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嗬,是你呀!……”又問:“來幹什麼?”不等家霆回答,又說:“你一定還沒有吃過晚飯吧?在前邊等我一會兒,我把這裡的事了一了,我們一同去吃飯。

    ” 他點點頭,見楊秋水很忙,獨自離開夜校,在前邊不遠處的一個小弄堂附近等着。

    身邊一隻水泥垃圾箱開着蓋,有個背筐拾垃圾和香煙頭的小孩在翻動垃圾。

    近旁一個小便池裡臭氣熏天。

    這一帶比起市區熱鬧地段,顯得特别貧窮、破陋與寒碜。

     隻過了不到十分鐘,楊秋水出來找家霆了。

    近前後,她熱絡地輕聲問:“家霆,找你舅舅?” 家霆點點頭,補充說:“也看看您。

    ” 楊秋水和藹地笑了,說:“你舅舅叮囑你不要來的呀!他早搬走了,在什麼地方我也不知道。

    ”話雖如此,她卻沒有嚴厲責怪的意思,拍拍家霆的肩膀,說:“走,我們去吃馄饨,一路談談。

    ” 家霆聽說舅舅不在,也不知在哪裡,心裡空落落的有些失望,說:“楊阿姨,我怕舅舅不放心我們,所以來看看他同他說說的。

    他不在我就同你說。

    你要是見到他,把我的話轉告他。

    ”說着,簡單将有人監視等情況說了。

     楊秋水挽着他的胳膊聽他說完,皺着眉說:“你爸爸的膽量太小了!他受監視是真,但這事放在你舅舅身上,是一定會努力想出擺脫監視的辦法來的。

    當然,你爸爸年歲大些,又養尊處優慣了,人對條件的要求不同,這也不能太苛責他。

    ”稍停,又叮囑說:“看來,你爸爸也隻有照現在這樣辦了。

    小心提防,等到有機會馬上想法走。

    ” 他們在上次家霆見到柳忠華舅舅的那條弄堂外的橫街上,走進一家吃馄饨的小店裡去。

    生意不太好,顧客少,店裡兼賣大餅油條。

    家霆搶着買了兩副大餅油條,楊秋水叫了兩碗菜肉馄饨,家霆又搶着付了錢。

    楊秋水笑了,說:“怎麼?怕阿姨窮請不起你?”她從店老闆娘手裡将錢取回交給家霆,自己又付了錢。

    家霆隻好由她。

     兩人坐下,鄰座無人。

    家霆忍不住說:“楊阿姨,我來也是想看看您的。

    您能多講點媽媽的事給我聽聽嗎?” 楊秋水親切地看着家霆,家霆感到她像個母親。

    她歎口氣說:“可以的,但我需要想一想。

    将來,總有機會講給你聽的。

    今天,我心情不甯。

    你知道嗎?就是上次你見到的那個銀娣,她的娘死了!” “她娘死了?”家霆感到太突然了,立刻又想到了金娣,太凄慘了,這家人家太不幸了!他難過地說:“前不久還見她到仁安裡去的,怎麼死了呢?”他腦際浮現出金娣娘病恹恹的樣子。

