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又說:“我到重慶,也感到有的人對我冷淡。
一日無權,人人都嫌!也算是世态炎涼吧?有的人,你對他再好,他翻臉就能無情。
我頂反對這樣的人。
我是最講義氣、講交情、講信用的!嘯天兄,以後有什麼事要兄弟幫忙,說一句話就可以。
”說着,輕輕用右手拍拍胸脯。
童霜威見他說得誠懇,卻又感到對他無話可說,見他有些發喘,拿起茶幾上盤子裡的那一小玻璃管藥粉末往嘴裡倒。
玻璃管敲在牙齒上發出輕輕脆響的“托托”聲,白色藥粉都倒在舌上了,用開水“咕嘟咕嘟”吞服下去。
童霜威見他身體這樣壞,又在要祝壽的期間單獨約談,覺得不能不謝一謝,就說:“杜先生身體不好,還抽空約談,深感盛情!” 杜月笙笑着搖頭,忽然說:“嘯天兄,我有件事想聽聽高見。
我是頂喜歡聽取一些政界見過大風大浪的名人的高見的。
” 童霜威開門見山地問:“不知是什麼事?” 杜月笙似乎猶豫了一下,終于帶點神秘緊張地說:“是這樣的,嗨嗨,你是國大代表!有人建議我說,以後國家行憲,要像英美一樣實行多黨民主政治。
我組織了多年的‘恒社’是個幫會組織,不靈光了!應當改成一個政黨。
你老兄看看,是不是該這樣做?對不對?好不好?” 童霜威心裡一怔,想:昨晚馮村講的情況是真的了!看來,這是杜月笙目前的一件大心事。
他今天約我來,确是想聽聽我的主張,說不定我如果贊成,他就會把我也拉到這件事裡去替他出力呢!覺得對這麼大的事不能草率不負責任,思索了一下,說:“杜先生是想聽我說逆耳的真話呢?還是想聽我說順耳的假話?” 杜月笙有點激動,笑笑,說:“啊,那……當然是要聽真話,逆耳怕啥?‘忠言逆耳利于行’嘛!” 童霜威坦率地說:“組黨的事,恐怕要慎重又慎重!” “為啥?”杜月笙關切地側耳聽着,輕聲問,又補充說:“嘯天兄,今天我們談話,隻有你知我知!在這裡講的話,沒有第三者,也不會拿到台面上講的。
講過就完,不必有顧慮!” 童霜威坦率地分析道:“問題很複雜。
不說别的吧,就說如果幫會組織都變成了政黨,全國一下子要産生出多少政黨來?杜先生你帶這個頭怕不合适!有了政黨,就容易被人看作是有政治野心,勢必要産生很多危險的成分!據我所知,不說别人,就說蔣委員長吧!他是個聽到别人組黨就頭疼的人。
如果不是他授意,你要來公開組黨,我怕……” 杜月笙“啪”的一拍大腿,豎起大拇指,說:“啊呀,嘯天兄!你這番話确實是金玉良言!說得有道理!确實全是為兄弟着想的。
我擔心的也就是這個!他們勸我組黨的人是看不到這一點!你我既談了這件事,就不見外了。
我可以告訴你一件事:有一天,孔祥熙院長請我吃飯時說的。
他說:委座嫌四川幫會勢力太大,說準備殺一兩個青紅幫頭子壓一壓。
孔院長不同意,說:人家又沒有反對你,還擁護你,為什麼要殺?這事才沒有再議下去。
唉,禍人福人,隻是在他一搖頭一點頭之間。
你想,我為什麼要在這種時候做這種不讨好的觸黴頭的事?你這一談,我是有了主見了!” 童霜威沉默着,心裡如車馬奔騰想得很多。
人都傳說杜月笙和老蔣關系特殊。
看來,這種關系雖有,并非沒有矛盾、不會變化的。
從杜月笙對組織政黨的怦然動心到憂心忡忡,從杜月笙今天話中的弦外之音聽來,事情十分錯綜複雜。
他覺得話不可說得太深,要适可而止。
這時,壁上那架挂鐘“當!——當!”地敲起來了,一連敲了十一下。
童霜威覺得可以到此告一段落了,順水推舟地說:“杜先生,今晚我和樂錦濤委員約好去‘範莊’為你暖壽。
你今天一定很忙,現在我就告辭了!” 杜月笙揿了一下茶幾上的鈴,起立拱手。
胡叙五進來,杜月笙同他一起客客氣氣地送童霜威到門口,握手,又親熱拱手。
童霜威坐杜月笙的汽車回都郵街“渝光書店”。
一路上心裡還在想着、體味着杜月笙說過的那些話,尤其是“禍人福人,隻是在他一搖頭一點頭之間”。
他覺得杜月笙這個江湖人物真是懂得人生三昧的了!隻可惜,雖懂得卻又不能排斥互相利用和複雜的矛盾。
外界的人誰能料想像杜月笙這樣威勢赫赫的“大亨”也會有這麼又癢又痛的苦惱呢? 童霜威比較欣慰的是:自己來到重慶,總算可以有個落腳點了。
