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看。
其實她平時成績就很好,但她不張揚,樣子懶懶散散的,别人就以為她不用功,而且她是高幹出身,長得又挺招人的,就當她是花瓶了。
她這種相貌、這種出身的人,根本用不着努力;努力了,别人也看不見。
見冰鋒不說話,Apple接着說,剛才你提到她爸爸,他們的感情比她跟她媽差得遠了。
隻是因為她媽死了,才對爸爸多了些依戀;她又是個孝女,當初怎麼伺候媽媽,現在也怎麼伺候爸爸。
媽媽爸爸都不在了,她會覺得特别孤苦伶仃,等熬過去了之後,又會變得非常堅強。
說實話她不是不能離開,她哥哥嫂子在深圳,随時可以回來一個。
他們全家都寵着她,她要是非去美國不可,誰敢說個不字? 他們走過東單公園。
公園已經關門了,隔着鐵栅欄,看見裡面的假山,山上的樹,都被月光照亮了。
一陣風刮過,片片落葉越過栅欄,紛紛飄到便道上。
Apple繼續說,我說過這孩子太不現實,你猜她怎麼回答,她說自己不需要現實。
我還是不明白,你到底有多大本事,能讓她這麼為你犧牲。
扶助和仰慕本來多少有所沖突,愛情卻将二者奇怪地變成了一回事。
你窮,你沒有多大出息,你什麼作品都沒寫出來,還有你不會騎車,在她那兒也許都成了優點,或者是她需要為你付出的,補足的。
愛情這玩意兒,真是一點用處也沒有。
所以我的看法是,性愛是真的,愛情是假的,未必蒙得了别人,但肯定會把自己給蒙了。
冰鋒想,自己過去大概誤讀了Apple的詩了。
過了東單路口,Apple站住了腳,說,我去坐108路電車,咱們就在這兒分手吧。
我再說一句你聽着可能認為庸俗的話,他們這種人家,談婚論嫁講究的是門當戶對,她大哥二哥找的人家都是部長級的,祝大川的嶽父比他爸爸的級别還高呢。
盡管已經預先打了招呼,冰鋒聽着,覺得豈止如其所說庸俗而已,街道上的老娘兒們恐怕也難說出這種話。
何況葉生家有誰認為她要談婚論嫁了呢。
Apple可是個詩人啊,而且是很了不起的詩人。
這樣一個人身上怎麼會有這麼截然對立的兩面呢,而且庸俗的一面幾乎要壓倒高雅的一面了。
城市的冬夜非常安靜,那些房屋,樹,道路,偶爾駛過的車輛,都像是打着盹,或者是夢遊者。
隻聽見Apple格登格登的腳步聲,路燈照亮了她穿的皮褲和皮靴,步伐像個機器人。
她往北走遠了。
想到今後大概再也不能見面了,冰鋒隐約有些惋惜,雖然他也知道,自己在她心目中并無地位,肯定将在她首批遺忘的故國人士之列。
但是Apple畢竟是他認識的最有才華的人,盡管他對寫作已經不感興趣了。
冰鋒沿着建國門内大街向東走去,24路汽車站就在前面,孤零零一個站牌子。
他又想起剛才讀的《風雲人物采訪記》,卡裡略那些話說得多麼有力,但又是多麼無奈。
能夠理解他的隻有法拉奇了吧——當然她在某種程度上也還是置身事外——但這種理解顯然無濟于事。
卡裡略需要的是一個事實。
想到佛朗哥在他講這番話之後不久就壽終正寝了,冰鋒覺得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的隻剩下絕望了。
他上了車,售票員之外,隻有兩位乘客。
車開動了。
他又想,不對,卡裡略與佛朗哥個人之間并無冤仇,完全是一種有關正義和公正的觀念使然,說得大一點,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事情,佛朗哥被視為敵對階級的代表,卡裡略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伍子胥則與此無關,他隻是報仇雪恨而已。
冰鋒突然感到,在他一向苦苦思索的一切之上,有什麼要更廣大,也更深刻;相比之下,他和伍子胥的追求似乎稍嫌低了,小了。
但他随即想到,卡裡略那種出于觀念的複仇要求,很容易得到化解——隻需要觀念更新就行了;而伍子胥和自己才真是沒有退路的人。
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深切地體會到自己與伍子胥屬于同一命運,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迫切地渴求一種伍子胥式的複仇。
無論如何,卡裡略的意思裡至少有一部分與這種複仇是重合的,僅僅這一部分已經深深打動了他,那裡說的正是他想說的話。
書中那段文字給予冰鋒的刺激,或許比來自伍子胥的故事的更大,因為實際上道出了伍子胥最終的遺憾所在。
楚平王死了,他的掘墳、鞭屍之舉,無疑都是這種遺憾的反映。
一切都昭然若揭:曆史為自己得以存在,既選擇了陸冰鋒,又選擇了祝部長;就像許多年以前,既選擇了伍子胥,又選擇了楚平王一樣。
下了車,街上空無一人。
一輪又圓又亮的月亮高懸中天,周圍黑沉沉的,黑到不透氣的程度,看不見一顆星星,也沒有一絲雲彩。
仰頭望去,有種置身井底的感覺。
他想起來,今天是下元節,一個已經廢棄的祭祀祖先的日子。
