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十分厲害。
今年以來,在華日機因太平洋戰事大批調走。
美國和蘇聯來的飛機增加了,重慶空防力量增強,放過一次警報,日機卻沒能進城投彈。
” 這大概就算是差強人意的消息了吧?談到此時,已經夜深,燈也加過油了。
童霜威覺得想知道的大緻已經知道,聽了馮村的介紹後,在這暑熱的深夜,感到百無聊賴。
雨一停,天就燥熱,他心裡煩亂,不禁站起身來,背着手踱方步,征求馮村意見地說:“已經來了!而且來得如此艱難!你看我該怎麼辦?” 他提出的是一個分量十分重的問題,是一個要馮村拿出對策來的問題。
馮村思索着,終于說:“秘書長,您來了,這兒對您當然比在淪陷的上海好。
從長遠看,我有一個建議,但不知當不當說?” 童霜威朝馮村看看,這個他以前的秘書,那時他喜歡馮村的機靈與善于體會他的心理,這次他卻喜歡馮村的直率與坦誠。
他說:“說吧!我就是要聽聽你的建議嘛!” 馮村點頭,發自内心地說:“從長遠看,我要勸您在看看情況後,經過深思熟慮,為中華民族和人民着想,考慮在政治上離開國民黨另立門戶,另找出路。
但從現在來說,您新來乍到,還是要先立定腳跟。
” 窗外的霧,淡淡的,像是淡藍色的,在随風灌進屋裡來。
童霜威點頭沉着地斟酌說:“長遠的事,隻能以後再說了。
我的意思就是問你現在怎麼先能立定腳跟?” 馮村明白:童霜威思想深處充滿着矛盾,盡管他在對待日僞的事上有遠見和定見,但在與國民黨的關系上,他靈魂深處是存在着另一個世界的。
他明知這個黨的那些人不對,但不忍與之決裂。
明知什麼是黑暗和光明,又怕光明刺眼。
于是,常常顯得矛盾,妥協。
這可能同他過去從小讀的那些孔孟之書和後來研究過宋儒之學的影響有關吧?明哲保身以及封建道德上的一套深深植根于他的腦海之中。
馮村也不想多逼他,就知心知意地回答說:“看來,還是先找一找于胡子看看能否安排一個職務。
司法界的那批人不找也罷。
” 童霜威點頭說:“C.C.我是深惡痛絕的。
司法界那夥留法派、英美派我也不會去同他們狼狽為奸。
也許今後我真的是永遠要脫離司法界了。
司法黨化,特務管法,與我學法用法的初衷完全違背,我絕不想去那裡沾什麼油水分什麼贓!” 馮村歎口氣,他明白童霜威的心态,說:“您來到了重慶,應當在報上發條消息。
這件事我可以去辦。
當然,不宜給您在左的報紙上發。
我可以托《時事新報》和《商務日報》的熟人,給發一發新聞。
報上一登,形成影響,有利于站定腳跟。
您再到處跑跑,看看聽聽,再作決策,您看如何?” 童霜威原來在脫離虎口飛出上海時曾考慮過到重慶要向記者發表談話的事。
現在,想法改變了。
國共之間的摩擦,使他覺得如實說出自己是依靠柳忠華等的幫助而離開“孤島”過封鎖線的,那樣不會有利。
如果不如實說,諱言這一切,他也不願意。
何況重慶的種種都使他洩氣,也不想沽名釣譽,他覺得沒有向記者發表談話的必要了。
他歎口氣對馮村說:“好吧!你看着辦吧。
” 家霆看到爸爸臉上泛出一種十分疲憊與失望的神色,明白爸爸的心情不好,勸慰道:“爸爸,我看馮村舅舅說的辦法很對,照他的話辦吧!我們明天搬到他書店樓上去住。
” 童霜威點點頭,踱近窗口,看着黑黝黝的天空和霧氣缭繞的空間,覺得勝利、前途……一切都好像這霧夜中的風景,看不清也說不明在哪裡,是什麼樣?思緒像在陰暗之處徘徊。
他忽然低聲吟起詩來,聲音充滿感情:“流落征南将,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是劉長卿的一首詩。
家霆和馮村都熟悉。
此時此地,童霜威吟出這首詩來,當然心情是有所寄托的。
窗外,黑沉沉的,有着輕淡的夜霧在飄蕩。
一幅會變幻的缥缈的夜景像巨畫一般嵌在窗框構成的鏡框裡。
原先有的一點零散的燈光,一盞接一盞地熄滅了,隻剩很少的幾盞。
每熄滅一盞燈火就使人覺得夜色深暗了一層。
雨已停了,外邊的一切好像在水裡浸過似的,濕得能擠出水來。
漆黑空寂的蒼穹,像黑色的大海,無邊無際,無聲無息地流動,使人産生少有的孤單和恐怖感,風塵歲月就似乎在這種摸不到而感覺得到的黑暗波濤中在流耗、消逝着。
[1]唐朝詩人戴叔倫五律《江鄉故人偶集客舍》中的兩句。
[2]曹丕《又與吳質書》中的句子。
