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拾肆
關燈
小
中
大
這麼些年,說是要大操大辦呢,婚事就定在七夕,怕是得有一百桌呢,城裡有點名頭的人都請了。
” 令之過了許久才道:“恩溥哥哥,我二哥他這是什麼意思?” 恩溥想了想,道:“我不知道,我隻想不通,到了如今,千夏真的還肯?……小五,達之他請了軍中的人沒有?” 小五道:“怎麼沒有,還哪邊都請了呢,滇軍的金漢鼎,川軍的趙宗藩,到時都要去,聽說金漢鼎這回下血本從緬甸找到一塊石頭,正在找人雕翡翠西瓜,說要雕得和老佛爺那個一模一樣作賀禮呢……少爺,你也知道,這兩邊從來是水火不容的,這回都是給餘家二少爺面子。
” 恩溥對令之道:“金漢鼎是劉法坤的舊部,上回說要抓李明庵父子,先封了李家井竈拍賣存鹽,李家後來賠了二十萬,才勉強過了這一劫,上回劉法坤……他也是出了手的。
” 令之點點頭,道:“我記得,當年我被綁的時候,聽見旁邊有人在喚‘金旅長’。
” 恩溥道:“達之說過,你的仇他都記得,以後遲早是要滇軍還回來的。
” 令之笑了笑,道:“我的仇人,倒是心心念念要替我報仇,這算是什麼道理?不過也好,他報他的,我報我的,各人都有各人的仇,互不相幹。
” 小五在一旁疑道:“令之小姐,你們在北京真的不知道?不都說這回餘家老爺要回來主持婚禮嗎?” 令之搖搖頭道:“父親他不會回來,父親可能永遠不會回來了吧。
” 恩溥見她如此,道:“你……你走前就沒去見一見他?” 令之開了車窗,風猛而燥熱,似是迎面不假情面的一耳光,她道:“見了。
” 恩溥道:“你父親……他怎樣?” 令之揪下兩個葡萄,一點點撕了皮,又把皮扔到窗外,她吃了葡萄,道:“恩溥哥哥,你别問了,我不想說他了,我一句都不想再說。
” 令之走前确去見過一次餘立心。
她和濟之并不想去,她是膽怯,總覺若是不見,就不用相信胡松所說那人,果然是她父親。
濟之則因胡松這幾年左右猶疑反反複複,二人情熱兩月,便又會凍上半年,虛耗了這麼些時間,他總覺得來北京這麼些年,除了他們一同看戲那晚,别的日子都是原地回旋,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胡松始終不肯離了父親。
哪怕到了如今,胡松已搬了出來,又有了自己的生意,他似是仍下不了決心,濟之那股憤懑之氣總也不消,他對胡松道:“你要去你便去,我既有天上的父,便不稀罕這人間的了。
” 胡松卻不聽,堅持讓他們無論如何去一次,道:“血裡肉的東西,豈是你們想割就能割的,哪怕要做哪吒,也要當着李靖的面把骨肉還回去,我雖不需剔骨還肉,但這三十幾年和骨肉也沒有什麼分别。
濟之令之,你們聽我這次,躲是躲不過的,凡事都需有個了斷,我們若是今日不了,日後必遭報複。
” 令之聽了這話,終是點頭道:“大哥,松哥哥說得對,凡事都需有個了斷。
” 他們去時正逢如注暴雨,樓心月一早托人來通知胡松,餘立心前一日半夜歸了家。
胡松便叫了車,先去醫院接濟之,再來炒豆胡同接上令之,三人擠擠挨挨坐在車上往鼓樓去。
濟之一路慌張,連白褂子也沒脫下,脖上還挂着聽診器,令之手上拿個芝麻燒餅,她也不吃,隻一顆顆把芝麻揀起攥在手裡,胡松則面色如常,直直看着車外水簾。
三人一路無話,到時樓心月已牽了憲之,在大門口候着,二人打一把大傘,那傘已有幾處漏了,樓心月盡力把好的那面罩在憲之頂上,自己則頭發衣服濕了大半。
