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拾肆
關燈
小
中
大
的已經死了,走了的便就走了吧,隻要不再回來,便和他的大事沒什麼幹系,隻是這條路空空蕩蕩,如今是既無阻攔,也無同伴了。
趙五的屍體過了兩日才被人發現,正是李三曝屍的那塊油菜田中,也是五體投地,腦後一個小小血洞,四周一圈狗血。
正是入伏天氣,屍體被發現時已臭得不能近身,連野狗亦不肯食,趙家的人見到狗血,也不敢輕動,熬到第三日方求炎帝會的兄弟給趙五收了屍。
趙五的死在孜城也傳了幾日,但很快便被餘家二少爺将在七夕成親的消息蓋了下去,說到底,誰會真的在意一個六十幾歲老頭是死是活呢?趙五死後,達之以商會之名,給趙家送去五十大洋的喪葬金,又捐了五十個大洋給炎帝會另選總首,會裡病倒的燒鹽工們再回井上,仍是一日兩班,一月隻休一日,再簽下生死狀,以示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若有意外,商會不管。
工人們雖有微詞,但新上的總首為人懦弱,隻知勸大家莫要得罪老闆,守住手中飯碗要緊,也确有幾個血性年輕人憤而退會,但達之大概四處打過招呼,城内也沒有鹽商會為了幾個燒鹽工得罪餘家,這幾人尋不到活路,又隻能托人再回炎帝會,如此折騰一番後,不過一月時間,井上再有人中暑,也不過是回家歇兩日,多喝幾碗藿香正氣水,便默默回井上續工,再無更多波瀾。
把啟舟的棺材送回省城後,恩溥便住在客棧中等着令之,他打了個電報給小五,電文僅有二字,“肥腸”。
發了電報,恩溥便每日去武侯祠内的王胖子肥腸面,一日三碗肥腸面,其他時候,便在旁邊一個道士開的茶館内整日喝茶。
肥腸面四百文一碗,另加肥腸一百文,一碟瓜子一百文,茶館整日可隻叫茶一壺,所費兩百文,每日折起來不過大洋三角。
省城的肥腸面大都隻是澆上一勺辣燒肥腸,王胖子的肥腸裡卻配了四季鮮蔬,春為春筍、夏為茭白、秋為莴筍、冬天則是四川獨有的紅蘿蔔,不需削皮,更有一股甘甜。
這幾年每回小五駕車載恩溥來省城辦事,二人總來這邊吃面,小五一口氣能吃兩碗,再另加兩份肥腸,他有點羞赧,讪讪道:“少爺,若是有一日你不上省城辦事了,那我就再吃不到王胖子的肥腸面?” 恩溥笑道:“到了那日,你便自己來。
” 小五當即放了筷子,道:“不,少爺,我不和你分開。
” 恩溥想到令之,一時感傷,把碗中莴筍一塊塊揀到小五碗中,道:“世事不會都由着你來,就像過了這月,再想吃莴筍,便得等到明年。
” 小五吃了莴筍,又喝一口面湯,道:“那便等到明年好了,又不是不能等,明年總歸能吃上的。
” 恩溥心中一震,道:“那若是明年也吃不上呢?” 小五笑起來,道:“幾根莴筍而已,吃不上便吃不上了,不是什麼要緊的事情,若是要緊的事情,那就等到後年,若是真正要緊的事情,一年年這麼等着呗,又有什麼幹系。
” 恩溥過了許久才道:“是啊,一年年等着,又有什麼幹系。
” 待到令之到省城那日,已是六月下旬,小五仍記得此前對令之允諾之事,提前一日特特去上次那家店中買了米粑和兩咕噜香腸,切成薄片後包在油紙中,天氣極熱,小五怕香腸變味,拎了一個裝滿冰塊的水桶去到站台,令之下車看到他們,見小五身旁一個偌大水桶,上頭還蓋着厚厚一床棉被,奇道:“這是什麼?” 小五掀開棉被,從裡頭拿出一個隔水食盒,開了食盒又是油紙,一張張掀開油紙,這才是已凝成一團的香腸,凍得梆硬的米粑,小五道:“令之小姐,你看,這是我應承你的事情,我沒有忘。
