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童霜威老是覺得一切都好像是一場夢。
有時,半夜醒來,月色如霜,樹杈隐翳,四周朦朦胧胧,恍恍惚惚,他疑是身在夢中,用牙咬咬手指,疼;用手掐掐大腿,也疼。
看看寬廣的寮房四壁,四壁空空,但自己的一件獺皮領大衣挂在東牆,西邊一隻小床上睡着的那個監視者也在打鼾。
看看木桌,桌上青燈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經書俱在。
一杯清茶和筆墨紙硯也在,頓然醒悟:不是夢!他就恻然了。
常常失眠,感到血壓、心髒不适,手腳有時冰涼。
天氣寒冷,棉被雖厚,他仍覺得“羅衾不耐五更寒”,有一種凄涼心情。
即使睡着,也是亂夢颠倒。
每當黎明,在他困倦得将能入睡時,又聽到了磬聲和木魚聲。
磬聲如流水涮心,木魚聲笃笃笃笃,似都在催他起床。
于是,他恍然如聽到和尚的誦經聲,明明暗暗,沉沉浮浮,高低參差,蕩漾入耳。
這時,他常能想象得出,抗戰爆發前此地的佛事與香火盛況。
寒山、拾得的金塑神态柔和恬靜。
那時,晨鐘震蕩,香煙袅袅,古老沉重的木魚聲伴随着魚貫而行的群僧上殿。
院中一株玉蘭樹虬枝粗幹,花開得潔白如玉。
……但抗戰爆發蘇州淪陷,經過日寇轟炸與燒殺,一場兵燹,寒山寺裡的老和尚和小和尚跑了不少。
當年如織的遊客,也很少見了,成了一個有點破落的寺廟,一副敗頹荒蕪景象。
荒煙衰草,使人有荊棘銅駝之感。
白晝時,西北風吹掃,青石丹墀裡,香紙、煙塵與枯枝敗葉齊飛。
方磚地上,枯死的蒼苔散碎漫漶,四周阒然。
除了偶爾看到二三個、三四個和尚外,主要就是經常在他身邊轉的那個“監視者”了。
他不愛看這個壯實的中年人那張毫無表情的冷臉。
這人似乎從不會笑,也不會說話。
當然,也不是啞巴!他講話是蘇州口音,必要時,也說幾句話,隻不過,他是從不閑談的。
當然是個“七十六号”的特工,他是公開來陪伴監視的。
有一天,童霜威看到他在擦拭一支手槍。
他侍候童霜威,像一個當差的,很殷勤,很周到,間或也見外邊有人來找他,鬼鬼祟祟地不知談些什麼,估計是特工之間的正常聯系吧。
他既是“七十六号”派遣的監視者,自然要定期向“七十六号”報告情況的。
他倒也不是整天在童霜威身邊,童霜威在寒山寺内是可以“自由”的。
隻是,他叮囑過:“童委員(大約他們認為童霜威是‘中央委員’才這麼叫的吧?),你千萬不要出廟門!如果出去,安全上出了問題,就是你自己負責了!”話,聽來是一種關心,實際是一種威脅。
童霜威明白:是畫地為牢! 每當想起去年十一月二十四号晚上被綁架,童霜威還渾身發麻發涼。
他被那夥歹徒架出仁安裡時,見外邊弄堂口停着兩輛黑色小汽車。
被架上了後一輛汽車,一個說蘇北話的歹徒用黑布蒙住了他的眼。
汽車呼呼地開了很久,他猜:一定是在向滬西歹土極司斐爾路七十六号駛去。
後來,聽到車子停了,揿響了喇叭,似乎是開了鐵門,汽車又往裡開,聽到有人說話似是盤問什麼。
然後,好像又過了些關卡,最後,車子“嗤”的一聲停了。
童霜威眼上蒙的黑布被拿下來了。
燈光耀眼,他揉揉眼,看到那個說蘇北話的特工,穿的西裝,戴的棕色呢帽,身強力壯,神氣十足,用一種假客氣的态度做着手勢說:“請!” 童霜威下車,看到是在一幢高高的洋房門口,站着許多警衛人員,穿的都是綠色的軍裝,隻是沒有青天白日帽徽,全副武裝。
洋房的窗口,都安裝着厚厚的防彈用的鐵窗門。
這就是極司斐爾路七十六号嗎?他聽說“七十六号”的房子原是軍事參議院院長陳調元的私人花園洋房,日軍占領上海後,占有了“歹土”上這幢房子,後來撥給丁默村、李士群做特工機關用的。
他想不到自己如今會進這兒來了! 被引進了樓房,燈光下,見通到樓上的樓梯口有一道鐵栅欄門,也有人警戒着。
