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現在妹妹一家也仍在武漢。

    ”見童霜威聽了似乎有些傷感。

    馮村看着家霆感慨地說:“啊,家霆真的長大了!身材挺拔,氣度恢宏,真叫人高興!”他接過家霆遞來的茶杯,對童霜威說:“秘書長!我真想知道你在上海的經曆呢!三年前的這個時候,汪逆在上海開僞‘六大’,重慶報上登過僞中委名單,其中有您,我就不信。

    後來,果然不見再有您在這方面的消息。

    收到過您的一封信,内附抄錄的《正氣歌》,我知道您的心意,當即按您囑咐送給于右任院長并請他轉給中央黨部了。

    一次,偶然見到葉秋萍。

    我問起他您的情況,他倒說:‘附逆不确,綁架是真。

    ’以後,謝元嵩擺脫敵僞羁絆逃出‘孤島’從香港來到重慶,我特去看望打聽您的消息。

    但他說久未見面不知情況。

    ” 童霜威聽到這裡不禁想起在洛陽見到畢鼎山的情景,氣憤地問:“謝元嵩現在怎樣了?這個王八蛋!我要找他算賬呢!”簡單講了上謝元嵩當的種種。

     馮村大為吃驚,說:“啊,原來如此!他被打發走了,名義上是奉派去美考察。

    ” 童霜威恨得咬牙,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他記得管仲輝在南京時是告訴過他的。

    管仲輝的消息不假。

     馮村接着說:“我一直挂念你們,知道‘孤島’情況特殊,您滞留租界十分危險,看到那裡暗殺綁架層出不窮,時刻擔憂,一心希望您早日離開。

    現在,終于見到了,真是高興!” 童霜威将在上海的遭遇前前後後枝枝葉葉如實講了,真像一篇冒險故事,講得激奮時,面紅耳熱,講得悲恸時,壯懷激烈。

    家霆在一邊坐着,有時給爸爸遞茶,有時也補充情況。

     終于,喝着茶,聽着雨,促膝拊掌,将上海時那段曲折離奇但是合情合理的經曆全部講完。

    接着,在馮村的唏噓聲中,又簡略講了一路上的艱難困厄與河南人間地獄的真貌。

     聽罷,馮村被一種深沉、博大的愛國熱情和匹夫的忠貞撼動了。

    馮村覺得在童霜威身上,有了大量的與戰前同他所接觸時未曾發現的東西。

    是戰争給了他變化?他平靜地叙述逝去的時光,叙述生與死的搏鬥,沒有渲染在被敵僞特工總部綁架後面臨死亡的過程如何殘酷與艱難,但已經足以使聽者從他的叙述中看到這種血淋淋的處境而感到痛苦,感到晦暗得透不過氣來。

    戰争造成的人生苦難,給了他強刺激,卻激發出了他身上蘊藏着的很少暴露的閃光品質。

    經曆過死亡的威脅,他對死似乎已失去了畏懼。

    他心上似乎湧出了一種要以戰勝苦難來取得安甯的姿态來對待和迎接一切不幸。

    盡管肩負沉重,心情也沉重,他卻在用脊梁頂着重負。

    終于,從淪陷的“孤島”千山萬水踏破險阻來到大後方了。

     馮村感動地說:“啊!脫離了虎口,迢迢萬裡跋涉颠簸來到重慶,真不容易啊!我真想不到今天會突然坐在面前聽着您談這幾年的曲折經曆呢!秘書長講的事,太使我激動了!”馮村對柳忠華的情況也極關心,知道柳忠華在成都飄然告别,遺憾地說:“啊,他如果也來重慶了,該多好啊!民國二十六年冬在武漢分手,瞬忽快五年了,很想念他啊!” 蒙蒙細雨,用歎息和呻吟似的凄涼音樂打破了夏夜悶熱、抑郁的沉靜。

     童霜威問:“馮村,你這幾年是怎麼過來的?還好嗎?” 夜深沉,雨忽然下大了。

    雨聲淅瀝響,黑暗的夜空裡,煙水霧氣中布滿了刷刷的雨箭。

     馮村音調裡帶着回憶,說:“當年武漢分别後,我改行從事新聞事業了,在幾個報館裡做過記者和編輯。

    武漢會戰時,到過鄂東前線,到過長沙。

    後來又到過鄂北老河口五戰區,到過山西戰場。

    反正看到光明,也看到黑暗,轟炸、犧牲、傷兵、擔架、屍體、血污、潰敗,與不屈不撓、視死如歸,都攪和在一起。

    ” 童霜威想:怪不得那時馮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消息,聽到這裡,問:“有人說八路軍在華北遊而不擊,事實是否這樣?” 馮村笑笑,喝着茶說:“置身于華北敵後戰場,周圍都受敵人的包圍封鎖,即使想‘遊而不擊’,事實上也辦不到。

    日軍的主要打擊對象,早就移到八路軍身上了。

    新四軍當然也是一樣。

    他們是堅決抗戰的部隊。

    能在敵後站住腳擴大地盤擴大力量不靠抗戰怎麼行?可歌可泣動人心弦的事太多了啊!”說到這裡,他忽然苦笑搖頭,“這幾年,現實教育了我,出于憂國憂民,說了些真話,寫了些實況,老是有人想給我扣紅帽子。

    皖南事變後,《中央日報》對中共改稱‘奸黨’,重慶各學校和機關團體因共産黨嫌疑被特務逮捕的就有幾十人。

    其實我哪是什麼共産黨!我接觸的人左中右都有!有理講不清,我決定不做記者了,籌款辦了個書店,股東的面很廣。

    但戴有色眼鏡的人仍把我看作是左傾文化人。

    現在,處境也不佳妙。

    如今,特務橫行,可怕又可恨!重慶大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