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肆
關燈
小
中
大
令之生産頗為辛苦,她婚後第二個月已知自己有孕,卻一直拖了三月才告之餘淮。
樹人堂在冬至後重新開學,令之對那邊的工作本多有遊戲之心,此時卻堅持要去上課,且讓餘淮暫不告知兩方家人。
他待令之百依百順,隻能叮囑家中幾個知情下人不得外傳。
嚴筱坡一直住在山間外宅,倒是極好應付,達之讓人帶話過來,叫她有空就回慎餘堂住上幾日,她則總是推脫,“剛嫁過來,也不好老是回家,怕嚴家的人多心”。
千夏對達之道:“令之似是變了。
” “怎麼變了?” “也說不上來,她好像不大歡喜。
” 達之正緊皺眉頭看賬,也不擡頭,道:“歡喜?現今這時日,有誰真能歡喜?你歡喜還是我歡喜?林恩溥歡喜?他多少時間不管商會的事了?你倒是記得推推嚴餘淮,過繼一事趕緊辦了,他拿了嚴家印章,我們好歹能應付一下稽核分所的鹽稅……嚴筱坡老奸巨猾,整日裝作吃大煙,其實就是躲着我們,不肯給錢。
” 千夏道:“要不是那日我們在一旁拱火……令之不見得會嫁到嚴家……” 達之不耐道:“她總是要嫁人的,林恩溥又不肯娶,嫁到嚴家總比嫁到别人家要好,我們做事也方便。
” 樹人堂離嚴家有點距離,令之也不肯坐車,每日清晨即起,暮時方歸。
那條路穿城而過,令之抱着書本,慢慢走過孜城各街,天色尚暗,店面大都未開,路旁有婦人買紅糖饅頭,令之就總買一個邊走邊吃。
饅頭起先滾燙,卻迅速變得冰涼,似一塊硬硬石頭,在腹中待足整日。
懷孕近六月,她一直反胃,除了這個饅頭,每日不過吃些泡飯鹹菜和清湯素面,整個人倒瘦了一圈。
又逢寒冬,她穿厚厚棉衣,無人看出孕相,胎兒漸有動靜,有時似大魚吐泡,有時又會凸起一塊,應是小手小腳在腹中亂踢。
令之把手掌按在上面,跟着那凸起遊走,低頭輕聲道:“你還好嗎?”冬日苦長,這漸漸成為她唯一喜歡的事情,她還是吃下即吐,卻強撐着再吃,雞湯漂油,一碗吐出來,她再喝一碗。
春節回門,入席時令之脫下大衣,千夏才驚叫一聲,急急過來撫她肚皮,問道:“幾個月了?” 令之笑笑,道:“還有四個月就生了。
” 嚴餘淮在一旁憨笑,達之臉色鐵青,過了許久,方道:“坐下吃飯吧,也不知道合不合你現今口味,多久沒回家了,也不知是你自己成了外人,還是把我們當了外人。
”令之也不說話,伸手去舀雞汁鮑魚。
清明之後,餘立心收到嚴餘淮長信,十幾頁八行箋,啰唆颠倒,不過來回說令之生時苦痛,耗了整整三日,血流不止,接生婆實在無法,找了啟爾德和艾益華接手,又過兩個時辰,胎兒終是落地,是個男孩,五斤八兩,令之暈過去半宿,但幸而安然無恙雲雲。
信中還夾有一張照片,令之緊緊抱着那胖胖男嬰,照片後有字“愛子宣靈滿月留影”。
不知為何,嚴餘淮自己倒不在相片裡,令之極為消瘦,卻滿面笑容,頭發梳成一個髻,斜斜插一根玉簪,像孜城不知哪家的婦人,也就幾月時間,那嬌憨少女在相片中失去了蹤迹。
餘立心草草讀完信,合着相片扔給胡松,道:“孩子倒是長得好,這名字不行……你說什麼來着?” 胡松把信和照片細心收起來,道:“也沒什麼,路上聽到賣報的吆喝,說美國人對德國人宣戰了。
” 餘立心道:“這也是遲早的事情……鹽業銀行那邊有消息沒有?” 袁世凱死後,餘立心大病一場,先是說中暑,後又咳嗽半月,高熱不止。
濟之自己不敢定診,輾轉托人找了德國使館的大夫,待确認是大葉肺炎時,餘立心神智尚清,但已起不了身,大夫雖還在堅持每日過來打針,且說正在托人從美國帶來新藥,胡松卻已在暗暗準備後事。
濟之正說拍電報回孜城,讓達之令之趕緊上京,或還能趕上奔喪,卻突然收到令之婚訊。
樓心月道:“要不……沖沖喜也好?”确診肺炎後因怕傳染,樓心月把憲之一直放在胡松房中,自己則衣不解帶在屋内照顧餘立心,不過兩月,已瘦得脫形,她也不怎麼落淚,隻是面容凄切,怎麼也掩不下去。
