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風聲鶴唳夜談兵

關燈
住了,他滿以為及早報告此事,會搶一個頭功,卻沒料到皇上早已預先批準。

    但趙桓也沒有責怪他的意思,而是溫和地說:“大金軍南侵,汴京危如累卵。

    朕主動建議,讓道君皇帝作速前往揚州,一為避難,二為散心。

    作為人子,朕也隻能這麼做。

    ” 李邦彥聽了,不知趙桓是在做戲,竟感動地說:“皇上,您的孝心感動天地,唯願金虜停止南侵,汴京化險為夷。

    ” 正說着,又見一人冒冒失失挑簾兒進來,衆人看去,來者是當下主管兩河軍務的宇文虛中。

     “你怎麼來了?” 迎着趙桓詢問的目光,宇文虛中盡量平靜地奏報:“皇上,浚州失守了。

    ” “浚州?”趙桓感到心裡頭有涼氣升起,他問,“浚州離黎陽有多遠?” “不足三十裡地。

    ” “不是說金虜也過年節嗎?他們怎麼不過了?” 這時候,吳敏仍在賣弄他的學問:“昨日是乙巳年最後一天,今天是丙午年第一天,蛇馬相交,兇歲之象啊!” 趙桓白了吳敏一眼,沒說什麼,而是命令宇文虛中:“替朕拟旨,讓梁方平死守黃河。

    ” 出汴京向北,不足一百裡地,渡過黃河即是黎陽古城,梁方平的威勝軍行轅就立在城中黎陽倉的衙門裡,宇文虛中趕到這裡的時候,已交了子時。

    浚州失守,皇上讓他拟旨照會梁方平,他想了想覺得不妥,便主動請纓到黎陽督察軍務。

     雖然深夜了,中軍行轅内依然燈火通明。

    浚州失守,讓梁方平非常震驚,他雖然是大宋第一精銳軍團的節度使,卻從未經曆戰陣,當大金軍距離遙遠的時候,他覺得戰争是旱天裡的雷聲,絕不會帶來豪雨。

    讓威勝軍扼守黃河,在他看來,也隻是裝裝門面而已。

    他谙熟朝政,知道徽宗皇帝的心思,那就是竭力不讓戰争發生。

    宋金密盟之後,兩國的談判都是官樣文章,真正達成默契的是兩國密使談成的交易。

    徽宗遜位欽宗繼統,他不相信朝政有根本的改變。

    大金開出要大宋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府的條件,朝中雖有強臣反對,但他相信皇帝最終會答應大金的要求,一旦協議達成,他就可率威勝軍回到汴京營房了。

    因為有了這一層僥幸心理,他自來黎陽駐防後,就壓根兒沒有對黃河防務作認真的布置。

    為此,提升為參将的韓世忠與他發生了幾次争執,他也不聞不問,甚至譏刺韓世忠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打從今天早晨浚州失守的消息傳來,梁方平才有了五雷轟頂的感覺。

    他當即派人向皇上奏報敵情并請求部隊增援。

    與此同時,他傳檄各部立即秣馬厲兵準備接戰,并于下晝酉時之後召聚擔任各部指揮的将校到行轅會議,以定駐防之策。

    這次會議一直開到深夜尚未結束。

     宇文虛中帶着一身寒氣走進廨房時,見裡面坐了一二十名将校,唯獨不見梁方平,便問:“你們的節帥呢?” “在聽風室裡。

    ”一位偏将回答。

     聽風室即是在一個挖得很深的地窖中,安裝四個平躺着的頸細腹粗的陶罐,罐口分别朝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如果地窖足夠深,這個名為“聽風”的陶罐足夠大,把耳朵貼着罐口,便可聽到三十裡開外的馬蹄聲,這是軍事守禦者必備的工具。

     一位士兵将宇文虛中領到院子裡,走下一個有着十幾級台階的聽風室,發現這個足有五丈見方的偌大聽風室裡,安裝了數十個朝向不同方向的聽風罐,除了梁方平外,另外還有兩個穿着戎裝的人,看上去像是他的随從。

    梁方平正在一個朝向西北方向的聽風罐前側耳傾聽,由于太過專注,宇文虛中走到身邊,他也渾然不覺。

     “聽到什麼了?”宇文虛中問。

     “馬蹄聲,踢踢踏踏的馬蹄聲,”梁方平回答,他發現站在面前的是宇文虛中,驚愣地問,“啊,宇文大人,你怎麼來了?” “你不是向皇上請求援軍嗎?” “你帶援軍來了?” “我來了。

    ” “你來了,這是什麼意思?” “我一人來了。

    ” “你一個書生,來了有何用?” 梁方平仗着自己資格老,根本沒把這位新上位的兩河巡撫堂官放在眼裡,因此語氣中表現出輕侮,宇文虛中目光如炬,盯着梁方平說:“皇上讓我帶了一樣東西來。

    ” “什麼?” 宇文虛中從身後随從手中拿過一柄裹了黃绫的三尺寶劍,從劍匣中抽了出來,在黯淡的燈光下,那柄劍寒氣森森。

     “尚方寶劍?”梁方平一驚,不由自主地倒退了一步。

     “你認識就好,這把劍代表皇上,隻要違抗聖旨,任何人都可立斬!” “這個咱知道。

    ” 梁方平被震懾住,口氣中明顯地服軟。

    宇文虛中将寶劍舞動了一下,睨着梁方平說:“我現在就可以用這把劍斬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