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拾叁

關燈
,待會兒咱們也來一碗。

    恩溥哥哥,你看到沒有,外頭還有等叫的熱菜,你快瞧,那人,哎呀你快看呀……那人就是來取訂好的蘇造白魚,這白魚就貴了,得六角錢一條,蘇造醬可比幹黃醬貴不少,昨日我問了老闆,他說啊,這蘇造醬隻交道口那家天源醬園才有售……” 恩溥見她雖神色如常,話卻較平日不知多多少,知她已是醉了,便叫了兩碗撥魚兒,撥魚兒隻一碗肉湯加醋,裡頭除了面魚什麼也沒有,清清爽爽正好醒酒。

    恩溥道:“吃完這個,咱們就回去了吧。

    ” 令之又笑:“回去?為什麼要回去?我還在喝酒呢,恩溥哥哥,你怎麼和大哥一樣,喝酒也喝得這般不痛快,要是啟舟哥哥在這裡……不,要是二哥在這裡,我想喝多久,他便會陪我喝多久。

    ” 恩溥見她醉了之後,似是不記得啟舟已死,而達之和她已有血海深仇,心中不忍,道:“令之妹妹,你要不陪我去走走,我明日就回四川了,這兩月除了跟着學生們鬧的那日,京城裡還哪兒都沒去過。

    ” 令之歪歪頭,道:“也是呵,你想去哪裡?” 恩溥道:“你帶我去哪裡,我就去哪裡。

    ” 令之往另一邊再歪歪頭,道:“那我們去天壇吧。

    ” 恩溥道:“那我們就去天壇。

    ” 他們當即出門叫了車往天壇去。

    天壇如今已是公園,革命之後,民國政府将紫禁城乾清門以南的地方劃歸政府所有,又收回了一批皇家園囿,民國二年,天壇曾向民衆開放十日,一時萬人空巷。

    到了民國三年,内務總長朱啟钤向袁世凱呈文《請開京畿名勝》,建議定下規章,将皇家園囿向民衆開放,第一列出的便是天壇。

    誰知袁世凱有心稱帝,先由其禦用政治會議通過決議恢複祭天,北洋政府便先行開放社稷壇為中央公園。

    頤和園雖為清室私産,但民國三年起也已有限度地售票開放。

    天壇之議則一直到民國六年,内務部方重新為此案提了調查報告。

    是年清明,時任大總統的黎元洪還曾率民國政府各部高官前往天壇,在丹陛橋西南的齋宮河畔植樹,以倡綠化,就這般直到去年元旦,天壇終是再度開放。

     天壇身在南城,他們過去頗花了些時間,到時守衛已在準備關門,他們偷偷從南門旁的一個小偏門溜了進去。

    令之拉着恩溥,躲在一棵古柏之後,待守衛們巡完園子,給大門落了鎖,二人這才出來。

    這時天色盡黑,園内古樹參天,這兩日本是滿月,但頭上圓月被巨樹左右遮擋,隻顯一方月牙,再從中切了一小半。

    月色慘然,二人勉強可識路,恩溥把令之牽至主路上,二人從齋宮旁的西天門過了鐘樓,一路往東,到了丹陛橋折往南行,再摸黑往前走一陣,不多久便到了回音壁,回音壁頂上沒有大樹蔽天,天光突地亮了起來。

     令之吹了風,不再有醉态,恩溥無端端想,起先她也未必就真醉了,令之自小能飲,孜城的高粱燒酒莫說三兩,半斤她也一氣喝過,也許她不過借了那點酒,說出心中盼望、卻明知再無可能的話罷了。

    她盼着啟舟不死,更盼着二哥仍是二哥。

     想到這處,恩溥更感憐惜,一時不可控制,伸手想撫她滿頭烏發,令之卻突地轉頭,道:“恩溥哥哥,你可知道,這公園裡頭是些什麼樹?” 恩溥轉頭四望,隻見黑影幢幢,也知那是樹冠參天,但全為輪廓,他搖頭道:“想來就是些松柏吧。

    ” 令之又道:“那你可知道,這裡頭有多少株樹?” 恩溥更覺茫然,道:“總有八千一萬吧,恁大一個天壇。

    ” 令之笑起來,道:“三百萬株。

    ” 恩溥一驚,道:“三百萬?” 令之點點頭,道:“三百萬株,五百餘種,洋槐、黑松、椿樹、銀杏、白果、栎樹、楸樹、中國槐、胡桑、白桑、柏樹、楓樹、夜合槐、赤楊、杉樹、藤蘿、槭樹、荊樹、梧桐……”她連綿不絕一氣說出來,連她自己也不知,這麼些拗口名字,不知何時已這般爛熟于心。

     恩溥待她說完,方道:“你如何知道?” 令之摸着回音壁内壁磨磚,道:“啟舟哥哥說的,我們剛到北京,他帶我來過一次,就來看樹。

    ” 恩溥問道:“專門看樹?” 令之點點頭,道:“專門看樹,我們看了整整一日,也不過看了十之二三,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每一棵樹都是這般好看,看得久了,再亂的心,都能靜下來……啟舟哥哥說,他知道這些,是系裡有個同學恰是當年農林部總長陳振先的幼弟,他大哥光緒三十三年畢業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是咱們第一個在國外拿了農藝學博士的留學生,回國後先拿了農科進士,去奉天做什麼農事試驗場監督,後頭革命了,有了農林部,他便牽頭成立了這個天壇林藝試驗場。

    ” 恩溥道:“居然還有這樣的地方?” 令之道:“是啊,我當時也是這般反應,居然還有這樣的地方?啟舟哥哥說,那同學講過,他大哥是不管什麼革命不革命的,整日仍是在種樹看樹想樹,這裡頭的洋槐還是他特意去德國引進的。

    也不隻是這裡呢,這林藝試驗場在西郊那邊的董四墓村還有個分場,那邊也有六七十萬株樹,幾十個人常年就住在村裡,說是一年也就回兩三次北京城……我也問啟舟哥哥,那些人不知會不會悶,啟舟哥哥說,想來是不會的,這幾年的時局,對着樹比對着人,也許倒是要開心多了……想起來真有意思,國家亂成一團,一會兒帝制一會兒共和,一會兒孫文一會兒袁世凱,一會兒南京一會兒北京,一會兒總統制一會兒議會制,打來打去打去打來,居然還有這樣的人在認認真真種樹,忙來忙去,忙着什麼樹種選擇啊、播種啊、育苗啊、移栽啊、插條啊、造林啊、引種啊、病蟲害啊……恩溥哥哥,這想起來真讓人高興,你說是不是?原來任何時代,咱們都可以不管不顧,隻種一棵自己的樹去。

    ” 明月在天,星光卻也不顯黯淡,四周重重樹影,往所有可能的方向漫去。

    恩溥起先還覺黑影鬼祟,又有鴉聲凄厲,但現今他是什麼都不怕了,月光下他把每一棵樹都看得清清楚楚,樹冠似雲,晚風像在招手,讓他們莫要憂慮,隻要跟着風走,風知道應當去向哪裡。

     恩溥伸出雙手,握住另一雙手,他道:“那就這麼說定了,不管發生了什麼,不管誰共和誰又起義,誰下了台誰又當了皇帝,我們都隻種自己的樹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