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人進來看貨,勢利地撇下家霆去招呼剛進店的一男一女去了。
家霆想:我還是得買下這幅畫!但,錢怎麼辦?找銀娣想法籌借?不好開口,工人現在生計都無着落,銀娣明擺着很窮。
打電報到重慶,讓爸爸電彙錢來?他又躊躇。
他走出店去,又站在玻璃櫥窗前張望。
外邊早已萬家燈火。
夜的都會噪音沉寂了許多,火辣辣的心上涼爽了許多。
電車“當當”響着鈴“隆隆”地在軌道上駛過,晚歸的行人都腳步匆匆在走向回家的路。
他看着那幅親愛的畫,眼前始終映現着歐陽素心美得驚人的面容和跳動着希望的火苗的黑眼睛。
店家來上牌門了。
法國梧桐在水銀似的路面上撒下枝幹的影子。
路燈光昏昏沉沉,他怅怅地離開。
沿街公寓樓房裡家家戶戶窗戶裡朦胧如紗的燈光,顯示出一種與外人無關的溫暖和舒适。
他感到自己的心情像一個可憐的流浪者。
第二天一早,下着雨。
家霆想到南京路外灘的電報局裡打個加急電給童霜威,請爸爸火速電彙款項來買畫。
這是想了一夜決定的。
此刻,想到爸爸經濟不寬裕,又猶豫了。
他思考了一夜,仍舍不得用歐陽的首飾換她的畫,心裡矛盾,痛苦得很。
雨很大,有暴烈的雷聲和閃電将雨水從雲團裡癫狂地潑下來。
想到要了自己的心願(人生能有幾次這樣的心願呢?),他打着傘,買了一把鮮花,暫時把心頭買畫的事放一放,到滬西埋葬楊秋水阿姨的公墓裡去給舅媽掃墓。
春雨潇潇,天上的雷聲常在奏樂。
進了公墓,墓場裡最大的變化,是比從前多了數不清的新墓。
僅僅六年不到的光景,竟又新葬了這麼多人。
戰争時期,人好像衰老得快,也死亡得多了。
這飄着苦雨的天,家霆不禁想起同歐陽素心當年來參加葬禮給楊秋水阿姨鞠躬的情形了。
那天,在墓前,淋着小雨,歐陽忽然流淚了,雨水和淚水混和在臉上,若有所思地說:“……生命不在長,而在好!” 現在,歐陽在哪裡?她那本來應當如春花燦爛的生命怎麼了? 走到了楊秋水阿姨的墓前,周圍的環境仍同以前相仿。
四周濕淋淋,靜悄悄。
有不知名的小鳥被雨濕了翅膀,在樹梢哀啼。
墳地裡在“沙沙”的雨聲中仍似有悠長的歎息,也有萬般悲哀,又似有沸騰的激情和奔騰跳躍的沖擊,用無聲的形式在表達。
蒼翠長青的柏樹,在墓園裡迎着風雨“簌簌”作響。
楊秋水阿姨墓上那塊美麗精緻的大理石墓碑,經曆過日月和風霜雨雪的侵蝕,比當年陳舊了一些。
但有好幾束已經枯萎的鮮花放在墓前,說明不久前曾有過一些人來上墳。
碑上兩行金字,被三月的春雨洗得一塵不染,燦燦放光。
家霆放下雨傘,淋着雨,獻上鮮花,獨自出神,心非常安靜,立正站着說:“舅媽,我來看望您來了!”說時,流下淚來。
他先恭恭敬敬鞠了三個躬。
然後,又鞠了三個躬。
忠華舅舅在南京有事未來,他應當替他鞠三個躬。
然後,又鞠了三個躬,這是代表歐陽的。
他打着傘,凝望着那兩行金字。
從“秋楓之壯麗”上,忽地想起了“楓葉荻花秋瑟瑟”的詩句。
這幾天,報上的消息不好。
内戰沖突并未停止,危機仍然緊迫。
報載:國軍已由美國前後裝備了二十二個軍,包括五十七個師。
美國還幫助國軍收繳了在華日軍的大部分武器,以空運、海運幫助國軍接收全國各大城市。