童霜威被向左引進到樓下一個燈光雪亮裝着煙囪火爐的大廳。
大廳裡有富麗堂皇的沙發、地毯、絲絨窗簾,擺設新穎,像個會議室,又像個會客室。
上方,令人注目地挂着兩面青天白日的黨旗和一張總理遺像。
童霜威不禁想:這真是欺世盜名了! 一張圓桌上,有一隻方形玻璃缸飼養着美麗花哨的熱帶魚,成群的熱帶魚在裡邊遊動。
童霜威忽然歎息:唉,我像這些魚了!不,也許不如呢!魚還在缸裡遊,我很難估計會被怎麼折磨了。
剛在沙發上坐定,出乎意外地看到一個女招待打扮得花枝招展地上來奉茶、敬煙,态度十分殷勤。
講蘇北話的歹徒始終站在一邊未走。
童霜威心裡恐懼不甯,緊張地想:他們是“先禮後兵”,既來此地,是兇多吉少了!火爐燒得很旺,他身上和手腳都冷,心裡悲憤。
忽然,聽見皮鞋聲“橐橐”響,有人進來了。
兩個人出現在面前。
前邊一個個子不高,骨瘦如柴,穿的雙排扣尖領西裝,大約三十四五歲,寬額角,眼裡有血絲,兩頰潮紅,體質虛弱,眼睛白多于黑,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幽光。
他咳嗽,有點神經質地伸出了蒼白幹瘦的手來同童霜威握,嘴裡的話是湖南口音:“啊,童委員!久仰了!久仰了!” 童霜威立刻想到:一定是丁默村!聽人說起過,丁默村是湖南人,本在南京軍委會調查統計局做第三處處長,他個子矮小,大家叫他“丁小鬼”,是個陰險冷酷的特務。
一見果然有這印象。
後邊那個,是在“好萊塢樂園”見過面的李士群。
李士群今天穿的絲綿袍,同丁默村在一起,更顯得他年輕白胖。
他依然滿面春風,笑眯眯的,恭恭敬敬,搶先上來作了介紹,說:“這是特工總部主任我們的丁默村老大哥!他是六屆一中全會任命的中央常務委員。
可惜童委員你沒有出席這次會,不然大家早相識了!” 兩個縱恣暴戾的特工總部頭子像兩個幽靈。
盡管臉上帶笑,有時丁默村目光像蛇,李士群的目光像鐵鈎,使人一看就毛骨悚然,想到暗殺、拷打、綁票和血腥味…… 童霜威沒奈何地伸出手去,丁默村的手冰涼,手汗淋漓。
李士群伸出手來,童霜威又勉強一握。
李士群的手綿軟,輕輕一碰就縮回去了,連握手都是虛僞的。
童霜威心裡不快,他明白:這種人是沒有心肝的!掏出手帕來擦手。
三人坐下,蘇北口音的特工出去了。
丁默村不停咳嗽,說話似乎吃力,開口單刀直入。
他的笑容像一種嘲笑,叫人厭惡,說:“童委員,我們是不得已才把你請來的。
抗戰前途渺茫暗淡,非和平運動不足以解決中日間的戰争,也惟有和平運動才能拯救即将覆亡的中國。
你已經參加和運,是中央委員,是我們的同志了,又出爾反爾,口口聲聲羞與我們為伍。
你對和運的看法太錯誤了吧?你看——”他指指牆上的總理遺像和黨旗,“我們同挂五色旗的維新政府是不同的,我們是懸挂國民黨黨旗和孫總理遺像的。
和運正在進行,國府正在籌建,需要有鐵的紀律。
請你來商量,是不是轉變一下态度?”說着,請童霜威吸煙,童霜威不吸,他自己點火吸煙,一吸煙又嗆咳起來。
李士群也點火吸煙,臉上裝得充滿誠意,用手亂撓頭發,說:“我們等待得太久了!腳踩兩條船不行,面上一套,暗中一套,對重慶熱,對我們冷,更不應該!我們不聾不瞎,已經仁至義盡。
今天要攤牌!說穿了,目的兩個:第一,請表表對和運的态度;第二,請把同重慶的秘密關系說出來!” 童霜威想:你們這些混蛋醉心個人權勢,忘了民族大義,跳進火坑做漢奸,我是不想跳這個火坑的!本想閉口不說話,又覺得不能不說,心裡像塞了一團亂麻,嘴裡發苦,盡量鎮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說:“身體不好,在滬養病,不問政治。
參加和運,是謝元嵩自作主張代簽的名,我不知道。
至于同重慶之間,秘密關系是沒有的。
我的職務,抗戰前已辭掉了。
