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徽宗皇帝《罪己诏》

關燈
兒除朱勔外,餘下五賊都坐在禁中的上書房中,聽徽宗給另一位大太監梁方平布置防務。

     卻說大前天晚上,因正定城失守,五人邀齊了去到皇上那裡報告這個壞消息。

    徽宗雖然疲乏,但還是及時接見了他們。

    聽到正定陷落傅察被殺一應官員降金的消息,徽宗半晌沒有作聲。

    蔡京觍着臉,将他們商議的将梅二娘子封為公主嫁給郭藥師,并派宇文虛中擔任密使的計策作了報告。

    徽宗聽了之後不置可否。

    蔡京仍舊請求說:“皇上,此事今晚須作決策,否則時間來不及了。

    ” 徽宗說:“梅二娘子快三十了吧,封她為公主,郭藥師信嗎?” 蔡京回答:“郭藥師聽說過梅二娘子,對她垂涎三尺呢。

    ” “既如此,那就試試吧。

    ”徽宗一臉峻肅,但口氣中透出沮喪,“此事可以做,但不要作太大的指望。

    還有,宇文虛中也不能擔任密使。

    ” “皇上……” 蔡京還想勸說,徽宗阻止了他,堅決地說:“朕已安排讓宇文虛中草拟《罪己诏》,這事兒,朕想隻有他可以勝任。

    ” 童貫神經質地屁股離開了椅子,提了嗓門問:“怎麼,皇上還要下《罪己诏》?” 徽宗沒有怪罪童貫的失态,答非所問地說:“這個宇文虛中,老早就看出郭藥師這個人靠不住,他還為此給你王黼寫過條陳,你這個中書令,卻壓下這個條陳,沒有給朕看。

    ” 王黼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徽宗說的是事實,他無從狡辯,隻得低着頭一言不發。

     在座的都是老官場,從話風中聽得出來,徽宗很欣賞宇文虛中,而且還單獨召見過他。

    不然,徽宗怎麼知道王黼壓下他的條陳呢。

     蔡京看看衆人都有些難堪,于是以進為退:“起草《罪己诏》,宇文虛中是不二人選,待他草拟出來,老夫再替皇上過目,把把關。

    ” “左元仙伯,這個就不勞你了。

    ”徽宗看了看在座的每一個人,緩緩地說,“你們都是朕的愛卿,《罪己诏》裡頭,可能要說一點你們的壞話,但這并不表明,朕從此怨恨你們。

    ” 蔡京帶頭起身,一起對皇上施禮,謝道:“臣等感激皇上。

    ” 徽宗的話,等于是給這幾位誤國大臣吃了定心丸。

    所以,當《罪己诏》布告之後,他們并沒有因為被指斥為佞臣而表現恐慌。

    徽宗也是說到做到,凡大事還是将這幾個人請到上書房商量。

    今天,請他們前來,就是為了讓他們聽聽他對梁方平如何面授機宜。

     梁方平也是童貫一手栽培,深得徽宗信任的宦官。

    論年齡他才四十歲出頭,比童貫與梁師成小了一輩兒。

    但是,三年前就已出任威勝軍節度使。

    大宋的節度使,都是統領兵馬鎮守一方的大帥。

    威勝軍的地位卻又遠遠高過所有的官軍,因為威勝軍就是保衛皇上的禦林軍,俗稱禁軍。

    作為禁軍首領,梁方平的地位高過所有的節度使。

    威勝軍堪稱大宋軍隊精銳中的精銳。

    徽宗讓他們去扼守黃河,乃是把汴京的安危寄托在他們身上。

    按理說,如此重要的調兵遣将,其儀式應該在勤政殿舉行,但徽宗并沒有把梁方平當作節帥看待,而是視為家臣,故讓他來上書房相見。

     徽宗比幾位大臣先到。

    這幾日因為心情沉重,徽宗少有笑容,見了蔡京、童貫等人,他也沒有寒暄,隻是點了點頭。

    梁方平奉旨進來,便覺得屋子裡氣氛緊張壓抑。

    梁方成平日很少穿軍服,今日他脫了慣穿的四品内官服,而換上了一身铠甲。

    行罷觐見之禮,徽宗給他賜座,問他:“這身铠甲多久沒穿了?” 梁方平拘謹地回答:“上次在牟駝崗校場演兵,卑職還穿過一回。

    ” “卑職,卑職,”徽宗苦笑了笑,“國難當頭,卑職也要當英雄。

    朕讓你率禁軍扼守黃河,希望你不負朝廷重托,不負威勝軍之名。

    ” 梁方平尋常日子裡也是眼珠子長在頭頂上,任誰都瞧不起,但今日不僅面對皇上,還面對五位樞機大臣,内心不免緊張。

    徽宗話音一落,他便站起來恭謹答道:“請皇上放心,卑職在黃河就在,咱威勝軍與黃河共生死。

    ” 童貫插話問:“方平,威勝軍總共四萬八千人,你這次帶走多少?” “三萬。

    ” “為什麼隻帶三萬?”徽宗問。

     “啟禀皇上,守一條黃河,三萬兵馬足夠。

    再說,京師的拱衛,總還得留一些兵力,故留下一萬八千人,主要是防止宵小之徒,趁亂騷擾禁城。

    ” “梁方平,朕不需要你自作主張,威勝軍四萬八千名将士,你一個不剩全都帶走。

    ” “可是,可是……”梁方平嗫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