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轄日”
關燈
小
中
大
我感到内疚的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麥其土司的官寨的确很高。
七層樓面加上房頂,再加上一層地牢有二十丈高。
裡面衆多的房間和衆多的門用樓梯和走廊連接,紛繁複雜猶如世事和人心。
官寨占據着形勝之地,在兩條小河交彙處一道龍脈的頂端,俯視着下面河灘上的幾十座石頭寨子。
寨子裡住的人家叫做“科巴”。
這幾十戶人家是一種骨頭,一種“轄日”。
種地之外,還随時聽從土司的召喚,到官寨裡來幹各種雜活兒,在我家東西三百六十裡,南北四百一十裡的地盤,三百多個寨子,兩千多戶的轄地上擔任信差。
科巴們的諺語說:火燒屁股是土司信上的雞毛。
官寨上召喚送信的鑼聲一響,哪怕你親娘正在咽氣你也得立馬上路。
順着河谷遠望,就可以看到那些河谷和山間一個又一個寨子。
他們依靠耕種和畜牧為生。
每個寨子都有一個級别不同的頭人。
頭人們統轄寨子,我們土司家再節制頭人。
那些頭人節制的人就稱之為百姓。
這是一個人數衆多的階層。
這又是一種骨頭的人。
這個階層的人有可能升遷,使自己的骨頭因為貴族的血液充溢而變得沉重。
但更大的可能是堕落,而且一旦堕落就難以翻身了。
因為土司喜歡更多自由的百姓變成沒有自由的家奴。
家奴是牲口,可以任意買賣任意驅使。
而且,要使自由人不斷地變成奴隸那也十分簡單,隻要針對人類容易犯下的錯誤訂立一些規矩就可以了。
這比那些有經驗的獵人設下的陷阱還要十拿九穩。
索郎澤郎的母親就是這樣。
她本來是一個百姓的女兒,那麼她非常自然地就是一個百姓了。
作為百姓,土司隻能通過頭人向她索貢支差。
結果,她卻不等成婚就和男人有了孩子,因此觸犯有關私生子的律條而使自己與兒子一道成了沒有自由的家奴。
後來有寫書的人說;土司們沒有法律。
是的,我們并不把這一切寫在紙上,但它是一種規矩,不用書寫也是銘心刻骨的。
而且比如今許多寫在紙上的東西還有效力。
我問:難道不是這樣嗎?從時間很深遠的地方傳來了十分肯定的聲音,隆隆地說,是這樣,是這樣。
總而言之,我們在那個時代訂出的規矩是叫人向下而不是叫人向上的。
骨頭沉重高貴的人是制作這種規範的藝術家。
骨頭把人分出高下。
土司。
土司下面是頭人。
頭人管百姓。
然後才是科巴(信差而不是信使),然後是家奴。
這之外,還有一類地位可以随時變化的人。
他們是僧侶,手工藝人,巫師,說唱藝人。
對這一類人,土司對他們要放縱一些,前提是隻要他們不叫土司産生不知道拿他們怎麼辦好的感覺就行了。
有個喇嘛曾經對我說:雪山栅欄中居住的藏族人,面對罪惡時是非不分就像沉默的漢族人;而在沒有什麼歡樂可言時,卻顯得那麼歡樂又像印度人。
中國,在我們的語言中叫做“迦那”。
意思是黑衣之邦。
印度,叫做“迦格”。
意思是白衣之邦。
那個喇嘛後來受了麥其土司的懲罰,因為他總是去思考些大家都不願深究的問題。
他是在被割去了舌頭,嘗到了不能言語的痛苦後才死去的。
關于這個問題我是這樣想的:釋迦牟尼之前,是先知的時代,之後,我們就再也不需要用自己的腦子來思考了。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傑出的人,而又不是生為貴族,那就做一個喇嘛為人們描繪來世的圖景吧。
如果你覺得關于現在,關于人生,有話不能不說,那就趕快。
否則,等到沒有了舌頭,那就什麼也說不出來了。
君不見,那些想要說點什麼的舌頭已經爛掉了。
百姓們有時确實想說點什麼,但這些人一直要等到要死了,才會講點什麼。
好的臨終語言有如下這些: ——給我一口蜜酒。
——請在我口中放一小塊玉石吧。
——天就要亮了。
——阿媽,他們來了。