” 丁默村态度咄咄逼人,脾氣顯
有時,半夜醒來,月色如霜,樹杈隐翳,四周朦朦胧胧,恍恍惚惚,他疑是身在夢中,用牙咬咬手指,疼;用手掐掐大腿,也疼。
看看寬廣的寮房四壁,四壁空空,但自己的一件獺皮領大衣挂在東牆,西邊一隻小床上睡着的那個監視者也在打鼾。
看看木桌,桌上青燈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經書俱在。
一杯清茶和筆墨紙硯也在,頓然醒悟:不是夢!他就恻然了。
常常失眠,感到血壓、心髒不适,手腳有時冰涼。
天氣寒冷,棉被雖厚,他仍覺得“羅衾不耐五更寒”,有一種凄涼心情。
即使睡着,也是亂夢颠倒。
每當黎明,在他困倦得将能入睡時,又聽到了磬聲和木魚聲。
磬聲如流水涮心,木魚聲笃笃笃笃,似都在催他起床。
于是,他恍然如聽到和尚的誦經聲,明明暗暗,沉沉浮浮,高低參差,蕩漾入耳。
這時,他常能想象得出,抗戰爆發前此地的佛事與香火盛況。
寒山、拾得的金塑神态柔和恬靜。
那時,晨鐘震蕩,香煙袅袅,古老沉重的木魚聲伴随着魚貫而行的群僧上殿。
院中一株玉蘭樹虬枝粗幹,花開得潔白如玉。
……但抗戰爆發蘇州淪陷,經過日寇轟炸與燒殺,一場兵燹,寒山寺裡的老和尚和小和尚跑了不少。
當年如織的遊客,也很少見了,成了一個有點破落的寺廟,一副敗頹荒蕪景象。
荒煙衰草,使人有荊棘銅駝之感。
白晝時,西北風吹掃,青石丹墀裡,香紙、煙塵與枯枝敗葉齊飛。
方磚地上,枯死的蒼苔散碎漫漶,四周阒然。
除了偶爾看到二三個、三四個和尚外,主要就是經常在他身邊轉的那個“監視者”了。
他不愛看這個壯實的中年人那張毫無表情的冷臉。
這人似乎從不會笑,也不會說話。
當然,也不是啞巴!他講話是蘇州口音,必要時,也說幾句話,隻不過,他是從不閑談的。
當然是個“七十六号”的特工,他是公開來陪伴監視的。
有一天,童霜威看到他在擦拭一支手槍。
他侍候童霜威,像一個當差的,很殷勤,很周到,間或也見外邊有人來找他,鬼鬼祟祟地不知談些什麼,估計是特工之間的正常聯系吧。
他既是“七十六号”派遣的監視者,自然要定期向“七十六号”報告情況的。
他倒也不是整天在童霜威身邊,童霜威在寒山寺内是可以“自由”的。
隻是,他叮囑過:“童委員(大約他們認為童霜威是‘中央委員’才這麼叫的吧?),你千萬不要出廟門!如果出去,安全上出了問題,就是你自己負責了!”話,聽來是一種關心,實際是一種威脅。
童霜威明白:是畫地為牢! 每當想起去年十一月二十四号晚上被綁架,童霜威還渾身發麻發涼。
他被那夥歹徒架出仁安裡時,見外邊弄堂口停着兩輛黑色小汽車。
被架上了後一輛汽車,一個說蘇北話的歹徒用黑布蒙住了他的眼。
汽車呼呼地開了很久,他猜:一定是在向滬西歹土極司斐爾路七十六号駛去。
後來,聽到車子停了,揿響了喇叭,似乎是開了鐵門,汽車又往裡開,聽到有人說話似是盤問什麼。
然後,好像又過了些關卡,最後,車子“嗤”的一聲停了。
童霜威眼上蒙的黑布被拿下來了。
燈光耀眼,他揉揉眼,看到那個說蘇北話的特工,穿的西裝,戴的棕色呢帽,身強力壯,神氣十足,用一種假客氣的态度做着手勢說:“請!” 童霜威下車,看到是在一幢高高的洋房門口,站着許多警衛人員,穿的都是綠色的軍裝,隻是沒有青天白日帽徽,全副武裝。
洋房的窗口,都安裝着厚厚的防彈用的鐵窗門。
這就是極司斐爾路七十六号嗎?他聽說“七十六号”的房子原是軍事參議院院長陳調元的私人花園洋房,日軍占領上海後,占有了“歹土”上這幢房子,後來撥給丁默村、李士群做特工機關用的。
他想不到自己如今會進這兒來了! 被引進了樓房,燈光下,見通到樓上的樓梯口有一道鐵栅欄門,也有人警戒着。
童霜威被向左引進到樓下一個燈光雪亮裝着煙囪火爐的大廳。
大廳裡有富麗堂皇的沙發、地毯、絲絨窗簾,擺設新穎,像個會議室,又像個會客室。