餘立心聽了樓心月沖喜一說之後,也不置可否,隻艱難起身道:“……餘淮……倒是個……好孩子……我看比……恩溥……可靠……” 胡松對濟之道:“義父心裡還是想試試,你快給二少爺打個電報,讓他們趕緊把婚事辦了。
” 濟之本對沖喜一事極是反感,胡松又勸道:“不過求個念想,你何必如此拘泥?” 濟之道:“念想?還不就是一點泡影?和父親先夢立憲、後望袁世凱有什麼分别?不過一次比一次荒謬可笑……沖喜……我真沒想到,父親會變成這般模樣,居然要去信什麼沖喜……可見有時候人活得長,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你看蔡将軍,去年死在日本,雖不過活了三十餘年,一生何等磊落燦爛,隻是這塊蛾摩拉之地,不配有如此這般的摩西,永遠出不了埃及。
” 胡松雖聽得似懂非懂,卻也動了氣,道:“濟之,你怎麼越活越無情,難道你盼着自己父親死?” 濟之道:“我自然不盼着父親死,但我也不把死看得那麼了不得,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反正如在世時行善,就能進入新天新地。
” 胡松冷笑道:“那我倒是死了也好,你且祝我進了新天新地。
” 濟之也傷了心:“你這麼說話,分别才是想我去死!” 二人别别扭扭已有一年,胡松雖曾說待護國戰争打完,二人就籌劃離京,但餘立心先是精神有異,繼而重病,這事似就不了了之。
鼓樓那邊的房子,胡松已兩個月未去一次,濟之先隻是抱怨,後來卻漸漸動了真氣,反而再也不提。
餘立心一病,他就公開搬了過去,不過每日回來看看父親病情,家中上下一團混亂,也無人察覺有異。
令之婚禮那日,新藥到了,針下去時餘立心已近昏迷,不想這麼打了三日,他漸漸醒轉過來,一開口就道:“餓得很,紅苕稀飯有沒得?”餘立心來北京後一直說官話,此時開口卻是川音,紅苕稀飯更是孜
樹人堂在冬至後重新開學,令之對那邊的工作本多有遊戲之心,此時卻堅持要去上課,且讓餘淮暫不告知兩方家人。
他待令之百依百順,隻能叮囑家中幾個知情下人不得外傳。
嚴筱坡一直住在山間外宅,倒是極好應付,達之讓人帶話過來,叫她有空就回慎餘堂住上幾日,她則總是推脫,“剛嫁過來,也不好老是回家,怕嚴家的人多心”。
千夏對達之道:“令之似是變了。
” “怎麼變了?” “也說不上來,她好像不大歡喜。
” 達之正緊皺眉頭看賬,也不擡頭,道:“歡喜?現今這時日,有誰真能歡喜?你歡喜還是我歡喜?林恩溥歡喜?他多少時間不管商會的事了?你倒是記得推推嚴餘淮,過繼一事趕緊辦了,他拿了嚴家印章,我們好歹能應付一下稽核分所的鹽稅……嚴筱坡老奸巨猾,整日裝作吃大煙,其實就是躲着我們,不肯給錢。
” 千夏道:“要不是那日我們在一旁拱火……令之不見得會嫁到嚴家……” 達之不耐道:“她總是要嫁人的,林恩溥又不肯娶,嫁到嚴家總比嫁到别人家要好,我們做事也方便。
” 樹人堂離嚴家有點距離,令之也不肯坐車,每日清晨即起,暮時方歸。
那條路穿城而過,令之抱着書本,慢慢走過孜城各街,天色尚暗,店面大都未開,路旁有婦人買紅糖饅頭,令之就總買一個邊走邊吃。
饅頭起先滾燙,卻迅速變得冰涼,似一塊硬硬石頭,在腹中待足整日。
懷孕近六月,她一直反胃,除了這個饅頭,每日不過吃些泡飯鹹菜和清湯素面,整個人倒瘦了一圈。
又逢寒冬,她穿厚厚棉衣,無人看出孕相,胎兒漸有動靜,有時似大魚吐泡,有時又會凸起一塊,應是小手小腳在腹中亂踢。
令之把手掌按在上面,跟着那凸起遊走,低頭輕聲道:“你還好嗎?”冬日苦長,這漸漸成為她唯一喜歡的事情,她還是吃下即吐,卻強撐着再吃,雞湯漂油,一碗吐出來,她再喝一碗。