令之從未見過她,隻以前在孜城時聽人隐約說過,父親和雲想閣的一位揚州女子有私情,那女子本是樓中頭牌,容貌極美,又彈得一手好琵琶,是城内不少大家子弟心尖上的人,她卻隻待父親有心。
這時驟然間,令之隻見樓心月滿面倦容,眼下烏青,又瘦到脫了形,一件倒大袖青藍短襖本應是貼着身子做的,現今内裡似能鼓風,下面同色綢褲本就寬身,更是隻顯她伶伶仃仃站在雨中。
令之和她雖是初見,卻忍不住冒雨上前,叫了一聲:“心月姐姐,辛苦你了。
” 樓心月這兩年萬種艱難,卻從未在人前落過一次淚。
餘立心一般一周回來一次,回來便是發癫,時常不由分說就揍起來,她能躲便躲,不能躲時就閉眼受住,咬牙不哭。
傷口好了又來,起先她還用粉膏勉強蓋一蓋,後來連蓋也懶得蓋了,就這樣裸在外頭。
但這時見了令之,想到女子一生是這般難熬,亦隻有女子才知道女子的苦痛,樓心月忽地哭了起來,哭了片刻後又勉強壓住哽咽,牽住令之的手,道:“三小姐,我沒什麼,你才是辛苦。
” 令之也落了淚,她見憲之虎頭虎腦,和宣靈有說不出的相像,更覺心頭劇痛,她摸了摸憲之的頭,道:“你把孩子護得很好,不像我。
” 樓心月道:“也不知能護到幾時……你們進去吧,他……他在裡頭。
” 幾人一起進了院子,令之還未見到父親模樣,便聽見他在堂屋中發瘋,把櫃子桌子椅子全推倒在地,站在一堆雜物中,餘立心提了聲音大叫:“在哪兒?你說,到底在哪兒?” 這麼望去,餘立心瘦而佝偻,頭發黑倒還是黑,隻是一頭油,一縷縷貼在頭上,露出污髒頭皮。
分明有萬種思緒,令之卻無端端想到,以前父親最恨頭發出油,再冷的天也兩三日便洗一回,他不喜家中仆婦幫手私事,都是自己打了水拿了香皂在院中洗。
起先令之隻能在一旁用木勺幫着澆水清洗,後來她年紀大了,就總替父親打好辮子,她的辮子也時常是餘立心在梳,任是哪種繁複花樣他都能梳出來的。
但到了如今,他們都已沒了發辮,父親是一
” 令之過了許久才道:“恩溥哥哥,我二哥他這是什麼意思?” 恩溥想了想,道:“我不知道,我隻想不通,到了如今,千夏真的還肯?……小五,達之他請了軍中的人沒有?” 小五道:“怎麼沒有,還哪邊都請了呢,滇軍的金漢鼎,川軍的趙宗藩,到時都要去,聽說金漢鼎這回下血本從緬甸找到一塊石頭,正在找人雕翡翠西瓜,說要雕得和老佛爺那個一模一樣作賀禮呢……少爺,你也知道,這兩邊從來是水火不容的,這回都是給餘家二少爺面子。
” 恩溥對令之道:“金漢鼎是劉法坤的舊部,上回說要抓李明庵父子,先封了李家井竈拍賣存鹽,李家後來賠了二十萬,才勉強過了這一劫,上回劉法坤……他也是出了手的。
” 令之點點頭,道:“我記得,當年我被綁的時候,聽見旁邊有人在喚‘金旅長’。
” 恩溥道:“達之說過,你的仇他都記得,以後遲早是要滇軍還回來的。
” 令之笑了笑,道:“我的仇人,倒是心心念念要替我報仇,這算是什麼道理?不過也好,他報他的,我報我的,各人都有各人的仇,互不相幹。
” 小五在一旁疑道:“令之小姐,你們在北京真的不知道?不都說這回餘家老爺要回來主持婚禮嗎?” 令之搖搖頭道:“父親他不會回來,父親可能永遠不會回來了吧。
” 恩溥見她如此,道:“你……你走前就沒去見一見他?” 令之開了車窗,風猛而燥熱,似是迎面不假情面的一耳光,她道:“見了。
” 恩溥道:“你父親……他怎樣?” 令之揪下兩個葡萄,一點點撕了皮,又把皮扔到窗外,她吃了葡萄,道:“恩溥哥哥,你别問了,我不想說他了,我一句都不想再說。
” 令之走前确去見過一次餘立心。
她和濟之并不想去,她是膽怯,總覺若是不見,就不用相信胡松所說那人,果然是她父親。
