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關燈
小
中
大
令之走後,嚴家上天入地尋了兩日。
嚴筱坡先在井上調出數十人,把鳳凰山翻了個遍,因又聽下人說令之那半月都在孜溪河邊,就托了川軍的人,以查貨之名,把河上歪尾船一一搜過。
嚴餘淮對叔叔道,令之可能會坐船,因他記得幼時和令之在河邊玩耍,令之會指着河水的盡頭道:“餘淮哥哥,以後我要到那邊去看一看,你信不信?我一定會去看一看。
”嚴餘淮怕水,别的男孩都在水中嬉鬧,隻有他和令之坐在河邊看管衣物,他隻道:“……怪吓人的,令之妹妹,恩溥哥哥說了,我們别走遠了,就坐在這邊。
”令之嘴一撇,道:“你聽他的做什麼,他又不是你老漢。
”孜城土話以“老漢”稱父親,令之是大家小姐,本不應說這般村話,說完自己也吐了吐舌,她也即刻想到,嚴餘淮早沒了父親,就用小小一雙手蓋住他雙手,故意把聲音放得輕輕道:“餘淮哥哥,我說錯話了,你莫要怪我。
”嚴餘淮反手握住她又軟又熱的小手,道:“令之妹妹,我怎會怪你,我永遠不會怪你。
”令之從小就是這樣,想讨誰歡心,就會把聲音放得很輕,但到了如今嚴餘淮才想起來,自二人成了親,他就再沒聽過令之那般聲音。
嚴餘淮在水邊繞了兩日,自然也想過令之可能投了水,早找了十幾個司牛的鹽工跳進河中找尋。
大寒之後,孜城果然下了一場大雪,孜溪河雖未凍上,水面已有浮冰。
司牛的鹽工都可雙手牽牛,原本最是壯實,但也抵不過這般酷寒,不過在水裡撐了大半個時辰,就都上了岸,人沒有撈着,快上岸時卻在淺灘處看見一隻白玉耳墜,纏在一堆壓在巨石下的水草上。
嚴餘淮本來水邊抖抖索索等着,見了這墜子,不管不顧突地跪在灘上,對着半凍水面大哭道:“令之妹妹!令之妹妹!是我害了你,是我害了你啊!我不該求你嫁給我,你要是沒有嫁給我,現在你就還能好好的,你就在家裡多好,我還能見着你!令之妹妹,你讓我再見見你,我再不把你拘在嚴家了,隻要讓我能再見見你,我就送你回家去,我知道,你不喜歡我們家,你别怕,你再也不用回去了……令之妹妹!令之妹妹!你聽到沒有,你聽到了就答我一句,好不好?令之妹妹,你答我好不好……”宣靈死後,嚴餘淮雖也傷心,但似乎也隻是不過如此,嬰孩命賤,還算不得人,别說夭折的,哪家若是生了女嬰或不是齊整孩子,随便找塊破布包了,就扔進孜溪,這樣的事情也是常見的。
每年總有人在河中網魚,網上小小死嬰屍體,嫌麻煩的人也就直接扔回河裡,也有人稍生憐憫,就會送去夏洞寺,寺中和尚在後山專劃了一塊地,給這些死嬰做墳。
宣靈出生後,令之為了給他積福,去那邊拜過兩次,嚴餘淮拎着香燭紙錢跟在後面,那塊地四周都是桃樹,圍住上百個密密麻麻的小小墳包,桃花開盡了,粉紅花瓣把墳包層層裹起,無法一一在墳前燒紙。
令之就在中間勉強選了一塊空地點了香燭,又把紙錢一個個包成抄手模樣才燒,令之自言自語道:“那麼小的孩子,也用不了錢,得給他們送點吃的,小孩子餓了總哭,一直哭一直哭,哭着最可憐,不過這地方倒好,再過幾個月,桃子怎麼吃也吃不完。
”餘淮蹲在一旁接不上話,隻能默默包紙抄手,婚後不過幾日他就知道,自己不明白令之,大概永遠都不會明白,但這又有什麼關系呢?隻要她就在身邊,隻要她是自己的妻子。
