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二章

關燈
明天上午十點,羅馬尼亞電影《神秘的黃玫瑰續集》,這幾天就這一部外國片子,隻能湊合看了。

    已經演過一輪了,隻有幾家還在放映。

    三裡河工人俱樂部,咱們在門口見面吧。

     那是一幢坐南朝北的灰色建築物。

    冰鋒到了,葉生正站在台階上等他。

    她梳着馬尾辮,戴着眼鏡,穿着牛仔外套、黑色粗條絨褲子,腳上是雙回力藍色高幫帆布球鞋。

    從書包裡取出要還給他的書,外面包了層報紙,品相完好如初,就像根本沒碰過一樣。

    她說,這個作者我沒聽說過,寫的小說跟以前讀的丁玲、廬隐,還有茅盾、巴金、老舍,都不一樣。

    主人公都是些個人,都面臨着給自己找一塊生存的立足之地的問題,他們不屬于哪個階級,也不受時代感召,真讓我耳目一新。

     冰鋒看看那本《張愛玲短篇小說集》,綠色的封面上有一棵樹的剪影,一個圓圓的黃色的月亮或太陽,裡面的紙張又糙又黃。

    在他家裡放了兩三年了,還沒有讀過。

    書的主人是北航七八級的一位女生。

    她雖然學的是航空儀表與傳感器專業,卻是個狂熱的文學愛好者。

    給冰鋒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畢業前一年,專程去上海看薩特的話劇《肮髒的手》。

    買不着坐票,隻好一路站着,冰鋒記得很清楚,從北京到上海的火車正點需要二十一小時三十四分,據她講又晚點了将近一小時。

    演出散場後她追着導演胡偉民交流看法。

    住不起旅館,在火車站候車室的椅子上湊合了一夜,天亮登上返程火車,還是站票,而且又晚點了。

    第二天冰鋒聽她說,腳都腫了,一按一個坑。

    她一度算得上是冰鋒的女朋友——迄今為止,冰鋒隻交過這麼一個女朋友。

    他對文學有些興趣,完全是受她影響。

    她比冰鋒低一屆,學制四年,冰鋒是五年,所以她反倒早幾個月畢業,很想留在北京,但還是分回了老家長春。

    兩個人在北京站一别,從此她就沒有音訊了,寫信去也不回。

    過了兩三個月,冰鋒才意識到他們已經吹了,盡管實在想不通緣由何在。

    她隻是把這本書落在了他的宿舍。

    他看那書上的定價,夠他買一大摞書的。

     葉生說,快開演了,咱們進去吧。

    冰鋒還是第一次在這裡看電影。

    座位離門口不遠,不斷有人進進出出,每次都放進來一團亮光,兩扇門相碰撞的聲音也很大。

    前年他看過羅馬尼亞電影《神秘的黃玫瑰》,續集裡“黃玫瑰”依舊義肝俠膽,女對手阿卡塔依舊心狠手辣,但再次為他所挫敗。

    除了主人公嗑瓜子那個動作有點潇灑外,實在沒有太大意思。

     散場出來,葉生聳了下肩,算是對這片子的評價。

    但接着說,等有好看的電影,咱們再去看啊。

    她說這話的口氣,就像是一個第一天上班、自己還沒長大的幼兒園教師,在哄一班小孩子。

    然後以一種翻開新的一頁的姿态說,咱們去吃點東西吧。

     他們去了不遠的二七劇場餐廳。

    這裡被稱為“小燕京”,面積不算大,但客人很多,好不容易才找到座位,還是和兩對人拼的一個大圓桌。

    據說老師傅西餐做得很好,但他們點的是中餐,兩菜一湯,隻花了兩三塊錢。

    冰鋒搶着把賬付了。

    葉生着急地說,講好我請客的。

    冰鋒微笑着說,你不是請我看電影了嗎?葉生并不特别強求,隻是委屈地噘着嘴說,那下次吧,我又該你一次,一共兩次了。

     菜上得很慢。

    葉生說,你剛下夜班,下午好好休息吧,我也要回趟學校,兩點鐘有課。

    冰鋒不知道她是避免彼此往來過于密切而刻意矜持呢,還是真的有事。

    葉生吃飯時,一手拿筷子,一手撩着自己長長的頭發,以免塌到飯碗裡。

    冰鋒對于類似這樣精心維護或努力追求某種“好”或“美”的舉動,一向很是敬重,甚至不無憐憫。

    近來尤其覺得,這世界好像不是給這樣的人預備的。

    顯然葉生不是一個多麼有心眼的人,擔心也就随之消散。

    吃了一半,她說,下次見面,你再借本書給我看吧。

    冰鋒問她想看什麼。

    葉生說,随便,你喜歡的,我也喜歡。

     吃完飯已經一點了,葉生說,我得趕緊走了,有二十裡地呢。

    平時沒事,她的舉止也總有些慌慌張張,現在真着起急來,騎上車就走了。

    還是站在腳蹬子上的騎法,褲裆與車座之間,有個近乎正三角形的縫隙。

    她是迎着風騎的,一路都是這個姿勢。

    路邊有一排白蠟樹,金黃色的小葉子在風中紛紛飄落。

    冰鋒想起北京流行的有關女孩的三種稱呼:“蜜”“飒”和“喇”,末了一個當然與葉生不沾邊,但前兩個好像也不大對得上号,隻有她站着騎車的那一刹那,讓冰鋒覺得有點“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