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五嶽觀密會杜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卻不曾想到,杜十四見了徽宗之後,竟不辭而别,從此杳如黃鶴,令徽宗徒生惆怅。
正是那一次會見,促使徽宗皇帝痛下決心,重新啟用蔡京與童貫,而讓王黼解職緻仕回家閑居,梁師成降級使用,譚稹亦被革職回籍。
應該說,朝廷的這一次人事調整,莫不令人駭異。
沒有不透風的牆,天長日久,朝野都知道了,在這場變故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這位杜十四。
可是,除了徽宗與身邊的二三太監,誰也沒見過杜十四,更沒有人知道,世上根本就沒有杜十四這個人,捏造出這個人的,就是妙官。
遵旨尋找杜十四的妙官,那一日按人指點在一個極其簡陋的小客棧裡見到了徐神翁,一番攀談,妙官覺得徐神翁谙熟天文地理,确有秘術。
他在崆峒山閉關修行多年,前年來到汴京混世界,卻因無路可通權貴,故一直混迹于市井而無從顯達。
妙官提出讓他托名杜十四觐見皇上,從此匿名江湖,但可享受榮華富貴。
徐神翁想了想便應承了下來。
與徽宗皇帝相見之後,妙官趁着夜深人靜将徐神翁領到這卧廬居住,每日照料他生活起居的,便是那位啞巴老蒼頭。
徐神翁打從住進卧廬,幾乎足不出戶。
不是他不想出去,而是那位老蒼頭把門甚嚴。
有一次,徐神翁趁老蒼頭不注意,想溜出後門走走,他的手剛觸到門闩,忽聽“嗖”的一聲,一柄匕首飛插到門闩上,離他的手指隻差半寸,吓得徐神翁趕緊縮了手,回過頭,卻見老蒼頭沒事兒一樣,端了一盅茶恭恭敬敬遞上。
徐神翁這才知道老蒼頭并非等閑之輩,并斷定這是妙官安排前來監視他的捕手。
在徐神翁面前,妙官總是表現得乖巧,他隔三岔五就會來看望,偶爾也會帶一個人來讓徐神翁測測運程,但絕不會叫他杜十四,而是叫他徐大仙。
長久接觸之後,徐神翁斷定妙官不是拿大事的主兒,他背後肯定另有主使。
他拐彎抹角問過幾次,妙官都找話頭搪塞過去。
直到今天下午,妙官急匆匆跑來禀報,說是晚上童太師要來卧廬拜訪,徐神翁這才笑着回了一句:“看來,真人就要露面了。
” 徐神翁說得不差,讓他裝成杜十四诳騙徽宗皇帝的幕後主謀的确是童貫。
卻說童貫下野之後,一直心有不甘,他與蔡京時時過從,一直等待機會翻盤。
妙官是他主管大内時安插到徽宗皇帝身邊的小書童,由于聰明伶俐,得到徽宗賞識。
梁師成繼任後,并沒有将他從内書閣逐出,故他能夠将徽宗的言行起居情況向童貫一一報告。
得知徽宗尋找杜十四的消息,他便指使妙官去找徐神翁,因為他從一位随從口中得知有一個江湖術士徐神翁,雖身懷絕技,卻因無人接濟而窮愁潦倒。
從某種意義上說,妙官與徐神翁是兩隻木偶,牽動木偶的線被童貫牢牢抓在手中。
就說這座卧廬,它本是童貫在汴京城中許多住宅中的一處,他把它拿出來安頓徐神翁,卻不讓徐神翁知道。
直到今天跨入卧廬之前,他從未與徐神翁見面,他手中有各色關鍵人物,每個關鍵人物都有單線聯系人。
徐神翁的聯系人就是妙官。
今夜,童貫與徐神翁雖是初次見面,但兩人卻沒有陌生感。
應該說,見面的寒暄不太融洽,但有着巨大心理優勢的童貫,對徐神翁這種囚徒般的生活,反而産生了幾分同情,他接着問:“大仙人,在卧廬裡閉門讀書,修心養性,這日子過得慣嗎?” “咱在崆峒山中閉關九年,”徐神翁言道,“九年,隻見了兩個人。
” “這麼說,你習慣這樣打發日子?” “不習慣。
” “啊,不習慣?”童貫一愣,“不習慣你怎麼沒吱聲兒呢?” “吱聲兒又有什麼用?”徐神翁抻了抻衣袖,回道,“咱在等那個日子的到來呢。
” “哪個日子?” “童太師您,會陪着皇上去揚州。
” “是嗎?”童貫吃了一驚。
“是的。
”徐神翁回答堅決。
“什麼時候?” “現在不能說。
” “為什麼去揚州?” “更不能說。
” “大仙人,你不要賣關子了。
” “不是賣關子,天機不可洩漏。
” “你不要瞎編,擔心禍從口出。
” “老太師,您這是威脅咱嗎?”徐神翁執拗地問。
“不是威脅,是提醒。
