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該給你說一說過去的事了。
老夫今年五十四歲,命書上說,五十四歲是一道坎。
所以,該把我知道的一些事情告訴你了。
現在外邊烏雲密布,正在下雨,趁天上的炸雷還沒打下來,我對天起誓:我這裡所說的每句話都是真實的。
血脈的聯系是必須要說的。
不管走多遠,我都得承認,我是颍平人。
哪怕你一天也沒回去過,你的祖籍仍然是平原省颍平縣吳梁村(官稱)。
它也叫做無梁村(民間),那是更久遠些的事了。
在紙上,雖然吳家祖籍颍平,可從根上說,吳家又不能算是地道的平原人。
據說,吳家是從明代才從山西洪洞縣遷徙過來的,但紙上的記憶是靠不住的。
我要說的是,吳家人是有标志的:凡吳家人,脊梁骨的第三個關節比一般人粗大。
摸一摸就知道了,那骨節像個大核桃。
據說,那是祖先在一次次抗暴中被打斷後接起來的。
假如有一天,你去無梁,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條是303國道,另一條是505省道。
303國道從北往南,是全封閉高速公路,橫穿三個縣份,在颍平城外下路,過七個村就到了;若是走省道,是西北東南向,穿過兩個縣份,天爺廟下路,過四個村就到了。
我還要告訴你,這裡常刮的風是西北風。
西北風冬哨秋塵,且鑽旋淩厲。
所以這裡生長的樹沒有特别直的,一般都是偏東南的朝向。
如果你看見路邊的樹朝着東南歪一點,就像是在給人點頭,那麼,你就離家鄉不遠了。
無梁是一個有三千口人的大村子。
從曆史上說,無梁曾是個編席窩子。
靠着村西那片一望無際的葦蕩,這裡家家戶戶編席為生。
據說,他們編的席一九五八年曾獲得過巴拿馬世界博覽會金獎,但我從未見過獎杯。
過去,這裡的男人普遍比女人低,那是背濕葦捆背出來的;這裡的女人普遍比男人高,那是她們站在碾篾子的石磙上一腳一腳練出來的。
我承認,我曾經摸過無梁大多數女人的屁股。
那時候,一大早,無梁的女人們照例會讓男人背出一捆一捆頭天晚上破好的篾子來,由她們站在石磙上把編席用的篾子碾平,然後再去編。
在村街上,女人們一個個站在圓圓的石磙上,頭高高地昂着,靠着腳尖的力量,屁股的靈活,乳房的顫動,驅動着石磙在她們的腳尖下忽東忽西、來來回回地滾動。
她們一個個腳法矯健,身子靈巧,就像是技藝高超的芭蕾舞演員。
這在無梁曾經是一道風景。
在我的記憶裡,無梁女人個個高大無比,屁股肥厚圓潤,活色生香。
我得說,我那時候已曉些事了,手剛剛可以夠着女人的屁股。
站在石磙上碾篾子的女人,屁股都是緊繃着的,就像是一匹匹行進中的戰馬,一張張彈棉花的張弓,捏一下軟中帶硬、極富彈性,回彈時竟有絲竹之聲。
那時候,在初升太陽的陽光下,我會沿着村街一路捏下去,捏得女人哇哇亂叫,這叫“吃涼粉兒”。
我也承認,我還曾經摸過無梁大多數女人的乳房。
在這個世界上,毫不誇張地說,我是見識乳房最多的男人。
國勝家女人乳房上有一黑痣;紫成家女人乳房像是歪把茄子;保祥家女人的乳房奶頭極大,就像是一對紫紅色的桑葚;三畫家女人乳房像個大葫蘆瓢;海林家女人的乳房下拖着,就像是長過了的老瓠瓜;印家女人的乳頭潤着一片麻點點,像是撒滿了黑芝麻的水豆腐;水橋家女人的乳房極小,就像是倒扣着的兩隻小木碗;麥勤家女人的乳房汗忒多,有一股羊膻味;大原嫂子的乳房細白,有豌豆糕的氣味;寬家女人奶子又大又肥,飽盈盈的,像是個快要脹破了的氣球……說這些,我不是要故意引誘你。
