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節

關燈
”老人點頭,忽然咳起來。

     蓮秀上前捶背,遞痰盒,漱口,一系列動作熟練敏捷。

     弗之看着碧初,碧初說:“他最不放心的是爹。

    我們想,爹也應該離開北平,不然太不安全。

    ” “我就不必講安全了,飯袋而已,平安儲存了,意義也不大。

    ”老人微笑地說。

     “舅父應該考慮離開北平,仰人鼻息的生活,恐難忍受。

    ”弗之試着說。

     老人忽然想起來,說:“以前亮祖不止說過一次,請我到昆明住一陣,賞臘梅花。

    總想着要去的,一年年拖下來。

    現在要逃難——其實到雲南辦學校也不錯。

    ” “是啊,大姐那兒正好住。

    ”绛初搭讪着說。

     “路遠迢迢,不知哪裡更近。

    ”老人仍微笑說,看看兩個女兒,“隻要你們兩個還在家,就先湊合着。

    弗之的意思嘛,我知道了。

    ” “爹說,不知哪裡更近,這話是什麼意思?”碧初在房裡替弗之收拾行裝,在好幾件衣服上設計暗袋,交給趙媽去縫,心裡想着老人的話。

     弗之似乎有點明白,他想想,隻說:“我擔心你的擔子太重。

    老人有老人的想法,隻好看開些。

    做兒女的,盡心便是。

    ” 碧初盈盈欲涕,弗之知她并不全為老人。

    因說:“此去長沙一切都得看戰事情況,才好定奪接你。

    估計不會太久。

    ” 這時劉鳳才在簾外說:“衛少爺和淩老爺來了。

    ” 弗之、碧初甚為驚喜,弗之走以前,正要見這兩個人。

     他們迎出來,見淩家翁婿已進月洞門。

    京堯一下子拉住弗之的手,衛葑叫了一聲五叔,各人神色都有些凄然。

    到房中見了碧初坐定後,互述近日情況。

    京堯一家一直在德國醫院,前日方出。

     “出來看見滿街日本旗,真覺得是換了個天下,自己不知身在何處!”京堯感歎,“蘅芬和雪妍都很好,隻是記挂衛葑。

    衛葑前天剛回家,這樣大的事變,幾天不在家中,倒叫家人懸念。

    ”京堯說着責怪地看了衛葑一眼。

     衛葑隻作不見,對弗之說:“莊先生的實驗到底做完了,得到難得的數據。

    這點庶可安慰。

    ” 說起孟、莊即将離京,弗之問京堯有何打算,京堯沉吟地說:“國家有難,像我這樣無用之人也思報效,且我世居北平,倒是想往南邊看看。

    隻是蘅芬想着若是離開我們那個窩,不知要受怎樣折磨,能活幾天。

    ” 碧初說:“生活裡沒有受不了的事,隻要習慣了,便好。

    ” “就是怕習慣不了。

    ”衛葑略帶嘲諷地說。

     京堯又看看他,對弗之說:“據缪老看,什麼地方都沒有北平安全。

    這樣的文化名城,任何人不敢輕易破壞。

    任何人在這城裡,都可以托庇,受到遮護,如鼠在器旁。

    何況我們不是鼠,并不做有礙他們的事,我還是教我的書。

    老實說,我也覺得要改變我的一套生活習慣,很痛苦。

    ” “日本人會讓你這樣逍遙?” 弗之和京堯是多年老朋友了,深知他的生活習慣并不複雜,不過是悠閑二字。

    這悠閑的情調和北平城很相配。

    長長的小胡同,悠悠的鴿哨聲,二十四番花信風伴着挂得高高的鳥籠子,仿佛到處都滲出這樣一種氣氛,把久住的人都熏得透透的。

    這些人又熏染着北平城,形成一個看不見的網,很難鑽出去。

     “你以為就能平安無事等着嗎?” “我等着,我是要等着我們的軍隊打回來。

    ”京堯真切地說。

     弗之站起身,走到京堯面前說:“你和我們一起走吧,或者和衛葑一起走。

    下學期明侖聘你任教,開什麼課都随你。

    你今年四十六歲,以後的日子就用來等着嗎?” 衛葑也說:“我一直和爸爸說,還是應該離開北平。

    嶽母和雪妍先留着,五嬸也并不随着一起走。

    ” 碧初說:“我會照顧蘅芬她們,以後和她們一起走。

    ” “她不會走的。

    ”京堯輕聲說,然後笑笑,“我也給拴住了。

    ”他用力向沙發深處靠,好像要把身體縮小,減少人們的注意。

     “我有時覺得和你很熟,你的一舉一動,我都能說出緣由。

    有時又覺得你完全是個陌生人,猜不透,簡直猜不透。

    ”弗之走到窗前,看着窗外。

     “有什麼好猜的。

    ”京堯又笑笑,“全在面上擺着:懦怯,頹唐,貪圖安逸……其實,走,對于我這個人很必要。

    ” 說到走,京堯的眼睛裡透出一點亮光。

    他是聰明人,多少了解自己。

    他知道自己需要走,需要變動。

    也許這變動能把他從多年的陷阱中救出來?總要掙紮一番吧?但他不自覺地向後靠,坐得更舒服些。

     “從根本上變動一下,換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