濟之則因胡松這幾年左右猶疑反反複複,二人情熱兩月,便又會凍上半年,虛耗了這麼些時間,他總覺得來北京這麼些年,除了他們一同看戲那晚,别的日子都是原地回旋,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胡松始終不肯離了父親。
哪怕到了如今,胡松已搬了出來,又有了自己的生意,他似是仍下不了決心,濟之那股憤懑之氣總也不消,他對胡松道:“你要去你便去,我既有天上的父,便不稀罕這人間的了。
” 胡松卻不聽,堅持讓他們無論如何去一次,道:“血裡肉的東西,豈是你們想割就能割的,哪怕要做哪吒,也要當着李靖的面把骨肉還回去,我雖不需剔骨還肉,但這三十幾年和骨肉也沒有什麼分别。
濟之令之,你們聽我這次,躲是躲不過的,凡事都需有個了斷,我們若是今日不了,日後必遭報複。
” 令之聽了這話,終是點頭道:“大哥,松哥哥說得對,凡事都需有個了斷。
” 他們去時正逢如注暴雨,樓心月一早托人來通知胡松,餘立心前一日半夜歸了家。
胡松便叫了車,先去醫院接濟之,再來炒豆胡同接上令之,三人擠擠挨挨坐在車上往鼓樓去。
濟之一路慌張,連白褂子也沒脫下,脖上還挂着聽診器,令之手上拿個芝麻燒餅,她也不吃,隻一顆顆把芝麻揀起攥在手裡,胡松則面色如常,直直看着車外水簾。
三人一路無話,到時樓心月已牽了憲之,在大門口候着,二人打一把大傘,那傘已有幾處漏了,樓心月盡力把好的那面罩在憲之頂上,自己則頭發衣服濕了大半。
令之從未見過她,隻以前在孜城時聽人隐約說過,父親和雲想閣的一位揚州女子有私情,那女子本是樓中頭牌,容貌極美,又彈得一手好琵琶,是城内不少大家子弟心尖上的人,她卻隻待父親有心。
這時驟然間,令之隻見樓心月滿面倦容,眼下烏青,又瘦到脫了形,一件倒大袖青藍短襖本應是貼着身子做的,現今内裡似能鼓風,下面同色綢褲本就寬身,更是隻顯她伶伶仃仃站在雨中。
令之和她雖是初見,卻忍不住冒雨上前,叫了一聲:“心月姐姐,辛苦你了。
” 樓心月這兩年萬種艱難,卻從未在人前落過一次淚。
餘立心一般一周回來一次,回來便是發癫,時常不由分說就揍起來,她能躲便躲,不能躲時就閉眼受住,咬牙不哭。
傷口好了又來,起先她還用粉膏勉強蓋一蓋,後來連蓋也懶得蓋了,就這樣裸在外頭。
但這時見了令之,想到女子一生是這般難熬,亦隻有女子才知道女子的苦痛,樓心月忽地哭了起來,哭了片刻後又勉強壓住哽咽,牽住令之的手,道:“三小姐,我沒什麼,你才是辛苦。
” 令之也落了淚,她見憲之虎頭虎腦,和宣靈有說不出的相像,更覺心頭劇痛,她摸了摸憲之的頭,道:“你把孩子護得很好,不像我。
” 樓心月道:“也不知能護到幾時……你們進去吧,他……他在裡頭。
” 幾人一起進了院子,令之還未見到父親模樣,便聽見他在堂屋中發瘋,把櫃子桌子椅子全推倒在地,站在一堆雜物中,餘立心提了聲音大叫:“在哪兒?你說,到底在哪兒?” 這麼望去,餘立心瘦而佝偻,頭發黑倒還是黑,隻是一頭油,一縷縷貼在頭上,露出污髒頭皮。
分明有萬種思緒,令之卻無端端想到,以前父親最恨頭發出油,再冷的天也兩三日便洗一回,他不喜家中仆婦幫手私事,都是自己打了水拿了香皂在院中洗。
起先令之隻能在一旁用木勺幫着澆水清洗,後來她年紀大了,就總替父親打好辮子,她的辮子也時常是餘立心在梳,任是哪種繁複花樣他都能梳出來的。
但到了如今,他們都已沒了發辮,父親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