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童家霆和燕寅兒按照約定的時間和地點,淋着細雨,等候在南區公園左側那棵大黃桷樹下。
四下僻靜。
這時,極少見到人影。
準七點鐘時,一輛黑色小汽車沖下坡來,在他倆身邊“嗤”的一聲停下了。
車門倏地打開,一個穿灰軍服的年輕人,在前座下車,彬彬有禮地向他們笑着一招手,接他倆上了車,年輕人鑽進前座,關上車門,汽車就迅速開動了。
年輕人瘦瘦的,很精神,有很挺直的鼻梁,對他倆一笑,解釋說:“特務太多了,為了你們的安全,我們不能不同他們捉迷藏,隻能這麼安排。
” 受到這樣熱情周到的接待,童家霆和燕寅兒都激動得一時不知說什麼才好,隻覺得非常溫暖。
泛着青藍色的霧氣和牛毛細雨包圍了一切。
汽車在暮色蒼茫的雨霧中穿行,間或有幾盞半明不滅的路燈從車窗邊閃過。
家霆和寅兒想看看車往哪兒去,霧氣彌漫,車窗上又挂着窗簾,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隻覺得車子開了好久才停下來,眼前出現了嘉陵江邊那幢三層樓的曾家岩五十号周公館了!天已經暗了。
家霆心裡有一種預感:今晚接見談話的不會是一般的人。
那麼,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來談話呢? 下車被引進小樓,到了天井旁一間屋裡。
穿灰軍服的年輕人開了電燈,請他倆落座。
一會兒,送進兩杯茶來,放在藤茶幾上,仍舊溫文有禮地說:“請等一等,馬上就來。
”他将門輕輕帶上一半,矯健地走了。
家霆和寅兒坐在兩把藤椅上,靜靜打量着屋裡的陳設。
屋裡極簡樸,像是一間辦公室。
一邊卻又搭着一張小鋪,鋪上有簡單的被褥。
臨窗放着一張寫字台,台前有一把藤椅。
靠牆是一個竹書架。
書架上整齊地排列着書籍及一些報章雜志。
寫字台上,有一隻銅墨盒和毛筆、鉛筆、紙箋,一杯清茶正悠悠冒着熱氣。
看來,主人剛才還坐在這裡工作。
家霆和寅兒不禁同時都想:一定是個做文字工作者的房間。
約定談話時,從信上看是由《新華日報》派人接談的。
是總編輯抑是主筆呢?由于來時的特殊方式,使他倆感到有些神秘。
随着茶杯裡袅袅冒出的熱氣悠悠散開,兩人不禁都神馳起來。
屋子裡靜悄悄的,夾着細雨的夜風吹得窗外的樹枝飒飒有聲,飄進來一陣陣潮濕的空氣。
可以想見,夜間滔滔的江面上,此刻在細雨中正彌漫着白霧,一片混沌。
無意間,家霆又發現窗台上有一隻瓷盆養着一棵君子蘭。
碧綠的葉片兩側分展着,美得像翡翠,使這簡樸的房間格外生意盎然。
家霆站起身來,忽然注意到了桌上玻璃台闆下壓着一張信箋,上邊寫着一首詩:“黨權官化氣飛揚,民怨何堪遍後方。
誰見軒乘能使鶴,不知牢補任亡羊。
連年血戰驅饑卒,萬裡陸沉痛舊疆。
且漫四強誇勝利,國家前路尚茫茫。
”讀了一遍,不禁叫絕,對寅兒說:“看看這首詩,寫得真好,但不知是誰寫的?” 寅兒也上來看了詩,說:“聽說紅岩村會客室裡挂着一副對聯是:‘白日澈蒙千層霧,紅岩立五周年’。
語意雙關,氣派雄偉。
你采訪時看到過沒有?” 家霆還沒回答,那扇半掩的門被推開了。
