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父子皇帝初交心
關燈
小
中
大
信德府陷落的消息傳到汴京城時,已是第二天的下晝未時三刻,新皇帝欽宗趙桓正在大内崇政殿前看台上,教授新組建的捧日軍演練陣法。
欽宗從未臨過戰陣,也沒有任何軍事經驗,不要說三軍陣法,就連刀劍棍棒,也從無興趣拿起來比畫比畫,但這一切并不影響他今日的演教儀典,因為皇帝從來都是天下兵馬大元帥,何況這支一萬八千人的捧日軍,也是他就皇帝位後,迅速組建的禁衛軍。
父皇徽宗禅讓之前,讓自己的禁衛軍也就是時人所稱的威勝軍扼守黃河,拱衛京師。
欽宗便另組捧日軍來成為自己的衛隊。
捧日軍的将士分别從姚古、種師道等各支官軍中選調精銳組建而成,并讓李綱臨時擔任捧日軍的總指揮,久負盛名的龍骧将軍王應旗則擔任禁軍教頭。
今日的陣法操練,正是王應旗的主意。
欽宗登基不過五天,便免去了蔡京、王黼、童貫等樞機大臣的職務,而讓蔡攸接替王黼出任中書令,蔡攸的樞密使一職由原來的樞密副使李邦彥擔任,李綱則接替李邦彥空下的職位,總管三司的左仆射一職由張邦昌擔任。
童貫的總領天下兵馬的元帥一職暫未安排,欽宗親自兼任,并任命宇文虛中出任兩河巡撫司堂官,總督河北山西兩省軍務。
吳敏則提拔為侍郎,協助蔡攸處理政務。
從這些舉措來看,欽宗還是有起衰振隳、革故鼎新的大舉措。
撤銷蔡京等幾個奸臣的職務可謂大快人心,被他留任的大臣雖然仍有奸佞之嫌,但被他提拔的人大都深孚衆望。
因此,死氣沉沉人心惶惶的汴京城中又出現了一線生機。
今日的捧日軍操演,一應新任命的大臣都陪同趙桓出席觀看。
今天,捧日軍演練的是變陣戰術,一共演了三陣,首先是“連珠必勝”,其次是“應機催敵”,最後是“應捷五虎節”,三陣同演,是模拟一場戰鬥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
一連演練三次。
趁将士們稍事休息,欽宗對一衆大臣說道:“今日演練陣法,全是應對金虜攻城的實戰之術,沒有花架子。
其實,沙場接敵,陣法千變萬化,前人總其要略,有六種之多。
一是方陣,四鼓為令,白旗為導;二是圜陣,五鼓為令,舉黃旗為号;三是曲陣,隻擂一鼓為令,一面黑旗為導;四是直陣,三鼓為令,舉青旗為号;五是銳陣,一鼓一旗,一鼓三通後,一面赤旗引導将士;最後是第六法,叫五陣,九鼓為令,衆将士視中軍黃旗而變陣進退。
今日捧日軍的三陣,實從古六陣演變而來,将士們操練認真,但變陣仍顯雜亂,王教頭還要嚴格治軍,平日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十個字淺顯,卻是至理。
”王應旗站出來領命。
其實,欽宗此時所講,正是王應旗昨日傳授,在座的大臣也都知道新皇帝興緻勃勃講授的陣法要領是現買現賣,但仍異口同聲稱贊皇上大有先皇太祖太宗的遺風,有那種“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的英雄氣概。
正在大臣們谀辭盈耳的時候,八百裡加急的塘報傳了過來。
“信德府,信德府……”欽宗念叨着,問遞給他塘報的宇文虛中,“信德府離汴京有多遠?” “大約六百裡地。
”宇文虛中答。
欽宗頓時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他點點頭,吩咐王應旗繼續指揮捧日軍操練,自己則領着蔡攸、李綱、宇文虛中等幾位大臣回到崇政殿的廂房議事。
君臣坐定,欽宗一雙手不停地搓捏着,他盡量想掩飾焦灼和慌張,故意漫不經心地再次問宇文虛中:“信德府離汴京隻剩下六百裡?” “是的。
” “六百裡,騎着馬也就是三天路程。
”欽宗念叨着問,“諸位愛卿,你們說,京城的備禦能夠抵擋金虜嗎?” “完全能夠,皇上不必為此而焦慮。
”說話的是李綱,他為了消除皇帝的不安,竭力表現出輕松的樣子,“各地勤王的兵馬,已到達汴京城外的,有姚古的六萬人。
種師道的十萬人,春節之後也會盡早趕到。
” “春節之後,”趙桓像被蠍子蜇了一口,跳起來說,“春節之後是什麼時候?金虜的兵馬三天就到了汴京,宇文虛中方才說過,信德府離汴京隻有六百裡地了,這話你們也都聽到了!” 欽宗的過激反應,大臣們都能理解。
他畢竟是蜜糖罐裡泡大的,從未經曆過什麼大事,所以才有這種因為心中沒底而導緻的緊張。