宣靈沒有了,他自然也傷心,也落了淚,但哭了半個時辰,他又覺得餓,就讓人給自己煮了一碗雞湯素面,吃到一半又覺沒有澆頭,廚房的人又趕緊送了幾塊炸排骨過來。
排骨和面都吃完,嚴餘淮回過魂來,宣靈死了,但以後總會有别的孩子,他隻需好好撫慰令之,她過了這陣,自然會再跟自己同房。
嚴餘淮從小歡喜令之,但一起玩的孩子們醒了事,都看出她和恩溥定不定親,都是早配好的一對,令之看恩溥的模樣,無論如何再沒有旁人的餘地,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和令之還能有今天,想到這些,他後來确也不怎麼傷心了。
令之去河邊一坐整日,晚上也不許自己同房,餘淮就安心在書房睡着,他想,總會過去的,就像自己,總會過去的。
見到耳墜的那刻他才知道,原來這是不會過去的,對令之和自己而言,均是永遠過不去了。
第二日,嚴筱坡帶着一夜之間脫了形的嚴餘淮上了餘家。
過了小寒,孜城果然大雪封門,二人特意沒有坐車,從桂馨堂一路走去慎餘堂,到時已是滿身雪珠,嚴餘淮一路淌淚,臉上幾是薄薄有一層浮冰,到了他也不說話,隻把耳墜遞到達之面前,又失聲大哭起來。
達之坐在那把鬼臉黃花梨太師椅上,手中執了一盞蓋碗茶,一直沒有說話,也不伸手接過耳墜。
就這麼僵了許久,旁邊的千夏才把墜子接到手裡,仔細看了看,對達之道:“确實是令之的墜子。
” 達之把碗一摔,沉着臉道:“我自然知道,這墜子是我母親的東西,令之從小戴到大的,五十米外我就能認出來這寶光。
” 嚴餘淮心中本還有些許僥幸,到現在全然落空,一時間反而不哭了,隻呆呆看着達之。
達之哼一聲,道:“嚴少爺,你這般看我是什麼意思?妹妹是我親手交到你手上的,你現今就還個墜子回來,這算什麼?餘家就這麼一個女兒,從小是父親含在嘴裡長大的,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你讓我如何向父親交代?” 嚴餘淮呆呆道:“意思?我沒什麼意思……我能有什麼意思……令之妹妹沒了,我活着本就沒什麼意思……我把命還給你們,你這就拿去。
”說罷,他一屁股坐在椅上,又落下淚來。
達之冷笑,道:“嚴少爺,你倒是有趣,你的命?餘家要你的命有何用?餘家要的是三小姐的命,小小少爺的命!你的命?你的命在我們這裡,還沒有一口井值錢!” 嚴筱坡一直沉着臉不說話,這時終于開了口,道:“二侄子,你話也别說過了,哪怕你父親在這裡,也得給我們嚴家留點臉面。
” 達之道:“呵,若是我父親在這裡,你說他是在乎自己親生女兒的命,還是你們嚴家的臉面?” 嚴筱坡道:“那你發個電報告訴你父親,商會我去年就說了要退,你們當時也滿口應承,我該出的鹽稅一分沒少早交夠了,但退會這手續一拖再拖,怎麼?現今是打算給我拖過年去?海崖井的賬本去年十二月倒是給回我手上了,但說好了單獨核算的鹽款呢?核了三個多月了,這八千多個大洋,商會倒是核給我們嚴家!” 達之看着嚴筱坡冷笑,道:“嚴叔伯,您信不信?您還沒踏進門呢,我就知道您要說這些。
” 嚴筱坡道:“二侄子,你又信不信?我不是餘淮這種傻子,你也别以為我不知道,你心裡是個什麼算盤。