[3]孔祥熙(1880—1967):字庸之,山西太谷人。
此時任行政院副院長兼财政部長。
今年以來,在華日機因太平洋戰事大批調走。
美國和蘇聯來的飛機增加了,重慶空防力量增強,放過一次警報,日機卻沒能進城投彈。
” 這大概就算是差強人意的消息了吧?談到此時,已經夜深,燈也加過油了。
童霜威覺得想知道的大緻已經知道,聽了馮村的介紹後,在這暑熱的深夜,感到百無聊賴。
雨一停,天就燥熱,他心裡煩亂,不禁站起身來,背着手踱方步,征求馮村意見地說:“已經來了!而且來得如此艱難!你看我該怎麼辦?” 他提出的是一個分量十分重的問題,是一個要馮村拿出對策來的問題。
馮村思索着,終于說:“秘書長,您來了,這兒對您當然比在淪陷的上海好。
從長遠看,我有一個建議,但不知當不當說?” 童霜威朝馮村看看,這個他以前的秘書,那時他喜歡馮村的機靈與善于體會他的心理,這次他卻喜歡馮村的直率與坦誠。
他說:“說吧!我就是要聽聽你的建議嘛!” 馮村點頭,發自内心地說:“從長遠看,我要勸您在看看情況後,經過深思熟慮,為中華民族和人民着想,考慮在政治上離開國民黨另立門戶,另找出路。
但從現在來說,您新來乍到,還是要先立定腳跟。
” 窗外的霧,淡淡的,像是淡藍色的,在随風灌進屋裡來。
童霜威點頭沉着地斟酌說:“長遠的事,隻能以後再說了。
我的意思就是問你現在怎麼先能立定腳跟?” 馮村明白:童霜威思想深處充滿着矛盾,盡管他在對待日僞的事上有遠見和定見,但在與國民黨的關系上,他靈魂深處是存在着另一個世界的。
他明知這個黨的那些人不對,但不忍與之決裂。
明知什麼是黑暗和光明,又怕光明刺眼。
于是,常常顯得矛盾,妥協。
這可能同他過去從小讀的那些孔孟之書和後來研究過宋儒之學的影響有關吧?明哲保身以及封建道德上的一套深深植根于他的腦海之中。
馮村也不想多逼他,就知心知意地回答說:“看來,還是先找一找于胡子看看能否安排一個職務。
司法界的那批人不找也罷。
” 童霜威點頭說:“C.C.我是深惡痛絕的。
司法界那夥留法派、英美派我也不會去同他們狼狽為奸。
也許今後我真的是永遠要脫離司法界了。
司法黨化,特務管法,與我學法用法的初衷完全違背,我絕不想去那裡沾什麼油水分什麼贓!” 馮村歎口氣,他明白童霜威的心态,說:“您來到了重慶,應當在報上發條消息。
這件事我可以去辦。
當然,不宜給您在左的報紙上發。
我可以托《時事新報》和《商務日報》的熟人,給發一發新聞。
報上一登,形成影響,有利于站定腳跟。
您再到處跑跑,看看聽聽,再作決策,您看如何?” 童霜威原來在脫離虎口飛出上海時曾考慮過到重慶要向記者發表談話的事。
現在,想法改變了。
國共之間的摩擦,使他覺得如實說出自己是依靠柳忠華等的幫助而離開“孤島”過封鎖線的,那樣不會有利。
如果不如實說,諱言這一切,他也不願意。
何況重慶的種種都使他洩氣,也不想沽名釣譽,他覺得沒有向記者發表談話的必要了。
他歎口氣對馮村說:“好吧!你看着辦吧。
” 家霆看到爸爸臉上泛出一種十分疲憊與失望的神色,明白爸爸的心情不好,勸慰道:“爸爸,我看馮村舅舅說的辦法很對,照他的話辦吧!我們明天搬到他書店樓上去住。
” 童霜威點點頭,踱近窗口,看着黑黝黝的天空和霧氣缭繞的空間,覺得勝利、前途……一切都好像這霧夜中的風景,看不清也說不明在哪裡,是什麼樣?思緒像在陰暗之處徘徊。
他忽然低聲吟起詩來,聲音充滿感情:“流落征南将,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是劉長卿的一首詩。
家霆和馮村都熟悉。
此時此地,童霜威吟出這首詩來,當然心情是有所寄托的。
窗外,黑沉沉的,有着輕淡的夜霧在飄蕩。
一幅會變幻的缥缈的夜景像巨畫一般嵌在窗框構成的鏡框裡。
原先有的一點零散的燈光,一盞接一盞地熄滅了,隻剩很少的幾盞。
每熄滅一盞燈火就使人覺得夜色深暗了一層。
雨已停了,外邊的一切好像在水裡浸過似的,濕得能擠出水來。
漆黑空寂的蒼穹,像黑色的大海,無邊無際,無聲無息地流動,使人産生少有的孤單和恐怖感,風塵歲月就似乎在這種摸不到而感覺得到的黑暗波濤中在流耗、消逝着。
此時任行政院副院長兼财政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