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三節
關燈
小
中
大
大家都認為嚴亮祖之死意義深遠,又說到當時在前方的情形,不約而同都想到一個人,那就是彭田立。
“彭田立怎麼樣?”冷若安和賈澄同時問。
穎書講了下面的傳說。
“我隻能說這是一個傳說。
”他說,“滇西戰役勝利以後,誰也沒有再見過彭田立。
聽高師長說,本來部隊要給他軍銜的,而且讓人給他帶過話,他的回答是不需要。
以後就沒有了消息。
勝利的那幾天,在深夜裡,有人看見彭田立和他的隊伍騎着馬在田野上飛奔,大聲呼喊,勝利了!勝利了!連着好幾夜。
後來又有人說,在深夜裡聽見人喊馬嘶,槍聲炮聲,起來出門看時,什麼也沒有。
” “我覺得這完全可能。
”嵋說。
“我也覺得。
”冷若安說,“彭田立似乎是為滇西一戰而生的,打赢了滇西戰役,國家走上了勝利的道路,他就消失了。
” 嵋接着說:“有時我想,也許彭田立根本沒有存在過,他是一種精神。
這種精神浮動在滇西大地上,玮玮哥也已融化在裡面。
” 大家肅然,都覺得不管怎麼說,這個傳說很可信。
穎書說到丁昭将去美國留學,人們認為他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好醫生。
老戰情況正常,他記得很多事,起了很好的作用。
提到張醫生、鐵大姐等,大家都覺得很親切。
嵋說:“那位典型人物呢?還在那裡繼續查?” “可不是繼續查,不斷有新發現。
”穎書答。
大家都笑。
“高師長呢?”冷若安問,“有消息嗎?” “沒有直接消息。
”穎書說,“大概是繼續打仗。
” 和誰打不言而喻。
大家都有一種惋惜之感。
聚會散後,穎書和之薇要去李家。
之薇邀嵋也去,嵋笑着扮了一個鬼臉,和同學們一起走了。
李漣夫婦對于嚴穎書已經有所了解,大家見面後,很覺親切。
李漣說:“嚴軍長有功于國家,從報上看到他逝世的消息,隻知是暴病。
後來聽孟先生說,才知他的死更是重于泰山。
現在大家都了解。
” “隻是不知有多少作用。
”嚴穎書說,“父親性情耿直,做什麼事盡心而已,不問代價。
” 李漣道:“若是人人都能盡心也就好了。
” 李太太向荷珠表示敬意,說現在哪裡還有這樣的烈女。
對嚴穎書,她是十分滿意。
她沒有想到之薇能找到這樣一個好人,足以讓她在人前驕傲。
她一點不掩飾自己的高興,一跛一跛地在房中張羅水果茶食。
還不時說之荃幾句,要他向穎書學習。
穎書和之薇不時對望一眼。
後來兩人都說兩人的母親有點像。
又過了一日,穎書着人找了一位養家,請他幫助處理那些蟲蟻。
那人在院中巡視一番,說道:“有的有用,有的無用,有用的我會付錢,無用的燒掉吧?” 穎書請他全權處理。
不過一個小時光景,荷珠小院已經空蕩蕩的,沒有任何生物。
穎書到孟家告辭,和弗之談論國家前途。
弗之仍說内戰勢在必行,共産黨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國民黨要維護自己的政權,兩者勢同水火,必以刀兵相見,這是中國人的不幸。
國民黨的理想色彩不及共産黨,從現在的學生運動就可以看出來,穎書如果願意離開軍隊也好。
穎書說,從長遠看他一定要離開,現在他想把榮軍院建設好,讓榮譽軍人的生活好一些,他們都是抗日軍人啊!在抗日戰争中失去生活能力,應該有所歸依。
弗之十分贊許,說穎書有乃父風。
穎書又向碧初說了昨天去李家情況。
碧初連說之薇是個好孩子,和弗之都很高興。
又過了兩天,穎書大略安排了家中事務,辭别了母、妹和之薇,到永平去了。
嚴宅中一片蕭條,安甯的房子已經賣出。
绛初從重慶托人帶信來,說如果慧書的學業許可,可以先到重慶等候去北平,她那裡交通工具方便些。
慧書的學校不很嚴格,同意她離校,發給肄業證書。
又過了半個月,碧初和慧書送素初到落雨庵出家。
這天,軍部留守處派了一輛車,碧、慧帶了青環同去。
走了約半天工夫,來到寺門前。
寺側有一個小潭,泉水點點上升,稱為珍珠泉。
落雨庵的名字便從這上升的水泡得來。
泉水流成一道清溪,經過寺門,隔開了塵世與佛國。
大殿裡不多的僧尼正在做下午的功課,香煙缭繞和着誦經聲在空中飄蕩。
素初等三人在客座等了半個時辰,功課完了,一位五十多歲面目慈祥的尼姑來到面前。