一個神采奕奕、黑發濃眉的人含笑走進房來。
他英氣勃勃的臉上洋溢着熱情,濃黑的眉下兩隻充滿聰穎、睿智和堅毅的眼睛炯炯有神。
他穿一套淺藍的布制服,顯得非常精幹,又非常威嚴。
進門,他就快步走了過來,伸出似乎有些不方便的右手,先握家霆的手,又握寅兒的手,說:“讓你們久等了!請坐!”口音是帶着蘇北尾音的普通話。
“啊!”家霆神采飛揚,幾乎叫了起來,這是周恩來先生呀!真的是他! 寅兒也早已認出是誰,亮麗的臉上十分興奮,尊敬地說:“周先生!” 兩人顯得很恭敬。
周恩來将寫字台前那張藤椅拉過來,叫兩人坐下,他坐在兩人對面,微笑着說:“先要請你們原諒,信是早就收到了。
但那時還在談判,實在抽不出空來。
毛主席在談判結束就回去了。
我則因為忙,直到今天才請你們來,希望諒解。
”又說:“我已經看過你們辦的《明鏡台》了,辦得不錯嘛!” 家霆感歎地說:“我們很感謝這次同意約我們來談話,作了如此周到的安排。
” 寅兒補充說:“這使我們很感動。
” 周恩來親切地注視着、傾聽着,誠懇地說:“你們是兩位年輕的主編和社長,工作很重要。
你們信任我們,使我感到榮幸。
請你們來談談,我們也是想多聽聽人民的聲音,互相交換一下意見。
以後,如果可能,我們可以保持聯系。
” 寅兒說:“那當然。
隻是,來一次太不方便了。
” 周恩來笑笑,搖搖頭說:“盡管特務如麻監視嚴密,他們阻擋不了我們同各界愛國進步人士的接觸。
隻要我們團結一緻,提高警惕,善于鬥争,就能沖破重重阻礙,總是有機會見面的。
你們說對嗎?‘三岩[3]路上多荊棘,卻被人民踐踏開’!你們聽到過這兩句話沒有?”他做了個手勢,請家霆和寅兒喝茶。
茶葉裡有茉莉花,清香散布在空氣中。
周恩來莊嚴、威武,卻又親切,使家霆感到像是跟一位久已熟識而又尊崇的長輩促膝談心,既無戒心,也無距離,忍不住開門見山地問:“‘雙十協定’簽訂後,大家都很高興。
但現在全國自南至北,幾乎所有解放區都已發生了戰事,危機如何挽救?” 周恩來點頭說:“是呀!抗戰勝利了,我們是反對打内戰的。
但半個月來,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的包圍進攻,規模日益擴大。
據估計,已有八十萬軍隊在進攻解放區,說明内戰已在事實上存在,和平前途受着嚴重威脅。
” 燕寅兒閃着那對扇子般的睫毛的眼睛,說:“那怎麼辦呢?” 周恩來沉着地說:“我們共産黨人喜歡言必信,行必果。
我們已經呼籲過:要國民黨停止攻擊、停止進兵、停止利用敵僞軍。
如果他們能這麼做,大規模内戰的危險可以及時防止,一般的交通可以迅速恢複,人心可以大安,團結商談也可以順利進行,一切建設計劃也就可以有個着落。
如其不然,則内戰擴大,令人可歎了!” 家霆問:“‘雙十協定’不能履行,關鍵何在?” 周恩來說:“雖然簽訂了‘雙十協定’,可是國民黨絕不願意輕易放棄他的反人民、反民主、厲行獨裁、排除異己的舊方針,這就是關鍵所在。
正是由于這種錯誤方針還未被放棄,才利用日寇,收編漢奸,讓敵僞繼續踐踏中國人民,才動員八十萬軍隊大舉進攻解放區,必欲将全中國僅有的一片光明地區加以徹底摧毀而後快。
