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像給以後的日子打了保票似的,李月仙滿心喜歡,她要的就是這麼一個漢子。

     飯後,兩人還依依不舍,李月仙一直把梁五方送到八孔橋上。

    一路上,李月仙的臉紅霞霞的,說:……鎮上的人都說,你越師了。

    梁五方說:我師傅,人好,就是膽小。

    要不是我上,哼!李月仙說:聽人說,那麒麟,是你塑的?梁五方說:可不。

    我就想争口氣。

    南各莊的,老壓我們無梁一頭。

    這次,我說啥不讓了!李月仙說:麒麟上,還有小旗呢,獵獵的,真好。

    也是你?梁五方說:這事,擱我師傅身上,想都不敢想,他也沒這氣魄(這私房話後來不知怎的就傳到了九爺的耳朵裡,九爺說:這娃傲造)。

    臨分手時,梁五方試探說:我弟兄仨,家裡不富。

    李月仙說:我看中的是你人好,有住的地方兒就行。

    梁五方愣了一下,說:這好說。

    咱幹的就是這一行。

    就此,這親事就算定下了。

     事後,梁五方曾驕傲地對人說:一分錢沒花,我在鎮上撿了個媳婦。

     自從“龍麒麟”給梁五方掙下了口碑之後,九爺生他的氣,不再用他這個徒弟了。

    可外鄉人也不再用九爺了。

    凡是外村的來找匠人蓋房,人們張口就提“龍麒麟”。

    凡提“龍麒麟”,自然就會說到梁五方,他也就真的自立門戶了。

     那時候,梁五方經常夾着一把瓦刀出去給人做活兒,回來也不大給村裡交錢。

    他弟兄三個,都沒結婚,可隻有他一個人把親事說下了。

    就此,他掙了錢也不再交給家裡,都悄悄地存了私房。

    這樣一來,兄弟之間生了嫌隙,鬧些意見,互相見了,鼻子裡“哼”一聲。

     本來,老姑父看他是個人才,對他很好。

    平日裡他幹些私活,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不管他那麼多。

    可氣人的是,在村街裡他見了村支書蔡國寅(按輩分,他也應該叫聲“姑父”的),卻隻打一嗯聲,大咧咧地說:老蔡,你吃過大盤荊芥麼? 那時候,梁五方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吃過大盤荊芥麼?這是多麼傲慢的一句話呀(在平原,誰都知道,說“荊芥”不是荊芥,指的是“見識”)!就這麼一句話,說得一村人側目而視。

