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四節

關燈
這一天,嵋譯完了丁醫生交來的材料,把譯稿放在自己做的一個報紙夾裡,小心地捧着,到病房來。

    不巧丁醫生和另外兩位醫生都到永平去了,她不放心交給别人,又捧回來,把它放在病案架的一個空格裡。

     一時無事,嵋拿着抹布到處擦拭,在病案架後面,看見屋角堆放的舊材料,想看一看再做處理,便拿了一摞,放在桌上一張張翻閱。

    它們是些舊病案、舊報紙和一些文件。

    她看見一個大檔案袋,見裡面有些舊公文,舊賬本,粗粗翻了一下,發現一本薄薄的小冊子,翻開看時,見第一頁上寫着: “我不知道誰能看到這些文字,卻知道你們讀它時,世上已經沒有了我。

    ” 字很大,很不工整,有的兩個字重疊在一起,像是用盡力氣寫的。

    再翻一頁,見一行行歪斜的字,字迹很難辨認。

    嵋好奇地看下去。

     我是一個女兵,一個中國女兵,我就要死了。

     我是一個孤兒,不知道父母是誰,在長沙孤兒院裡長大。

    後來上了護士學校,畢業後在一所醫院裡工作。

    那是我短暫一生中最安定的日子,我沒有家,卻有國。

    醫院前面有一條小溪,我上下班常在溪邊站站,看溪水向遠方流去。

    我感謝上天,能讓我養活我自己,我很滿足。

     我從沒有想到自己會像溪水那樣,流得那麼遠。

     抗日戰争爆發以後,戰火逐漸逼近,部隊在我們這個縣招募護士,我很舍不得安定的生活,可是我知道安定維持不了多久,日本鬼子随時會打來。

    我本來就沒有家,難道還要失去國嗎?我和幾位同伴一起參加了部隊,在幾處野戰醫院工作過。

    一直和我在一起的是水姐,她比我大兩歲,文化水平比我高,她的父母都是小學教師,她從來就是一個出色的護士。

     我們的工作很繁忙,傷員多,醫護人員總嫌不夠。

    我們也經過簡單的軍事訓練,以備緊急情況。

    醫院裡常有傷員去世,有時醫院要轉移,就把他們匆匆地埋了。

    隻要時間來得及,我們總要到臨終的人床前,問他有什麼遺願。

    有人要寫家信,他用盡力氣說了上款,馬上就落入了昏迷,不久斷了氣。

    有的人已不能清楚地講話,我總是點點頭,表示理解。

    也有人已完全不能講話,但是眼光一閃,我知道他感到安慰。

    現在我自己要死了。

     一九四二年,我所在的部隊編入遠征軍。

    遠征軍是整個抗戰的一個環節。

    為了保護滇緬公路暢通,為了不讓敵人侵入國境,我們去了。

     在昆明休整了幾天,又有幾名護士加入,有一個很小的女孩,又黃又瘦。

    我想她還不到十四歲,可是她說已經十七歲了。

    不知她是從哪裡逃難來的,父母都被敵機炸死了,隻剩她自己流落到昆明。

    她參加部隊的态度很堅決,有人說:“你這樣小,走不了那樣遠。

    ”她說:“不抗日還活着幹什麼?”醫院收留了她,我們叫她小木。

    我們經過了大山大水,進入了緬甸。

    在樹林旁支起一個個帳篷,便是醫院。

    許多人水土不服,最厲害的是吐瀉不止,我們都很緊張。

    上級三令五申一定要擋住這種非戰鬥減員,可是有什麼辦法。

     水姐從當地老百姓那裡得到了偏方,那是野地裡的一種草。

    這種草和一種毒草很相像。

    一次,在檢查藥草時,水姐懷疑其中一束不是正品,扔了又覺可惜。

    小木說:“我來試試。

    ”立刻拿了一片葉子嚼着,随即叫了一聲:“好麻!”忙不疊把草吐出,可下半個臉都腫起來了。

    水姐憐惜地拍拍她,讓大家仔細分辨這些草。

    我們都很慶幸,沒有給傷員錯服。

    天不亮我們就起來去采草,這樣才不耽誤一天的工作。

    草叢中還有各色野果,我們漸漸得知,其中暗紅色和黑色的兩種可以充饑。

    好吃是談不上的,我們沒有想到它們後來幫助了我們活命。

    采的藥草每天都經過水姐認真的檢查,這偏方加上我們的治療總算有效。

    我們全體護士受到表彰,師部來人說,這個戰役打得漂亮。

    水姐還受到特殊嘉獎,師部的人要她講幾句話。

    水姐平時就話少,當時隻平靜地說了一句:“我們為正義而戰。

    ” 後來,他出現了。

    他也是上吐下瀉,狼狽不堪,我給他發藥,問他姓名,他說姓路。

    我一天要接觸很多傷病員,這一個不知怎麼,有點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