” “謝謝老太師的好意。
咱剛才說的事,九個月内若沒發生,不用您動手,咱自家就把腦袋卸了。
” 徐神翁說話
正是那一次會見,促使徽宗皇帝痛下決心,重新啟用蔡京與童貫,而讓王黼解職緻仕回家閑居,梁師成降級使用,譚稹亦被革職回籍。
應該說,朝廷的這一次人事調整,莫不令人駭異。
沒有不透風的牆,天長日久,朝野都知道了,在這場變故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這位杜十四。
可是,除了徽宗與身邊的二三太監,誰也沒見過杜十四,更沒有人知道,世上根本就沒有杜十四這個人,捏造出這個人的,就是妙官。
遵旨尋找杜十四的妙官,那一日按人指點在一個極其簡陋的小客棧裡見到了徐神翁,一番攀談,妙官覺得徐神翁谙熟天文地理,确有秘術。
他在崆峒山閉關修行多年,前年來到汴京混世界,卻因無路可通權貴,故一直混迹于市井而無從顯達。
妙官提出讓他托名杜十四觐見皇上,從此匿名江湖,但可享受榮華富貴。
徐神翁想了想便應承了下來。
與徽宗皇帝相見之後,妙官趁着夜深人靜将徐神翁領到這卧廬居住,每日照料他生活起居的,便是那位啞巴老蒼頭。
徐神翁打從住進卧廬,幾乎足不出戶。
不是他不想出去,而是那位老蒼頭把門甚嚴。
有一次,徐神翁趁老蒼頭不注意,想溜出後門走走,他的手剛觸到門闩,忽聽“嗖”的一聲,一柄匕首飛插到門闩上,離他的手指隻差半寸,吓得徐神翁趕緊縮了手,回過頭,卻見老蒼頭沒事兒一樣,端了一盅茶恭恭敬敬遞上。
徐神翁這才知道老蒼頭并非等閑之輩,并斷定這是妙官安排前來監視他的捕手。
在徐神翁面前,妙官總是表現得乖巧,他隔三岔五就會來看望,偶爾也會帶一個人來讓徐神翁測測運程,但絕不會叫他杜十四,而是叫他徐大仙。
長久接觸之後,徐神翁斷定妙官不是拿大事的主兒,他背後肯定另有主使。
他拐彎抹角問過幾次,妙官都找話頭搪塞過去。
直到今天下午,妙官急匆匆跑來禀報,說是晚上童太師要來卧廬拜訪,徐神翁這才笑着回了一句:“看來,真人就要露面了。
” 徐神翁說得不差,讓他裝成杜十四诳騙徽宗皇帝的幕後主謀的确是童貫。
卻說童貫下野之後,一直心有不甘,他與蔡京時時過從,一直等待機會翻盤。
妙官是他主管大内時安插到徽宗皇帝身邊的小書童,由于聰明伶俐,得到徽宗賞識。
梁師成繼任後,并沒有将他從内書閣逐出,故他能夠将徽宗的言行起居情況向童貫一一報告。
得知徽宗尋找杜十四的消息,他便指使妙官去找徐神翁,因為他從一位随從口中得知有一個江湖術士徐神翁,雖身懷絕技,卻因無人接濟而窮愁潦倒。
從某種意義上說,妙官與徐神翁是兩隻木偶,牽動木偶的線被童貫牢牢抓在手中。
就說這座卧廬,它本是童貫在汴京城中許多住宅中的一處,他把它拿出來安頓徐神翁,卻不讓徐神翁知道。
直到今天跨入卧廬之前,他從未與徐神翁見面,他手中有各色關鍵人物,每個關鍵人物都有單線聯系人。
徐神翁的聯系人就是妙官。
今夜,童貫與徐神翁雖是初次見面,但兩人卻沒有陌生感。
應該說,見面的寒暄不太融洽,但有着巨大心理優勢的童貫,對徐神翁這種囚徒般的生活,反而産生了幾分同情,他接着問:“大仙人,在卧廬裡閉門讀書,修心養性,這日子過得慣嗎?” “咱在崆峒山中閉關九年,”徐神翁言道,“九年,隻見了兩個人。
” “這麼說,你習慣這樣打發日子?” “不習慣。
” “啊,不習慣?”童貫一愣,“不習慣你怎麼沒吱聲兒呢?” “吱聲兒又有什麼用?”徐神翁抻了抻衣袖,回道,“咱在等那個日子的到來呢。
” “哪個日子?” “童太師您,會陪着皇上去揚州。
” “是嗎?”童貫吃了一驚。
“是的。
”徐神翁回答堅決。
“什麼時候?” “現在不能說。
” “為什麼去揚州?” “更不能說。
” “大仙人,你不要賣關子了。
” “不是賣關子,天機不可洩漏。
” “你不要瞎編,擔心禍從口出。
” “老太師,您這是威脅咱嗎?”徐神翁執拗地問。
“不是威脅,是提醒。
” “謝謝老太師的好意。
咱剛才說的事,九個月内若沒發生,不用您動手,咱自家就把腦袋卸了。
” 徐神翁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