現在這幾位大臣中,資曆最老的是蔡攸,他也自認為自己是朝廷的定海神針,這時候他開口說話了:
欽宗從未臨過戰陣,也沒有任何軍事經驗,不要說三軍陣法,就連刀劍棍棒,也從無興趣拿起來比畫比畫,但這一切并不影響他今日的演教儀典,因為皇帝從來都是天下兵馬大元帥,何況這支一萬八千人的捧日軍,也是他就皇帝位後,迅速組建的禁衛軍。
父皇徽宗禅讓之前,讓自己的禁衛軍也就是時人所稱的威勝軍扼守黃河,拱衛京師。
欽宗便另組捧日軍來成為自己的衛隊。
捧日軍的将士分别從姚古、種師道等各支官軍中選調精銳組建而成,并讓李綱臨時擔任捧日軍的總指揮,久負盛名的龍骧将軍王應旗則擔任禁軍教頭。
今日的陣法操練,正是王應旗的主意。
欽宗登基不過五天,便免去了蔡京、王黼、童貫等樞機大臣的職務,而讓蔡攸接替王黼出任中書令,蔡攸的樞密使一職由原來的樞密副使李邦彥擔任,李綱則接替李邦彥空下的職位,總管三司的左仆射一職由張邦昌擔任。
童貫的總領天下兵馬的元帥一職暫未安排,欽宗親自兼任,并任命宇文虛中出任兩河巡撫司堂官,總督河北山西兩省軍務。
吳敏則提拔為侍郎,協助蔡攸處理政務。
從這些舉措來看,欽宗還是有起衰振隳、革故鼎新的大舉措。
撤銷蔡京等幾個奸臣的職務可謂大快人心,被他留任的大臣雖然仍有奸佞之嫌,但被他提拔的人大都深孚衆望。
因此,死氣沉沉人心惶惶的汴京城中又出現了一線生機。
今日的捧日軍操演,一應新任命的大臣都陪同趙桓出席觀看。
今天,捧日軍演練的是變陣戰術,一共演了三陣,首先是“連珠必勝”,其次是“應機催敵”,最後是“應捷五虎節”,三陣同演,是模拟一場戰鬥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
一連演練三次。
趁将士們稍事休息,欽宗對一衆大臣說道:“今日演練陣法,全是應對金虜攻城的實戰之術,沒有花架子。
其實,沙場接敵,陣法千變萬化,前人總其要略,有六種之多。
一是方陣,四鼓為令,白旗為導;二是圜陣,五鼓為令,舉黃旗為号;三是曲陣,隻擂一鼓為令,一面黑旗為導;四是直陣,三鼓為令,舉青旗為号;五是銳陣,一鼓一旗,一鼓三通後,一面赤旗引導将士;最後是第六法,叫五陣,九鼓為令,衆将士視中軍黃旗而變陣進退。
今日捧日軍的三陣,實從古六陣演變而來,将士們操練認真,但變陣仍顯雜亂,王教頭還要嚴格治軍,平日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十個字淺顯,卻是至理。
”王應旗站出來領命。
其實,欽宗此時所講,正是王應旗昨日傳授,在座的大臣也都知道新皇帝興緻勃勃講授的陣法要領是現買現賣,但仍異口同聲稱贊皇上大有先皇太祖太宗的遺風,有那種“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的英雄氣概。
正在大臣們谀辭盈耳的時候,八百裡加急的塘報傳了過來。
“信德府,信德府……”欽宗念叨着,問遞給他塘報的宇文虛中,“信德府離汴京有多遠?” “大約六百裡地。
”宇文虛中答。
欽宗頓時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他點點頭,吩咐王應旗繼續指揮捧日軍操練,自己則領着蔡攸、李綱、宇文虛中等幾位大臣回到崇政殿的廂房議事。
君臣坐定,欽宗一雙手不停地搓捏着,他盡量想掩飾焦灼和慌張,故意漫不經心地再次問宇文虛中:“信德府離汴京隻剩下六百裡?” “是的。
” “六百裡,騎着馬也就是三天路程。
”欽宗念叨着問,“諸位愛卿,你們說,京城的備禦能夠抵擋金虜嗎?” “完全能夠,皇上不必為此而焦慮。
”說話的是李綱,他為了消除皇帝的不安,竭力表現出輕松的樣子,“各地勤王的兵馬,已到達汴京城外的,有姚古的六萬人。
種師道的十萬人,春節之後也會盡早趕到。
” “春節之後,”趙桓像被蠍子蜇了一口,跳起來說,“春節之後是什麼時候?金虜的兵馬三天就到了汴京,宇文虛中方才說過,信德府離汴京隻有六百裡地了,這話你們也都聽到了!” 欽宗的過激反應,大臣們都能理解。
他畢竟是蜜糖罐裡泡大的,從未經曆過什麼大事,所以才有這種因為心中沒底而導緻的緊張。
現在這幾位大臣中,資曆最老的是蔡攸,他也自認為自己是朝廷的定海神針,這時候他開口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