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三節
關燈
小
中
大
講究。
到後特地到廚房看碧初,稱贊正在揀掐豌豆苗的峨“真能幹”,給嵋和小娃帶來糖果,向玮介紹昆明飛機廠的簡況。
大家把蕭伯伯喊得震天價響。
峨尤其高興,自告奮勇要炒那豌豆苗,碧初含笑答應了。
子蔚帶來最重要的消息是中央政府陸續從武漢撤退。
我方為阻擋敵軍,六月份在花園口炸開黃河堤,大小淹了十七個縣,有災民百餘萬。
政府又封鎖新聞,最近才透露。
這一年來,人們經曆了不少撤退,很明白抗戰的艱巨與持久。
但中央政府——抗戰的領導核心——的遷移總是大事,讓人心頭沉重。
弗之沉默片刻,評論說:“中國兵法裡有火攻水攻,但要得當,若借不來東風,豈不燒了自己。
” “還有關于你的事。
”子蔚背着手,來回踱步。
弗之推推厚重的眼鏡,定睛看着子蔚颀長的身材。
“也是關于我的事。
”子蔚站住了,躊躇道,“關于你有一種說法。
說你和那邊有聯系,至少是思想左傾吧。
這些議論你早知道了。
還有親屬問題,說是老太爺已往那邊去了。
真是無稽之談!” “株連攀附是中國人的老習慣了,我們不必計較。
”弗之笑道,“我的思想則在著作中,光天化日之下,說左傾也未嘗不可。
無論左右,我是以國家民族為重的。
我希望國家獨立富強,社會平等合理。
社會主義若能做到,有何不可。
隻怕我們還少有這方面的專家。
當然,學校是傳授知識發揚學術的地方,我從無意在學校搞政治。
學校應包容各種主義,又獨立于主義之外,這是我們多年來共同的看法。
” 子蔚點頭道:“學校的工作是教和學。
若無廣博全面的教,不受束縛的學,不能青出于藍。
現說關于我的事。
到昆明後學校做長時期打算,教育部要派人協助建校。
有人建議由我來任教務長,這實在很可笑。
” 弗之聽了,感到不被信任的不悅,微微一笑。
若卣辰在,定會睜大眼睛,奇怪國共合作還分思想傾向。
其實鬥争無處不在,我們都是書生,有些呆氣。
子蔚多謀,且善于掌握分寸,是很好的人選。
想到這裡,懇切地說:“這建議我同意。
” “我不同意。
”子蔚堅決地說,“我不像你那樣認真執着,鞠躬盡瘁。
我還要聽音樂,打橋牌。
秦先生仍以為你最合适。
我們應該堅持。
明侖以後困難很多,你年事長,聲望高,工作方便得多。
” “這點工作,在你不過談笑間的事。
”弗之笑道,“聽歌聆唱之餘便打發了。
明侖難得集中了這麼多第一流的頭腦,怎樣能讓大家自由地充分發揮能力,是最大的事。
” 子蔚微歎道:“聽說本地有些人以為明侖設備差,不讓子弟上。
可是青年争相報名,比報本地學校的多多了。
當然因為有這些頭腦。
”他想到弗之博聞強記的本領,曾戲稱這頭腦相當于北平圖書館。
又想到各系的學術泰鬥,想到對中文系教授江昉的議論,因說:“對江昉江先生也有議論,說他學魯迅,又學得不像。
” “豈有此理!”弗之大聲說,随即克制,放低了聲音,“春晔的性格我很了解,他絕沒有一點軟骨頭,這确實像魯迅。
但他不想學誰,他是一派天真爛漫。
其實我不贊成魯迅的許多罵人文章,太苛刻了。
”他推推厚重的眼鏡,修長的手指在夕陽的光線中有些透明,慢慢地說:“我們有第一流的頭腦,也有第一流的精神。
” “要有所作為,還得先求生存。
”子蔚道。
“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悲哀。
”弗之慨然道。
他們互相望着。
晚上,弗之向碧初說了子蔚的話。
碧初在鋪床,轉過臉說:“真的,爹怎樣了?他常幻想遊擊隊會來接他,是不是真來了?” “估計不會。
”弗之沉吟道。
碧初默然半晌,說:“子蔚這樣坦率很好。
其實你早該辭去行政職務。
年紀漸長,以後怕吃不消。
”她鋪好床,先躺下了。
“我的抱負是學問與事功并進,除了做學問,還要辦教育,所以這些年在行政事務上花了時間,到昆明就辭掉好了。
現在書已快寫完了,真是大幸。
” 弗之說着,奇怪碧初早睡,走過來看,才見她精神不好,容顔慘淡,因安慰道:“這不是什麼大事,有人議論,總免不了的。
” “我不是為這個。
我是有一種大禍臨頭的感覺——不知爹怎樣了。
”碧初的聲音很輕。
“不要瞎想,爹那裡諒不會有錯的。
今天菜很好。
你太累了,太苦了。
” “苦日子還在後頭呢。
