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節
關燈
小
中
大
白蘭花,一會兒太太梳頭用吧?”蘅芬不理。
阿勝看看京堯,見他還靠在床欄上跷着腿,不敢說什麼,退出去了。
京堯自管換了一條腿跷着,兩眼望着天花闆。
蘅芬則惦記許多待料理的事,長歎一聲,進盥洗間去了。
關于京堯走的問題仍和讨論前一樣,沒有互相接近一點。
“爸爸媽媽起來了嗎?”門外響起了雪妍清脆的聲音,門随即開了,雪妍窈窕的身影飄進來。
她穿着新的淡綠起翠綠深綠墨綠三色花綢旗袍,臉上帶着清晨新鮮的光彩,滑到京堯床旁。
“早茶都擺好了,還不起來。
”她嗔着,轉身到小桌前拿起茶壺,斟了兩杯茶。
“媽媽呢?”馬上到盥洗間推門一望,見蘅芬站在墨綠色洗臉池旁,望着鏡子發呆,臉上還有淚痕。
“媽媽哭了?”雪妍問,抱住蘅芬的肩,“媽媽不哭。
”這是她從小就會說的一句話。
蘅芬在鏡中看見雪妍年輕的臉,立刻把全部注意轉移到雪妍的幸福上了。
“衛葑也起來了?” “早起來了。
”雪妍半低着頭微笑,又擡頭關心地問:“您為什麼哭?是不是爸爸又說要走?” 蘅芬點頭,用手巾捂住臉。
“跟您說您别生氣,衛葑也說要走。
”雪妍遲疑地說。
她心裡認為衛葑應該走,而且很想跟衛葑一起走。
隻要和他在一起,哪怕海角天涯。
可是若都走了,豈不剩母親一人。
她望着母親手中的毛巾,不敢往下說。
對蘅芬來說,衛葑要走是意料中事,他不走才奇怪了呢。
二十多年都是他們三個人一起生活,隻要維持住這三個人就算美滿,女婿終隔一層,隻是苦了女兒。
也許過些時中國能打回來。
蘅芬想着,胡亂收拾了,便拉着雪妍往餐室走,不理默坐喝茶的京堯。
“爸爸也來。
”雪妍有些抱歉地說。
全是因為衛葑,淩家的早餐都提前了。
餐室在樓下,和客廳相連,都有很大的穹形窗戶,嵌着五顔六色的玻璃,是蘅芬的父親所遺。
嵋來過幾次,覺得這裡有點像教堂。
平常蘅芬等三人不用正餐廳,隻在旁邊預備侍候上菜的小房間吃飯,那裡收拾得很舒适。
衛葑在,就移過來,仆人們都知道這規矩。
這時餐桌已擺好,器皿閃閃發亮,魚狀的筷架和餐巾套環是一色的景泰藍。
桌角還有個寬口镂花玻璃花插,随意插着雪妍從花園裡新掐的花。
衛葑正站在桌旁,對着這漂亮的桌面出神。
“喂。
”雪妍示意她們來了。
衛葑忙迎上來問安。
他的臉色有些疲憊,不像個興高采烈的新郎。
“回來這幾天了,還沒有休息過來?”蘅芬說,“飯菜合不合口味?記得一次你說同和居的銀絲卷好,昨天特别叫他們做了,你嘗嘗。
” 三人說話間入座,早有旁邊伺候的聽差盛上糯米粥。
衛葑不免問:“爸爸呢?” “他吃飯哪有定準兒,前兩天是為了陪你。
你們前天到孟家去了?”蘅芬且不吃飯,先要談判,“孟先生叫你們都離開北平?”她看見衛葑才猛然想起,除了這翁婿二人還有人更可恨。
衛葑很難回答,隻笑道:“我和嵋、小娃玩了一陣,不知道五叔和爸爸說什麼。
五叔今天早上走了。
我想,北平以後很難生活。
我已受聘在明侖大學任助教,學校搬了,我隻得随着。
若留下,實無生計。
不能總靠在您這裡。
” 他不覺往周圍看看,戰争的腳步似乎還停留在門外,隻是還能停留多久? 蘅芬此時心裡是另一種煩惱。