我隻是說,女人跟女人是不一樣的。
好了,現在我告訴你,我童年的吃食。
現在人們都講綠色食品,我可以告訴你,我當年吃的全都是綠色食品。
我吃過火燒的螞蚱,半生不熟的嫩玉米,春天的槐花、榆錢兒、桐花,秋天的高粱稈,摻有棉籽的窩窩頭,一股酒糟味(窖壞了)的紅薯,一碗一碗的水煮胡蘿蔔,九蒸九曬用鹽腌出來的蓖麻葉,還有從“搬倉”(老鼠)洞裡掏出來的豌豆粒……可以說,天下的美食我都吃遍了。
最讓人不能忘懷的是三大美味。
第一大美味是榆錢媽做的柿糠沙,也叫“炒星星”。
那是曬了一冬的柿子皮加豌豆面、薯幹面再加辣椒面等用水和成面團,經發酵後拍成一個個圓面餅在陽光下暴曬,再經手工小拐石磨磨成粉狀,最後在燒紅的熱鍋裡至少澆半碗豬油爆炒,這就炒成了晶亮亮的、看上去一粒一粒的油沙。
吃的時候先甜你一下、再辣你一下,你得一點一點吃,辣得你長伸着脖子,滿口生火,一腔紅甜。
第二大美味是井拔涼水蒜泥薄荷葉拌饸饹面。
這道面食以秋海家做的最好吃,他家有從縣機械廠弄來的軋面的鋼筒,下邊的底是鑽了孔的,上邊有大杠子穿在鋼筒罩上,由兩個人推着軋出來的,這叫鋼絲面,十分筋道。
夏日裡坐在樹下端上一碗,美呀。
第三大美味是泥蛋子紅薯麻雀,也叫“雙味麻雀”。
就是把生紅薯掏一孔,麻雀在鹽水裡泡一泡,爾後塞進紅薯裡用泥糊了,放在煙炕房裡的火道去烤,等泥蛋烤裂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先苦後甜再鹹……不說了,我已經流口水了。
我得說,正是這些綠色食品豐富了我的胃,使我能在無梁村茁壯成長。
以至于後來,我一看到辣椒就渾身燥熱,滿口生火。
辣椒是無梁村最常用的一種作料,是高挂在鹽之上
老夫今年五十四歲,命書上說,五十四歲是一道坎。
所以,該把我知道的一些事情告訴你了。
現在外邊烏雲密布,正在下雨,趁天上的炸雷還沒打下來,我對天起誓:我這裡所說的每句話都是真實的。
血脈的聯系是必須要說的。
不管走多遠,我都得承認,我是颍平人。
哪怕你一天也沒回去過,你的祖籍仍然是平原省颍平縣吳梁村(官稱)。
它也叫做無梁村(民間),那是更久遠些的事了。
在紙上,雖然吳家祖籍颍平,可從根上說,吳家又不能算是地道的平原人。
據說,吳家是從明代才從山西洪洞縣遷徙過來的,但紙上的記憶是靠不住的。
我要說的是,吳家人是有标志的:凡吳家人,脊梁骨的第三個關節比一般人粗大。
摸一摸就知道了,那骨節像個大核桃。
據說,那是祖先在一次次抗暴中被打斷後接起來的。
假如有一天,你去無梁,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條是303國道,另一條是505省道。
303國道從北往南,是全封閉高速公路,橫穿三個縣份,在颍平城外下路,過七個村就到了;若是走省道,是西北東南向,穿過兩個縣份,天爺廟下路,過四個村就到了。
我還要告訴你,這裡常刮的風是西北風。
西北風冬哨秋塵,且鑽旋淩厲。
所以這裡生長的樹沒有特别直的,一般都是偏東南的朝向。
如果你看見路邊的樹朝着東南歪一點,就像是在給人點頭,那麼,你就離家鄉不遠了。
無梁是一個有三千口人的大村子。
從曆史上說,無梁曾是個編席窩子。
靠着村西那片一望無際的葦蕩,這裡家家戶戶編席為生。
據說,他們編的席一九五八年曾獲得過巴拿馬世界博覽會金獎,但我從未見過獎杯。