”兩滴清淚,流下碧初蒼白的腮邊。
到後特地到廚房看碧初,稱贊正在揀掐豌豆苗的峨“真能幹”,給嵋和小娃帶來糖果,向玮介紹昆明飛機廠的簡況。
大家把蕭伯伯喊得震天價響。
峨尤其高興,自告奮勇要炒那豌豆苗,碧初含笑答應了。
子蔚帶來最重要的消息是中央政府陸續從武漢撤退。
我方為阻擋敵軍,六月份在花園口炸開黃河堤,大小淹了十七個縣,有災民百餘萬。
政府又封鎖新聞,最近才透露。
這一年來,人們經曆了不少撤退,很明白抗戰的艱巨與持久。
但中央政府——抗戰的領導核心——的遷移總是大事,讓人心頭沉重。
弗之沉默片刻,評論說:“中國兵法裡有火攻水攻,但要得當,若借不來東風,豈不燒了自己。
” “還有關于你的事。
”子蔚背着手,來回踱步。
弗之推推厚重的眼鏡,定睛看着子蔚颀長的身材。
“也是關于我的事。
”子蔚站住了,躊躇道,“關于你有一種說法。
說你和那邊有聯系,至少是思想左傾吧。
這些議論你早知道了。
還有親屬問題,說是老太爺已往那邊去了。
真是無稽之談!” “株連攀附是中國人的老習慣了,我們不必計較。
”弗之笑道,“我的思想則在著作中,光天化日之下,說左傾也未嘗不可。
無論左右,我是以國家民族為重的。
我希望國家獨立富強,社會平等合理。
社會主義若能做到,有何不可。
隻怕我們還少有這方面的專家。
當然,學校是傳授知識發揚學術的地方,我從無意在學校搞政治。
學校應包容各種主義,又獨立于主義之外,這是我們多年來共同的看法。
” 子蔚點頭道:“學校的工作是教和學。
若無廣博全面的教,不受束縛的學,不能青出于藍。
現說關于我的事。
到昆明後學校做長時期打算,教育部要派人協助建校。
有人建議由我來任教務長,這實在很可笑。
” 弗之聽了,感到不被信任的不悅,微微一笑。
若卣辰在,定會睜大眼睛,奇怪國共合作還分思想傾向。
其實鬥争無處不在,我們都是書生,有些呆氣。
子蔚多謀,且善于掌握分寸,是很好的人選。
想到這裡,懇切地說:“這建議我同意。
” “我不同意。
”子蔚堅決地說,“我不像你那樣認真執着,鞠躬盡瘁。
我還要聽音樂,打橋牌。
秦先生仍以為你最合适。
我們應該堅持。
明侖以後困難很多,你年事長,聲望高,工作方便得多。
” “這點工作,在你不過談笑間的事。
”弗之笑道,“聽歌聆唱之餘便打發了。
明侖難得集中了這麼多第一流的頭腦,怎樣能讓大家自由地充分發揮能力,是最大的事。
” 子蔚微歎道:“聽說本地有些人以為明侖設備差,不讓子弟上。
可是青年争相報名,比報本地學校的多多了。
當然因為有這些頭腦。
”他想到弗之博聞強記的本領,曾戲稱這頭腦相當于北平圖書館。
又想到各系的學術泰鬥,想到對中文系教授江昉的議論,因說:“對江昉江先生也有議論,說他學魯迅,又學得不像。
” “豈有此理!”弗之大聲說,随即克制,放低了聲音,“春晔的性格我很了解,他絕沒有一點軟骨頭,這确實像魯迅。
但他不想學誰,他是一派天真爛漫。
其實我不贊成魯迅的許多罵人文章,太苛刻了。
”他推推厚重的眼鏡,修長的手指在夕陽的光線中有些透明,慢慢地說:“我們有第一流的頭腦,也有第一流的精神。
” “要有所作為,還得先求生存。
”子蔚道。
“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悲哀。
”弗之慨然道。
他們互相望着。
晚上,弗之向碧初說了子蔚的話。
碧初在鋪床,轉過臉說:“真的,爹怎樣了?他常幻想遊擊隊會來接他,是不是真來了?” “估計不會。
”弗之沉吟道。
碧初默然半晌,說:“子蔚這樣坦率很好。
其實你早該辭去行政職務。
年紀漸長,以後怕吃不消。
”她鋪好床,先躺下了。
“我的抱負是學問與事功并進,除了做學問,還要辦教育,所以這些年在行政事務上花了時間,到昆明就辭掉好了。
現在書已快寫完了,真是大幸。
” 弗之說着,奇怪碧初早睡,走過來看,才見她精神不好,容顔慘淡,因安慰道:“這不是什麼大事,有人議論,總免不了的。
” “我不是為這個。
我是有一種大禍臨頭的感覺——不知爹怎樣了。
”碧初的聲音很輕。
“不要瞎想,爹那裡諒不會有錯的。
今天菜很好。
你太累了,太苦了。
” “苦日子還在後頭呢。
”兩滴清淚,流下碧初蒼白的腮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