她原來設想的女婿是明侖大學高材生、青年助教,留學回來成為名教授是必然之路。
以後以他們家的經濟實力和衛葑的社會地位,用花團錦簇形容還嫌不夠!而且衛葑顯然和京堯不同,京堯有多懶散,他就有多嚴謹,京堯有多粗心,他就有多精明,正好支撐門戶。
可是發生了戰争,一夜之間一切都變了!變得這麼古怪,她的家,也就是她的世界,勢必遇到很大困難,這翁婿二人不想主意照顧,倒都要走,把一切擔子都扔給她! 蘅芬沉默,然後平闆地說:“是一家人不用說兩家話,怎麼說靠着我?這個家還要靠你支撐啊!” 衛葑見已經說起這問題,便索性說下去:“這場戰争,是多年醞釀的了。
日本人不會隻滿足于得到華北,中國方面勢必會全面抗戰。
我們讓人欺負夠了,全國百姓誰不願打!豈不聞哀兵必勝啊!不過若以為咱們家能平安坐等勝利,是太天真了。
我勸爸爸走!不要說七尺男兒于國家的責任,為自己打算也不能留!”他懇切地望着蘅芬說,“爸爸在文化界有些名望,很可能被逼為日本人做事。
” 他沒有用漢奸一詞,雪妍感謝地在飯桌下抓緊他的手,也望着母親懇求地說:“咱們都走吧,媽媽!咱們四個人都走!” 蘅芬渾身一震,說:“你說什麼?你也要走?” 雪妍說:“不是現在,讓爸爸和葑先去,看看情況,我侍奉媽媽随後去。
” “這個家呢?” “媽媽,您說的是房子,家具,花園?這一切,這是從屬于人的,人可不能從屬于它們。
無論到哪兒,隻要咱們四個人在一起,就是咱們的家!” 蘅芬看着女兒,慢慢地搖頭,她覺得女兒變了。
結婚才幾天!都照着女婿想的想了。
當着衛葑,她不好發火,隻冷冷說一句:“無論到哪兒!我無所謂,頭一個受不了的是你!”
阿勝看看京堯,見他還靠在床欄上跷着腿,不敢說什麼,退出去了。
京堯自管換了一條腿跷着,兩眼望着天花闆。
蘅芬則惦記許多待料理的事,長歎一聲,進盥洗間去了。
關于京堯走的問題仍和讨論前一樣,沒有互相接近一點。
“爸爸媽媽起來了嗎?”門外響起了雪妍清脆的聲音,門随即開了,雪妍窈窕的身影飄進來。
她穿着新的淡綠起翠綠深綠墨綠三色花綢旗袍,臉上帶着清晨新鮮的光彩,滑到京堯床旁。
“早茶都擺好了,還不起來。
”她嗔着,轉身到小桌前拿起茶壺,斟了兩杯茶。
“媽媽呢?”馬上到盥洗間推門一望,見蘅芬站在墨綠色洗臉池旁,望着鏡子發呆,臉上還有淚痕。
“媽媽哭了?”雪妍問,抱住蘅芬的肩,“媽媽不哭。
”這是她從小就會說的一句話。
蘅芬在鏡中看見雪妍年輕的臉,立刻把全部注意轉移到雪妍的幸福上了。
“衛葑也起來了?” “早起來了。
”雪妍半低着頭微笑,又擡頭關心地問:“您為什麼哭?是不是爸爸又說要走?” 蘅芬點頭,用手巾捂住臉。
“跟您說您别生氣,衛葑也說要走。
”雪妍遲疑地說。
她心裡認為衛葑應該走,而且很想跟衛葑一起走。
隻要和他在一起,哪怕海角天涯。
可是若都走了,豈不剩母親一人。
她望着母親手中的毛巾,不敢往下說。
對蘅芬來說,衛葑要走是意料中事,他不走才奇怪了呢。
二十多年都是他們三個人一起生活,隻要維持住這三個人就算美滿,女婿終隔一層,隻是苦了女兒。
也許過些時中國能打回來。
蘅芬想着,胡亂收拾了,便拉着雪妍往餐室走,不理默坐喝茶的京堯。
“爸爸也來。
”雪妍有些抱歉地說。