” 令之已是淚盈于睫,她咬一口米粑,又吃了兩片香腸,道:“是,小五,你沒有忘,你應承的事情都做到了……恩溥哥哥,我們也要如此,你說是不是?” 冰融了七七八八,恩溥在一旁提着那桶水,裡頭碎冰撞上桶壁,發出叮當之聲,他把滿桶水倒在鐵軌上,殘餘的一點點碎冰映出萬千幻彩,但不過一瞬便升騰為水汽,恩溥想,有那麼一瞬也就夠了。
他提起空桶,對令之道:“當然,我們這就回去。
” 小五開着福特上的省城,接上令之後,三人連飯也未在省城吃一頓,隻匆匆買了一屜包子、幾串葡萄便開車往孜城走。
這輛車上次受了那般磨難,現在卻看着锃亮簇新。
小五一面開車,一面緩緩解釋道,自恩溥假死後,林家再無人管事,林湘濤每日已沒有兩個時辰能離了煙槍,井上生意已經全部由達之接手,四友堂别的雜事,達之也全都一一安排妥當,另外兩名林家少爺年紀尚幼,已被安排出洋留學,今年便都會出去,小五笑道:“少爺,你走了之後,餘家少爺便是老爺的親兒子了,兩個小少爺倒像是抱回來的,我看啊,林家一半的家産現在都在餘家二少爺手裡。
” 恩溥道:“這樣也不壞,可能比在我父親手裡,還要穩妥一些。
” 小五道:“我也這樣想,就是這麼兵荒馬亂的,誰也想不到我,家裡井上的事情都插不上手,我閑得不得行……少爺,你們再不回來,我就要把這車開到北京來尋你們了。
” 恩溥道:“這車倒是看着比以前還新。
” 小五道:“可不是,我本就每日擦洗,這回餘家要辦婚事,慎餘堂的人前幾日就找了洋人師傅過來,換了輪胎,又給車上了新漆,說到時候要借給千夏小姐做禮車……你們走了這麼些日子,這還是他們頭一回找我呢,少爺,咱們當時又樂山又土匪的,搞那樣麻煩,最後屁用也莫得。
” 但恩溥和令之都隻聽到前頭,叫了起來:“什麼婚事?” 小五疑道:“你們在北京都不知道嗎?餘家二少爺要和千夏小姐成婚了,拖了
趙五的屍體過了兩日才被人發現,正是李三曝屍的那塊油菜田中,也是五體投地,腦後一個小小血洞,四周一圈狗血。
正是入伏天氣,屍體被發現時已臭得不能近身,連野狗亦不肯食,趙家的人見到狗血,也不敢輕動,熬到第三日方求炎帝會的兄弟給趙五收了屍。
趙五的死在孜城也傳了幾日,但很快便被餘家二少爺将在七夕成親的消息蓋了下去,說到底,誰會真的在意一個六十幾歲老頭是死是活呢?趙五死後,達之以商會之名,給趙家送去五十大洋的喪葬金,又捐了五十個大洋給炎帝會另選總首,會裡病倒的燒鹽工們再回井上,仍是一日兩班,一月隻休一日,再簽下生死狀,以示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若有意外,商會不管。
工人們雖有微詞,但新上的總首為人懦弱,隻知勸大家莫要得罪老闆,守住手中飯碗要緊,也确有幾個血性年輕人憤而退會,但達之大概四處打過招呼,城内也沒有鹽商會為了幾個燒鹽工得罪餘家,這幾人尋不到活路,又隻能托人再回炎帝會,如此折騰一番後,不過一月時間,井上再有人中暑,也不過是回家歇兩日,多喝幾碗藿香正氣水,便默默回井上續工,再無更多波瀾。
把啟舟的棺材送回省城後,恩溥便住在客棧中等着令之,他打了個電報給小五,電文僅有二字,“肥腸”。
發了電報,恩溥便每日去武侯祠内的王胖子肥腸面,一日三碗肥腸面,其他時候,便在旁邊一個道士開的茶館内整日喝茶。
肥腸面四百文一碗,另加肥腸一百文,一碟瓜子一百文,茶館整日可隻叫茶一壺,所費兩百文,每日折起來不過大洋三角。