    在人們心裡,老蔡是支書,是村裡第一人。

    他連支書都看不上了,他認為他的“見識”已超過當年的“上尉軍官”了。

    那麼,他還會看上誰呢?就此,村裡人就不高興了,誰見了他都翻白眼。

     梁五方實在是太傲造了。

    那時的梁五方就像是個“紅頭牛”,說話嗆人,他幾乎把一村人都得罪了。

    他很忙啊,每日裡騎着一輛(他自己買零件組裝的)自行車,日兒、日兒地從村街裡飛過,車瓦上的亮光一閃一閃的……很紮眼!可他渾然不覺。

     後來,有一天,梁五方突然在村街裡攔住老姑父,說:老蔡,女方催了,我想把婚事辦了。

    老姑父随口說:辦呗。

    五方說:我兄弟三個,就一處宅,沒房子。

    老姑父說:你不是九爺的徒弟麼?老姑父知道,九爺早已不認他這個徒弟了,可老姑父就這麼說,也是想殺殺他的傲氣。

    可梁五方卻說:哼,我龍麒麟都蓋了……你給我劃片地方,房子我自己蓋。

    老姑父說:這事,得商量商量。

    五方說:你商量個啥?随便給我劃一片就是了。

    老姑父氣了,說:這能是随便的事麼?說着,老姑父伸手一指,說:我給你劃這兒,你願麼?梁五方看了看,說:這可是你說的。

    行,就這兒。

     這麼一來,老姑父愣了。

    他指的是村街旁邊的一個漚麻的水塘。

    塘裡曾經漚過麻,一層蠓蟲,還有大半坑子水呢……老姑父搖搖頭,笑了。

    他覺得這是句玩笑話。

    一個大水坑,半坑子水,怎麼能蓋房呢?别說是他一個人,就是一村人,也不可能在一個大水塘裡蓋起一所房子呀?于是,他說:行啊,你要有本事,你就蓋吧。

     大凡傲造的人,都是有本事的。

    一村人都沒想到,奇迹出現了。

     經過了兩個冬、春,梁五方真的就在那個墊起來的水坑裡蓋起了一棟房子。

    而且,這房子竟然是他一個人蓋的。

    一個人,不央人,不求人,獨自蓋起了一棟房子,這已經很讓人吃驚了。

    那年月,更讓人眼黑的是:他蓋的還是一磚到頂的三間新瓦房! 不過,最初的時候,村裡人誰也沒在意,仿佛都等着看他的笑話呢。

    就那坑水,他是一年也挑不幹的,更别說蓋房了。

    可梁五方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他仍是不慌不忙的,每天按時下地幹活,閑時就蹲在坑邊發呆……每逢有村人走過,就笑他:準備蓋房呢?去月亮上蓋吧。

     他“哼”一聲,也不說什麼。

     可是,突然有一天,傍晚時分,人們聽到了“轟轟轟、突突突……”的響聲,驚得一村人都跑出來看。

    原來,梁五方不知從何處弄來了一個帶有長管子的水泵!他不但弄來了水泵,那時村裡沒電,他還弄來了一台小型發電機,全是人們沒見過的“洋玩意”!這邊“轟轟轟……”,那邊“突突突……”于是,一夜之間,那水就抽幹了。

     那時我還是個孩子,在我眼裡,梁五方簡直就是個神人!我蹲在那水坑邊整整看了一夜,那樣的一個皮管子,怎麼就把水吸出來了呢?五方的行為給我帶來了無限遐想。

    也許,正是從這一天起,我心裡才長出了要飛出去的翅膀。

     在平原的鄉村,人跟人太密,你要是私下裡做了什麼事,是瞞不住人的。

    後來,村裡人終于打聽出來了,原來梁五方用的抽水機是從縣供銷社借來的。

    縣供銷社主任的女兒出嫁,請梁五方給打了一套家具。

    當家具打好後,主任給他工錢他不要。

    主任說,這不合适吧?拿着拿着。

    這時,梁五方說:王主任,工錢我是不會要的。

    你要是實在過意不去,你那水泵借我用用。

    王主任先是一怔,說水泵?我這兒有水泵麼?五方說,有,我看了。

    新進的,就在供銷社後院。

    于是王主任大手一揮,說:用。

    你盡管用。

     可水泵是借來了,沒有電。

    梁五方真聰明啊,他隻不過是從李月仙那裡拾了句話,就又用上了。

    當年,在橋上臨分别時,李月仙曾經告訴他,她老舅是縣電影放映隊的,到時候約他一塊去看電影。

    于是就托李月仙找了她舅,借來了縣電影放映隊的發電機…… 一個人,不讓任何人幫忙,獨自蓋起了一棟房子。

    你可以想象他傲造到何等程度?!那時候,梁五方如果張張嘴、低低頭,說句求人的話,村裡人是會幫他的。

    可他就是不說這句話,他誰也不求,就一個人悶着頭幹……冬天裡,他一個人拉土,一車一車地墊那抽幹了水的大坑。

    有時候,李月仙也會跑來,幫他拉拉梢兒什麼的,他還不讓,說:走,你走。

     就這麼經過一個冬天又一個春天,當他把那個大坑先墊起來了一部分之後,就開始張羅着紮根基蓋房了。

    連地基也是他一個人夯的,他整整夯了一個冬天。

    他先用小石礎礎上幾遍,再用木夯來夯(連木夯都是他自己做的)。

    每天夯一遍,讓地基往下辄辄,再夯,一直到夯實了為止;磚也是他一車一車從東村窯場上拉來的,哼着小曲,汗如雨下……那時候,他還買不起房頂上用的瓦闆,就用“棧子棍”代替。

    一般匠人把找來的木棍破成一節一節的就是了,因為上邊還要糊一層泥。

    五方講究,他用的“棧子棍”都是他從找來的舊木料或是砍的粗樹枝中一根根挑選出來的,先是劈成一節一節,爾後再把這些砍好的“棧子棍”一捆一捆地垛起來,澆上水“醒醒”,等風幹了的時候再刨一遍,每一根“棧子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