其實她平時成績就很好,但她不張揚,樣子懶懶散散的,别人就以為她不用功,而且她是高幹出身,長得又挺招人的,就當她是花瓶了。
她這種相貌、這種出身的人,根本用不着努力;努力了,别人也看不見。
見冰鋒不說話,Apple接着說,剛才你提到她爸爸,他們的感情比她跟她媽差得遠了。
隻是因為她媽死了,才對爸爸多了些依戀;她又是個孝女,當初怎麼伺候媽媽,現在也怎麼伺候爸爸。
媽媽爸爸都不在了,她會覺得特别孤苦伶仃,等熬過去了之後,又會變得非常堅強。
說實話她不是不能離開,她哥哥嫂子在深圳,随時可以回來一個。
他們全家都寵着她,她要是非去美國不可,誰敢說個不字? 他們走過東單公園。
公園已經關門了,隔着鐵栅欄,看見裡面的假山,山上的樹,都被月光照亮了。
一陣風刮過,片片落葉越過栅欄,紛紛飄到便道上。
Apple繼續說,我說過這孩子太不現實,你猜她怎麼回答,她說自己不需要現實。
我還是不明白,你到底有多大本事,能讓她這麼為你犧牲。
扶助和仰慕本來多少有所沖突,愛情卻将二者奇怪地變成了一回事。
你窮,你沒有多大出息,你什麼作品都沒寫出來,還有你不會騎車,在她那兒也許都成了優點,或者是她需要為你付出的,補足的。
愛情這玩意兒,真是一點用處也沒有。
所以我的看法是,性愛是真的,愛情是假的,未必蒙得了别人,但肯定會把自己給蒙了。
冰鋒想,自己過去大概誤讀了Apple的詩了。
過了東單路口,Apple站住了腳,說,我去坐108路電車,咱們就在這兒分手吧。
我再說一句你聽着可能認為庸俗的話,他們這種人家,談婚論嫁講究的是門當戶對,她大哥二哥找的人家都是部長級的,祝大川的嶽父比他爸爸的級别還高呢。
盡管已經預先打了招呼,冰鋒聽着,覺得豈止如其所說庸俗而已,街道上的老娘兒們恐怕也難說出這種話。
何況葉生家有誰認為她要談婚論嫁了呢。
Apple可是個詩人啊,而且是很了不起的詩人。
這樣一個人身上怎麼會有這麼截然對立的兩面呢,而且庸俗的一面幾乎要壓倒高雅的一面了。
城市的冬夜非常安靜,那些房屋,樹,道路,偶爾駛過的車輛,都像是打着盹,或者是夢遊者。
隻聽見Apple格登格登的腳步聲,路燈照亮了她穿的皮褲和皮靴,步伐像個機器人。
她往北走遠了。
想到今後大概再也不能見面了,冰鋒隐約有些惋惜,雖然他也知道,自己在她心目中并無地位,肯定将在她首批遺忘的故國人士之列。
但是Apple畢竟是他認識的最有才華的人,盡管他對寫作已經不感興趣了。
冰鋒沿着建國門内大街向東走去,24路汽車站就在前面,孤零零一個站牌子。
他又想起剛才讀的《風雲人物采訪記》,卡裡略那些話說得多麼有力,但又是多麼無奈。
能夠理解他的隻有法拉奇了吧——當然她在某種程度上也還是置身事外——但這種理解顯然無濟于事。
卡裡略需要的是一個事實。
想到佛朗哥在他講這番話之後不久就壽終正寝了,冰鋒覺得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的隻剩下絕望了。
他上了車,售票員之外,隻有兩位乘客。
車開動了。
他又想,不對,卡裡略與佛朗哥個人之間并無冤仇,完全是一種有關正義和公正的觀念使然,說得大一點,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事情,佛朗哥被視為敵對階級的代表,卡裡略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伍子胥則與此無關,他隻是報仇雪恨而已。
冰鋒突然感到,在他一向苦苦思索的一切之上,有什麼要更廣大,也更深刻;相比之下,他和伍子胥的追求似乎稍嫌低了,小了。
但他随即想到,卡裡略那種出于觀念的複仇要求,很容易得到化解——隻需要觀念更新就行了;而伍子胥和自己才真是沒有退路的人。
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深切地體會到自己與伍子胥屬于同一命運,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迫切地渴求一種伍子胥式的複仇。
無論如何,卡裡略的意思裡至少有一部分與這種複仇是重合的,僅僅這一部分已經深深打動了他,那裡說的正是他想說的話。
書中那段文字給予冰鋒的刺激,或許比來自伍子胥的故事的更大,因為實際上道出了伍子胥最終的遺憾所在。
楚平王死了,他的掘墳、鞭屍之舉,無疑都是這種遺憾的反映。
一切都昭然若揭:曆史為自己得以存在,既選擇了陸冰鋒,又選擇了祝部長;就像許多年以前,既選擇了伍子胥,又選擇了楚平王一樣。
下了車,街上空無一人。
一輪又圓又亮的月亮高懸中天,周圍黑沉沉的,黑到不透氣的程度,看不見一顆星星,也沒有一絲雲彩。
仰頭望去,有種置身井底的感覺。
他想起來,今天是下元節,一個已經廢棄的祭祀祖先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