盡管這樣的落腳點既不光彩也未必長久,更不是自己名正言順應該有的落腳點,但總算是可以放一放兩隻疲憊的腳了。
對于右任的應諾的兌現,他不敢十分相信。
對杜月笙的應諾的兌現,他是完全相信的。
杜月笙是個講究“夠朋友”的人,以守信作為他取得信譽的資本。
據傳他常對人說:“一個人說話要言而有信,答應了的事一定要辦到,不然不如不答應!”上海場面上的人都講究守信才吃得開。
人都知道杜月笙是說了話算數的。
于大胡子說是設法在赈濟委員會弄個名義,據樂錦濤說是沒有固定薪水的,隻偶爾給點車馬費,那有什麼意思?如今,在中華實業信托公司能挂個名,每月有車馬費,才真的可以解決點問題。
這樣想着,心裡不由得寬松了一點。
正當中午,酷熱難耐,山城的古老破舊的建築常常排列在一個個山坡的斜面上,有些是用杉杆、楠竹和竹篾建成的平房。
曲折蜿蜒的地方被一叢叢翠竹或綠樹遮掩着。
熱鬧街道上,商場、餐館、照相館、理發館、茶館、酒店都有。
汽車很快就到了都郵街“渝光書店”門口。
童霜威上了樓,見家霆獨自在房裡看報,他似乎在等候着爸爸歸來。
一見童霜威回來了,馬上過來說:“爸爸,有人剛才讓送了一筆錢給您,叫我收下來交給您。
”他遞過一隻密封的大封袋,外加一封信。
大封袋沉甸甸的,一看而知裡邊如果裝的法币,數字不小。
童霜威奇怪地問:“誰呀?”心裡納悶。
将信一看,頓時明白了。
信上寫的是: 霜威先生尊鑒: 茲聘請台端為本公司設計委員,從八月份起按月支付車馬費。
現将八月份車馬費送上,請查收。
中華實業信托公司敬啟 童霜威明白:這不過是杜月笙按月送他一筆錢用罷了!他有點欣慰,也有點委屈和悲哀,但卻不能不為杜月笙這種工作效率和拉攏人的手腕豎起大拇指。
[1]季秘書:當時于右任的秘書姓李,這是小說,故未用真姓。
[2]老高和芝秀、望德:于右任的夫人高仲林,女于芝秀,子于望德。
[3]孔庸之:孔祥熙字庸之。
[4]許世英:字靜仁,安徽人,曾任北洋政府總理、總長。
抗戰前夕任駐日大使。
此時,孔祥熙是赈濟委員會主任委員,許世英是代主任委員。
[5]暖壽:生日的頭一天,主人先宴賓客,賓客齊往祝賀,名曰“暖壽”。
[6]袍哥:紅幫的變相組織,即哥老會。
[7]恒社:由杜月笙的大徒弟之一陸京士等在一九三二年十一月發起成立的一個幫會社會團體,英文名字是:ConstantClub(永久俱樂部),社員有一千五百人左右。
一日無權,人人都嫌!也算是世态炎涼吧?有的人,你對他再好,他翻臉就能無情。
我頂反對這樣的人。
我是最講義氣、講交情、講信用的!嘯天兄,以後有什麼事要兄弟幫忙,說一句話就可以。
”說着,輕輕用右手拍拍胸脯。
童霜威見他說得誠懇,卻又感到對他無話可說,見他有些發喘,拿起茶幾上盤子裡的那一小玻璃管藥粉末往嘴裡倒。
玻璃管敲在牙齒上發出輕輕脆響的“托托”聲,白色藥粉都倒在舌上了,用開水“咕嘟咕嘟”吞服下去。
童霜威見他身體這樣壞,又在要祝壽的期間單獨約談,覺得不能不謝一謝,就說:“杜先生身體不好,還抽空約談,深感盛情!” 杜月笙笑着搖頭,忽然說:“嘯天兄,我有件事想聽聽高見。
我是頂喜歡聽取一些政界見過大風大浪的名人的高見的。
” 童霜威開門見山地問:“不知是什麼事?” 杜月笙似乎猶豫了一下,終于帶點神秘緊張地說:“是這樣的,嗨嗨,你是國大代表!有人建議我說,以後國家行憲,要像英美一樣實行多黨民主政治。
我組織了多年的‘恒社’是個幫會組織,不靈光了!應當改成一個政黨。
你老兄看看,是不是該這樣做?對不對?好不好?” 童霜威心裡一怔,想:昨晚馮村講的情況是真的了!看來,這是杜月笙目前的一件大心事。
他今天約我來,确是想聽聽我的主張,說不定我如果贊成,他就會把我也拉到這件事裡去替他出力呢!覺得對這麼大的事不能草率不負責任,思索了一下,說:“杜先生是想聽我說逆耳的真話呢?還是想聽我說順耳的假話?” 杜月笙有點激動,笑笑,說:“啊,那……當然是要聽真話,逆耳怕啥?‘忠言逆耳利于行’嘛!” 童霜威坦率地說:“組黨的事,恐怕要慎重又慎重!” “為啥?”杜月笙關切地側耳聽着,輕聲問,又補充說:“嘯天兄,今天我們談話,隻有你知我知!在這裡講的話,沒有第三者,也不會拿到台面上講的。
