父親的話頭子軟了。
“看準了屁!國家的政策你有準兒,賣煎餅,搞點小買賣,什麼時候不讓幹了就收攤。
本錢小,吃不了大虧。
你賣他買,兩方便。
不偷,不搶,不剝削誰。
辦工廠行嗎?你一個人幹不了,就得雇人。
雇人,你就得養活他,人家還得說你剝削他,這不明擺着的事嘛。
今天國家允許,明天就不見得,工廠大了,來個公私合營,過幾天又沒收,你不信等着瞧。
幾年工夫搭進去不算,你投的幾萬塊也得白搭進去。
一分錢收不回來,收回來的就是一頂剝削分子的大帽子。
” “我認了。
”家福悶聲悶氣地說。
“我不認。
”家福爹比兒子的聲音高八度,“一分錢不許動!” “那,咱們分家!我掙的那份歸我,你沒權幹涉!”家福也硬了起來。
父親打他從來是當着外人打給别人看,以顯示他做父親的威嚴,在家可從不碰他一個手指頭。
“混賬!家裡哪兒有錢?!”萬老頭這話是嚷給别人聽的,對門寶柱媽癱在床上,耳朵可沒聾。
她要聽見了讓寶柱知道了可不是鬧着玩的。
那小子不是東西,真要起了賊心,能連窩端了你。
他趕緊壓低聲音,“你小子死了心,我活着,你就一分錢拿不走。
” “算了吧您,血汗錢?我辦工廠賺錢比您賺得幹淨,賠錢賠個心甘情願。
”家福笑着瞥瞥他父親。
“我賺的錢怎麼不幹淨?你說!你個小混賬,小王八蛋!給我滾!”萬老頭最怕人說他買賣不地道。
沒想到外人沒說他,兒子卻拿這話來戳他心窩,他火了。
萬家福拍拍屁股起身出去,今天反正說不通了。
做買賣,雖然賺頭大,但他總覺着不光彩。
人家生産出來的東西,你去折騰,從中賺錢,這錢掙得不硬氣。
父親那種賺法更沒勁兒。
他要生産産品,要看着那些沒用的材料在他手裡變成搶手的商品。
但父親的話,不是沒有道理。
私人企業,雇工不可避免,剝削也無法擺脫。
他卻想擺脫,先按股份分工,等投資收回了,再繳還股東,讓工人們都成為股東,再研究制定新的分配方案。
比如上繳完國家稅收,扣除生産基金,剩餘利潤一律采用崗位工資加利潤提成獎分掉,真正做到按勞取酬。
他隻掌握生産資料的使用權,所有權自然過渡到集體所有制,每個工人都是工廠的主人,這樣或許能擺脫那兩個可怕的字?他腦子裡出現一個烏托邦。
但最關鍵的問題是政策會不會變,私人企業現在開了口,又能維持多久?他并不怕收歸國有。
真能收歸國有,還正說明他的企業幹得像回事兒了。
他擔心的是那頂帽子。
他可不願意幹個幾年、十幾年給頭上來頂剝削者的帽子戴。
“文革”期間,他家沒有被抄,就因父親是個體勞動者,頭上沒那頂帽子!可他從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開始,背上就有個無形的包袱,這全因為爺爺頭上有那頂帽子。
搞社會主義,今後還會不會有那種帽子?這個風險太大了。
政策不變,萬家福自信能成為當今中國一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