全是因為衛葑,淩家的早餐都提前了。
餐室在樓下,和客廳相連,都有很大的穹形窗戶,嵌着五顔六色的玻璃,是蘅芬的父親所遺。
嵋來過幾次,覺得這裡有點像教堂。
平常蘅芬等三人不用正餐廳,隻在旁邊預備侍候上菜的小房間吃飯,那裡收拾得很舒适。
衛葑在,就移過來,仆人們都知道這規矩。
這時餐桌已擺好,器皿閃閃發亮,魚狀的筷架和餐巾套環是一色的景泰藍。
桌角還有個寬口镂花玻璃花插,随意插着雪妍從花園裡新掐的花。
衛葑正站在桌旁,對着這漂亮的桌面出神。
“喂。
”雪妍示意她們來了。
衛葑忙迎上來問安。
他的臉色有些疲憊,不像個興高采烈的新郎。
“回來這幾天了,還沒有休息過來?”蘅芬說,“飯菜合不合口味?記得一次你說同和居的銀絲卷好,昨天特别叫他們做了,你嘗嘗。
” 三人說話間入座,早有旁邊伺候的聽差盛上糯米粥。
衛葑不免問:“爸爸呢?” “他吃飯哪有定準兒,前兩天是為了陪你。
你們前天到孟家去了?”蘅芬且不吃飯,先要談判,“孟先生叫你們都離開北平?”她看見衛葑才猛然想起,除了這翁婿二人還有人更可恨。
衛葑很難回答,隻笑道:“我和嵋、小娃玩了一陣,不知道五叔和爸爸說什麼。
五叔今天早上走了。
我想,北平以後很難生活。
我已受聘在明侖大學任助教,學校搬了,我隻得随着。
若留下,實無生計。
不能總靠在您這裡。
” 他不覺往周圍看看,戰争的腳步似乎還停留在門外,隻是還能停留多久? 蘅芬此時心裡是另一種煩惱。
她原來設想的女婿是明侖大學高材生、青年助教,留學回來成為名教授是必然之路。
以後以他們家的經濟實力和衛葑的社會地位,用花團錦簇形容還嫌不夠!而且衛葑顯然和京堯不同,京堯有多懶散,他就有多嚴謹,京堯有多粗心,他就有多精明,正好支撐門戶。
可是發生了戰争,一夜之間一切都變了!變得這麼古怪,她的家,也就是她的世界,勢必遇到很大困難,這翁婿二人不想主意照顧,倒都要走,把一切擔子都扔給她! 蘅芬沉默,然後平闆地說:“是一家人不用說兩家話,怎麼說靠着我?這個家還要靠你支撐啊!” 衛葑見已經說起這問題,便索性說下去:“這場戰争,是多年醞釀的了。
日本人不會隻滿足于得到華北,中國方面勢必會全面抗戰。
我們讓人欺負夠了,全國百姓誰不願打!豈不聞哀兵必勝啊!不過若以為咱們家能平安坐等勝利,是太天真了。
我勸爸爸走!不要說七尺男兒于國家的責任,為自己打算也不能留!”他懇切地望着蘅芬說,“爸爸在文化界有些名望,很可能被逼為日本人做事。
” 他沒有用漢奸一詞,雪妍感謝地在飯桌下抓緊他的手,也望着母親懇求地說:“咱們都走吧,媽媽!咱們四個人都走!” 蘅芬渾身一震,說:“你說什麼?你也要走?” 雪妍說:“不是現在,讓爸爸和葑先去,看看情況,我侍奉媽媽随後去。
” “這個家呢?” “媽媽,您說的是房子,家具,花園?這一切,這是從屬于人的,人可不能從屬于它們。
無論到哪兒,隻要咱們四個人在一起,就是咱們的家!” 蘅芬看着女兒,慢慢地搖頭,她覺得女兒變了。
結婚才幾天!都照着女婿想的想了。
當着衛葑,她不好發火,隻冷冷說一句:“無論到哪兒!我無所謂,頭一個受不了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