上方,令人注目地挂着兩面青天白日的黨旗和一張總理遺像。
童霜威不禁想:這真是欺世盜名了! 一張圓桌上,有一隻方形玻璃缸飼養着美麗花哨的熱帶魚,成群的熱帶魚在裡邊遊動。
童霜威忽然歎息:唉,我像這些魚了!不,也許不如呢!魚還在缸裡遊,我很難估計會被怎麼折磨了。
剛在沙發上坐定,出乎意外地看到一個女招待打扮得花枝招展地上來奉茶、敬煙,态度十分殷勤。
講蘇北話的歹徒始終站在一邊未走。
童霜威心裡恐懼不甯,緊張地想:他們是“先禮後兵”,既來此地,是兇多吉少了!火爐燒得很旺,他身上和手腳都冷,心裡悲憤。
忽然,聽見皮鞋聲“橐橐”響,有人進來了。
兩個人出現在面前。
前邊一個個子不高,骨瘦如柴,穿的雙排扣尖領西裝,大約三十四五歲,寬額角,眼裡有血絲,兩頰潮紅,體質虛弱,眼睛白多于黑,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幽光。
他咳嗽,有點神經質地伸出了蒼白幹瘦的手來同童霜威握,嘴裡的話是湖南口音:“啊,童委員!久仰了!久仰了!” 童霜威立刻想到:一定是丁默村!聽人說起過,丁默村是湖南人,本在南京軍委會調查統計局做第三處處長,他個子矮小,大家叫他“丁小鬼”,是個陰險冷酷的特務。
一見果然有這印象。
後邊那個,是在“好萊塢樂園”見過面的李士群。
李士群今天穿的絲綿袍,同丁默村在一起,更顯得他年輕白胖。
他依然滿面春風,笑眯眯的,恭恭敬敬,搶先上來作了介紹,說:“這是特工總部主任我們的丁默村老大哥!他是六屆一中全會任命的中央常務委員。
可惜童委員你沒有出席這次會,不然大家早相識了!” 兩個縱恣暴戾的特工總部頭子像兩個幽靈。
盡管臉上帶笑,有時丁默村目光像蛇,李士群的目光像鐵鈎,使人一看就毛骨悚然,想到暗殺、拷打、綁票和血腥味…… 童霜威沒奈何地伸出手去,丁默村的手冰涼,手汗淋漓。
李士群伸出手來,童霜威又勉強一握。
李士群的手綿軟,輕輕一碰就縮回去了,連握手都是虛僞的。
童霜威心裡不快,他明白:這種人是沒有心肝的!掏出手帕來擦手。
三人坐下,蘇北口音的特工出去了。
丁默村不停咳嗽,說話似乎吃力,開口單刀直入。
他的笑容像一種嘲笑,叫人厭惡,說:“童委員,我們是不得已才把你請來的。
抗戰前途渺茫暗淡,非和平運動不足以解決中日間的戰争,也惟有和平運動才能拯救即将覆亡的中國。
你已經參加和運,是中央委員,是我們的同志了,又出爾反爾,口口聲聲羞與我們為伍。
你對和運的看法太錯誤了吧?你看——”他指指牆上的總理遺像和黨旗,“我們同挂五色旗的維新政府是不同的,我們是懸挂國民黨黨旗和孫總理遺像的。
和運正在進行,國府正在籌建,需要有鐵的紀律。
請你來商量,是不是轉變一下态度?”說着,請童霜威吸煙,童霜威不吸,他自己點火吸煙,一吸煙又嗆咳起來。
李士群也點火吸煙,臉上裝得充滿誠意,用手亂撓頭發,說:“我們等待得太久了!腳踩兩條船不行,面上一套,暗中一套,對重慶熱,對我們冷,更不應該!我們不聾不瞎,已經仁至義盡。
今天要攤牌!說穿了,目的兩個:第一,請表表對和運的态度;第二,請把同重慶的秘密關系說出來!” 童霜威想:你們這些混蛋醉心個人權勢,忘了民族大義,跳進火坑做漢奸,我是不想跳這個火坑的!本想閉口不說話,又覺得不能不說,心裡像塞了一團亂麻,嘴裡發苦,盡量鎮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說:“身體不好,在滬養病,不問政治。
參加和運,是謝元嵩自作主張代簽的名,我不知道。
至于同重慶之間,秘密關系是沒有的。
我的職務,抗戰前已辭掉了。
” 丁默村态度咄咄逼人,脾氣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