春節回門,入席時令之脫下大衣,千夏才驚叫一聲,急急過來撫她肚皮,問道:“幾個月了?” 令之笑笑,道:“還有四個月就生了。
” 嚴餘淮在一旁憨笑,達之臉色鐵青,過了許久,方道:“坐下吃飯吧,也不知道合不合你現今口味,多久沒回家了,也不知是你自己成了外人,還是把我們當了外人。
”令之也不說話,伸手去舀雞汁鮑魚。
清明之後,餘立心收到嚴餘淮長信,十幾頁八行箋,啰唆颠倒,不過來回說令之生時苦痛,耗了整整三日,血流不止,接生婆實在無法,找了啟爾德和艾益華接手,又過兩個時辰,胎兒終是落地,是個男孩,五斤八兩,令之暈過去半宿,但幸而安然無恙雲雲。
信中還夾有一張照片,令之緊緊抱着那胖胖男嬰,照片後有字“愛子宣靈滿月留影”。
不知為何,嚴餘淮自己倒不在相片裡,令之極為消瘦,卻滿面笑容,頭發梳成一個髻,斜斜插一根玉簪,像孜城不知哪家的婦人,也就幾月時間,那嬌憨少女在相片中失去了蹤迹。
餘立心草草讀完信,合着相片扔給胡松,道:“孩子倒是長得好,這名字不行……你說什麼來着?” 胡松把信和照片細心收起來,道:“也沒什麼,路上聽到賣報的吆喝,說美國人對德國人宣戰了。
” 餘立心道:“這也是遲早的事情……鹽業銀行那邊有消息沒有?” 袁世凱死後,餘立心大病一場,先是說中暑,後又咳嗽半月,高熱不止。
濟之自己不敢定診,輾轉托人找了德國使館的大夫,待确認是大葉肺炎時,餘立心神智尚清,但已起不了身,大夫雖還在堅持每日過來打針,且說正在托人從美國帶來新藥,胡松卻已在暗暗準備後事。
濟之正說拍電報回孜城,讓達之令之趕緊上京,或還能趕上奔喪,卻突然收到令之婚訊。
樓心月道:“要不……沖沖喜也好?”确診肺炎後因怕傳染,樓心月把憲之一直放在胡松房中,自己則衣不解帶在屋内照顧餘立心,不過兩月,已瘦得脫形,她也不怎麼落淚,隻是面容凄切,怎麼也掩不下去。
餘立心聽了樓心月沖喜一說之後,也不置可否,隻艱難起身道:“……餘淮……倒是個……好孩子……我看比……恩溥……可靠……” 胡松對濟之道:“義父心裡還是想試試,你快給二少爺打個電報,讓他們趕緊把婚事辦了。
” 濟之本對沖喜一事極是反感,胡松又勸道:“不過求個念想,你何必如此拘泥?” 濟之道:“念想?還不就是一點泡影?和父親先夢立憲、後望袁世凱有什麼分别?不過一次比一次荒謬可笑……沖喜……我真沒想到,父親會變成這般模樣,居然要去信什麼沖喜……可見有時候人活得長,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你看蔡将軍,去年死在日本,雖不過活了三十餘年,一生何等磊落燦爛,隻是這塊蛾摩拉之地,不配有如此這般的摩西,永遠出不了埃及。
” 胡松雖聽得似懂非懂,卻也動了氣,道:“濟之,你怎麼越活越無情,難道你盼着自己父親死?” 濟之道:“我自然不盼着父親死,但我也不把死看得那麼了不得,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反正如在世時行善,就能進入新天新地。
” 胡松冷笑道:“那我倒是死了也好,你且祝我進了新天新地。
” 濟之也傷了心:“你這麼說話,分别才是想我去死!” 二人别别扭扭已有一年,胡松雖曾說待護國戰争打完,二人就籌劃離京,但餘立心先是精神有異,繼而重病,這事似就不了了之。
鼓樓那邊的房子,胡松已兩個月未去一次,濟之先隻是抱怨,後來卻漸漸動了真氣,反而再也不提。
餘立心一病,他就公開搬了過去,不過每日回來看看父親病情,家中上下一團混亂,也無人察覺有異。
令之婚禮那日,新藥到了,針下去時餘立心已近昏迷,不想這麼打了三日,他漸漸醒轉過來,一開口就道:“餓得很,紅苕稀飯有沒得?”餘立心來北京後一直說官話,此時開口卻是川音,紅苕稀飯更是孜