過去,這裡的男人普遍比女人低,那是背濕葦捆背出來的;這裡的女人普遍比男人高,那是她們站在碾篾子的石磙上一腳一腳練出來的。
我承認,我曾經摸過無梁大多數女人的屁股。
那時候,一大早,無梁的女人們照例會讓男人背出一捆一捆頭天晚上破好的篾子來,由她們站在石磙上把編席用的篾子碾平,然後再去編。
在村街上,女人們一個個站在圓圓的石磙上,頭高高地昂着,靠着腳尖的力量,屁股的靈活,乳房的顫動,驅動着石磙在她們的腳尖下忽東忽西、來來回回地滾動。
她們一個個腳法矯健,身子靈巧,就像是技藝高超的芭蕾舞演員。
這在無梁曾經是一道風景。
在我的記憶裡,無梁女人個個高大無比,屁股肥厚圓潤,活色生香。
我得說,我那時候已曉些事了,手剛剛可以夠着女人的屁股。
站在石磙上碾篾子的女人,屁股都是緊繃着的,就像是一匹匹行進中的戰馬,一張張彈棉花的張弓,捏一下軟中帶硬、極富彈性,回彈時竟有絲竹之聲。
那時候,在初升太陽的陽光下,我會沿着村街一路捏下去,捏得女人哇哇亂叫,這叫“吃涼粉兒”。
我也承認,我還曾經摸過無梁大多數女人的乳房。
在這個世界上,毫不誇張地說,我是見識乳房最多的男人。
國勝家女人乳房上有一黑痣;紫成家女人乳房像是歪把茄子;保祥家女人的乳房奶頭極大,就像是一對紫紅色的桑葚;三畫家女人乳房像個大葫蘆瓢;海林家女人的乳房下拖着,就像是長過了的老瓠瓜;印家女人的乳頭潤着一片麻點點,像是撒滿了黑芝麻的水豆腐;水橋家女人的乳房極小,就像是倒扣着的兩隻小木碗;麥勤家女人的乳房汗忒多,有一股羊膻味;大原嫂子的乳房細白,有豌豆糕的氣味;寬家女人奶子又大又肥,飽盈盈的,像是個快要脹破了的氣球……說這些,我不是要故意引誘你。
我隻是說,女人跟女人是不一樣的。
好了,現在我告訴你,我童年的吃食。
現在人們都講綠色食品,我可以告訴你,我當年吃的全都是綠色食品。
我吃過火燒的螞蚱,半生不熟的嫩玉米,春天的槐花、榆錢兒、桐花,秋天的高粱稈,摻有棉籽的窩窩頭,一股酒糟味(窖壞了)的紅薯,一碗一碗的水煮胡蘿蔔,九蒸九曬用鹽腌出來的蓖麻葉,還有從“搬倉”(老鼠)洞裡掏出來的豌豆粒……可以說,天下的美食我都吃遍了。
最讓人不能忘懷的是三大美味。
第一大美味是榆錢媽做的柿糠沙,也叫“炒星星”。
那是曬了一冬的柿子皮加豌豆面、薯幹面再加辣椒面等用水和成面團,經發酵後拍成一個個圓面餅在陽光下暴曬,再經手工小拐石磨磨成粉狀,最後在燒紅的熱鍋裡至少澆半碗豬油爆炒,這就炒成了晶亮亮的、看上去一粒一粒的油沙。
吃的時候先甜你一下、再辣你一下,你得一點一點吃,辣得你長伸着脖子,滿口生火,一腔紅甜。
第二大美味是井拔涼水蒜泥薄荷葉拌饸饹面。
這道面食以秋海家做的最好吃,他家有從縣機械廠弄來的軋面的鋼筒,下邊的底是鑽了孔的,上邊有大杠子穿在鋼筒罩上,由兩個人推着軋出來的,這叫鋼絲面,十分筋道。
夏日裡坐在樹下端上一碗,美呀。
第三大美味是泥蛋子紅薯麻雀,也叫“雙味麻雀”。
就是把生紅薯掏一孔,麻雀在鹽水裡泡一泡,爾後塞進紅薯裡用泥糊了,放在煙炕房裡的火道去烤,等泥蛋烤裂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先苦後甜再鹹……不說了,我已經流口水了。
我得說,正是這些綠色食品豐富了我的胃,使我能在無梁村茁壯成長。
以至于後來,我一看到辣椒就渾身燥熱,滿口生火。
辣椒是無梁村最常用的一種作料,是高挂在鹽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