“智圓法師。
”素初站起行禮,又引見了
“彭田立怎麼樣?”冷若安和賈澄同時問。
穎書講了下面的傳說。
“我隻能說這是一個傳說。
”他說,“滇西戰役勝利以後,誰也沒有再見過彭田立。
聽高師長說,本來部隊要給他軍銜的,而且讓人給他帶過話,他的回答是不需要。
以後就沒有了消息。
勝利的那幾天,在深夜裡,有人看見彭田立和他的隊伍騎着馬在田野上飛奔,大聲呼喊,勝利了!勝利了!連着好幾夜。
後來又有人說,在深夜裡聽見人喊馬嘶,槍聲炮聲,起來出門看時,什麼也沒有。
” “我覺得這完全可能。
”嵋說。
“我也覺得。
”冷若安說,“彭田立似乎是為滇西一戰而生的,打赢了滇西戰役,國家走上了勝利的道路,他就消失了。
” 嵋接着說:“有時我想,也許彭田立根本沒有存在過,他是一種精神。
這種精神浮動在滇西大地上,玮玮哥也已融化在裡面。
” 大家肅然,都覺得不管怎麼說,這個傳說很可信。
穎書說到丁昭将去美國留學,人們認為他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好醫生。
老戰情況正常,他記得很多事,起了很好的作用。
提到張醫生、鐵大姐等,大家都覺得很親切。
嵋說:“那位典型人物呢?還在那裡繼續查?” “可不是繼續查,不斷有新發現。
”穎書答。
大家都笑。
“高師長呢?”冷若安問,“有消息嗎?” “沒有直接消息。
”穎書說,“大概是繼續打仗。
” 和誰打不言而喻。
大家都有一種惋惜之感。
聚會散後,穎書和之薇要去李家。
之薇邀嵋也去,嵋笑着扮了一個鬼臉,和同學們一起走了。
李漣夫婦對于嚴穎書已經有所了解,大家見面後,很覺親切。
李漣說:“嚴軍長有功于國家,從報上看到他逝世的消息,隻知是暴病。
後來聽孟先生說,才知他的死更是重于泰山。
現在大家都了解。
” “隻是不知有多少作用。
”嚴穎書說,“父親性情耿直,做什麼事盡心而已,不問代價。
” 李漣道:“若是人人都能盡心也就好了。
” 李太太向荷珠表示敬意,說現在哪裡還有這樣的烈女。
對嚴穎書,她是十分滿意。
她沒有想到之薇能找到這樣一個好人,足以讓她在人前驕傲。
她一點不掩飾自己的高興,一跛一跛地在房中張羅水果茶食。
還不時說之荃幾句,要他向穎書學習。
穎書和之薇不時對望一眼。
後來兩人都說兩人的母親有點像。
又過了一日,穎書着人找了一位養家,請他幫助處理那些蟲蟻。
那人在院中巡視一番,說道:“有的有用,有的無用,有用的我會付錢,無用的燒掉吧?” 穎書請他全權處理。
不過一個小時光景,荷珠小院已經空蕩蕩的,沒有任何生物。
穎書到孟家告辭,和弗之談論國家前途。
弗之仍說内戰勢在必行,共産黨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國民黨要維護自己的政權,兩者勢同水火,必以刀兵相見,這是中國人的不幸。
國民黨的理想色彩不及共産黨,從現在的學生運動就可以看出來,穎書如果願意離開軍隊也好。
穎書說,從長遠看他一定要離開,現在他想把榮軍院建設好,讓榮譽軍人的生活好一些,他們都是抗日軍人啊!在抗日戰争中失去生活能力,應該有所歸依。
弗之十分贊許,說穎書有乃父風。
穎書又向碧初說了昨天去李家情況。
碧初連說之薇是個好孩子,和弗之都很高興。
又過了兩天,穎書大略安排了家中事務,辭别了母、妹和之薇,到永平去了。
嚴宅中一片蕭條,安甯的房子已經賣出。
绛初從重慶托人帶信來,說如果慧書的學業許可,可以先到重慶等候去北平,她那裡交通工具方便些。
慧書的學校不很嚴格,同意她離校,發給肄業證書。
又過了半個月,碧初和慧書送素初到落雨庵出家。
這天,軍部留守處派了一輛車,碧、慧帶了青環同去。
走了約半天工夫,來到寺門前。
寺側有一個小潭,泉水點點上升,稱為珍珠泉。
落雨庵的名字便從這上升的水泡得來。
泉水流成一道清溪,經過寺門,隔開了塵世與佛國。
大殿裡不多的僧尼正在做下午的功課,香煙缭繞和着誦經聲在空中飄蕩。
素初等三人在客座等了半個時辰,功課完了,一位五十多歲面目慈祥的尼姑來到面前。
“智圓法師。
”素初站起行禮,又引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