” 達之道:“哦,那嚴叔伯不妨明
嚴筱坡先在井上調出數十人,把鳳凰山翻了個遍,因又聽下人說令之那半月都在孜溪河邊,就托了川軍的人,以查貨之名,把河上歪尾船一一搜過。
嚴餘淮對叔叔道,令之可能會坐船,因他記得幼時和令之在河邊玩耍,令之會指着河水的盡頭道:“餘淮哥哥,以後我要到那邊去看一看,你信不信?我一定會去看一看。
”嚴餘淮怕水,别的男孩都在水中嬉鬧,隻有他和令之坐在河邊看管衣物,他隻道:“……怪吓人的,令之妹妹,恩溥哥哥說了,我們别走遠了,就坐在這邊。
”令之嘴一撇,道:“你聽他的做什麼,他又不是你老漢。
”孜城土話以“老漢”稱父親,令之是大家小姐,本不應說這般村話,說完自己也吐了吐舌,她也即刻想到,嚴餘淮早沒了父親,就用小小一雙手蓋住他雙手,故意把聲音放得輕輕道:“餘淮哥哥,我說錯話了,你莫要怪我。
”嚴餘淮反手握住她又軟又熱的小手,道:“令之妹妹,我怎會怪你,我永遠不會怪你。
”令之從小就是這樣,想讨誰歡心,就會把聲音放得很輕,但到了如今嚴餘淮才想起來,自二人成了親,他就再沒聽過令之那般聲音。
嚴餘淮在水邊繞了兩日,自然也想過令之可能投了水,早找了十幾個司牛的鹽工跳進河中找尋。
大寒之後,孜城果然下了一場大雪,孜溪河雖未凍上,水面已有浮冰。
司牛的鹽工都可雙手牽牛,原本最是壯實,但也抵不過這般酷寒,不過在水裡撐了大半個時辰,就都上了岸,人沒有撈着,快上岸時卻在淺灘處看見一隻白玉耳墜,纏在一堆壓在巨石下的水草上。
嚴餘淮本來水邊抖抖索索等着,見了這墜子,不管不顧突地跪在灘上,對着半凍水面大哭道:“令之妹妹!令之妹妹!是我害了你,是我害了你啊!我不該求你嫁給我,你要是沒有嫁給我,現在你就還能好好的,你就在家裡多好,我還能見着你!令之妹妹,你讓我再見見你,我再不把你拘在嚴家了,隻要讓我能再見見你,我就送你回家去,我知道,你不喜歡我們家,你别怕,你再也不用回去了……令之妹妹!令之妹妹!你聽到沒有,你聽到了就答我一句,好不好?令之妹妹,你答我好不好……”宣靈死後,嚴餘淮雖也傷心,但似乎也隻是不過如此,嬰孩命賤,還算不得人,别說夭折的,哪家若是生了女嬰或不是齊整孩子,随便找塊破布包了,就扔進孜溪,這樣的事情也是常見的。
每年總有人在河中網魚,網上小小死嬰屍體,嫌麻煩的人也就直接扔回河裡,也有人稍生憐憫,就會送去夏洞寺,寺中和尚在後山專劃了一塊地,給這些死嬰做墳。
宣靈出生後,令之為了給他積福,去那邊拜過兩次,嚴餘淮拎着香燭紙錢跟在後面,那塊地四周都是桃樹,圍住上百個密密麻麻的小小墳包,桃花開盡了,粉紅花瓣把墳包層層裹起,無法一一在墳前燒紙。
令之就在中間勉強選了一塊空地點了香燭,又把紙錢一個個包成抄手模樣才燒,令之自言自語道:“那麼小的孩子,也用不了錢,得給他們送點吃的,小孩子餓了總哭,一直哭一直哭,哭着最可憐,不過這地方倒好,再過幾個月,桃子怎麼吃也吃不完。
”餘淮蹲在一旁接不上話,隻能默默包紙抄手,婚後不過幾日他就知道,自己不明白令之,大概永遠都不會明白,但這又有什麼關系呢?隻要她就在身邊,隻要她是自己的妻子。
宣靈沒有了,他自然也傷心,也落了淚,但哭了半個時辰,他又覺得餓,就讓人給自己煮了一碗雞湯素面,吃到一半又覺沒有澆頭,廚房的人又趕緊送了幾塊炸排骨過來。
