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十匹單峰駱駝。

    按照安拉的真意,這是我的母親講給我聽的。

     約魯·巴是個真正的頗爾人,他跟我的父親、那個老人宣布,在下一個夏牧時節,他會把女兒嫁給我父親。

    約魯·巴嫁女兒不要聘禮。

    他隻要一樣東西,要我父親定下迎娶潘多的日子。

    約魯·巴還會提供嫁妝,他會為新娘買新衣和螺紋金首飾,在婚禮當天,他還會從自己牲群裡宰殺二十頭牛。

    他會給“格利奧”幾十米繡花的厚重“巴贊”[4]或法國制造的柔軟印花棉作為賞金。

     一個真正的頗爾人,要把心愛的女兒嫁給你以回報對牛群的好客之道,你不能說“不”。

    你可以問一個真正的頗爾人“為什麼”,但不能對他說“不”。

    按照安拉的真意,我父親問約魯·巴“為什麼”,聽我的母親說,約魯·巴是這樣回答的:“巴西魯·昆巴·恩迪亞耶,你雖是個普通農民,卻很高尚。

    一句頗爾諺語說:‘人隻要不死,就在不斷地被創造。

    ’我這輩子見過很多人,可是沒有人跟你一樣。

    我受益于你的智慧,自己也長了智慧。

    因為你有着王子般的好客之道,我把我的女兒潘多嫁給你,也就把我的血脈融入了一個不為人所知的國王的血脈。

    把潘多嫁給你,我可以消除靜與動、停滞的時間與流逝的時間、過去與現在的對立。

    我可以讓紮根的樹和吹動樹葉的風交好,讓大地和天空交好。

    ” 人們不可能對獻上自己鮮血的頗爾人說“不”。

    于是,我的父親、已有三個妻子的那個老人,在前三個妻子同意的情況下對第四個妻子說“我願意”。

    我父親的第四個妻子潘多·巴誕下了我。

     然而,在潘多·巴結婚的七年之後,在我降生的六年之後,約魯·巴、他的五個兒子和牛群不再在甘焦勒出現。

     接下來的兩年裡,潘多·巴活在等待中,等待他們的回歸。

    第一年裡,潘多對她的丈夫,對她丈夫的其他妻子和我、她的獨生子都非常好,可是,她已不再幸福。

    她無法忍受靜止的生活。

    潘多剛剛成人就接受了我的父親、那個老人。

    她出于遵守誓言,出于對約魯·巴的尊敬而願意跟我的父親成親。

    潘多最終愛上了我的父親巴西魯·昆巴·恩迪亞耶,因為他跟她恰恰相反。

    他如不變的風景一般年老,她如多變的天空一樣年輕。

    他如同猴面包樹那樣安靜,而她則是風一般的女子。

    有時候,性情截然相反會讓對方彼此吸引。

    潘多最終愛上了我的父親、那個老人,因為他彙聚了大地和輪回四季的所有智慧。

    我的父親、那個老人鐘愛潘多,因為她擁有他缺少的一切:活力、變化不定的快樂和新奇。

     可是,潘多七年裡能夠忍受得了靜止的生活,是因為她的父親、兄弟和牛群每年都回甘焦勒看望她。

    他們身上帶來了旅行的氣息、叢林營地的氣息和為防止饑餓的獅子捕食牲畜而守夜的氣息。

    他們的眼睛帶來了牲畜的記憶,那些牲畜,迷了路,無論死活卻始終能被找到,永不會被抛棄。

    他們跟她講述在塵土遍天的白日裡迷了路,卻在星星的微光下又找回了路。

    每一次他們穿過甘焦勒,帶領那群白的、紅的和黑的牛走向尼亞耶長青草原的時候,他們用頗爾人歌唱般的語言、富爾貝語跟她講述整整一年的遊牧生活。

     潘多隻有在等待他們回歸的時候才能受得了甘焦勒,自他們缺席的第一年起,她開始枯萎。

    在他們缺席的第二年,潘多·巴不再笑了。

    在旱季的每個早上——這時節,他們本該在甘焦勒了,她領着我去看約魯·巴喂牲畜群的水井。

    她悲傷地看着我父親為牛群在田裡開出的道。

    她伸長耳朵,希望能夠聽到遠方約魯·巴牛群發出的哞哞叫聲和她兄弟的聲音。

    在離村子最遠的北邊界等候多時之後,我們兩人慢慢地朝甘焦勒走去,我偷偷地瞄着她的眼睛,她的眼神慌張,布滿孤獨和悔恨。

     我的父親深愛潘多·巴,在我九歲的那年叫她離家去尋找約魯·巴和她的兄弟及牛群。

    我的父親更希望她離開,而不希望她死去。

    我知道,我明白,我的父親更希望看到我的母親遠離他好好活着,而不希望她死在家裡頭,躺在甘焦勒的墓地裡。

    我知道,我明白,因為自從潘多離開了我們,我的父親一下子成了老人。

    一夜之間,他的頭發全白。

    一夜之間,他的背拱了起來。

    一夜之間,我的父親靜心不動了。

    自從潘多走之後,我的父親開始等她。

    按照安拉的真意,沒有人想要嘲笑他。

     潘多想帶我跟她走,可我的父親、那個老人不願意。

    我的父親說我還太小,還不能離家冒險。

    帶着一個年幼的孩子去尋找約魯·巴可沒那麼容易。

    可是,我知道,我明白,我的父親事實上是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