國民黨當局這樣的行為,危害了中國和平建國的前途,損害了國家民族的利益,違背了全國人民的意志。
” 夜雨淅瀝有聲,從窗外傳來,剛才的小雨此刻似乎下大了。
周恩來的話簡單明快,理由充足,使人信服。
寅兒不禁說:“現在,有些報紙和有些軍政大員都說國軍所以要進攻,是因為中共‘放了第一槍’。
周先生認為應當怎樣驅斥?” 周恩來朝燕寅兒看着,認真地說:“國民黨宣傳機關正在制造謠言,颠倒黑白。
其實,解放區軍民八年抗戰中,從來就隻是從敵人手裡收複國土的。
抗戰中,國民黨大鬧摩擦,解放區軍民始終顧全大局,隻有到了忍無可忍時,才起而自衛。
皖南事變,新四軍八千健兒慘遭聚殲時,我們仍相忍為國,緻力于團結抗戰。
日寇投降後,我們的槍口仍然是對着拒絕投降的敵僞。
為避免沖突,新四軍奉命流淚北撤,離開江南。
各解放區軍隊節節退讓,國民黨軍隊卻步步追逼深入解放區腹地。
誰放第一槍?誰在發動内戰?還不明白嗎?直到現在,我們始終認為最要緊的是阻止戰争,不讓内戰發生!”他說到最後,有些激動了。
家霆說:“向解放區進攻的另一借口是‘軍令政令的統一’。
請問對這問題的看法如何?” 周恩來點頭。
他臉上有點疲乏的神态,看來是工作的繁重造成的,說:“國民黨當局對解放區所發的是些什麼軍令政令呢?他們不對解放區軍民發布徹底消滅敵僞勢力、建立民主政權、改善人民生活的軍令政令。
這些解放區軍民自己都做了。
他們發布的是使敵僞軍保持武器殺害人民的軍令政令,這樣奇怪的軍令政令,怎麼能叫人民接受?” 家霆點頭,說:“您看,現在怎麼辦呢?” 周恩來濃眉下的兩眼忽而有雷電般的閃光,說:“解放區軍民,堅決避免内戰,争取和平。
現在國民黨軍隊進逼太甚,無法生
四下僻靜。
這時,極少見到人影。
準七點鐘時,一輛黑色小汽車沖下坡來,在他倆身邊“嗤”的一聲停下了。
車門倏地打開,一個穿灰軍服的年輕人,在前座下車,彬彬有禮地向他們笑着一招手,接他倆上了車,年輕人鑽進前座,關上車門,汽車就迅速開動了。
年輕人瘦瘦的,很精神,有很挺直的鼻梁,對他倆一笑,解釋說:“特務太多了,為了你們的安全,我們不能不同他們捉迷藏,隻能這麼安排。
” 受到這樣熱情周到的接待,童家霆和燕寅兒都激動得一時不知說什麼才好,隻覺得非常溫暖。
泛着青藍色的霧氣和牛毛細雨包圍了一切。
汽車在暮色蒼茫的雨霧中穿行,間或有幾盞半明不滅的路燈從車窗邊閃過。
家霆和寅兒想看看車往哪兒去,霧氣彌漫,車窗上又挂着窗簾,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隻覺得車子開了好久才停下來,眼前出現了嘉陵江邊那幢三層樓的曾家岩五十号周公館了!天已經暗了。
家霆心裡有一種預感:今晚接見談話的不會是一般的人。
那麼,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來談話呢? 下車被引進小樓,到了天井旁一間屋裡。
穿灰軍服的年輕人開了電燈,請他倆落座。
一會兒,送進兩杯茶來,放在藤茶幾上,仍舊溫文有禮地說:“請等一等,馬上就來。
”他将門輕輕帶上一半,矯健地走了。
家霆和寅兒坐在兩把藤椅上,靜靜打量着屋裡的陳設。