排骨和面都吃完,嚴餘淮回過魂來,宣靈死了,但以後總會有别的孩子,他隻需好好撫慰令之,她過了這陣,自然會再跟自己同房。
嚴餘淮從小歡喜令之,但一起玩的孩子們醒了事,都看出她和恩溥定不定親,都是早配好的一對,令之看恩溥的模樣,無論如何再沒有旁人的餘地,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和令之還能有今天,想到這些,他後來确也不怎麼傷心了。
令之去河邊一坐整日,晚上也不許自己同房,餘淮就安心在書房睡着,他想,總會過去的,就像自己,總會過去的。
見到耳墜的那刻他才知道,原來這是不會過去的,對令之和自己而言,均是永遠過不去了。
第二日,嚴筱坡帶着一夜之間脫了形的嚴餘淮上了餘家。
過了小寒,孜城果然大雪封門,二人特意沒有坐車,從桂馨堂一路走去慎餘堂,到時已是滿身雪珠,嚴餘淮一路淌淚,臉上幾是薄薄有一層浮冰,到了他也不說話,隻把耳墜遞到達之面前,又失聲大哭起來。
達之坐在那把鬼臉黃花梨太師椅上,手中執了一盞蓋碗茶,一直沒有說話,也不伸手接過耳墜。
就這麼僵了許久,旁邊的千夏才把墜子接到手裡,仔細看了看,對達之道:“确實是令之的墜子。
” 達之把碗一摔,沉着臉道:“我自然知道,這墜子是我母親的東西,令之從小戴到大的,五十米外我就能認出來這寶光。
” 嚴餘淮心中本還有些許僥幸,到現在全然落空,一時間反而不哭了,隻呆呆看着達之。
達之哼一聲,道:“嚴少爺,你這般看我是什麼意思?妹妹是我親手交到你手上的,你現今就還個墜子回來,這算什麼?餘家就這麼一個女兒,從小是父親含在嘴裡長大的,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你讓我如何向父親交代?” 嚴餘淮呆呆道:“意思?我沒什麼意思……我能有什麼意思……令之妹妹沒了,我活着本就沒什麼意思……我把命還給你們,你這就拿去。
”說罷,他一屁股坐在椅上,又落下淚來。
達之冷笑,道:“嚴少爺,你倒是有趣,你的命?餘家要你的命有何用?餘家要的是三小姐的命,小小少爺的命!你的命?你的命在我們這裡,還沒有一口井值錢!” 嚴筱坡一直沉着臉不說話,這時終于開了口,道:“二侄子,你話也别說過了,哪怕你父親在這裡,也得給我們嚴家留點臉面。
” 達之道:“呵,若是我父親在這裡,你說他是在乎自己親生女兒的命,還是你們嚴家的臉面?” 嚴筱坡道:“那你發個電報告訴你父親,商會我去年就說了要退,你們當時也滿口應承,我該出的鹽稅一分沒少早交夠了,但退會這手續一拖再拖,怎麼?現今是打算給我拖過年去?海崖井的賬本去年十二月倒是給回我手上了,但說好了單獨核算的鹽款呢?核了三個多月了,這八千多個大洋,商會倒是核給我們嚴家!” 達之看着嚴筱坡冷笑,道:“嚴叔伯,您信不信?您還沒踏進門呢,我就知道您要說這些。
” 嚴筱坡道:“二侄子,你又信不信?我不是餘淮這種傻子,你也别以為我不知道,你心裡是個什麼算盤。
” 達之道:“哦,那嚴叔伯不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