     老闆娘端了馄饨來。

    馄饨一隻隻很大,湯上飄着蔥花和豬油,散着熱氣。

     楊秋水用湯匙舀馄饨吃,輕聲地說:“銀娣和她娘逃難到了上海後,本來都在牛莊路大慈難民收容所的。

    銀娣是個聰明伶俐又上進的小姑娘。

    難民所裡,不但上文化課,也進行抗日教育,她表現很好。

    因為長得好看,難民所裡混雜在難民中的流氓要欺侮她。

    那時我正在難民所裡工作。

    我們開除了流氓,恢複了秩序。

    我們用移民墾荒的名義,送過幾批難胞離開上海,有的到嘉定、清浦、常熟一帶去參加江南抗日義勇軍,有的到浙江溫州轉往皖南去新四軍裡參加抗戰。

    銀娣本來也要送走的,因為她媽媽有嚴重的心髒病,沒能去。

    難民所裡将她母女輸送到了紗廠。

    她娘身體本來不好,去仁安裡方家回來後,知道大女兒死了,老是恨自己對不起女兒,哭得不停。

    這不,昨天夜裡,突然叫喊心口疼,打了幾個滾就死了。

    ” 家霆聽到這裡,哼哼地呻吟了一聲,匙裡一隻馄饨掉到桌上,問:“銀娣怎麼辦呢?” 楊秋水邊吃邊說:“她死了,銀娣又有麻煩事。

    她那粗紗間的拿摩溫給一個同‘七十六号’有關系的招工頭拉皮條。

    招工頭看中了銀娣,糾纏了好幾次。

    娘一死,銀娣單身住工房更不方便,很怕随時會被那招工頭侮辱。

    我想給她換個廠或者另外找個地方落落腳,還沒有門路,所以心裡煩得很!” 聽楊阿姨一口氣談了這些情況,家霆忽然心上萌發了一個念頭。

    他本來在那天第一次見到銀娣和她娘時,就決心要盡力給她們一些同情和幫助的,一直沒有如願,心裡老像欠缺了什麼。

    現在,銀娣的娘死了,銀娣孤孑一人,面臨可怕、尴尬的處境,他覺得拿出自己的力量來幫助她是義不容辭的。

    他忽然想到了歐陽素心,他說:“楊阿姨,我認識一個女同學,她家裡很闊綽的。

    倘若,我将銀娣介紹給她,在她家幫傭,你看是不是行?” 楊秋水說:“那當然行!至少暫時也可幫助她渡過困境呀!”但又問:“你這女同學家是幹什麼的?” 家霆如實根據自己知道的作了介紹,說:“我馬上先打個電話問問她,你看好不好?” 他們匆匆将馄饨和大餅油條都吃了。

    楊秋水陪家霆到附近一家小煙紙店裡借打電話。

    巧得很,歐陽素心在家。

     家霆在電話中說:“歐陽嗎?我想求你一件事……”他将銀娣的情況扼要講了,說:“倘若讓她去你家幫傭,給你做做伴,我看你是一定會喜歡她的。

    她長得還真有點像你呢!” 歐陽素心笑了,說:“天老爺,你真有趣!怎麼會突然想出這麼一件怪事來找我?”見他态度懇切,她最後說:“我同爸爸商量一下,我看是可以的。

    我們是缺少一個勤快可靠、識點字能送茶待客的人。

    我一定努力辦。

    ” 他覺得她是一諾千金的,放下電話,欣慰地說:“事情看來是一定成功了!”又說:“等她到了歐陽家,我要勸歐陽給她條件,讓她繼續上學。

    環龍路上,有個夜間補習學校,她可以晚上去補習。

    ”他說這話時,感到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一件對金娣一家補償歉仄的好事,使他減輕了心上的負擔。

     他同楊秋水阿姨約定了明天再見面的時間,并且商定了帶銀娣去歐陽素心家幫傭的步驟。

    然後,又陪楊秋水說了一會兒,才告别回家。

     天空,像黑色的錦緞,使人有一種難以解脫的沉重壓力罩在頭頂。

    在路邊等公共汽車時,周圍有世俗的喧嚣:小汽車的喇叭聲,腳踏車的鈴铛聲,小販的叫賣聲……忽然,一幢樓房裡不知誰家有人在彈奏曼陀鈴,清脆的樂聲随着秋風在夜空流瀉,歡躍的音波,卷起了家霆心上的風雨。

    彈的是《義勇軍進行曲》。

    抗戰初期,這支歌響徹雲霄,無論城鄉,無論東西南北,處處都聽到人在高唱:“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現在,“孤島”充塞靡靡之音,環境險惡,很少聽到這支激動人心充滿雷聲與怒濤的歌曲了!今夜,聽到了它,感染力更強,使家霆想起了抗戰初期許多往事。

    彈奏者是什麼樣的人呢?家霆屏息靜聽,心頭動情,飽含激奮。

    公共汽車靠站了,他由着别人往上擠,站住腳跟不動。

    他戀戀不舍,不願向這最強音告别,仍在靜靜傾聽,停留着準備再等下一輛車。

    他珍惜這沸騰的樂聲,沐浴着金風,許多激動的思想在心頭蕩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