屋裡極簡樸,像是一間辦公室。
一邊卻又搭着一張小鋪,鋪上有簡單的被褥。
臨窗放着一張寫字台,台前有一把藤椅。
靠牆是一個竹書架。
書架上整齊地排列着書籍及一些報章雜志。
寫字台上,有一隻銅墨盒和毛筆、鉛筆、紙箋,一杯清茶正悠悠冒着熱氣。
看來,主人剛才還坐在這裡工作。
家霆和寅兒不禁同時都想:一定是個做文字工作者的房間。
約定談話時,從信上看是由《新華日報》派人接談的。
是總編輯抑是主筆呢?由于來時的特殊方式,使他倆感到有些神秘。
随着茶杯裡袅袅冒出的熱氣悠悠散開,兩人不禁都神馳起來。
屋子裡靜悄悄的,夾着細雨的夜風吹得窗外的樹枝飒飒有聲,飄進來一陣陣潮濕的空氣。
可以想見,夜間滔滔的江面上,此刻在細雨中正彌漫着白霧,一片混沌。
無意間,家霆又發現窗台上有一隻瓷盆養着一棵君子蘭。
碧綠的葉片兩側分展着,美得像翡翠,使這簡樸的房間格外生意盎然。
家霆站起身來,忽然注意到了桌上玻璃台闆下壓着一張信箋,上邊寫着一首詩:“黨權官化氣飛揚,民怨何堪遍後方。
誰見軒乘能使鶴,不知牢補任亡羊。
連年血戰驅饑卒,萬裡陸沉痛舊疆。
且漫四強誇勝利,國家前路尚茫茫。
”讀了一遍,不禁叫絕,對寅兒說:“看看這首詩,寫得真好,但不知是誰寫的?” 寅兒也上來看了詩,說:“聽說紅岩村會客室裡挂着一副對聯是:‘白日澈蒙千層霧,紅岩立五周年’。
語意雙關,氣派雄偉。
你采訪時看到過沒有?” 家霆還沒回答,那扇半掩的門被推開了。
一個神采奕奕、黑發濃眉的人含笑走進房來。
他英氣勃勃的臉上洋溢着熱情,濃黑的眉下兩隻充滿聰穎、睿智和堅毅的眼睛炯炯有神。
他穿一套淺藍的布制服,顯得非常精幹,又非常威嚴。
進門,他就快步走了過來,伸出似乎有些不方便的右手,先握家霆的手,又握寅兒的手,說:“讓你們久等了!請坐!”口音是帶着蘇北尾音的普通話。
“啊!”家霆神采飛揚,幾乎叫了起來,這是周恩來先生呀!真的是他! 寅兒也早已認出是誰,亮麗的臉上十分興奮,尊敬地說:“周先生!” 兩人顯得很恭敬。
周恩來将寫字台前那張藤椅拉過來,叫兩人坐下,他坐在兩人對面,微笑着說:“先要請你們原諒,信是早就收到了。
但那時還在談判,實在抽不出空來。
毛主席在談判結束就回去了。
我則因為忙,直到今天才請你們來,希望諒解。
”又說:“我已經看過你們辦的《明鏡台》了,辦得不錯嘛!” 家霆感歎地說:“我們很感謝這次同意約我們來談話,作了如此周到的安排。
” 寅兒補充說:“這使我們很感動。
” 周恩來親切地注視着、傾聽着,誠懇地說:“你們是兩位年輕的主編和社長,工作很重要。
你們信任我們,使我感到榮幸。
請你們來談談,我們也是想多聽聽人民的聲音,互相交換一下意見。
以後,如果可能,我們可以保持聯系。
” 寅兒說:“那當然。
隻是,來一次太不方便了。
” 周恩來笑笑,搖搖頭說:“盡管特務如麻監視嚴密,他們阻擋不了我們同各界愛國進步人士的接觸。
隻要我們團結一緻,提高警惕,善于鬥争,就能沖破重重阻礙,總是有機會見面的。
你們說對嗎?‘三岩
茶葉裡有茉莉花,清香散布在空氣中。
周恩來莊嚴、威武,卻又親切,使家霆感到像是跟一位久已熟識而又尊崇的長輩促膝談心,既無戒心,也無距離,忍不住開門見山地問:“‘雙十協定’簽訂後,大家都很高興。