講過就完,不必有顧慮!” 童霜威坦率地分析道:“問題很複雜。
不說别的吧,就說如果幫會組織都變成了政黨,全國一下子要産生出多少政黨來?杜先生你帶這個頭怕不合适!有了政黨,就容易被人看作是有政治野心,勢必要産生很多危險的成分!據我所知,不說别人,就說蔣委員長吧!他是個聽到别人組黨就頭疼的人。
如果不是他授意,你要來公開組黨,我怕……” 杜月笙“啪”的一拍大腿,豎起大拇指,說:“啊呀,嘯天兄!你這番話确實是金玉良言!說得有道理!确實全是為兄弟着想的。
我擔心的也就是這個!他們勸我組黨的人是看不到這一點!你我既談了這件事,就不見外了。
我可以告訴你一件事:有一天,孔祥熙院長請我吃飯時說的。
他說:委座嫌四川幫會勢力太大,說準備殺一兩個青紅幫頭子壓一壓。
孔院長不同意,說:人家又沒有反對你,還擁護你,為什麼要殺?這事才沒有再議下去。
唉,禍人福人,隻是在他一搖頭一點頭之間。
你想,我為什麼要在這種時候做這種不讨好的觸黴頭的事?你這一談,我是有了主見了!” 童霜威沉默着,心裡如車馬奔騰想得很多。
人都傳說杜月笙和老蔣關系特殊。
看來,這種關系雖有,并非沒有矛盾、不會變化的。
從杜月笙對組織政黨的怦然動心到憂心忡忡,從杜月笙今天話中的弦外之音聽來,事情十分錯綜複雜。
他覺得話不可說得太深,要适可而止。
這時,壁上那架挂鐘“當!——當!”地敲起來了,一連敲了十一下。
童霜威覺得可以到此告一段落了,順水推舟地說:“杜先生,今晚我和樂錦濤委員約好去‘範莊’為你暖壽。
你今天一定很忙,現在我就告辭了!” 杜月笙揿了一下茶幾上的鈴,起立拱手。
胡叙五進來,杜月笙同他一起客客氣氣地送童霜威到門口,握手,又親熱拱手。
童霜威坐杜月笙的汽車回都郵街“渝光書店”。
一路上心裡還在想着、體味着杜月笙說過的那些話,尤其是“禍人福人,隻是在他一搖頭一點頭之間”。
他覺得杜月笙這個江湖人物真是懂得人生三昧的了!隻可惜,雖懂得卻又不能排斥互相利用和複雜的矛盾。
外界的人誰能料想像杜月笙這樣威勢赫赫的“大亨”也會有這麼又癢又痛的苦惱呢? 童霜威比較欣慰的是:自己來到重慶,總算可以有個落腳點了。
盡管這樣的落腳點既不光彩也未必長久,更不是自己名正言順應該有的落腳點,但總算是可以放一放兩隻疲憊的腳了。
對于右任的應諾的兌現,他不敢十分相信。
對杜月笙的應諾的兌現,他是完全相信的。
杜月笙是個講究“夠朋友”的人,以守信作為他取得信譽的資本。
據傳他常對人說:“一個人說話要言而有信,答應了的事一定要辦到,不然不如不答應!”上海場面上的人都講究守信才吃得開。
人都知道杜月笙是說了話算數的。
于大胡子說是設法在赈濟委員會弄個名義,據樂錦濤說是沒有固定薪水的,隻偶爾給點車馬費,那有什麼意思?如今,在中華實業信托公司能挂個名,每月有車馬費,才真的可以解決點問題。
這樣想着,心裡不由得寬松了一點。
正當中午,酷熱難耐,山城的古老破舊的建築常常排列在一個個山坡的斜面上,有些是用杉杆、楠竹和竹篾建成的平房。
曲折蜿蜒的地方被一叢叢翠竹或綠樹遮掩着。
熱鬧街道上,商場、餐館、照相館、理發館、茶館、酒店都有。
汽車很快就到了都郵街“渝光書店”門口。
童霜威上了樓,見家霆獨自在房裡看報,他似乎在等候着爸爸歸來。
一見童霜威回來了,馬上過來說:“爸爸,有人剛才讓送了一筆錢給您,叫我收下來交給您。
”他遞過一隻密封的大封袋,外加一封信。
大封袋沉甸甸的,一看而知裡邊如果裝的法币,數字不小。
童霜威奇怪地問:“誰呀?”心裡納悶。
将信一看,頓時明白了。
信上寫的是: 霜威先生尊鑒: 茲聘請台端為本公司設計委員,從八月份起按月支付車馬費。
現将八月份車馬費送上,請查收。
中華實業信托公司敬啟 童霜威明白:這不過是杜月笙按月送他一筆錢用罷了!他有點欣慰,也有點委屈和悲哀,但卻不能不為杜月笙這種工作效率和拉攏人的手腕豎起大拇指。
抗戰前夕任駐日大使。
此時,孔祥熙是赈濟委員會主任委員,許世英是代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