楓葉與荻花,紅與白的鬥争,使中國大地上仍将流遍鮮血,使這寒冷的春天蘊含着秋的意境。
真像一本小說的名字一樣,這是“春天裡的秋天”! 想到這些,家霆在楊秋水阿姨的墓前,感到了一種時代的使命感,一種愛國與理想信仰的責任心,使他壓制了不少悲恸。
下午,家霆趕了遠路,又到龍華附近安葬大舅媽“小翠紅”的公墓裡去。
去時,特地帶了兩大盒冥币去。
他認為迷信可笑。
但他是個講信義的人,始終不忘大舅媽在他最可憐的時候給予他的美好可貴的心意。
也始終不忘自己的承諾。
大舅媽不止一次說:“家霆,如果我死了,你回來了,會到我墳上給我行禮化點紙錢給我的嗎?”迷信的善良的大舅媽“小翠紅”,那麼值得憐憫,他不忍心違背自己的承諾。
“小翠紅”的墓在公墓的東北角裡,當初建時就很馬虎。
墓碑小,墓地窄,也未栽樹。
墓背後是圍牆,高頭是一棵長在牆外的大白楊樹。
如今,墓周圍枯草剛剛開始返青,荠菜已經長出嫩嫩的小葉。
周圍墳連着墳,墓連着墓。
看來都有人來祭掃過,墓前有枯花,也有燒紙錢的焦痕。
大舅媽的墳墓卻荒涼、孤單,特别凄涼。
家霆在這裡,感到和大舅媽靠得很近。
想起往事,心裡難過。
鞠了三個躬,默默地說:“大舅媽,我回來了!來給你燒紙錢來了!” 将兩盒冥币都散堆在墳前,擦火柴點燃了。
看着紙錢在火焰中化為灰燼,灰燼又被初春的寒風吹得揚揚灑灑飛飄起來。
紙錢化盡,他覺得遂了一件心願,心裡舒适些了,才離開大舅媽的墳墓,走出公墓。
了卻一件心願,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暢快。
遺憾的是,要尋覓歐陽素心卻無從下手。
這個心願怎麼才能實現呢?唉,唉!
家霆想:我還是得買下這幅畫!但,錢怎麼辦?找銀娣想法籌借?不好開口,工人現在生計都無着落,銀娣明擺着很窮。
打電報到重慶,讓爸爸電彙錢來?他又躊躇。
他走出店去,又站在玻璃櫥窗前張望。
外邊早已萬家燈火。
夜的都會噪音沉寂了許多,火辣辣的心上涼爽了許多。
電車“當當”響着鈴“隆隆”地在軌道上駛過,晚歸的行人都腳步匆匆在走向回家的路。
他看着那幅親愛的畫,眼前始終映現着歐陽素心美得驚人的面容和跳動着希望的火苗的黑眼睛。
店家來上牌門了。
法國梧桐在水銀似的路面上撒下枝幹的影子。
路燈光昏昏沉沉,他怅怅地離開。
沿街公寓樓房裡家家戶戶窗戶裡朦胧如紗的燈光,顯示出一種與外人無關的溫暖和舒适。
他感到自己的心情像一個可憐的流浪者。
第二天一早,下着雨。
家霆想到南京路外灘的電報局裡打個加急電給童霜威,請爸爸火速電彙款項來買畫。
這是想了一夜決定的。
此刻,想到爸爸經濟不寬裕,又猶豫了。
他思考了一夜,仍舍不得用歐陽的首飾換她的畫,心裡矛盾,痛苦得很。
雨很大,有暴烈的雷聲和閃電将雨水從雲團裡癫狂地潑下來。
想到要了自己的心願(人生能有幾次這樣的心願呢?),他打着傘,買了一把鮮花,暫時把心頭買畫的事放一放,到滬西埋葬楊秋水阿姨的公墓裡去給舅媽掃墓。
春雨潇潇,天上的雷聲常在奏樂。
進了公墓,墓場裡最大的變化,是比從前多了數不清的新墓。
僅僅六年不到的光景,竟又新葬了這麼多人。
戰争時期,人好像衰老得快,也死亡得多了。
這飄着苦雨的天,家霆不禁想起同歐陽素心當年來參加葬禮給楊秋水阿姨鞠躬的情形了。