——我找不到我的腳了。
——天哪,天哪。
——鬼,鬼呀! 等等,等等。
麥其土司的官寨的确很高。
七層樓面加上房頂,再加上一層地牢有二十丈高。
裡面衆多的房間和衆多的門用樓梯和走廊連接,紛繁複雜猶如世事和人心。
官寨占據着形勝之地,在兩條小河交彙處一道龍脈的頂端,俯視着下面河灘上的幾十座石頭寨子。
寨子裡住的人家叫做“科巴”。
這幾十戶人家是一種骨頭,一種“轄日”。
種地之外,還随時聽從土司的召喚,到官寨裡來幹各種雜活兒,在我家東西三百六十裡,南北四百一十裡的地盤,三百多個寨子,兩千多戶的轄地上擔任信差。
科巴們的諺語說:火燒屁股是土司信上的雞毛。
官寨上召喚送信的鑼聲一響,哪怕你親娘正在咽氣你也得立馬上路。
順着河谷遠望,就可以看到那些河谷和山間一個又一個寨子。
他們依靠耕種和畜牧為生。
每個寨子都有一個級别不同的頭人。
頭人們統轄寨子,我們土司家再節制頭人。
那些頭人節制的人就稱之為百姓。
這是一個人數衆多的階層。
這又是一種骨頭的人。
這個階層的人有可能升遷,使自己的骨頭因為貴族的血液充溢而變得沉重。
但更大的可能是堕落,而且一旦堕落就難以翻身了。
因為土司喜歡更多自由的百姓變成沒有自由的家奴。
家奴是牲口,可以任意買賣任意驅使。
而且,要使自由人不斷地變成奴隸那也十分簡單,隻要針對人類容易犯下的錯誤訂立一些規矩就可以了。
這比那些有經驗的獵人設下的陷阱還要十拿九穩。
索郎澤郎的母親就是這樣。
她本來是一個百姓的女兒,那麼她非常自然地就是一個百姓了。
作為百姓,土司隻能通過頭人向她索貢支差。
結果,她卻不等成婚就和男人有了孩子,因此觸犯有關私生子的律條而使自己與兒子一道成了沒有自由的家奴。
後來有寫書的人說;土司們沒有法律。
是的,我們并不把這一切寫在紙上,但它是一種規矩,不用書寫也是銘心刻骨的。
而且比如今許多寫在紙上的東西還有效力。
我問:難道不是這樣嗎?從時間很深遠的地方傳來了十分肯定的聲音,隆隆地說,是這樣,是這樣。
總而言之,我們在那個時代訂出的規矩是叫人向下而不是叫人向上的。
骨頭沉重高貴的人是制作這種規範的藝術家。
骨頭把人分出高下。
土司。
土司下面是頭人。
頭人管百姓。
然後才是科巴(信差而不是信使),然後是家奴。
這之外,還有一類地位可以随時變化的人。
他們是僧侶,手工藝人,巫師,說唱藝人。
對這一類人,土司對他們要放縱一些,前提是隻要他們不叫土司産生不知道拿他們怎麼辦好的感覺就行了。
有個喇嘛曾經對我說:雪山栅欄中居住的藏族人,面對罪惡時是非不分就像沉默的漢族人;而在沒有什麼歡樂可言時,卻顯得那麼歡樂又像印度人。
中國,在我們的語言中叫做“迦那”。
意思是黑衣之邦。
印度,叫做“迦格”。
意思是白衣之邦。
那個喇嘛後來受了麥其土司的懲罰,因為他總是去思考些大家都不願深究的問題。
他是在被割去了舌頭,嘗到了不能言語的痛苦後才死去的。
關于這個問題我是這樣想的:釋迦牟尼之前,是先知的時代,之後,我們就再也不需要用自己的腦子來思考了。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傑出的人,而又不是生為貴族,那就做一個喇嘛為人們描繪來世的圖景吧。
如果你覺得關于現在,關于人生,有話不能不說,那就趕快。
否則,等到沒有了舌頭,那就什麼也說不出來了。
君不見,那些想要說點什麼的舌頭已經爛掉了。
百姓們有時确實想說點什麼,但這些人一直要等到要死了,才會講點什麼。
好的臨終語言有如下這些: ——給我一口蜜酒。
——請在我口中放一小塊玉石吧。
——天就要亮了。
——阿媽,他們來了。
——我找不到我的腳了。
——天哪,天哪。
——鬼,鬼呀! 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