省城的肥腸面大都隻是澆上一勺辣燒肥腸,王胖子的肥腸裡卻配了四季鮮蔬,春為春筍、夏為茭白、秋為莴筍、冬天則是四川獨有的紅蘿蔔,不需削皮,更有一股甘甜。
這幾年每回小五駕車載恩溥來省城辦事,二人總來這邊吃面,小五一口氣能吃兩碗,再另加兩份肥腸,他有點羞赧,讪讪道:“少爺,若是有一日你不上省城辦事了,那我就再吃不到王胖子的肥腸面?” 恩溥笑道:“到了那日,你便自己來。
” 小五當即放了筷子,道:“不,少爺,我不和你分開。
” 恩溥想到令之,一時感傷,把碗中莴筍一塊塊揀到小五碗中,道:“世事不會都由着你來,就像過了這月,再想吃莴筍,便得等到明年。
” 小五吃了莴筍,又喝一口面湯,道:“那便等到明年好了,又不是不能等,明年總歸能吃上的。
” 恩溥心中一震,道:“那若是明年也吃不上呢?” 小五笑起來,道:“幾根莴筍而已,吃不上便吃不上了,不是什麼要緊的事情,若是要緊的事情,那就等到後年,若是真正要緊的事情,一年年這麼等着呗,又有什麼幹系。
” 恩溥過了許久才道:“是啊,一年年等着,又有什麼幹系。
” 待到令之到省城那日,已是六月下旬,小五仍記得此前對令之允諾之事,提前一日特特去上次那家店中買了米粑和兩咕噜香腸,切成薄片後包在油紙中,天氣極熱,小五怕香腸變味,拎了一個裝滿冰塊的水桶去到站台,令之下車看到他們,見小五身旁一個偌大水桶,上頭還蓋着厚厚一床棉被,奇道:“這是什麼?” 小五掀開棉被,從裡頭拿出一個隔水食盒,開了食盒又是油紙,一張張掀開油紙,這才是已凝成一團的香腸,凍得梆硬的米粑,小五道:“令之小姐,你看,這是我應承你的事情,我沒有忘。
” 令之已是淚盈于睫,她咬一口米粑,又吃了兩片香腸,道:“是,小五,你沒有忘,你應承的事情都做到了……恩溥哥哥,我們也要如此,你說是不是?” 冰融了七七八八,恩溥在一旁提着那桶水,裡頭碎冰撞上桶壁,發出叮當之聲,他把滿桶水倒在鐵軌上,殘餘的一點點碎冰映出萬千幻彩,但不過一瞬便升騰為水汽,恩溥想,有那麼一瞬也就夠了。
他提起空桶,對令之道:“當然,我們這就回去。
” 小五開着福特上的省城,接上令之後,三人連飯也未在省城吃一頓,隻匆匆買了一屜包子、幾串葡萄便開車往孜城走。
這輛車上次受了那般磨難,現在卻看着锃亮簇新。
小五一面開車,一面緩緩解釋道,自恩溥假死後,林家再無人管事,林湘濤每日已沒有兩個時辰能離了煙槍,井上生意已經全部由達之接手,四友堂别的雜事,達之也全都一一安排妥當,另外兩名林家少爺年紀尚幼,已被安排出洋留學,今年便都會出去,小五笑道:“少爺,你走了之後,餘家少爺便是老爺的親兒子了,兩個小少爺倒像是抱回來的,我看啊,林家一半的家産現在都在餘家二少爺手裡。
” 恩溥道:“這樣也不壞,可能比在我父親手裡,還要穩妥一些。
” 小五道:“我也這樣想,就是這麼兵荒馬亂的,誰也想不到我,家裡井上的事情都插不上手,我閑得不得行……少爺,你們再不回來,我就要把這車開到北京來尋你們了。
” 恩溥道:“這車倒是看着比以前還新。
” 小五道:“可不是,我本就每日擦洗,這回餘家要辦婚事,慎餘堂的人前幾日就找了洋人師傅過來,換了輪胎,又給車上了新漆,說到時候要借給千夏小姐做禮車……你們走了這麼些日子,這還是他們頭一回找我呢,少爺,咱們當時又樂山又土匪的,搞那樣麻煩,最後屁用也莫得。
” 但恩溥和令之都隻聽到前頭,叫了起來:“什麼婚事?” 小五疑道:“你們在北京都不知道嗎?餘家二少爺要和千夏小姐成婚了,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