但現在全國自南至北,幾乎所有解放區都已發生了戰事,危機如何挽救?” 周恩來點頭說:“是呀!抗戰勝利了,我們是反對打内戰的。
但半個月來,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的包圍進攻,規模日益擴大。
據估計,已有八十萬軍隊在進攻解放區,說明内戰已在事實上存在,和平前途受着嚴重威脅。
” 燕寅兒閃着那對扇子般的睫毛的眼睛,說:“那怎麼辦呢?” 周恩來沉着地說:“我們共産黨人喜歡言必信,行必果。
我們已經呼籲過:要國民黨停止攻擊、停止進兵、停止利用敵僞軍。
如果他們能這麼做,大規模内戰的危險可以及時防止,一般的交通可以迅速恢複,人心可以大安,團結商談也可以順利進行,一切建設計劃也就可以有個着落。
如其不然,則内戰擴大,令人可歎了!” 家霆問:“‘雙十協定’不能履行,關鍵何在?” 周恩來說:“雖然簽訂了‘雙十協定’,可是國民黨絕不願意輕易放棄他的反人民、反民主、厲行獨裁、排除異己的舊方針,這就是關鍵所在。
正是由于這種錯誤方針還未被放棄,才利用日寇,收編漢奸,讓敵僞繼續踐踏中國人民,才動員八十萬軍隊大舉進攻解放區,必欲将全中國僅有的一片光明地區加以徹底摧毀而後快。
國民黨當局這樣的行為,危害了中國和平建國的前途,損害了國家民族的利益,違背了全國人民的意志。
” 夜雨淅瀝有聲,從窗外傳來,剛才的小雨此刻似乎下大了。
周恩來的話簡單明快,理由充足,使人信服。
寅兒不禁說:“現在,有些報紙和有些軍政大員都說國軍所以要進攻,是因為中共‘放了第一槍’。
周先生認為應當怎樣驅斥?” 周恩來朝燕寅兒看着,認真地說:“國民黨宣傳機關正在制造謠言,颠倒黑白。
其實,解放區軍民八年抗戰中,從來就隻是從敵人手裡收複國土的。
抗戰中,國民黨大鬧摩擦,解放區軍民始終顧全大局,隻有到了忍無可忍時,才起而自衛。
皖南事變,新四軍八千健兒慘遭聚殲時,我們仍相忍為國,緻力于團結抗戰。
日寇投降後,我們的槍口仍然是對着拒絕投降的敵僞。
為避免沖突,新四軍奉命流淚北撤,離開江南。
各解放區軍隊節節退讓,國民黨軍隊卻步步追逼深入解放區腹地。
誰放第一槍?誰在發動内戰?還不明白嗎?直到現在,我們始終認為最要緊的是阻止戰争,不讓内戰發生!”他說到最後,有些激動了。
家霆說:“向解放區進攻的另一借口是‘軍令政令的統一’。
請問對這問題的看法如何?” 周恩來點頭。
他臉上有點疲乏的神态,看來是工作的繁重造成的,說:“國民黨當局對解放區所發的是些什麼軍令政令呢?他們不對解放區軍民發布徹底消滅敵僞勢力、建立民主政權、改善人民生活的軍令政令。
這些解放區軍民自己都做了。
他們發布的是使敵僞軍保持武器殺害人民的軍令政令,這樣奇怪的軍令政令,怎麼能叫人民接受?” 家霆點頭,說:“您看,現在怎麼辦呢?” 周恩來濃眉下的兩眼忽而有雷電般的閃光,說:“解放區軍民,堅決避免内戰,争取和平。
現在國民黨軍隊進逼太甚,無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