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丙先生反對,認為應是“蔣幹”,理由是抗戰勝利全憑蔣主席的勞苦功高努力苦幹所緻。

     丁先生說既然如此,說是“毛遂”也一樣。

    因為毛澤東先生堅持抗日,領導各根據地軍民抗擊了大部分侵華日軍和幾乎全部僞軍,終于使抗戰勝利遂了人民心願。

     但,結果爆出冷門。

    拿出謎底來看,卻是“共工”!“共工”者我國曆史上傳說“共工怒觸不周之山”中古人之名。

    這次抗戰勝利是由于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工作才獲得的。

    謎底與謎面非常吻合,概括性強而又意思全面。

     隻是,也有個别人認為“共工”這個名字中的“共”字與“共産黨”的“共”字相同,怕誤會成是共産黨的工作造成了抗戰勝利,表示異議。

    但大家多數都能同意,認為謎底定為“共工”合乎實際并無不妥。

     特将這次猜謎情況記下,供君賞玩。

    不知你以為如何? (禹濟哉) 家霆很喜歡這篇短文,短文内含的意思比字面所要表達的多得多。

    看似一次客觀報道,事情也不過是打一個燈謎,其實政治性極強。

    當《明鏡台》第二期出刊後,這篇小文章寫的打燈謎的故事立刻不胫而走傳遍了山城,到處都在傳誦這個燈謎。

    有這篇短文,這期《明鏡台》竟很快銷售一空。

     同時,發生過另一個故事:在國府大禮堂,舉行過一次慶祝抗戰勝利的晚會,演出京劇《群英會》。

    戲上場時,喜愛京劇的蔣介石恰巧剛入座觀看。

    台上的周瑜正在傳令:“有請蔣先生!”門簾掀開,青衣儒巾的白鼻子小醜蔣幹,在“當!當!”的小鑼聲中,一步一颠走上台口。

    氣得台下的“蔣先生”一臉怒氣,起身匆匆離場走了。

    聽到這件事的人都當笑話講。

    一天,談起這件事時,燕姗姗拿這事作例說:“這事很可笑。

    雖然有趣,卻不能用。

    一是意義不大,二是如果《明鏡台》用了必然引來麻煩。

    這同打燈謎那件事不同。

    打燈謎那件事的意義,讀者可以體會得到,特務卻難抓辮子。

    我們完全可以用中立客觀的态度來寫。

    這件事牽涉到蔣,情況就不同了!”姗姗大姐日常就是這樣在指導着家霆和寅兒辦刊物的。

    家霆和寅兒學到不少本領。

     人和人之間,通過越來越深的接觸就能逐漸了解到對方的内心活動和靈魂深處。

    家霆感覺到,姗姗大姐是一個有正義感、追求真理的心靈像水晶般的女記者,他從思想上敬重她。

     國共談判進行到三周的時候,美國大使赫爾利忽然拉下了“居中調停”的面具,公開指責中共,把談判進展不前的責任完全推給了中共。

    他還放出要回國的空氣,向中共施加壓力。

    據說,毛澤東斬釘截鐵地說:中國人的事,中國人自己來辦!這種“不怕”的态度,有人不理解。

    這天上午,燕寅兒到學校有事,家霆在燕家,見到了姗姗大姐。

    家霆問姗姗大姐:“你對這問題怎麼看?” 姗姗大姐笑了,說:“中國人的事,該讓美國人來做主嗎?” 家霆也笑了,說:“那當然不!” “所以,中國人的事,中國人自己來辦!是對的!”姗姗大姐說,“有的人妄圖通過談判吃掉人家解放區的政權,吃掉人家在八年抗戰中有功的軍隊,實行所謂‘統一政令’和‘統一軍令’,而對全國人民渴望的和平民主,根本不放在眼裡。

    赫爾利卻來拉偏架、當上帝,這能行嗎?我看不行!赫爾利的态度說明了一條:是要幫助他們支持的人消滅解放區。

    事實上,這兒在談判,九月十日山西方面閻錫山已經在進攻上黨解放區。

    九月十七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已在天津登陸。

    我聽說軍委會已在向下邊密頒《剿匪手本》了!因此,對内戰要有思想準備,怕也無用。

    ” “是啊!”家霆不由點頭,“人們都渴望不要再有内戰,都渴望不要再是特務法西斯統治。

    形勢太令人焦慮了!” 姗姗大姐說:“國民黨憑自己的武力,以為自己強大,是想打内戰消滅對方的。

    他硬說共産黨隻争槍杆子,不願縮編軍隊,目的就在這裡。

    實際最近談判中,共産黨讓了步同意軍隊可以縮編到國民黨占七分之六,中共隻占七分之一。

    可是國民黨仍不同意。

    他是以‘縮編’作幌子,目的是要消滅中共武裝。

    但中共不傻,武裝交出,隻能聽任别人屠殺、聽任别人擺布了!那種和平靠得住嗎?到那時,中國前途還會有希望嗎?還會有獨立、自由、民主、富強的新中國嗎?我看,答案是明擺着的。

    我們做記者報道這些消息時,自己該有主心骨,掌握策略。

    ”她說到這裡,約家霆說:“走,我陪你到‘特園’去,看看能訪問到誰不?那裡常有重要人物在。

    就請他們談剛才你提的問題。

    ” 家霆欣然地說:“好!”忽然又說:“姗姗大姐,我真想能有一個機會訪問一下毛澤東或者周恩來!我想同寅兒一起寫封信,用《明鏡台》記者的名義,請他們單獨見見我們。

    你看行不行?” 姗姗笑了,說:“試試看吧!隻是他們這麼忙,我怕他們的時間太緊了!” 兩人一同走出家門,去到上清寺“特園”。

     這“特園”,有人暗稱他是“民主之家”,主人名叫鮮真。

    很多重要愛國民主人士常在那裡聚會。

    兩人到了“特園”門口,拾級而上,鮮宅的大門頗有氣勢。

    進去後可以看到裡邊有花園,有葡萄架,前後均有房屋,十分靜谧。

    守門的是個老頭,認識姗姗大姐,說:主人不在,住在“特園”的客人張瀾老先生也不在。

    兩人隻好掃興離開。

     剛走到大路上,背後有人叫喚:“童家霆!”家霆回頭一看,是曹心慈。

    這一段時間以來,家霆為了想打聽一點歐陽素心的情況,心裡老想找找曹心慈。

    想到他是軍統的,又叮囑過不要去機關找他,就卻步了。

    今天看到的曹心慈,依然穿的是軍便服,未佩軍銜。

    家霆對姗姗大姐說:“這是我小學時的同學曹心慈,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