那天,在墓前,淋着小雨,歐陽忽然流淚了,雨水和淚水混和在臉上,若有所思地說:“……生命不在長,而在好!” 現在,歐陽在哪裡?她那本來應當如春花燦爛的生命怎麼了? 走到了楊秋水阿姨的墓前,周圍的環境仍同以前相仿。
四周濕淋淋,靜悄悄。
有不知名的小鳥被雨濕了翅膀,在樹梢哀啼。
墳地裡在“沙沙”的雨聲中仍似有悠長的歎息,也有萬般悲哀,又似有沸騰的激情和奔騰跳躍的沖擊,用無聲的形式在表達。
蒼翠長青的柏樹,在墓園裡迎着風雨“簌簌”作響。
楊秋水阿姨墓上那塊美麗精緻的大理石墓碑,經曆過日月和風霜雨雪的侵蝕,比當年陳舊了一些。
但有好幾束已經枯萎的鮮花放在墓前,說明不久前曾有過一些人來上墳。
碑上兩行金字,被三月的春雨洗得一塵不染,燦燦放光。
家霆放下雨傘,淋着雨,獻上鮮花,獨自出神,心非常安靜,立正站着說:“舅媽,我來看望您來了!”說時,流下淚來。
他先恭恭敬敬鞠了三個躬。
然後,又鞠了三個躬。
忠華舅舅在南京有事未來,他應當替他鞠三個躬。
然後,又鞠了三個躬,這是代表歐陽的。
他打着傘,凝望着那兩行金字。
從“秋楓之壯麗”上,忽地想起了“楓葉荻花秋瑟瑟”的詩句。
這幾天,報上的消息不好。
内戰沖突并未停止,危機仍然緊迫。
報載:國軍已由美國前後裝備了二十二個軍,包括五十七個師。
美國還幫助國軍收繳了在華日軍的大部分武器,以空運、海運幫助國軍接收全國各大城市。
楓葉與荻花,紅與白的鬥争,使中國大地上仍将流遍鮮血,使這寒冷的春天蘊含着秋的意境。
真像一本小說的名字一樣,這是“春天裡的秋天”! 想到這些,家霆在楊秋水阿姨的墓前,感到了一種時代的使命感,一種愛國與理想信仰的責任心,使他壓制了不少悲恸。
下午,家霆趕了遠路,又到龍華附近安葬大舅媽“小翠紅”的公墓裡去。
去時,特地帶了兩大盒冥币去。
他認為迷信可笑。
但他是個講信義的人,始終不忘大舅媽在他最可憐的時候給予他的美好可貴的心意。
也始終不忘自己的承諾。
大舅媽不止一次說:“家霆,如果我死了,你回來了,會到我墳上給我行禮化點紙錢給我的嗎?”迷信的善良的大舅媽“小翠紅”,那麼值得憐憫,他不忍心違背自己的承諾。
“小翠紅”的墓在公墓的東北角裡,當初建時就很馬虎。
墓碑小,墓地窄,也未栽樹。
墓背後是圍牆,高頭是一棵長在牆外的大白楊樹。
如今,墓周圍枯草剛剛開始返青,荠菜已經長出嫩嫩的小葉。
周圍墳連着墳,墓連着墓。
看來都有人來祭掃過,墓前有枯花,也有燒紙錢的焦痕。
大舅媽的墳墓卻荒涼、孤單,特别凄涼。
家霆在這裡,感到和大舅媽靠得很近。
想起往事,心裡難過。
鞠了三個躬,默默地說:“大舅媽,我回來了!來給你燒紙錢來了!” 将兩盒冥币都散堆在墳前,擦火柴點燃了。
看着紙錢在火焰中化為灰燼,灰燼又被初春的寒風吹得揚揚灑灑飛飄起來。
紙錢化盡,他覺得遂了一件心願,心裡舒适些了,才離開大舅媽的墳墓,走出公墓。
了卻一件心願,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暢快。
遺憾的是,要尋覓歐陽素心卻無從下手。
這個心願怎麼才能實現呢?唉,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